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时期我国生态危机与生态文建设探究
【第一章】当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分析引言
【第二章】生态危机概述
【第三章】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第四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五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生态危机概述
没有生态危机就谈不上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要研究中国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首先需要对生态危机进行全面分析,只有深入了解生态危机这个“因”,才能根据理论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
2.1 什么是生态危机
了解生态危机,我们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感性认知,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探索。感性认知的层面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生态危机相关概念的理解,二是对生态危机特征的全面把握。
2.1.1 对生态危机相关概念的界说
要想全面理解生态危机,我们需要对生态、环境、生态问题、生态危机以及生态文明这些概念做一下全面梳理,从而全面深入地把握生态危机的科学内涵及其外延。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切生物面临的两种根本的生命结果。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会极力去选择生存,而不会无缘无故地去面临死亡。石缝中生长的花朵、峭壁中生长的树木,掉进水中却仍不放弃自救的小虫……生命的顽强常常让我们深思而感动,生的权力是多么的天经地义。而生就需要有生的场所、生的空间和维持生的各种条件,简而言之,这些就可以称为“生态”.生态一词,简而言之,是指一切生物生存的状态。具体而言,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存在方式,如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二是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如空气、水、土壤、食物等。
环境是指一种生命主体维持生存所需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含它的生存空间、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类直接或者间接因素。
生态反映的是生物与其居所的相互关系(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当然包括其中),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时,人与其他物各安其所,没有所谓的“生态问题”.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与万物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越来越蛮横地打破了他物的“家园”,使其“流离失所,而人自己的家园也变得不再舒适和美丽,于是便出现了”生态问题“.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利用问题。
生态危机较之生态问题,其程度更深,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结果。说到底,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不当造成的,它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也是人的生存危机。
人类要想摆脱生态危机,必须改变现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因此选择了走生态文明的道路。生态文明,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循环持续、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新的社会形态。
2.1.2 生态危机的特征
目前,随着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它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变得更加严重,以往表现为区域性、潜在性、暂时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如今以然演变成为具有全球性、集中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可逆转性的生态危机。
全球性是其特征之一。余谋昌先生以性质为依据将生态问题划分为一代和二代。生态问题的第一代主要是具有区域性和中等规模的性质生态宏观破坏,如化石燃料燃烧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第二代,是指具有全球规模性质的环境问题,并且对各种生物的影响要比第一代要大很多。生态危机即为第二代,它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界限而越境转移,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蔓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及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仅仅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造成危害,而是对全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造成了危害。地球的生物圈和非生物圈都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些危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的全球性特点警示人们,要想摆脱生态危机的困扰,只依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一起努力。
集中性是生态危机的一个突出特征。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无所谓生态问题。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初,产生的一些环境污染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生态问题比较隐蔽,表现为局部地区的环境异常。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的掠夺与破坏,致使生态垃圾堆积,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随之产生,并表现为公开的、群发性的、集中性的危机爆发,如 20 世纪集中在上半叶,从 1932 年至1968 年期间发生的着名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污染水俣病事件、四日市的哮喘事件、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和农药污染米糠油事件①.这八件公害事件时间集中,爆发程度强烈,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复杂性。生态危机的复杂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危机是由复杂因素交织起来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重大环境问题种类和强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旧环境问题不断更迭,其危害程度是在不断加深的。其次,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为因素在生态危机所占比重变大,而人为因素情况复杂多变,分析与治理起来也相对复杂;同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大,人类社会越发展,致灾因素越复杂,危机现象越多样,强度也越大,生态危机已然成为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问题。
