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张伯行的“刻”, 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是处事中的坚持原则, 是履职中的不遗余力。张伯行的“刻”, 孕育于其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和理学气息浓郁的成长环境, 形成于其对“千圣之学”的笃信与敬畏和自觉继承道统的责任与担当, 践行于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仕途生涯。张伯行的“刻”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借鉴在于:心存敬畏, 有恪固之心;坚持原则, 有底线意识;以人为本, 不忘初心。
关键词: 张伯行; “刻”; 领导干部;
张伯行,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东)人,是有清一代以理学名臣从祀孔庙的三人之一,《清史稿》有传。
张伯行在江苏按察使任上因“居官甚清”而被南巡的康熙皇帝亲自保举,任命为福建巡抚,并且赐以御书匾额“廉惠宣猷”。在噶礼与张伯行的督抚互参案震惊朝野后,张伯行虽被留任苏州,却惹得康熙皇帝对其颇多怨言,批评他“清而刻”。张伯行的“清”,是其一生的主色调,是其人尽皆知的为政品质,也是其吸引后世诸多论者的一大亮点。究其源头,“清”来源于“刻”,但是张伯行的“刻”却较少有学者展开论述,有提及者也多是把它看作康熙皇帝晚年对张伯行刚直不阿、宁折不屈的不满。笔者拟从张伯行的“刻”着手考察其性格特征,分析其形成的思想根源及其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
一、张伯行“刻”的表现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十四岁的张伯行考中进士后并没有直接入仕,而是按照圣谕归家读书以“敦修品行”,七年的“口诵手抄”奠定了张伯行成为理学名臣的学识基础,形成并完善了其“刻”的性格特征。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十一岁的张伯行补授内阁撰文中书。两年后张伯行父亲去世,刚刚步入仕途的他归家丁忧。丁忧期满张伯行于仕途无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在仪封建立请见书院,专心读书,致力于理学。张伯行再次出仕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被张鹏翮举荐以原衔赴河工。此后,张伯行因“居官甚清”在江苏按察使任上得到康熙皇帝的充分肯定,康熙皇帝亲自保举其升任福建巡抚。虽然在督抚互参案的审理过程中,康熙皇帝对张伯行有所不满,但还是充分肯定其清正廉洁及其在地方的贡献,乃传谕九卿道:“若无张伯行在彼,则江南地方必受其削一半矣。”1这次圣谕表明了康熙皇帝保全清官的意图,这也是督抚互参案后张伯行能够留任的原因。张伯行四十余年的读书生涯,奠定了其理学名臣的思想底蕴,塑造了他公正廉洁的为官品格,也养成了他克己奉公、宁折不屈、坚持真理的行事原则,这就是其“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
(一)“刻”是张伯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张伯行的“刻”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他经常从家乡运输物品到任所,“每岁输金输粟,并家园瓜果、衣服、器皿于任,以给日用,二十余年犹如一日”2。在二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张伯行从未携家眷至任所,任山东济宁道时只有四人随行,任福建巡抚时有十二人随行,任江苏巡抚时也只有十三人随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发现衙署内“铺设甚盛,金银器皿,锦绣帷幕,炫耀于目”2,得知这些奢华之物均为百姓分摊承办,立即下令让老百姓把各自的器物领回,只留下前任官员所用旧物为己所用。面对前任巡抚冒领五十名家丁兵粮的旧例,张伯行以自己家丁“不谙弓马,岂可冒食朝廷粮饷”1为由,拒绝领取五十名家丁兵粮。
日常用品取自家乡、衙署布置至简至朴,于日用家居方面张伯行安贫乐道而不追求享受;不携家眷至任所、不借家丁支空饷,对自己的亲人仆从要求严格,不给腐败留下浸入的缝隙。张伯行对自己的“刻”,让他能够保持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能够呈现无欲则刚的凛然之气,这是其敢于坚持原则的勇气,也是其能够公正廉洁的底气。
(二)“刻”是张伯行处事中的坚持原则
辛卯江南科场案审理过程中,张伯行参奏总督噶礼在案件审理中收受贿赂、阻挠案件正常审理,结果被噶礼抢先参劾,造成了督抚互参的局面。这是其与总督“不相和”,是其对同僚的“刻”。面对于己有知遇之恩的钦差张鹏翮,张伯行虽然认可其“素称鲤直,岂畏强御”的品行,但是考虑到张鹏翮儿子张懋诚担任怀宁知县,属于噶礼的管辖范围,恐因“父子天性”在江南科场案的审理中有所掣肘,进而造成“督臣欺君坏法之罪”无法“直达于圣天子之前”,遂请求康熙皇帝另外委派钦差大臣前来审理案件。这是“以怨报德”,对知遇之恩人的“刻”。张伯行初任江苏巡抚与噶礼不和,在请求卸任归家养病被拒绝后,没有体谅康熙皇帝对自己的“识认”、保举之苦心,与噶礼因科场案的审理再起尖锐冲突,终于酿成震动朝野的督抚互参大案,在江南地区甚至整个朝廷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潮。这是故意给皇帝制造难题,是对皇帝的“刻”。
