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市高校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研究
【引言 第一章】社会公德释义
【第二章】当代高校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及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改善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3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根据前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调查结果分析,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情况总体不错,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社会公德意识不够深入,公德感情较淡漠,公德行为知行矛盾等问题。本章通过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到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改善青年学生的公共道德状况,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开辟新的路径。
3.1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影响因素分析的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数据分析使用的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因素数据地分析有多种可选模型,根据本文题目设计的特点,选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较为合适。在变量的选择上,主要区分自变量,即问卷预设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几个影响因素,以及因变量,即设置的反映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的具体题目。
3.1.1 模型选择
影响当前大学生公共道德水平的因素较复杂,为了全面考量主客观影响因素,需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①.在回归模型选取上,多元线性回归②模型最为适合多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的情况。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基本原理:Y=b0+b1X1+……+bkXk+e,其中,b0为常数项,e 为随机扰动项,b1、b2……bk为总体回归参数。
3.1.2 变量选取
因变量的选择:回归分析的目的是探究影响青年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因素,因此,因变量即为社会公德行为。具体的因变量采取上述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现状分析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几个变量,分别与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做出综合结论。依据上述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现状的描述分析,大学生在对社会公德基本内容的理解、目前大学生公德现实情况的判断、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遵守公共场所规则与秩序等方面问题突出,即选定这几个变量为因变量。
自变量的选择:大学生大都生活在校园中,接触到的社会因素也随即增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程度更为深刻,回归分析的自变量选择应更为广泛和全面,本研究预设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五个层面,在回归分析的自变量选取方面,也需根据这五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以使分析结果更为科学、精确。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变量选择具体情况如表2-3(见附录 2)。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影响因素的数据描述分析与回归分析
由前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公德不足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这些题目中: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当前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社会公德现状的评估、看到有人折摘鲜花会怎样做、是否曾经遗留过生活垃圾在公共场所、参加考试路上碰到红灯即将迟到会怎么做。
回归分析将以这五个变量为因变量分别与自变量依次进行回归分析,依据各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做综合结论,以便后续探究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影响因素。
3.2.1 影响因素的数据描述分析
传统的伦理道德层面:25.4%的同学认为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家庭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活方式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影响很大;64.2%的同学认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9.0%的同学认为几乎没什么影响;1.4%的同学认为绝对没有影响。社会层面:14.9%的同学认为他所在城市的绝大部分公民在日常公共生活中反映出的社会公德意识极差;53.4%的同学选择部分公民的公共道德意识较高,部分意识淡漠;29.8%的同学选择在不妨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大部分公民都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1.9%的同学认为该城市全部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层面:3.1%的同学认为所在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课程对于提升现在的大学生公德意识非常有效;26.1%的同学认为比较有效;53.7%的同学认为略有作用;17.1%的同学认为高校德育教育毫无用处。
家庭层面:27.6%认为自己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在意社会公德行为;46.5%选择方便的情况下比较在意;21.1%表示没有急事的情况下就注意一下;4.8%表示家庭从不在意公德行为。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描述分析如表 2-4(见附录 2)。
3.2.2 影响因素的数据回归分析。
(1)以"维护公共利益是否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公德基本内容和定义理解的因素较多,涉及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社会环境以及高校道德教育三个层面。以"维护公共利益是否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5(见附录 2)。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层面中,中国几千年小农经济影响下的传统伦理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大学生是否理解维护公共利益属于社会公德基本内容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大学生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越大,越是认为道德的私德性质较强,体现在公共利益方面的社会公德表现就越弱,对维护公共利益这方面社会公德的定义越不清晰。
社会环境层面中,社会公民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高低与大学生是否理解维护公共利益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当公民营造出的人人守公德,人人护公德的社会氛围越浓厚,越能够激发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越有利,大学生对公德的定义包括维护公共利益这方面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否则相反。
高校道德教育层面中,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对提升青年学生的公德意识作用与青年学生是否理解维护公共利益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也就是高校的德育课程越是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公德意识,他们就越能够深入地理解维护公共利益也是属于社会公德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否则便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认同。
(2)以"作为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影响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德现状评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环境和高校教育这两个层面。以"作为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6(见附录 2)。
社会环境层面中,所在社会环境反映出的如今社会公德现状对大学生判断自身群体的社会公德现状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即大学生所在社会环境中维护社会公德的事例越多,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越融洽和睦,对于价值观还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状况的看法越有利;反之,社会舆论、媒体和随处可见的违背社会公德要求和社会公共道德底线的事件越多,对于大学生形成对社会公共道德的评价越不利。