再次,由于构成生态危机的因素之复杂,形成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复杂,解决一种环境问题往往需要从多方面下手。生态危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治理生态危机的紧迫性。
长期性。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不同。经济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阶段性调整,就可实现缓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政治危机主要是指危及执政地位和政权存在及合法地位的危机,主要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政权软化以及反体制意识的形成等原因,它的爆发具有阶段性,其解决方式根据爆发程度不同采取改革或革命。而生态危机是由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造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危机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历史累积性,因此也就决定了人类解决生态危机必然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另外,生态危机的治理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治,治理不彻底还会出现回覆,人类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态危机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新的生态危机会不断地随机地出现,因此需要长期坚持。
可逆转性。生态危机一旦产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之深,往往需要上百年、上万年才能恢复,如果不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那么旧的生态问题就会演化为新的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但是,生态危机依然具有可逆转性,如英国伦敦”雾都“,在通过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之后,又重新恢复往日的蓝天白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如何避免和治理生态危机,维护好生态环境作了不断地努力,并寻求进一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如果人类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选择合理的行为方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护,并致力于人类整体利益和未来发展,那么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通过人类不懈地努力,生态危机也一定会得到全面治理和改善。
2.2 生态危机的危害
生态危机之所以上升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因为它关乎着人类的存亡、社会的延续和国家的兴衰。生态危机的危害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2.2.1 生态危机影响人类的生存
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要想生存,就必须同自然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从自然中获取维持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的无机的身体、维持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源源不断的淡水、干净新鲜的空气、健康安全的食物、温暖舒适的家园等等,当这些都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类生存必然也成为了重大问题。
如今,生态危机已然在世界各地频繁爆发,首先,水的污染和浪费造成了淡水资源枯竭,人类的”饥渴“和”水病“日益严重。目前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11 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根据联合国 2007 年发表的《全区环境展望》中表示,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 300 万人患有与水有关的疾病。其次,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类”呼吸“困难。美国科学家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因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出了预期。这种情况导致世界城市人口中有约 9 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平均每天将近有 800 人因呼吸肮脏的空气而致病死亡。再次,由于气候人口爆炸、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等原因,造成食品的相对短缺及安全问题。人口的增长必然需要更多的食品,进而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然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公民仍然吃不上、吃不饱饭。而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土壤污染,人类是食物链的顶层,受到污染物质的累积,造成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目前全球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健康问题日显严重。
最后,由于生态危机造成生态环境失衡,气候变化恶略,加上自然灾害,许多地区每年因地震、海啸、旱涝等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国民经济损失。事实证明,生态危机已然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2.2.2 生态危机导致人类文明的衰退
追溯人类文明起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受到之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与自然基本处于和谐状态,人类文明整体上是向前发展的。而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高速发展,这个时期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加起来都要超过百倍。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向自然宣战“等片面的非理性的发展观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与自然本是一体,人对自然所作所为,也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首先,生态危机破坏了人类原有的文明。当人类在其所认为的”合理“生产方式的指引下,为了达到其生产目的,往往是不惜破坏以往的生产方式以及其伴生的生产文明。
当然,新的文明是对旧的文明的批判与继承,但当为人类疯狂地达到”利益“目的的时候,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理性,不惜对自己祖先的文明进行”切割“.而当人类开始反省自身的行为时,文明的破坏已然形成。
其次,生态危机造成人类文明难以维系下去。人类社会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物多样性而存在。人类依赖生物多样性进行生存发展,也使得自己的子孙后代得以延续与再发展。生态危机的产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进而也阻碍人类自身生命的延续,同时也阻碍了对自身文明的继承。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其本身具有的生态审美价值,在其遭到破坏与毁灭之后,人类也就永久失去了生态审美,丧失了审美、艺术等领域的精神财富,人类精神文明变得”荒芜“.