面对总督噶礼阻挠案件审理之举,张伯行不顾其为皇帝倚重的重臣而主动参劾;针对张鹏翮案件审理中的“瞻顾掣肘”,张伯行不顾举荐之恩要求皇帝另外委派钦差大臣前来审案;因康熙皇帝亲自保举而提任福建巡抚、继任江苏巡抚,张伯行更是刚正不阿地坚持原则、一心为民。正是他的这种坚持原则,被康熙皇帝视为“刻”。
(三)“刻”是张伯行履职中的不遗余力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伯行主动出资招募农民堵塞冲毁的河堤,虽非职责所在却是他挺身而出的主动担当。张伯行任济宁道,“值岁饥,即家运钱米,并制棉衣,拯民饥寒”[1]9937,在接到皇帝分道赈济的命令后,他动用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赈济汶上、阳谷两县灾民。张伯行任福建巡抚后更是心系民生,“疏请免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荒赋”[1]9937,针对福建缺粮的情况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一方面,“请发帑五万市湖广、江西、广东米平粜”[1]9937;另一方面,张伯行禁止船只运米出洋以牟取高利,才得以维持当年福建米价的稳定。同时,针对屯粮的富户,张伯行勒令其粜卖多余粮食,“张伯行为巡抚时,每苛刻富民,如富民家堆积米粟,张伯行必勒行贱卖,否则治罪”1。康熙皇帝对张伯行勒令富户卖粮之举极为不满,认为他欲掩饰“米价翔贵”的事实,是在“刻剥”富户以“取悦穷民”,“要非正道”,但张伯行此举实则是他兢兢业业于职和恪尽职守于责的表现,是其在其位谋其政的公心。
正是张伯行的“刻”成就了他的“清”,如果没有张伯行的严于律己、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他的为官清廉、居官清正就失去了倚恃,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康熙皇帝是在督抚互参案后,开始对自己树立的“清官之楷模”产生不满的,认为张伯行站在清廉的道德制高点上弹劾噶礼、参奏张鹏翮,不顾忌皇家颜面和权威,把督抚不睦、满汉不和的事实公之于众,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舆论风潮。迫于江南老百姓“罢市撤业”“哭声震扬城”、欲“赴京师叩阎”的民心所向,囿于自己亲自保举的“天下清官第一”的官场标杆,康熙皇帝最终还是罢黜噶礼、留任张伯行,但也因此心生不满,并公开批评张伯行“刻”。
二、张伯行“刻”的思想根源
张伯行的“刻”,孕育于“以读书传其家”的书香门第的优良家风中,形成于其如饥似渴、“口诵手抄”濂洛关闽五先生之书的读书生涯里,践行于其为官一任、教化一方、造福民众的仕宦经历之中。
(一)孕育萌芽:家风熏陶、理学浸染
“中州自二程夫子阐绝学于千载不传之后,上承洙泗,下启紫阳,圣贤道统,如日经天。”[2]501张伯行生于斯、长于斯,并在考中进士后秉承圣谕归家读书七载,短暂出仕两年后再次归家为父丁忧,至其“赴河工,督修黄河”已是五年之后了。也就是说,张伯行五十二岁补山东济宁道之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度过的。
张伯行出身书香门第,其曾祖、祖父、父亲均德称闾里,三代均“赠光禄大夫、礼部尚书”[2]497,在浓郁的家学濡染中长至七岁的他即“询询恪恭,有儒者气象”[2]505,刚入塾就被教导,“宋朝周张程朱五子乃上接孔曾思孟之传者,他日务读其书”2,以至于“每过书肆必问有周张程朱之书否”2。如此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张伯行对“濂洛关闽之学”的笃信,对先贤名儒和父辈祖上的恭敬,他曾向康熙皇帝表心迹曰:“臣父在日,常训臣以廉谨报效朝廷。若受一人钱,不惟不忠,且不孝。”[2]508家风熏陶与理学浸染之下,张伯行树立起笃信理学、恭敬祖上的信念,孕育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世事谨慎坚持的性格,也即他的“刻”。
(二)形成完善:奉谕读书、敬畏圣学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伯行考中进士后奉圣谕归家读书。“及读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文集,乃恍然曰:‘此孔孟之正传也,入圣门庭尽在是矣。’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1]9939于是乎张伯行把程朱理学作为自身为学立身的根本,完成了从儒学杂家向笃志理学的转变,以至后来以理学名臣从祀孔庙。
张伯行认为“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1]9940,故自号“敬庵”。他把“敬”作为“正心”“立本”的重要手段,认为“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且能够与“恭”这一外在道德品质相互养成,指出:“如人平居能敬,则无往不敬,岂待入庙而后敬乎?”3只要内心时时存“敬”,有事无事都可以“无时不悦”,从而使人的道德更好地践行于行动之中。张伯行对朱熹以“畏”释“敬”的主张极为赞同,日常“凡动作之间,凛然如有所督责而知畏惧”2。这种对圣学的心理敬畏形之于外,即对自己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做事如“有所督责”的心理状态,使得张伯行能够做到慎独慎微,形成了他“刻”于己的做人原则;当有机会兼济天下时,他以圣学为标准推己及人,形成了他“刻”于人的行事原则。
(三)践行实施:内在督责、外在强化
