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市高校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研究
【引言 第一章】社会公德释义
【第二章】当代高校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及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改善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4章 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及意义
通过上文分析的数据可知,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足和家庭教育的偏失等五方面主要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公德行为现状不佳,因此,我们也要从这五个方面积极寻求一些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以达到改善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逐步提升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目的。
4.1 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前几章的数据显示,整体上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情况的宏观趋向较好,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有大致地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从数据分析看,调查的结果仍然十分令人担忧,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1 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
从内容方面看,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还很薄弱,对于社会公德究竟是什么,社会公德的涵盖范围等概念性问题仍不是非常了解,理解比较模糊,从而对他们形成公德行为的判断标准产生了影响。从重要性方面看,只有占半数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群体遵守社会公德是极其重要的,一半同学对其不以为然,这说明青年学生群体对公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忽略了其对全社会的巨大作用。
从社会公德行为方面来看,意识对行为起指导作用,个体行为反作用于个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反映。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直接指导其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而具体的道德行为则是其公德意识的反映。从给老人让座、制止破坏环境等行为的选择上看,自觉遵守公德、维护公德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几,充分说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还很淡薄。有近五成的大学生看到流不止地水龙头会尝试关上,说明也有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但意识仍然不够彻底,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熟视无睹。超过一半同学都有过偶尔忘记带走生活垃圾的情况,虽然不是故意,却体现出大学生在对待环境卫生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够强,保护环境卫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并没有特别深入。可见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是青年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社会公德情感较为冷漠。
社会道德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反作用,积极主动的道德情感会促进积极的动机,从而促进和引导主体做出正向的行为;反之,消极冷漠的道德情感会产生消极被动的道德动机,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终止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主动给老人让座、牺牲自己利益帮助同学、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等事例中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消极被动心理。在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时,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持看客心理,认为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在无偿献血和支教等方面绝大部分同学没有付诸实践过,主动参与社会爱心行动的积极性较弱。
第三,社会公德表现知行矛盾。
前面提到,青年学生的公德意识整体局面较好,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有大致地了解,能够正确认识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还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审视,认识到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仍存在问题,对常见的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具有清晰地认知及辨别能力。然而在实际调查中,青年学生的公德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也就是说大部分大学生知道应当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做不到,这种知行不一的状况亟须改善。
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了观念的层面上,止步在了口头和笔下,没有付诸于实践践行社会公德,更没有自觉地养成维护社会公德的习惯。例如,大家都知道要助人为乐却在应当给老人让座,帮助困难同学的时候选择了犹豫和退缩;十分明确应当保护环境,却在目睹环境被破坏时没有上前制止而是以看客心态走过;明知道应该遵守交通法规,却在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时选择了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等等这样的事例足以说明,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认知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公德行为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对他人的社会公德评价很低,要求很高,对自己的社会公德要求很低,自律不够,甚至纵容自己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总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公共生活中的最基本要求有较好的认知,但却在实际执行时表现为知行矛盾的情况。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不是很乐观,在实际中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情感较为冷漠和知行矛盾等问题,这也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这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更深入地研究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对策和方法。
4.1.2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上文在数据分析中分别以"维护公共利益是否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作为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看到有人折摘鲜花是否会制止"、"是否曾经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学校的公共场所"、"参加考试路上碰到红灯迟到的情况会怎么做"五个变量为因变量,经过五次详细、深刻的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因素纷繁复杂,涉及大学生个人、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多个层面。
第一,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从青少年阶段到青年阶段的转变时期,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全地发育成熟,明辨对错的本领还不强,自律意识往往较弱,三观尚未完整地建立起来,但却充满了对世界的期待和探索。他们在这个时期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非常大。一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生活中的挫折或者家庭不和谐因素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很容易使他们养成不懂文明礼貌,不守公共秩序等不良习惯,更会影响他们心理地发展,导致他们消极被动地对待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员,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十分冷漠,从而养成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习惯。
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以 90 后群体为主,他们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由于他们一直占据着一个家庭的中心地位,在家庭的无限呵护和宠爱中成长,潜移默化形成了强烈地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往往行为较自私,习惯性地主要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权利,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形成了这一代学生我行我素的生活习惯,不愿意按照社会成员共同的规则行动。