最后,生态危机对人类多维度的文明发展造成障碍。人类社会的文明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伦理、科学、艺术等,本应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当人类以追求单一的经济维度的发展时,一方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阻碍了本领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单一的追求经济,忽略其他领域的发展,本身就是文明的”缩水“,由经济领域产生的生态危机,也阻碍了其他领域的发展。人犹如机器上的螺丝钉,每天在生产-消费的异化状态中生存,失去了人的”本性“,多维度文明的发展也就无法进行。
2.2.3 生态危机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的课题,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脱离不开的。作为发展的主体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自然属性,人与人的关系属于社会属性。人将生态与社会联系起来,也就决定了生态与社会之间的永恒联系.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在人类进行发展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从自然中不断获取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利用自然这个空间作为生产工厂,并将由生产与消费产生的”垃圾“倾倒回自然。当这一系列的发展以及由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处在生态自然12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时,生态与社会处于平衡与协调的发展状态中,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而当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度之外,形成了生态危机,自然环境就会想人类社会进行报复,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地理、人口、资源、环境,这些生态因素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生态危机所表现的地理环境恶劣、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因此,只有当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付起应有的生态责任时,生态危机才可缓解,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2.2.4 生态危机影响公民的幸福指数
公民的幸福指数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以及环境方面。前两个方面属于社会领域,后一种属于生态环境领域。物质方面的幸福指数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精神层面主要是受伴随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文化所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公民对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高。同时,公民素质越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而生态危机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公民的物质、精神及环境方面的需求,也就直接影响了公民的幸福指数。
首先,生态危机的产生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推论,生态危机-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协调-阻碍经济发展-物质需求无法满足-幸福指数降低。因此,要想提高物质层面的幸福度,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的目的与归宿是人民,而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
其次,生态危机在其产生过程和结果上,造成了公民精神世界的空虚。人类在其进行单一发展经济时,伴随着形成了非理性的消费主义。资本家为了刺激消费以获得扩大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往往在消费领域里为人们制造出一种”幸福假象“,他们利用媒体宣传等手段向公民进行产品宣传,把公民的幸福度与产品的拥有联系起来,制造出虚假需求。公民在获得产品之后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久而久之纯物质的追求以及永远无法赶上宣传的步伐,使得人们变得空虚、失落。除此之外,单向度的物质消费追求,往往将其他维度发展的大门紧闭,精神幸福空间变窄,幸福度变小。
最后,生态危机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影响了公民对舒适生存环境的需求。如前所述,社会越进步,公民素质越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更高。而生态危机的反其向而行,直接造成公民对环境幸福感的降低。当生态环境需求这种最原始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时候,前述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随之变为空谈。生态环境需求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转变的自然需求,亦然是一种社会需求。因此,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协调生态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人与自然使其得到和谐互补,才能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
2.3 生态危机的实质
上述关于生态危机的相关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危害,我们只能对生态危机做表象把握,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实质,对其进行理性认识。关于生态危机的实质问题,学术界依据的理论指导不同,进行的表述不一。
笔者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对生态危机的实质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3.1 生态危机源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扭曲
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的生存之”道“没有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造成超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容纳度,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而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人”自食恶果“.人的生存之”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对自身实践活动的把握,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扭曲。当人们进入实践领域,双重关系便立即发生(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生态危机的发生最先同实践过程中的自然关系相关,也就是说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关。生态危机得以发生的生产力基础是人类的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能力。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尚且构不成对自然的破坏,自然没有生态危机;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虽然提高了,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依然有限,产生的也就是局部的生态问题;而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但对生产力水平的控制能力有限,加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错误认识(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在追求一己私利的不断驱使下,最终引发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的产生还与人在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有关。其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而实践活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往往受到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态的影响。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关系的性质密切相关。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期,由于人类的利益还没有发生分化,使得他们置身于原始的平等关系之中,可以共同劳作、分享劳动成果。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一般不会致使自然的反人化,所以也就没有发生生态危机。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分工产生的阶级以及阶级间不同的利益,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动,很少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社会关系必然致使实践中反人化自然的形成,最终产生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所造成,而社会关系的单元即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危机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
生态危机的产生还有很大程度上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实践离不开人的认识指导,不同的认识水平就会有不同的实践结果。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把握地越全面、越深入,对实践结果的预测就越准确,这样也就能更好的降低实践中的盲目性,从而降低生态危机发生的几率。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 人们在现存的条件下不可能穷尽对它们的认识。因此,实践的结果并不都能够被准确预测。从部分或者短期上来可能是预测准确,但从总体或者长期来看却又是出乎意料的。当然,对总体和长期的把握并不是无法达到的,人只有不断地提高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并正确把握运用过程,才能不断提高对实践结果的预测水平,进而使生态危机得以缓解。