作为理学名家,张伯行不仅重视理论研究和心性修养,而且非常重视用程朱理学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的言行,他曾讲过:“我平日讲学,原是讲明道理,以便身体而力行之也,若口里只管讲,行时却不照着这个行,讲他何用。”3张伯行致力于程朱理学的研究与传播并克己奉公、践行垂范,通过“敬”以“提醒此心”,使一己之本心达到天理合一的境界并最终成为自身行为的指导。张伯行特别强调“返躬以践其实”,就是通过自己的道德操守和践行垂范展示理学的光辉。任职济宁道时,他从老家运来钱粮“拯民饥寒”,发仓谷以赈济灾民;任福建巡抚时,他解决米贵的难题,并移风易俗使“群情大快”;初到江苏巡抚任上,就高挂《禁止馈送檄》,提出不受“一丝一粒”“一厘一毫”的严苛要求。正是张伯行对理学道德规范近乎严苛的践行,造成了他被解职时,“百姓闻公解任,罢市撤业。造奉到部文,即日交印,数万人拥入公馆,哭声震扬城,请暂停送印,欲相率赴京师叩阎”[3]。张伯行践行“刻”的过程中,为其挣来了为官清正的良好声誉,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亲自保举,收获了治下百姓的真诚感激之意,这些都有形无形地强化了其“刻”的性格。
张伯行的“刻”,就是在他研求性理、督责身心的过程中养成,并在他追寻圣贤之路上践行实施的。中州书香门第,是其七岁即养成“儒者气象”的外在环境,也是其“刻”己以追寻圣人的先天条件;“以主敬立本心”,是其在理论层面上以“刻”要求本心,这是其在对“理”的体悟过程中的收获;“返躬以践其实”,是其以践行来强化其“刻”,是在实践层面对“理”的实施。
三、张伯行“刻”的当代启示
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专门提到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并指出张伯行可以作为当今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作为“一面镜子”,张伯行的“刻”给当代领导干部提供了端正自己的榜样,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心存敬畏,有恪固之心
张伯行的“刻”,是其对“濂洛关闽之学”的敬畏,正是内心有了“敬”与“畏”,才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均能如“有所督责”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清”。
当代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像张伯行那样心存敬畏,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头等大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也是人们努力奋斗的最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守住自己的初心,将党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心存敬畏,有恪固之心,才会对工作高标准,对自己严要求,才会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当仁不让的使命感,从自身做起,干事担当,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总书记认为,张伯行身上最为闪光的品格,就是他内心对圣学的敬畏,对理想信念的恪守,对自己一言一行、一丝一粒、一厘一毫的“刻”。***总书记指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张伯行最值得当代党员领导干部借鉴的:从细处初处防微杜渐,方能成全一生的清廉节操。
(二)坚持原则,有底线意识
张伯行的“刻”,实则是工作中的坚持原则。他对布置奢华的署衙和以家丁冒领钱粮的拒绝,是其不愿多取一文于民的行事原则;他对噶礼和张鹏翮的参劾,是其秉公办事、不惧权势的刚直耿介;他强迫存粮富户卖粮和对康熙皇帝举察之恩的不体谅,是其对老百姓的体察和宽赐。
当代党员干部以张伯行为镜,要做到在原则面前决不让步。要摒弃“老好人”思想,与特权意识、官僚习气、圈子文化、山头主义、厚黑规则等历史文化糟粕做坚决斗争,遇到问题该说就说,要不留情面地说,说完还要盯着改,问题不纠正,就决不罢休。当代党员干部以张伯行为镜,要做到绝对忠诚、干净担当。张伯行曾说过,“若受人一钱,不惟不忠,且不孝”,追求的就是绝对与纯粹,为人须忠孝两全,他用一生去践行着这一句话。当代党员干部要养成这股浩然正气,对党和人民要绝对忠诚,对待事业要绝对奉献,自己和家人要绝对廉洁。当代党员干部以张伯行为镜,要反复学习他的“一字诗”。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字字珠玑,充满廉洁自律的哲思,体现了深刻的慎初慎微理念,可以说,其思想境界达到了封建社会清官廉吏的顶峰。
(三)以人为本,不忘初心
张伯行在仕途中的“刻”,是其牢记“为生民立命”之初心的表现,是其对“为往圣继绝学”之使命的践行。张伯行任山东济宁道时逢灾荒之年,他坚持“以人命为重”私自发仓谷以赈济灾民,因为他自始至终非常清楚,其以出仕为官,就是为了“为生民立命”,所以张伯行身上的担当精神很强,甘愿冒着得罪上级、得罪权贵的风险为民请命,为民众利益据理力争,救百姓于天灾人祸之中。
当前,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主题教育要努力实现的五大具体目标之一,关系到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最直接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人民群众操心、烦心的一个个现实问题为己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将人民群众一个个满意的笑脸,汇聚成追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磅礴力量。
