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金太尔对道德问题的提出
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一书中设想了一种自然科学的情形通过这种自然科学遭受了灾难,人们对付自然科学的方式被设想成一种暴徒式的破坏。
人们把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归结为科学。因而科学的实验室被破坏,希望通过这种破坏的方式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但是人们发现在破坏科学实验室之后建立的新秩序并不能脱离科学的支撑。所以人们重新需要回到科学。这个时候科学已经遇到了一种灾难,随着时间的遗忘人们再想重新恢复科学已经困难重重了。因为在科学被破坏之后残留的东西是片段的零碎的。科学的实践意义赋予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已经发生改变。人类的历史似乎也是这样,在被破坏之后的重建和恢复总是令人痛心的。“我要提出的假设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的道德语言,同我所描绘的这个想象世界的自然科学的语言一样,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
麦金太尔的论述其实表现出了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的探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人们言说道德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意义,而道德的真实含义已经被掩盖,但是道德价值的探求是其本质的显现。可以为人的存在提供思维意识上的论证,从而充实存在的意义。
对现代道德分歧的论述,麦金太尔认为今日的道德分歧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是由一种情感主义来主张的。“情感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具有道德的或评价性的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
从情感主义的角度来讲,道德分歧是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情感主义者认为一切道德言说与判断都只是一种情感态度的表达,所以道德分歧是不可能被解决的。所以道德判断无所谓真假,而且情感主义者还认为个人的道德情感表达其实都只是希望别人能和自己一样体会这种情感,从而同意他们的道德判断。情感主义自我之所以形成与社会史中的关键事件被学院派垄断解释从而使得道德论证合理性的流逝。具体表现为情感自我的可能性,从而我们才能了解当代道德话语环境为何会是这样。
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道德观
克尔凯郭尔被称为非理性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体现为反对黑格尔把纯思维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这种哲学思想的特点是试图把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到他的哲学观点之中,希望建立一个普遍性与必然性统一的整体系统。所以这样个人的存在也就被决定了,个人的自由具有了一种必然性,道德和宗教情感成了普遍理性的附属品。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正是以这种反对黑格尔的系统的哲学为主线的。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在这里主要体现为一种道德情感的矛盾的体现。本文正是希望从道德情感的层面通过不同文化体系来对比的方法,试图揭示道德情感与个体存在之间的关系。
与克尔凯郭尔的个人经历相结合,他的思想主要凸显出恐惧与绝望的个体道德情感是人的真实存在。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代替客观物质与理性意识的存在。认为个人的非理性情感厌烦、忧郁、绝望等悲观情绪代替了对外部世界与理性的认识。“克尔凯郭尔的个人是一种为恐惧、颤栗、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所支配的个人。”
人存在的属性不再是理性思维的认识,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把握,突破了传统哲学上主客二分的研究方式。
《非此即彼》中克尔凯郭尔提供了两种道德行为选择。角色 A 选择了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角色 B 选择了一种伦理的生活方式。“正如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审美的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力求在当下体验的直接性中丢掉自我。”
A 的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力求实现和享受当下体验的直接性。变现为沉溺于个人激情之中的生活。B 的选择是伦理性的生活,伦理性生活的典范是婚姻生活的规范性,是一种责任的承担,是一种受到束缚于过去又承诺未来的道德选择,伦理的道德选择是一种以道德完善为目标从而赋予自己行为以一定的意义。
伦理的权威性与审美生活方式的矛盾,在《非此即彼》中设定了两种选择,伦理的权威性如何保证。从宗教的权威性来看,权威来自于选择的理由,一个原则的坚持如其是有理由的那这个原则就是有权威性的保障的,这个理由是由个体提供的。《非此即彼》中伦理基础与根本选择之间是有矛盾的。
克尔凯郭尔将根本选择的概念与伦理原则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中的诚信、坦白、与仁慈,所以他是在为旧有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种实践基础与哲学基础。
狄德罗和休谟对于道德的认识和克尔凯郭尔是一致的,认为道德规则大多是可以通过欲望和激情为基础来证明的。认为道德规则是为了调和欲望的冲突,在竞争中做出抉择。狄德罗在论证他的这种欲望的道德规则时遇到了道德选择不能以欲望为根据,虽然狄德罗试图为欲望划分,以区分哪些欲望是应该舍弃的。这是狄德罗对道德论证的一种失败。
