5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这个事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而言是十年寒窗是否可取得成果的关键所在,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久发展。我们在之前的几章中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就业难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的方案。针对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学校、父母和个人多方面的文化因素相互交叉,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观的形成。对症下药,从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性的实际方案,将对我们建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机制,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政府及社会应正确舆论导向,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孕育的,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格局,给予了人们多样的文化选择,文化所传递的思维理念也通过其各种载体形式传播给人们,“这些良莠不齐、或好或不好的文化信息在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并不会经过人们的自律筛检,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们的思想,并对其观念的形成和衍变发挥着作用”.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的就业观有着必要的联系,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着其在就业中的方向选择,但是其就业观却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无不与这一背景发生着联系。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从外围文化环境来看,要通过改善多元文化所带来的繁杂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价值导向,这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从宏观处着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1.1 构筑宣传窗口,拓宽媒介渠道
各类新闻媒介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人们通过媒体知晓大政方针、国家时事,也借助媒体发布信息、广告宣传,社会舆论力量在人们的生活中显性存在,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范围内,可以对人们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导向,也可能是消极的误导”.人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中,错综繁杂的媒体为人们提供着多样的信息资源,对于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主流价值观,通过新闻媒介来在多元文化的复杂环境下为广大公众、尤其是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经济信息,及时的政策指导,是当前政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需要做到的“窗口”努力。
我们党和国家对于大学毕业生总会出台相应的规定和通知,但是有一些信息只是在电视上发布,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新闻媒介形式多样,微博、微信等新兴交流方式的产生,其中所带动的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范围的扩大,已经逐渐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据主要地位。国家发布的有些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安排和招聘信息只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就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无法及时看到而错失良机,延误工作机会,所以对于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选择贴近大学生群体的微信、微博信息平台等来向广大学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将他们最需要的信息及时的传达到每个学生手中,这也可以让有着手机控的学生不会因为没有看电视而错过。并且政府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与学生建立一种媒介联系,不仅单方面向学生提供指导,也能够从学生身上获知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需要了解的信息,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就业群体和就业市场,创造良好健康的就业环境。
在已经就业的大学生中会有一些顺利找到工作并且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小有成就的毕业生,他们在求职、应聘到工作一路上的观念引导、行为动向等对大学毕业生都可发挥出榜样的力量。政府可以从这些范例中选取典型,制作成短篇故事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播放,或者用微信小视频的方式与广大大学生分享,希望从中感受到积极的人生观。
正确对待就业的方向性选择。政府借助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励志就业的故事来教育大学毕业生,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求职氛围,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
5.1.2 构筑长效机制,夯实制度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经济必然要有相应的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政治方针是社会前进的必然选择。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群体,人才的发挥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长久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来完善我国的就业服务和机制。以健全的就业机制来保障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工作。
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所差距,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经济的水平又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需求,这直接和大学生就业相关。
每年是否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可供毕业大学生选择,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工作机会的需求是否能满足求职者,这些都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我们首先要注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来不断的提高生产力,从而增加社会需求。并且通过合理统筹城乡分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协调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面对大学生们一窝蜂趋向于经济发达城市,追求高薪酬和优厚条件,给这些地区带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大批的待就业学生也给城市的基本建设和保障带来了问题,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等二三线城市则面临大批岗位空缺的情况,从每年国考西部地区的岗位因为报名人数不够而取消的情况总在发生。国家提倡大学生下基层、到农村,却鲜有人问津,这其实都与这些地方的福利待遇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滞后性有着一定的关系。政府要求平衡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打破地区和行业的界限,为广大大学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能对这些工作的后勤保障体系进行更加完善的改革。五险一金的基本保障和合理的薪酬水平,以及人事、户口等方面的便易性调整,让大学生们觉得在每个地方都能得到相同的就业机会和工作保证,无论在二线城市还是农村、社区,都能够享受到和一线城市同等的待遇,解决毕业生的生活问题和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吸引他们渠道祖国更需要的地方,为地区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知识和力量。
