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荣辱观在《菜根谭》中的体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4 共370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菜根谭》的儒释道三教人生观思想 
【绪论】 《菜根谭》中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绪论 
【第一章】 《菜根谭》的作者及背景 
【2.1  2.2】 《菜根谭》中的理想观与苦乐观 
【2.3】荣辱观在《菜根谭》中的体现 
【2.4  2.5】出处观与生死观 
【第三章】 《菜根谭》的影响、价值及局限 
【结语/参考文献】 《菜根谭》的思想内涵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荣辱观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⑥。荣与辱是个古老而长盛不衰的话题,它甚至关系到家国社稷:“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⑦。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于荣辱有过丰富的表述,孟子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

  ①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②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

  ③陆九渊认为“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④。由上可知,古代思想家大多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阐述荣辱观的内涵。《菜根谭》对于荣辱的论述主要也是从道德价值上入手。

  一、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⑤扬名于世一直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但是《菜根谭》却认为,“名为招祸之本”⑥,“富贵得一世荣宠,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⑦。它还认为:“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⑧。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⑨《菜根谭》在名誉问题上将君子和小人分而待之,它对君子的要求极高,“讥好名者,当严责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别,是由于它认为:行善事而想自我标榜,胜过他人;施行恩惠而想获取美名,讨好众人;修养身性而想惊世骇俗;树立名节而想标异见奇,这些都是善念中的刀枪,通向理路上的荆棘,人们最容易掺杂裹挟,“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11.能看轻富贵而不能看轻那轻视富贵的心态;能重视名义而又看中那重视名义的念头,这都是因为处事时尘俗之气未清,思想境界未纯。

  《菜根谭》认为:“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12由此可见,《菜根谭》认为名誉和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从“仁义”中得来的名誉才是自然长久而又值得追求的。荀子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13,但是,对荣辱、利害采取的手段与态度不同,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能追求利益而不违背道义。《菜根谭》说:“好利者逸出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①一个好利的人,他的行为如果超出道义之外,就会用各种手段追名逐利,这样的祸害很明显,但是也比较容易被发觉使人懂得防范,那么后患就不会太大;反之,一个好名的人,混迹仁义道德之中而沽名钓誉,为了假借仁义来争取人们的拥戴,他所作的事不容易被发觉,所造成的后患则比较深远。“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显渊也”,②看重道义之人,可以把千乘之国拱手让人;贪得无厌之人,连一分一毫都要争先恐后,这两种人的品德简直是天壤之别。《菜根谭》指出,“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③,“勤奋”、“节俭”这些君子持身修行的法则,在很多时候反而变成小人徇私营利的工具,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深思。真正的君子应当“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④。与此同时不能标榜节义,因为“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⑤。

  二、义势出,荣辱分

  荣辱从道德而来还是从功业、权力而来,把荣和辱一分为四。荀子是历史上最早指出荣与辱本身有层次不同的人。他认为,荣和辱可以由“义”与“势”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义荣”与“义辱”,“势荣”与“势辱”.“义荣”往往指的是“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⑥;“势荣”一般而言是指“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⑦,天子、诸侯、卿相、大夫,这些都是由外而来的荣誉象征,“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谓之势荣”⑧。荀子通过采用道义作为评价标准,从而将“荣”区分为两个的不同层次,只要是人们志在修行,道德淳厚、明辨是非,由此而获得的荣誉就是“义荣”;而因为爵位尊贵、贡禄丰厚、形势胜人而形成的荣耀就是“势荣”.相应的,“义辱”一般是指“流淫、犯分、乱理”等道义上的缺失。

  “势辱”往往指的是“詈侮、捶笞、膑脚”等形体上的耻辱。

  “义荣”与“义辱”都是围绕“义”字而展开,由人们自身的道德修行而产生。“势荣”和“势辱”,则是由外界环境造成。“义荣”、“义辱”、“势荣”、“势辱”虽然都属于荣辱各自的范畴,但它们的内涵天差地别。“义荣”、“势荣”表面上看起来虽然都属于荣,但是它们成为“荣”的原因不同,“义荣”是来自于人们对于道德价值的尊崇,而“势荣”则大多是由于人们趋炎附势、攀高结贵。因此,“义荣”之人可以“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①君子虽然身处贫贱,没有官位,但只要“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②就可以有“义荣”,就可以傲视王侯。相比而言,如果一个人只有“势荣”而没有“义荣”,虽然身居高位亦不足以羡慕。对于有“势荣”的人,《菜根谭》教导我们要以“彼富我仁,彼爵我义”③的态度对待他们,前述《菜根谭》指出的“名为招祸之本”,④其实指的是人们只有“势荣”而没有“义荣”.如果人们追求的是“义荣”,那么,“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⑤。

  《菜根谭》认为在荣名上对君子和小人要有不同的要求,“当严责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⑥。“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⑦作为一个君子,“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⑧对待君子和小人应该如荀子所说:“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义荣、势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势辱,唯小人兼有之”⑨。这种荣辱观,一方面着重指出“义”在荣辱区分中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对“义”的不同态度,又可以区分人们的道德水平。对于“义荣”,《菜根谭》认为我们不应该独自任用而应该与人分享,对于“势辱”,我们“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⑩。对于自己碰到的困辱应该懂得忍受,但是,如果困辱发生在别人身上,那我们就不可以坐视不管,“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11.诋毁别人的人不美,而受人诋毁的人,因为遇到这样一番讥笑指责,便可以多加一番修身反省。欺侮别人的人并非有福,而受人欺侮的人,因为遭受了一番磨难,便可以开阔胸襟,转祸为福。“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释冤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12.

  三、宠辱不惊

  羞耻之心,自古以来都受到许多思想家的重视。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①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②一个人要是没有羞耻之心,那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廉耻,立人之大节”,“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③孟子曾指出,一个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如果他能够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那么他就可以免于羞耻了,“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④《菜根谭》认为:“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⑤,这种君子慎独的处世态度,正是因为心中有所守,知耻而不为恶。“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手则遗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脚则玷污终身”⑥,凡是社会大众所公认的道德准则,就不能去触犯,一触犯就会留下永远的耻辱;凡是权贵营私舞弊的地方,就不能去涉足,一沾染就会玷污一世的清名。“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⑦遇到是非邪正交锋之时不可以迁就,一迁就则会违背判断的标准;遇到利害得失的时候,考虑的太分明则会产生私心。

  明确认识何为荣辱之后往往要求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⑧荣辱观的培养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学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⑨《菜根谭》提醒说:“闲中演偈谈元,言言酷似,说来虽是用时非”⑩。“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11.所以说知道许多道理却不实践,就算知识很丰厚也必然会遇到困顿,它最终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且要从小处入手,“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12,“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3.在行动中还要注重方式方法,“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14.通过上述具体的指导,我们可以在自我实践中完善对荣辱的认识。《菜根谭》站在传统儒家立场上指出人们应该追求“义荣”避免“义辱”之后,又跳脱出传统儒家的视野,指出“道义路上泯炎凉”①,“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②,只有“隐逸林中无荣辱”③。

  庄子说:“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④,“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⑤,用仁义改变了人们的本性,导致“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⑥的场面。

  因此,用“仁义道德”求名誉是不值得提倡的,《菜根谭》最终也认为“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⑦。庄子指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⑧,“宋荣子犹然笑之”⑨。以仁义而得名,就算达到“举世而誉之”⑩的地步,这种境界还是很低的。即便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1,也不过“斯已矣”12,所以《菜根谭》认为对待荣辱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1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