休谟对道德论证的观点:他把具体的道德判断理解成感受、激情的表达,认为正是激情而非理性使我们行动。休谟在区分欲望时使用了一般规则来做道德判断,表现为休谟引用同情他人为欲望、情感的行为判断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从克尔凯郭尔、康德、狄德罗、休谟来看道德合理性论证作者回顾了克尔凯郭尔、康德、狄德罗、休谟等人的道德合理性论证得出结论。休谟的论证由于排除了将道德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从而将道德建立在激情与欲望的基础之上。
康德的论证排除了将道德建立在激情的基础之上从而把道德建立在了理性之上。
克尔凯郭尔将道德建立在了无标准的根本选择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理性与激情的道德基础的排除具有一种强制性质。
三、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看道德合理性论证
1. 熊十力心物一体,体用不二的思想
熊十力先生在《明心上》里面讲到了心的性质,他说心无自体,所以情随心流转。心的特点就是时时流转不息。心能感应物而动。心动而有情,这个情可以说成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情是一种思维活动的体现。“唯此心虽主宰乎一身,而其体则不可为之限量,是乃横遍虚空,竖尽永劫,无有不运,无所不包。”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的存在是与整个宇宙环境分不开的。熊十力先生认为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是同为一体的,因为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有生命,但是人的生命是和这个宇宙分不开的。大山大河相对于能体悟宇宙生命的精神境界者来说同他自己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人与宇宙相通以“道”为依据,是程伊川的天人合一观。
2. 中国文化中人与万物相通的道理
“西方的传统哲学,主要的是近代哲学一般以主题性为原则,从属于主客关系的研究模式,以认识事物的普遍本质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这种外在性、对象性的哲学观点实际上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看待哲学,研究哲学。”、“我以为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亦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其中很自然的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这是张世英对于哲学的意义的两个观点。从程伊川、王阳明、王船山等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来看他们的依据是“道”,而对于这个“道”的解释很显然理解是有偏差的。中国人对于,“道”的理解不能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的路子去理解。这体现在道德伦理之上时很明显是有偏差的。西方人的伦理道德以这种主客二分的路向而建立的,但是这里又忽视了宗教对西方世界道德的约束。从这个方面说西方人的道德伦理是否实际以他们的这种哲学认识为践行的依据是需要探讨的,为宗教思想对道德的约束是存在的。而中国哲学中的道德约束是以一种践行了的方式呈现的。
以此为一个切入点来看,中国哲学中的道德思想绝对不是西方伦理思想所表达而能涵盖的。这关乎到个体的人的存在是否有依据的问题。所以再讲到道德的问题就需要分清楚含义的不同。王阳明先生讲立志就是以“道”为这个依据的。但对这个“道”的论证是不能以科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形式去解释的。
道德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更体现为一种趣味,趣味是就人的意识与人的具体行为而言的。趣味是人的一大乐趣,可谓人之性的规定。张世英写到人有趣如山有色,水有文,花有光,山无色则荒,水无文则腐,人无趣则陋。趣味之对立是假言假语,此种言语不能得真趣味,李贽主张的童心说之心就是真心,这是和人的真实生活契合相关的。真心的言语与存在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此心扩大则能体会山间幽兰,能闻到花草的香气,所以人应该时常去旅行,那里有大自然一览无余的亲切,有那震撼人心的蓝天碧水,心与物方能无虞。
人们面对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个别和普遍的选择,每个人都一样别人能够接受我是这一个,我是个别。个别就要个别的对待,张世英在文章中举的例子比较清楚。病人不厌其烦地表达他的这种个别性,一样能够被个别对待,但是医生总是用普遍的态度去对待他,感冒就是发烧咳嗽,这是一种普遍。
所以普遍和个别总是处于矛盾的对立状态,这也是每个人会时时感觉不到存在的原因。这样的选择是不容易做出的,张世英给出的回答是面对普遍必须以个体为基础,不能忽视个体。其实这是一个主体思维选择的过程,麦金太尔称之为道德选择合理性论证。人在很多时候是无法保证的。儒家学说中对礼的解说比较合适。圣人制礼乐,制礼乐而顺乎人情也。中国哲学中性与情是一个比较核心的哲学概念,人之性情得以顺,则可谓观山水皆可有情。人与万物融合而能通达宇宙人生之真相。人能过这样的生活,可以是一种天地境界。以婚姻为例,西方人靠上帝保证,这是一种伦理道德的保证,这也是西方人的一种传统。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了个别与普遍的差别。
四、道德论证之意义
道德论证旨在于论证历史环境中的道德现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个体的道德现象,为道德与个人的实际关系进行论证。道德不光是一种规范的约束,实际上落到现实层面道德选择体现为个体情感的顺应。也就是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范畴之下的探讨。人的存在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情感上的应该与应当的选择。人的每一个思维状态是其精神境界的体现,而这种精神境界有一种原则贯穿其中。人与宇宙的相通相容是一种认识的结果,这样就能够解决在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中所讲的情感主义。其特点是对个体与自身的行为要求上体现为不同标准的提出。