学校教育层面中,所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堂上是否涉及到有关社会公共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如何认为社会公德现状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涉及到关于积极的社会公德事例越是丰富,越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社会公德评价。
(3)以"看到有人折摘鲜花是否会制止?"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看到折摘鲜花的情况大学生会采取对策的因素较多,有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三个层面。以"看到有人折摘鲜花是否会制止"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7(见附录 2)。
社会层面中,所在的社会道德环境情况对大学生是否会制止他人折摘鲜花的行为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即大学生所在的社会环境中公民之间呈现出的社会公德状况越好,越能够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越能为大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地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氛围,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敢于主动上前制止这种违背社会公德、破坏公共环境的不良行为。
学校层面中,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是否涉及到有关环保方面的社会公德理论内容与大学生是否会制止他人折摘鲜花的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关联性,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涉及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越是丰富,越是能够正向地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能够积极主动地阻止破坏行为;反之,大学生则会认为摘花等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
家庭层面中,家庭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对大学生是否会制止他人折摘鲜花的行为也存在显着地正向联系。具体来说,家长若在儿童时期就给孩子传导不可以破坏生态环境,折摘花木是不正确行为的理念,长此以往便会对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观念产生十分深刻地影响。
(4)以"是否曾经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学校的公共场所?"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丢弃生活垃圾情况的因素不太多,主要是家庭层面的影响。以"是否曾经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学校的公共场所?"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8(见附录 2)。
家庭层面中,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平时丢弃生活垃圾的情况与大学生在校园中是否会在公共场所丢弃早餐盒等物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越是重视手边生活垃圾的丢弃,养成只丢弃到附近垃圾桶里的习惯一定会影响大学生不会遗忘或随手丢弃一次性生活垃圾的情况;反而家庭成员不在意这些生活细节,使用过的塑料袋或者卫生纸随手丢弃的情况频繁出现就会对大学生养成好的社会公德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
(5)以"参加考试路上碰到红灯迟到的情况会怎么做?"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出,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影响更为显着,尤以家庭层面的影响最为深刻。以"参加考试路上碰到红灯迟到的情况会怎么做"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9(见附录 2)。
传统的伦理道德层面中,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大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说,由于以前中国社会是受小农经济影响,人与地捆绑生活的情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不多,公共生活非常缺乏,形成了以私德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几乎没有体现,因此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越深入,大学生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积极性越弱。
社会层面中,所在的社会环境中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氛围对于大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有显着的正向关系,即大学生生活环境中越重视对交通秩序维护和遵守交通规则方面的社会公德的宣传,形成一个人人守公德的社会氛围,学生就越容易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习惯。反之,倘若社会生活中,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等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的行为也会受其影响。
家庭层面中,家庭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大学生是否能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也存在显着地正向联系。说明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家长给予充分地家庭教育并以身作则,长此以往便会对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观念和行为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廉与耻是儒家道德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笔者之所以将这两者加以综合考察并阐明其当代意义,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廉与耻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伦范,又是密切相关的品性规范。不论是在儒家现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之中,廉与耻经常单独被加以运...
当代灾疫,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为灾祸。《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一书就是探讨面对频发的灾疫之难,而展开对人类行动的检讨,探索如何通过防治灾疫来重建生境、重建文明的道路。《灾疫伦理学:通向生...
第五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对策要解决大学生的微信网络社交伦理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这几个角度出发。大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努力做到慎独、树立作为虚拟社会主人翁的道...
何白是晚明时期温州着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和书画家,在全国诗坛享有盛誉,他一生着作等身,有《山雨阁诗》《榆中草》《汲古堂集》《汲古堂续集》等众多作品问世,但大都佚失,沈洪保先生点校其遗作《汲古堂集》与《汲古堂续集》后整理成的《何白集》是研究其休闲...
第3章李安家庭三部曲对我国当代家庭伦理的启示我们要研究李安电影中关于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冲突,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从电影中找到一些启示,并且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当代中国人的物质文化进一步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日益匮乏,优秀传统思想的继...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伦理学科发展,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术话语发展经验,从学理层面讲好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经济发展故事,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新人道主义是弗罗洛夫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在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等各个方面,这种新人道主义都有独特之处.它是苏联哲学人道主义化的集中体现,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了解苏联哲学以及思考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对于理解俄罗斯哲...
平等在现当代引起了人们广泛持久的关注,这既体现在大众日常语言界面,也体现在政治学、法学和哲学等理论界面。人们迫切希望知道平等这一价值理念的本义和它对当代社会政治生态的范导意义。有人指出:要求平等使我们所有的政治思维着迷。我们不确定它是什么...
四、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当代中国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前提资本对道德建设到底起何作用。我认为,资本具有不容忽视的伦理效应,这种伦理效应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