第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体系是以私德为主导的伦理道德体系,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品格修养和塑造,以局限性的血缘关系、家族关系和地域关系为基础,十分缺乏公共精神的文化基础。梁启超曾在《论公德》一书中说到"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但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阀如。"[12]p105虽然我国的传统道德伦理中不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人之老"等看似包含社会公德内容的文化经典,但事实上,这里讲的传统的"仁爱"精神是以血缘和亲戚关系为根基的推己及人,具有次序性和差序性,而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公德中的"博爱"是指爱陌生人,与其他陌生的社会成员达成互相爱护的契约关系。几千年来,在这样以私德为主的强大伦理道德体系的影响下,社会公德并没有真正被大家所理解和认同,反而越发地缺乏公众意识,逐渐形成了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态度,导致阻碍了相应的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形成。因此在调查中,关于"维护公共利益是否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参加考试路上碰到红灯迟到的情况会怎么做?"的回归分析显示,以私德为主导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越强,对于公共利益和公共场所规则方面社会公德的理解越是欠缺。
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在这样的传统社会中,百姓靠土地为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独立简单地农业生产活动,人们能够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环境的机会非常少,很难接触到真正的"社会",基本不存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马克思说"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11]p677这样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需要社会成员间建立不能随地吐痰,不能破坏环境,不能乱扔垃圾等社会公共生活规范,因此社会公德在传统社会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空间。
第三,社会环境方面。首先,中国当前正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的道德体系已经接近瓦解,而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在这一时期,很多人受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则的影响,过分注重物质利益,视金钱高于一切,出现"拜金主义"潮流,伴随出现了道德思想的迷路,道德准则的降低和失范现象,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偏激的价值观,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由"维护公共利益是否属于公德基本内容?"的数据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认为公共利益不属于社会公德范畴的现状与社会环境影响的相关性非常明显,充分说明这些社会现象对价值观还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其次,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制度化水平不高。社会缺少对公民社会公德行为的监督,而公民违反社会公德所付出的代价又太轻太少,公民对社会公德的重视程度就大大减弱。例如问卷中"看到有人折摘鲜花是否会制止?"和"参加考试路上遇到红灯迟到会怎么做?"等回归分析显示,这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与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社会大环境中公民普遍出现的这些违背公德的行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青年人的公共道德水平。倘若对这些有意破坏生态环境、不遵守交通规则、偷窃、作弊等违背社会公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和措施有所加重的话,情况自然会有所好转。将社会公德纳入制度建设中来,是近几年来伦理治理和伦理制度建设的强烈要求。所谓社会公德制度化就是把社会公德与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从而逐步实现社会公德的规范化、政策化和法制化。
最后,社会舆论的负面引导作用。近年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逐渐成为了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媒介对社会公德规范方面的宣传力度较轻,涉及到的方面和内容较为狭窄,没有能够引起广大群众响应遵守社会公德号召的热情;相反,各大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频频爆出社会阴暗面新闻,如吸毒、卖淫、嫖娼等社会黑暗现象,这些现象的传播必定会对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起到不良地思想影响,产生心理阴影。
第四,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方面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社会公德的教育方面,学校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英国课程教育专家大卫·柏斯卡曾说过"教育不能与道德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5]p43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虽然飞速发展,但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教育,与此同时忽略了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没能培养起优秀的思想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从高校的德育方式来看,近些年我国大学开展的有关大学生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形式过于死板和教条。通过传统的填鸭式灌输、背诵知识以通过考试的形式使学生被动接受这些道德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使得学生对德育课程心生反感,不仅没有在受教育者心中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反而可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当代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课本中道德教育原理的系统性,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少倾听学生群体的观点和想法,不从实际出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近乎脱离。从"作为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和"看到有人折摘鲜花是否会制止?"两个问题的数据回归分析可以看到 P值明显小于 0.05,说明这两项的结果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课程中即便对社会公德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有所了解,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将学到的付诸实践去践行社会公德,从而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现状。
第五,家庭影响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学生在家庭中多年的成长经历、父母的言行举止和价值态度对于形成他们今天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家长由于所处年代和时期的局限,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公德意识不高,欠缺在日常生活中为子女在道德领域以身作则的意识和行为。在对题目"是否曾经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学校的公共场所?"的数据回归分析中可以直观看出,它与家庭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数值远远地高于其他几个影响因素,充分说明家长的公德意识强弱和公共道德习惯的好坏对青年学生公德意识与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在优胜劣汰的现代社会,好成绩、高学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因此当代家长对学生智力教育的重视程度早已大大地超出了道德水平的培养。家长把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相比之下,孩子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显得微不足道。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困惑、道德误区以及性格发展中的扭曲现象等往往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及时地教育和指导,严重地影响了家庭教育阶段学生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至于很多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出现性格阴暗,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功利心极强等情况。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占据着一个家庭的中心地位,在家庭的无限呵护和宠爱中成长,潜移默化形成了强烈地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往往行为较自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形成了青年人我行我素的生活习惯,不愿意按照社会公德的规则行动。
4.2 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
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涉及到的方面较为繁多,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影响较大的五个主要方面,并由此入手逐渐探索提升青年学生公德水平的方法。
4.2.1 培育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
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外部客观环境的教育、推动和内部主观因素的自我反思、提升。外因与内因相辅相成,外因是道德观念形成的条件,内因是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提升大学生公共道德水平,改善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现状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主观地提高自主意识,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