从文中可以看出整体是对于个体的一个关照,人作为一个存在的个体如何寻找他存在的合理依据。从义利关系的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到了情感欲求的规定,对这种规定进行探讨可以认识到的只是一个心理层面的个体,而从心理学层面对人的考察把人当成了生物的存在,从而取消了德行修养方面的意义。这个观点就表现为主客二分的一种传统哲学的认识。相反的是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与宇宙融合的心物一体的观点。人的存在包括了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人的物质的存在,一个是精神的存在。
人的精神是依托于身体的存在的,道家讲的长生不死是这个观点的体现。“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注解说玄是在天之气,人的存在依存于天地志气,牝是地之广博,能含化万物。在人也天之气清,此气在人的体现是人的精神清明,即是一种不乱与物之心,此心有赖于大地的滋养,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养护,养护身体与养护心神是有同一性的。从这个方面看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孤独、消沉的精神状态显然不值得赞同。
参考文献:
[1][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2.
[2][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14.
[3]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7.
[4][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 宋继杰 , 译 . 南 京 : 凤 凰 出 版 传 媒 集 团 译 林 出 版社,2011:51.
[5] 熊十力著 .新唯识论 [M]. 上海 :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63.
[6]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3.
摘要1923年,科玄论战引发了中国近现代社会以来第一场人生观问题的激烈讨论。科学派主张科学足以解决人生问题,以否定传统玄学之价值。玄学派则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在科学派与玄学派对待人生问题的尖锐立场之外,东方文化派的杜亚泉提出了具有调...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自商汤的赈恤饥寒发端,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澹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1],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善堂善会的数量迅速增加,慈善机构种类繁多,慈善活动内容丰富[2].这一趋势构成了清代中期文宗阮元的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历...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
1概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发展结果,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是其立...
一、女权运动与女德的范式转移.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女德,发轫于先秦时期,从孔孟的言论始,到西汉刘向《烈女传》、东汉班昭《女诫》、晋代《女史箴》、明代《闺范》、清代《教女遗规》等等,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
结论蔬菜安全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也会出现蔬菜安全问题,造成了社会伦理道德危机的产生,由此引发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对蔬菜安全的问题重视,都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蔬菜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从创教之初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支撑道教体系的核心--信仰系统,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对国人的影响则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一、道教神学伦理脉络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并逐渐形成于...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公民身份再次成为中西方学界热议话题。法律角度的国籍说、政治角度的权利说、道德角度的美德说以及社会角度的资格说,构成学界公民身份研究的基本视域。本文选择平等视域解读和诠释公民身份的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
4杜亚泉人生哲学的时代意义4.1讴歌生命,进化人心(AcuraLife,EvoluteHeart)作为宇宙万物中的生命必须把人生过得有意义,必须把这个生表现出来,把生命流传下去,才能体现生命的特性。但现代人的最大问题在于:太多的人致力于物质性的感性生活,反而...
摘要中国是一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家,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而蔬菜作为国人常食用的食品,其产品质量是否过关,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这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对于民众来说,是否能吃上质量安全有保障的蔬菜,并不是一件小事。近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