张伯行的“刻”,有着心存敬畏、恪固之心、坚持原则、底线意识、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等值得借鉴的内容。同时,也有着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之处:督抚互参案后,康熙皇帝除了批评张伯行“清而刻”,还说他“素性偏执”“短于才”,并专门批评他与“总督提镇等官都不相和”,康熙皇帝批评之言可能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提醒领导干部要“刻”而不苛,做到“刻”与“恪”的结合,在坚持原则、执行标准的同时“谨慎而恭敬”。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钱仪吉.碑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附续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9.
注释
1 《清圣祖实录》, 中华书局, 1985, 影印本。
2 张师拭、张师载:《张清恪公年谱》,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本。
3 张伯行:《镰洛关闽书》, 清康熙四十八年正谊堂刻本。
领导干部执政水平高低的关键不是其地位的高低,而是其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大...
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由权力和人格所构成的影响力,去引导下属实现自己的意图和追求的目标。战略的形成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备战略思维能力是衡量领导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它代表着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个认识基点,标志着认识问题的角度、幅度...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权力道德素质和修养也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领导干部能够合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能够用高尚的道德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应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戒就是警戒、禁戒、不得等意思,戒字虽放在最后,但落得很重,掷地有声,令人警醒,很受教育。儒学圣人孔子非常重视修身,尤...
领导干部有五个重要首先送大家五句话:一是学历没有能力重要,二是能力没有态度重要,三是智商没有情商重要,四是知识没有胆识重要,五是情商没有胆商重要。第一句,学历没有能力重要。如果两个都有,那是最好,我想大家都赞成,高学历跟高能力不是一回事儿...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经常遇到下属满嘴跑火车现象。下属汇报工作时的错报、漏报、虚报极易导致领导者对情况判断错误而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出现下属满嘴跑火车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下属方面,工作没做、没做好或者性格问题,在汇报工作时害怕批评,好大...
领导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前任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继任者的工作成败。如果前任的工作扎实有效,必将为继任者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则可能埋下“地雷”,给下任的工作造成风险。...
脸色,是指脸上的表情。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言语上的沟通,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在工作中,对于有些事情,领导干部一旦讲出来,会有损于下属的面子,不利于与下属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摆脸色,即利用脸...
官员如何面对政治生涯中的各种压力与挑战,如何充满激情的对待困难,如何满腔热情地与下属及他人打交道,如何赢得声望口碑?这些都需要培育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需要时刻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深刻了解和认识心理纠结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调适....
为政之道,重在用人。用人之道在于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在实际工作中,高明的领导不仅需要善于发现和运用下属的长处,还要善于使下属的短处得到长用,达到用人的最高境界。领导干部使下属的短处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领导态度和领导能力,更是一种领导艺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