"慎独"思想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德性教育非常重视的观念,是中国道德修养的思想精粹,一直以来对于公民养成良好的人格和品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慎独"就是控制自己的私欲、邪念,在没有他人或公众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遵守道德规范,不做违背道德与良心的事情,做到不因他人的目光而行善,不因无人监督而做恶,这便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后阶段,应当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个人品格与道德修养,通过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生活中自觉培养"慎独"精神。无论是否有社会的监督,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要求,不因没有交警就闯红灯,没有人看到就随地吐痰,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践行"慎独"思想,把外在的约束性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和行为准则,养成遵守、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
第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重知识教育、轻德性培养的家庭"温室"中,在求学阶段的人生目标非常单一,只是为了高考和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很多青年人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入,看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密切关系,从而缺乏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做教育学生修身养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的途径。青年学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高尚的义利观,明确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责任感和自律精神,认识到人是社会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只有每个公民都具有高尚的道德自律精神和个人修养,都能遵守社会公德,对社会责任形成强烈地认同感,才能保障整个社会和谐融洽地发展。
第三,引导大学生的"知行合一"精神。
人类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即使在建设社会公德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历史的积淀中学习值得借鉴的方法。在道德修养中,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完善优秀的道德人格。在历史上东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对知与行的探讨都非常广泛,这也是伦理学界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是第一个自发地思考知行关系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十分重视"行",认为践行是道德理论的根本目的,不付诸行动,再多的道德准则都是无意义的。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体的,是一个合一的功夫,做到知行合一是完善人格的需要。在西方哲学中,德谟克利特也同样教育公民说道:"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的话。"[15]p75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更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自觉性,努力学习知行合一精神,远离浮躁,踏实进取,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实践,正确对待利益关系,恰当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在理论上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更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际中践行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公德,做到知行统一。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逃课不作弊,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深刻地理解社会公德的意义,从而加深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形成更大的动力,逐渐将社会公德的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变"要我"为"我要",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4.2.2 转变社会公德运行的社会伦理体系
我国传统的伦理体系是以私德为主导的伦理道德体系,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品格修养和塑造,以局限性的血缘关系、家族关系和地域关系为基础,社会交往较少,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态度成为人们交往中的主流思想,十分缺乏公共精神的文化基础。同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社会经济形式,百姓靠土地为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独立简单地农业生产活动,人们能够进入公共生活环境的机会非常少,很难接触到真正的"社会",基本不存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这样的经济形式也为以私德为主导的伦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活动日益增多,人们不再封闭在狭小的生活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大。传统以私德为主导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了阻碍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发展的情况,因此,转变社会公德运行的社会伦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新时期,我们要努力实现将以私德为主导的传统伦理体系向公德优先的现代社会伦理体系转变,继承和发扬传统伦理道德经典中的精粹,在此基础上妥善地将古今情况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创新出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德优先的伦理体制。我们要把古代传统伦理中的"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秀的传统思想突破狭隘的血缘、地缘等限制,推广到全社会范围内,传播全社会的博爱精神,实现真正的仁者爱人,构建公共精神的文化基础。同时,将传统伦理中的"亲亲"、"尊尊"等差序原则转化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平"、"平等"原则。从而逐步实现由私德为主导的社会伦理体系向公德优先的伦理体系转变。
4.2.3 改革社会公德的社会运行机制
改善社会公德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德制度化、法律化。近几年我国伦理制度建设和改革方面强烈呼吁将社会公德纳入制度化。"社会公德制度化,就是社会公德规范同最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相结合,尽可能具有可操作性。""作为制度化的社会公德,即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要求,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和协调千差万别的个体行为,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8]p186实现社会公德制度化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地发展。与此同时,道德作为一种基于人们内心信念、风俗习惯和良心来维持的社会意识,它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道德的约束性都是依靠公民自律来实现的。但是社会公德既然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要求,就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具体的社会公德行为加以规范,一旦社会有了规范性,那么单靠个人的自律就不够了,就需要法律来维护社会公德规范的有效性。通过法律辅助道德,使人们意识到道德具有权威性,从而引领公民遵守、维护社会公德。
同时,我们还应当恰当地利用各种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利用广播、报纸、媒体、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积极宣传先进的道德事迹,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强化宣传社会公德的内容以及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等,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年学生对社会公德有新的认识,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公共道德意识和水平。同时借助舆论监督,号召全社会一起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些不文明行为,更可以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4.2.4 发挥家庭对社会公德的导向作用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形成的影响和社会公德行为的导向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父母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成长氛围,维护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引导孩子培养健康阳光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要树立德才兼备的教育观念,转变一味地只求成绩的错误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孩子文化素质的提升,未来的前途发展,更要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家长也应当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水平,规范自己的社会公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邻里互帮互助,不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等,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来自家庭的示范性作用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之深刻是日后非常难以改变的。
