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与企业家:性质与使命
(一)企业家:企业的灵魂和精神象征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等为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不同于政治组织,它具有非垄断性、营利性和面向市场这三个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企业需要在大量的同类组织中展开竞争。企业为了取得利益,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取得高额的利润。消费者与企业建立了一种合作关系,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而消费者则给予企业一定的利润使之生存下去。为了维护双方的利益,市场的伦理道德规范便产生了。然而,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常常会犯错误,触犯伦理道德的底线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后果。企业营利性的追求和人们对它应该具有的社会要求使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企业家的经济角色与道德角色
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的定义纷繁复杂,然而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很多,而能被称为企业家的人却很少。对于企业家的定义,我们认为真正的企业家不仅仅能够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的经济角色还能够承担起自己应当的社会角色。因此,企业家是一个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体。对于企业家的经济角色而言,企业家在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家经济角色的成功扮演。企业家在扮演其在经济生活中的经济角色的同时,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能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正如法国女哲学家薇依所说:“首创性和责任、成为有用乃至不可或缺之人的感觉,是人类灵魂必不可少的需求。”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但是并不是圣人。他们仍然是一个拥有理性、情感和意志的普通人,既有为善的可能也有为恶的可能。企业家无法回避的就是其个人私利的问题,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企业家的经济角色出现异化现象。以至于为了个人对于金钱、地位的渴望出卖人格,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破坏生态环境、克扣员工工资、以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等等社会不良现象。经济与道德始终是紧密相邻的统一体。
道德、德性始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经济生活仅仅是为了完善我们自身的一种手段而已。
(三)企业家的道德德性如何可能
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品质,而是后天自致的结果。“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企业家并不是先天拥有德性,而是在后天反复的生产经营和利益创造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企业家的伦理气质。这种伦理气质的形成并不仅仅依靠于企业家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成长,更需要在充满利益冲突的公共领域中进行锻炼。企业家在生产财富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理性,发自内心的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呈现出一种优良的“伦理气质”。这是一种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的力量。
二、企业家的伦理气质: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的统一
企业家是拥有资本并且能够将资本进行艺术性运用的社会精英分子,他们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商业经营者,而是具有他者所不具备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被马克思称为“资本主义精神”,而被桑巴特称为企业家的“伦理气质”。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归结为他们自身所具有的职业精神和禁欲精神,他们具有强大的功利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实现观和社会成就观。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经济角色与道德角色的统一。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属于经济伦理学的概念。因为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反复经营实践中形成。
(一)职业精神与禁欲主义
企业家伦理气质表现在他们的职业精神和禁欲精神上,这是马克思·韦伯通过对宗教改革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企业家们具有非常强大的功利观,对于金钱有着十分执着的追求。我们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金钱和利益异于常人的执著,“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金钱具有孽生繁衍生性。”企业家们认为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他们内心充满梦想,从而能够让他们保有一种激情和创新精神,勤奋且坚持不懈地奋斗。同时,这种职业精神也表现为企业家规范的自觉遵守。他们始终切记信用就是金钱,竞争成为具有公认信誉的诚实人是每个企业家的理想。违反规范不仅仅是愚蠢的表现,还有对于责任的遗忘和人格的丧失。他们宣扬了一种奇特的伦理,它不仅仅是从商的精明算计,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气质。
企业家具有一种禁欲精神,他们认为占有财富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懈怠,他们始终坚信“不要把你现在拥有的一切视为己有,生活中要量入为出。”企业家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惑。他们竭尽全力的创造财富并能够勤俭节约,从而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尽管,在对待财富问题上保持谨慎的态度,但不代表所有追逐财富的行为都不不正当的。但是,倘若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
企业家的伦理气质是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而职业精神和禁欲主义所代表的勤俭、禁欲、节制等成为企业家经济活动的伦理基础,实现了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的统一。真正的企业家并不将赚钱视为唯一的目的而仅仅是事业的保障,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一般企业家难以企及的境界,就是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并对自己认定的价值观坚定追求。
(二)进取性与协调性
对于不信教的世俗企业家来说,他们伦理气质来源于对财富的进取性和应对生活、社会压力的协调性。犹太人、日耳曼人和苏格兰人在历史中基本处于大流散的状态之中,一直被人们视作野蛮的异族,过着不富裕的生活。这三个民族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困境,却能够凭借自己的信仰、追求和奋斗成为西方社会中的最有力量的资产阶级,这与他们本身具有的精神气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困难的处境之下,他们从事着世人所不齿的最低级的买卖生意,对财富的积极进取态度使他们逐渐成长壮大,成为一个有力量的阶层,成为市民社会的中坚力量,甚至成长为如今在西方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这种奇迹般的成长源自这些世俗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和精神力量。
(三)企业家的道德德性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将企业家的伦理气质总结为道德德性的体现,包括勤恳、节制、进取、创新意识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分为三种类型:身体之善,包括强壮、敏捷、健康和和谐;外在之善,包括财富、地位、权力和名声;灵魂之善,包括节制、正义和明智等等。灵魂之善是最真实和最高级的善,也是真正的属人之善。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创制技术规范的精神是外在之善的体现。但是最重要的是企业家在生产财富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理性,发自内心的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呈现出一种优良的“伦理气质”。这是一种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的力量。这是一种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源于一种对规律的尊重和敬爱。这表现了企业家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处理好与自己欲望有关的种种事项,做到节制、公正和明智,这是真正的灵魂之善。