5.2 校方应提供多方信息咨询,营建全面就业渠道
大学是培育人才,塑造栋梁的摇篮,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大学生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人生观和思想道德正在成熟中,是即将进入社会发挥作用为国家贡献作用的群体。对于正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大学生这一极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上的敬业奉献,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是每所大学的重点教育目标。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理念在进入社会前除了父母家庭的影响因素,学校教育在其成长中所占据的作用最大。大学应该为大学生就业铺就进入工作岗位的道路,教会他们正确的审视自我,认识国情,可以客观冷静的从事职业选择。
5.2.1 扩展思想教育课程内容,融入择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现今大学所有的专业都要必修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切理论源泉,对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展开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位大学生都要接受的思想和心灵上的洗涤,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专业与社会岗位较为对口,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较为重视的大专院校,会侧重于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塑造,一般的大学并不会专门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相应的课堂教育,学生大多缺乏对职业的敏感度和责任感,在多元文化的复杂局面下,价值观的不稳定和对社会的茫然无知容易使学生无法在毕业时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顺利找到工作。
第一,任何课程的开设除了要传授学科知识外,也要求老师在讲授中将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灌注其中,学以致用。而思想政治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应该从低年级起就为学生树立职业信念,不要等到三四年级在开始提出。及早的向学生传达相关的职业教育,可以尽早的让他们有着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取向和目标,在学习期间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将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于大学教育阶段持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程,学校可考虑在每个学期的课程内容教学范围之外,增加一至两节的职业教育课程,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的专业展开相应的职业教育,从职业道德到职业选择,以思想上的认识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人们思想导向上的作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大学生对自我特点有着客观的分析,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与未来职业相匹配的能力,充满信心的利用大学时光,积极的迎接要遇到的挑战。
第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一切与之相关的连锁事业都会随之改变,任何行业都是在国家政治制度之下,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并满足人民的需求为标准来发展的。大学生要从业,应该从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入手,而这些除了大学生本身要有审时度势的眼光,时刻关注国家发展动态,更多的还是要在学校大环境中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对学生输送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将国情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很多不了解中国现状的学生真正的从每日学习中就开始了解,并且老师要给予讲解,形成深刻的认知,“加强对于国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不崇洋媚外,一心出国而未有报国之志,能有客观的看待时事的目光,不因暂时困境而自卑沮丧,也不因一时繁华而盲目自信”.数年寒窗,父母所付出的心血和自身的努力都希望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好的收入高的工作,因此在求职中会暴露出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快速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就业不仅是一个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这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重大事情。国家的发展要依靠有才干的大学生,大学生如果只是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那么国家的整体就会缺乏动力支持,没有了国家的后备依托,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任何岗位或者工作都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每一个大学生的就业更加无从谈起。所以学校从思想层面对学生展开多家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将国家的利益作为首位,自觉抵制多元文化发展下一些消极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忍着选择职业,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5.2.2 开展工作技能培训项目,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和自力更生
学校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所展开的职业教育,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推进自我在就业中能拥有客观心态身世自我,慎重选择职业。但是国家每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毕业大学生数量相差甚远,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无法找到工作,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宽广的视野、丰富的创造力和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不一定要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国家单位或者企业上,大学生是可以考虑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将来的工作目标,不仅可以锻炼自我的社会交往和办事能力,还可以为国家减轻负担,不失为一条较为合适的就业出路。
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几乎所有的学识都来自学校教育,大学在担任学生知识传授者角色,交给学生从事工作的职业能力之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主创业理念,让他们知晓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社会需求进行职业匹配,愿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投入到祖国的伟大复兴中。我们国家从十几年前的统一分配到现今的自主择业,给予了学生自由的选择机会,但是大学生远离社会,不知晓社会的经济运行,自主创业不可盲目草率,但也不能犹豫不决,这就需要大学在学校内部开展相关的创业培训。
