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改善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8 共234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市高校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研究
  【引言  第一章】社会公德释义
  【第二章】当代高校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结果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路径及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改善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状况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发现,虽然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总体局面不错,但也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隐患和问题。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自律不足、以私德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引导不够积极、学校关于公德方面的教育成效不佳和家庭教育理念失衡五个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改善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受到主体自身、传统伦理观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五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改善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也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公德意识;转变社会公德运行的伦理体系;改革社会公德的社会运行机制;引导家庭对社会公德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作用;同时加强高校的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当然,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目前的状况不是瞬间形成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改善社会公德现状的任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提起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从以上方面切实地进行改革和教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
  [3]朱步楼。社会公德手册[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4]吴潜涛。论社会伦理与公德[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江南雨,刘思羽。社会公德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吴潜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程立涛。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9]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0]樊浩。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3]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4]刘泽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着选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二)硕博学位论文:
  
  [16]吴云。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7]王倩。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
  [18]陈赛群。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公德重构的实现路径[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19]孙文顺。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三)学术论文:
  
  [20]陈升。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 道德与文明,1999(5)。
  [21]郭学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J]. 道德与文明,2002(5)。
  [22]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J]. 道德与文明,2008(1)。
  [23]席彩云。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浅析[J].道德与文明,2009(11)。
  [24]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J].道德与文明,1991(1)。
  [25]王红。培育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J]. 道德与文明,2007(19)。
  [26]唐会。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J].道德与文明,2007(12)。
  [27]任福全,王富强。以德治国必须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J]. 道德与文明,2003(2)。
  [28]肖光荣。中国传统美德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J].道德与文明,2011(7)。
  [29]贺晋秀。大学生公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8(36)。
  [30]葛晨光。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05(113)。
  [31]吴营。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10(12)。
  [32]徐国辉。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11)。
  [33]魏英敏。关于国民公德建构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34]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35]吴潜涛,杨峻岭。中国传统耻感思想及其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6]杨峻岭,任彩霞。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37]汤丽芳。社会公德: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道德难题[J].求索, 2011(3)。
  [38]梁鹏。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08(1)。
  [39]石剑锋。道德制度化探析[J].理论导刊,2002(2)。
  [40]肖志玲。简论转型时期社会公德建设[J].理论月刊,2008(7)。
  [41]杨光飞。社会转型与公德缺失[J].社会主义研究,2007(5)。
  [42]张震。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江淮论坛,2004(1)。
  [43]潘一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44]李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8)。
  [45]程立涛。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9(28)。
  [46]江叶华。社会公德教育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0(3)。
  [47]王凤仙。转型期我国的道德形势与社会公德教育[J].教学与研究,2009(5)。
  [48]廖加林。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16)。
  [49]魏曼华。社会公德新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