三、中国企业家:素质素养与价值观
在中国,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因素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化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物质欲望,人们卷入生产和消费的漩涡中不可自拔。同时市场遵循的等价交换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使人们的对于物质欲望的满足越来越重视,功利主义也逐渐盛行。一方面,每个人的生存都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经济因素甚至成为了决定成员社会地位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重物质轻精神、重权力轻责任。享乐主义、拜金意识盛行,使人们的交往利益化、金钱化。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大更使人们一头扎入金钱的漩涡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企业经营者难免会受到外部伦理环境的影响,出现了道德生活与精神生活分离的想象,在经济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对社会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同时,中国的企业还存在着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的困境,在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当中能够称为企业家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企业经营者还没有形成企业级应该具备的伦理气质。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完善的机制,小企业做不大,停留在家族企业的层面上,大企业就等同于国有企业,与行政权力紧密结合。因此,也缺乏一个培养企业家伦理气质的外部环境。
中国企业家缺乏的并不是能力,而恰恰是一种精神气质,也就是企业家的伦理气质。中国企业家拥有具备企业家伦理气质的潜质,但是却处于一种雪藏的状态。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气质的缺失,使中国企业很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而且企业家自身也出现了素质素养较低,价值观取向趋于庸俗的状态。2008 年,进入全球 500 强的中的企业只有 23 家,而且这 23 家几乎是“国”字当头的,而且这硕果仅存的 23 家的总体发展水平也并没有得到国际的认可。
其余的小企业在国内都鲜为人知,更不必说在国际上的声誉了。我们坚守着国家共同富裕的守则,却忽略了商业规则的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气质的重视,那些并不遥远的“徽商”、“晋商”等等的商业品质和规则已经成为斑驳泛黄的过去,渐行渐远。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对于中国的日益崛起有一种巨大的民族自豪感,期望国家能够继续快速的发展使他们得以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同时,他们没有信仰,没有高尚的追求,剩下的是对金钱、权力的追逐,对官商文化、庸俗文化的崇拜。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连自我实现的梦想都不具有,更不必说更高层次的社会成就观即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也是一种公共精神的缺失。
四、企业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要解决企业的道德问题并不仅仅是依靠建立一个伦理规范就可以解决的。建立责任规范必须要考虑给予企业一些获得利益的空间以及让其承担一些合适的社会责任关系。否则,建立起来的企业道德伦理规范只能是外在的和强加的,并不能成为一种对规律怀着尊重情感的自律的力量。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精神象征应该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家只重视个人私利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将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企业家在社会中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从事正当的行为不仅仅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够树立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这是一笔无形的道德资本,这样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才会处于有利的地位,不仅仅是获得朋友的钱袋,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自身的道德形象,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和尊敬。要树立其自己的道德形象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道德成本要远远小于因为造假或者失信带来的损失。企业家只有遵守市场的伦理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够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德性,养成企业家的伦理气质。同时,企业家要对周围的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促进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国家提供正能量,为整个社会的公共事业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晏 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M].徐卫翔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康 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晏 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7][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宏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一、以人为本的军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
当代灾疫,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为灾祸。《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一书就是探讨面对频发的灾疫之难,而展开对人类行动的检讨,探索如何通过防治灾疫来重建生境、重建文明的道路。《灾疫伦理学:通向生...
3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启示3.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2002年ASPA邀请众多学者出席探讨重大议题(bigproblems)议程,库珀从过去30年有关行政伦理方面的学术着作中,可以提炼出五项规范性标准。为公共行政实践提...
现代人要走出漂泊无依的状态, 应当重新重视价值理性对实现人之生命意义的引导作用, 重新恢复“情”应有的文明地位, 使人在情意感通中冲破个别性的束缚而与他人“伦理地在一起”, 使“伦”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
在责任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探讨民族地区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及对策,必然包含一般意义上的共性与个性,但同时必须依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实现行政伦理本土化的途径。...
一军事斗争是否具有道德性?回各是肯定的。从人类军事斗争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军事斗争的道德性主要集中体现为军事斗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所谓正义,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是指符合一定阶级续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范畴的行为,也是衡一阶级、集团...
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库珀(TerryLCooper)所编着的《行政伦理手册》中认为历史上存在着对于行政伦理规范性追求。但是,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革时代所最求专业主义和技术理性驱逐了行政伦理,而后在道德真空的情形下产生了对于规范化...
1概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发展结果,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是其立...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管理民主是政治层面上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