4.2.5 加强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
第一,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重复课本里道德的条条框框,没有深入进去,非常枯燥乏味,很难深入人心地切实起到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作用。
基于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大学道德教育,应提倡大学德育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耻感教育。耻感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耻感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究竟什么行为是光荣的是高尚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是可耻的,其目的在于唤起大学生的道德良知,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能够明辨道德是非,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耻辱,进而主动地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加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第二,大学的社会公德教育还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还要在实际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普及。例如鼓励学生多创立一些有意义的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创造些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一些义卖为贫困儿童捐款、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社会中义务清扫垃圾、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竞选义务支教等这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社会公德的意义,激励学生将潜在的道德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在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4.3 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不仅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是做为一个社会人起码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不仅如此,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作为 21 世纪中国的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提升青年学生的公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3.1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社会公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21 世纪的接班人,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带动者,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因此,全社会更应当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公德有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在重视他们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道德教育,要把道德与知识并重作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祖国的未来是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只有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才能够逐渐净化社会风气,引领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带动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4.3.2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社会公德的建设是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最为关键的一环。充分发挥社会公德的调节功能,培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良好的道德习惯,将有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更有助于促进公平正义、民主和谐、遵纪守法、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将奠定整个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基础,因此提高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水平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
4.3.3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国家间的支持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在世界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赢得更多国家的信任,支持与合作自然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衡量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公民社会公德素质如何,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则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提升大学生的公德水平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发展。
第五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对策要解决大学生的微信网络社交伦理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这几个角度出发。大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努力做到慎独、树立作为虚拟社会主人翁的道...
第四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原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产生了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现象,既有内部原因,又存在外部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五种原因。分别为技术根源、微信网络社交主体根源、...
第3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根据前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调查结果分析,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情况总体不错,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社会公德意识不够深入,公德感情较淡漠,公德行为知行矛盾等问题。本章通过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
第2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为了真实、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地问题分析和解决提供第一手真实地数据资料,特在驻保定地区九所高校以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2.1调查问...
引言近几年来,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界还是伦理学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研究可谓是热点之一。特别是随着国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中社会公德的研究越来越多。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社会公德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
道德和礼仪,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民族而言,民族道德是国家生存的根本,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对个人来说,礼仪则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化表现。对这个时代而...
结语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状况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发现,虽然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总体局面不错,但也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隐患和问题。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自律不足、以...
摘要: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从对消费、消费伦理及消费伦理观等概念及基本理论的界定出发,结合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探析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思想道德文化、为人处世的原则、风格,经过长期言传身教、世代传承积淀的结果。女性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对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
第二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网络社交主体的原因与外部监管不力的原因导致了网络社交领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利于我国的网络道德建设,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