第一,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上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可以通过自己的才智充分利用。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有相关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接受来自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自行创作的就业产品,鼓励大学生不再固守在传统的就业理念上,从创业着手,也可以为自己、社会创造财富。转变大学生原有认为创业就会低人一等的想法,在学校创办相关的社团组织,邀请相关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人士来大学讲学,与大学生互动交流,让其从前人的步伐中踏出更坚实的职业步伐。
第二,提供相应的创业辅导,让大学生学习充分全面的创业知识。利用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中定期开展创业培训,“讲解市场过滤、项目运行、资金估算等内容,从基础让有兴趣创业的大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引导他们敢于面对创业中的困难和挫折,从小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并且在有些学生毕业后的创业中,还可以为其提供持续的指导和帮助,解决其碰到的难题,保持坚持奋斗的耐心。借鉴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经验,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相关专业老师对市场信息筛检分析,有选择的教授给学生,有重点的为学生分析自身特点,可以适当为其建议将来的行业取向,做好准备,有步可循。
5.3 家庭应正确思想指引,发挥积极经验
从现在每年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已经从 80 后跃升为 90 后的时代,在备受瞩目和争议中成长起来的 90 后,以不同以往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征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和标记。当 90 后也开始走向社会,踏入为人民服务的行列起,整个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为 90 后所提供的工作机会更加的不同于以往。越来越严峻的工作环境和紧张的就业形势,给前不怕狼,后不怕虎的 90 后也带来极大的挑战和难度。家庭所给予 90 后大学毕业生的影响从小即已开始,家长的观念和想法虽然并一定能够从稍显叛逆的 90 后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孝敬长辈的中华民族传统对于每一代中国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有很多学生即使内心不愿意,也会听从家长的建议,遵从其安排。然而家长父辈的观念并不一定符合时代的变化发展,甚至不一定适合于每个孩子。我们在对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家庭这个小环境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因为家长是与孩子最亲近,也相处时间最长,最容易影响孩子就业观的因素。
5.3.1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孩子职业引导的教育
现在 90 后的父母中有很多是遇到体制改革后离开铁饭碗,迫于生活压力选择了自己奋斗,他们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教育时间很少,就会倾向于对其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并且会因为自己受过苦不愿意孩子一样受苦,就会通过各种关系和金钱来为其摆平一些事情,安排好一生,这就让很多孩子逐渐有了“一切依靠父母”、“有钱可以摆平一切的”想法。在大学毕业时,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孩子选择和安排,而很多学生也乐于且安于接受,但是这会催生其懒惰懈怠的生活态度。还有一些自己有想法,却被父母制止无法完成的学生,迫于父母压力从事了父母要求的职业,这些都对学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对孩子展开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让家长进入到学习的行列。政府或者学校可以考虑在正常校园教育之外开办家长学校或者培训班,聘请专家对家长的子女教育方式进行讲解,让家长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和想法,不要以专制来强制孩子的职业选择,也不以包办来安排孩子的就业取向,把更多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孩子。教育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奋斗和自己努力的品质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否则一样都是在“啃老”.
现今 90 后的家庭多以“四二一”形式存在,一个孩子由四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抚养长大,孩子从小就得到过多的疼爱和关注,自己的要求很容易就得到满足,在家庭中会有自己主张和发表意见的权利,父母长辈的迁就会使得一些权利成为现实,而这些都很容易就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观念,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增长,也可能带来其自私自利的反面性格特征,在困难面前总有家长守护的长期习惯也会让他们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这些特征在其进入社会工作中会给其带来很多困难和麻烦,这就需要家长从家庭教育中就要注意并改变,逐步塑造孩子的自我能力,敢于直面困难,祛除专制和包办的就封建思想,多余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这都将有助于其将来的毕业求职。
5.3.2 以身示范,家长以自身经历作为例子带领孩子积极就业
在家长群体中会有一些自主创业成功或者凭借学识和才干在工作中小有成就的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会贯穿一生的,父母的行为做事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在模仿父母中长大的。所以一些有着比较成功就业经验的父母可以将自身的经历作为示范,在大学学习阶段,不要只是强调其文化课成绩的学习,也能间断性的将职业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其自己选择是否将父母之前的职业选择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这也是对很多茫然的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指向。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动力中的一股力量。一些家长本身已经拥有成功的事业和较大的产业,其子女大多在大学毕业时都会进入其家族企业从事工作,学习管理。不过仍然会有一些想要从事其他行业的子女,父母应该是以支持的态度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找工作,即使是在自己企业工作,也要向国外学习,从基础岗位做起,培养基本的工作技能,与其他职工一起参加职业竞选,不能让其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在任何企业都需要凭借能力和努力得到想要的,这就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配合。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付出辛劳才能收获成功,父母的经历和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和模仿对象,当父母能从根本思想和观念上对孩子的就业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积极就业。