由上述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生态危机问题实际上人自身的问题,是人没有把握好自己的生存之道,过度地抬高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在不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下,在没有正确把握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情况下进行实践的后果。
2.3.2 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
如前所述,生态危机产生于近代工业文明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引起人的不平等、非均衡和片面的发展,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对工人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是进行生产的主体,进行生产活动本身是自觉自愿的,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本身不再自愿,生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财富,抛弃了生产者本身的需求,其生产本身也是有害的、造孽的,其生产是异化的生产。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生产就已经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马克思主要是从工人的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调查研究,他这样描述:”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为其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的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义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
①“马克思用大量篇幅描述资本主义异化生产对工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工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罪魁祸首。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在不考虑流通过程与过度竞争下,只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所实现的,物化在商品中的生产资料及生产工具是异常节约的,这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相反,他们对人的劳动却是极端浪费的,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刻意忽视的。资本主义的异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工人作为人发生了异化,绝大部分人只是作为一种”劳动力“而存在,同大自然和动物毫无区别。人丧失了其作为人自身的本质特征,人变成”物“,而不是”活着的有意识的人“.而劳动作为自主自觉的活动在生产者那里也已经丧失,人的本质力量受到歪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无法得到和谐。
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带来的生态隐患。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仅仅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家通常想方设法地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占有更多的资源。资本积累实际上就是对剩余价值进行资本化。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竭尽全力把剩余价值用于生产经营当中,以使剩余价值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两种结果,一种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逐渐掌握在了少数人即大资本家手里,造成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种就是越来越多的工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的境地,造成雇佣劳动者贫困的积累。两种结果合力造成一种后果,贫富差距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扭曲,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协调。
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理论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资本家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压榨工人的劳动力,有了剩余价值,就有了资本进行扩大生产,生产更多的商品,产品刺激社会消费,消费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资本收益,更多的资本又成为了资本家用来扩大生产的筹码,从而进行更多轮的扩大生产。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表示为这样一个流程:剩余价值-扩大生产-刺激社会消费-消耗资源-价值增值-进一步扩大生产-进一步刺激社会消费-进一步消耗资源-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往往不惜牺牲作为社会的”公共产品“-资源环境为代价,以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无偿占有生产资料,占有自然资源,在生产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的无偿性和外部性,使得资本家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是掠夺式和浪费式的。资本家只把自然当成生产的原材料,它仅是用来对已有价值增加其需要而存在的,因此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极端漠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极端的、片面的发展社会生产,单纯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必然导致对自然和人类的双重剥削。
第三章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3.1毛泽东时期--开始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事万物都是矛盾统一的。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是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组成的,我们是辩证统一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前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的危机与压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关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达到服务现实的目的。...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1952年12月,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虽然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害事件,但由于伦敦在此之前也曾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件,因此当时并未引起英国政...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第四章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进展。4.1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后,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爱护碧水蓝天、构建美丽中国,变成我国共产党和国家的迫切使命及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近代以来,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借助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对自然界的无节制的征服和改造,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本体危机。(一)本体危机的表现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的...
一、生态技术创新与生态文明的相关概述近年来,之所以要倡导生态技术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生态技术创新代表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加深的同时人类亦有反思自身的行为,认识到生态技术创新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发展困境已从生存论根基上危及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处于全球化社会系统中的当代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一方面支撑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更多的是人口红利、环境红利与资源红利,然而,随着劳动人口年龄的绝对下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1971年剑桥版。[3]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5]《法兰克福学派论着选辑》上...
导言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一)研究背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党的十八大会议不仅是具有一次时代性意义的会议,而且也是人们对党和国家给予更多的信心和希望的会议。从十八大报告中得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