5.4 大学生应塑造高尚德行,培养基层工作经验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环境在根本上还是对于求职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考研,逐年增长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给这个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多样性文化的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如若大学生自身无法从思维观念上进行更新和提升,自觉屏蔽不良文化因素对思想的影响,吸收优良文化传统,就没法在求职中有着稳定的心态和综合的德行素养为自己争取到职位,更别谈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所以作为求职的主体,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是最需要从自身做起,塑造自我高尚的品德情操,不挑剔工作条件,有从底层做起的吃苦精神,用专业学识来为自己找到工作保驾护航。
5.4.1 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多元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对思维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引领,掺杂有各种文化因素的环境下,大学为学生创造的便捷和快速的信息接受条件,很容易让大学生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干扰。一种优良的文化会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不好的文化则会让大学生产生道德失缺的问题,大学生要在道德要求日益高的职场环境中找到工作,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明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准确的认知多元文化,清楚判断可抵制因为各种文化因素所引起的一些思维困惑或者价值观冲突等问题。此外,面对当今经济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频繁发生,有着高素质要求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国家对于每个公民都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互帮互助、爱岗敬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尤其大学生要注意“在求职中切不可有随意编造简历、学历造假的欺骗性行为,让企业对大学生产生怀疑不信任的心理,要实事求是,用实力赢得企业的信赖,用诚信获得企业的尊重”.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实属常见,为了在毕业时找到工作而随意篡改成绩,这样的道德品质缺失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今后的求职。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应该以学习为重,先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常识。而要在求职中拥有先于他人的才干,就要在学校期间就注意培养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相应职业技能,掌握基本的工作能力,这就应该能够多多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的实践活动,从实际事情中锻炼自己解决事情、人际交往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及早的知晓工作岗位的各个方面情况,明确一般工作对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的有意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加强动手能力,以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来弥补缺点,并且锻炼自己对于困难的勇敢精神,不怕失败的心态,才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保持冷静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最终找到工作。
5.4.2 端正大学生及其家长就业理念
大学生在接受了多年赞扬声和高等教育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虚荣心和自傲心,这就滋生了他们在找工作时容易眼高手低,单纯看向条件和待遇高的工作,对于很多看似条件不太好的工作都无人问津,所以其实社会并不缺乏工作机会,只是求职者们对自我期待太高,总希望找到薪水高、条件好、地方优越的工作岗位,然而这些工作对于求职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都没有工作经验,在入职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所以很多企业都不会雇佣这样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学生处于两难的地步,期望值与基本素质的不相符就这样让很多学生处于无法就业的状态。
精英化的大学教育现在已经在大学扩招化的形势下逐渐变得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大批毕业生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大学生在多年学习中离社会较远,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干扰,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思维波动较大,而社会情况又知之甚少,容易以在学校内的学习能力作为标准,自认为自己能力够强、学识够高,一定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可是时代在进步,行业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自视甚高、停步不前的态度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国家每年为大学生提供的西部、农村等基层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援建设,大学生就应该顺应时势,改变陈旧的观念,可以客观冷静的看待自身的优缺点,结合工作要求,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能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以平和的求职心态,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国家发展,适应自身进步。每个大学生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看到基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祛除掉眼高手低的心态,明白在任何岗位都可以发挥才干,创造财富。
5.4.3 转变传统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有着较好福利、薪酬的稳定工作,每年都有上万人在争相竞抢,独木桥、铁饭碗每年都在上演,但是招录和聘用比例的严重失调并不能满足每一个想要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需求,绝大多数学生依然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企业、公司的不稳定性和竞争性使得跳槽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可是大学生们依然在极少的工作中争得头破血流。其实国家和社会为大家所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是足以让一些学生尝试去创业的。从父辈起固有的稳定工作的想法并一定要在延续到孩子身上,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以独具的创造力来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从小做起,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将创业也作为工作的一个方向,扩展视野,从国外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中汲取有利经验,帮助自己的事业完成。
脸谱网作为美国目前范围最大的社交网络,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从在哈佛读书的期间就已自己的一个想法开始了这个事业,并逐渐的将此做大做强。每个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都可以成为自己事业开启的动力,故大学生可以转变自己的固有想法,认为只有稳定的才是最好的,其实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做的长久、稳定,将眼光放得长远,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