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共产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0 共51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哲学的贫困》的主要内容探究 
【绪论】马克思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内涵解读绪论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生产:经济范畴及所有权的物质基础探索 
【第三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共产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第五章】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哲学的贫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四、共产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绝不是永恒的,它是历史的产物和存在,既具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又具有走向灭亡和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生产关系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生产力的进步不断变革,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高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的控制之下时,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就会实现[1];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它的实现力量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它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无产阶级的流血暴力革命而非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

  (一)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蒲鲁东的科学社会主义没有脱离空想的藩篱,正如:“经济学家的材料是人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而蒲鲁东先生的材料则是经济学家的教条[2].”蒲鲁东远在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这两者之下,“他希望成为一种合题,结果只不过是一种总合的错误[3].”与蒲鲁东不同,马克思通过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与蒲鲁东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原则上的界限。

  马克思“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使他在《哲学的贫困》中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家资本家的社会[4].”按照这一客观的历史规律,历史上无论是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以后将要实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绝不是永恒的,它是历史的产物和存在,既具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又具有走向灭亡和为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代替的必然性。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它们都是不断运动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绝不可能是永恒的社会关系,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高度发展时必将被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替代。

  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说明了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其产生和灭亡都是历史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哲学的贫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爆发频繁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原因。马克思预言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合现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也就是说,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新的社会革命就要来临以至于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促进当下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激化的顶峰时,共产主义这个人类最高的社会形态就要实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最高级社会形态的诞生。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资产阶级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无产者和资产者的相互对抗不可避免。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必将爆发阶级斗争和全面的社会革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马克思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作出预言:“建立在阶级对立面上的社会,最终将导致剧烈的矛盾、人们的肉搏[2].”

  (二)共产主义的实现力量

  劳动者是生产力概念的三要素之一,是最强大的一种革命力量,推动着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分歧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社会英雄和一些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力量。

  蒲鲁东持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对人民群众始终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英雄和杰出人物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3]

  ,英雄和杰出人物对社会形态的更替起决定作用。因为英雄和杰出人物是“社会天才”,能从“上帝”那里窃取社会发展的隐私,预言社会的发展,并能发现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神奇奥妙,反映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而人民群众只是将杰出人物发现的“真理”付诸于实践,只不过是在这些杰出人物的安排和带领下参与一些实践而已[1].在蒲鲁东思想里存在着一个“上帝”,是上帝支配着历史的发展,他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对蒲鲁东反驳说,社会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而生产力是由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创造,这样就否决了蒲鲁东认为的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与蒲鲁东完全不同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的基础,他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而物质生产的生产力是由占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阶级和无产阶级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压迫阶级,但他们也是新生生产力和新生生产关系的代表,要实现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还需从无产阶级自身入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共产主义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共产主义的实现力量是人民群众;共产主义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力量是人民群众,两者是一致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马克思的思想研究不能脱离群众运动,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人民群众的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出马克思新世界观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新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共产主义革命或改革的途径

  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上,蒲鲁东否定暴力革命,主张阶级之间的调和;蒲鲁东编造了一个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和平药方”,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建议通过经常的通讯活动为“各国的社会运动”做准备,蒲鲁东则主张社会改革而非社会革命的道路使政治经济学中的财产理论反过来反对财产。“据我看来,用文火把私有财产烧掉总比对它施加新的力量实行大屠杀要好些。”[1]

  马克思准确地将蒲鲁东的立场定义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认为他虽然扞卫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财产[2],但是却迷恋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依马克思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两个最重要的阶级,其他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因其生存基础和现行体制的矛盾必然走向灭忙,所以马克思坚决杜绝一切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立场。与蒲鲁东改良主义的改造社会主张不同,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政权,必须进行暴力革命。马克思主张政治革命,意在革去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社会形态达到根本上质变,进而实现科学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的时候,以后的社会进化才不再是暴力手段的社会革命;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之前所有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革都需要通过全面的战火和革命的形式来实现[3].《哲学的贫困》预言了共产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才能实现的观点,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为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写作作了铺垫。

  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上,蒲鲁东否定暴力革命,指责任何暴力的行动都是无益于社会进步的,反而会带来流血和灾难,主张阶级与阶级之间的调和。他利用“构成价值”解决社会生活中的贫困问题;用编造的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和平药方”废除资本;打算用“文火”烧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产品。然而蒲鲁东没有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劳动已经成为商品的事实,根本不可能达到构成状态,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政权,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和平过渡的方式只是幻想。其实说到底蒲鲁东还是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对资产阶级还存在着一些眷恋。

  而马克思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通过革命途径的理论是:一大批工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和资本家对抗,当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达不到应有的份额时,就会和雇佣自己劳动力的资本家产生矛盾,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对抗。

  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把一大批素不相识的工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工人同盟,这就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束缚下,他们只能爆发革命,用革命的手段维护自己同盟的利益,也就是维护人作为人的利益。这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进而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力量的唯物史观。同时这个实现力量还带有政治性质,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产生斗争,这个斗争是自发和自觉的;自发和自觉的阶级斗争就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会走向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要以暴力革命为后盾,否则社会形态的和平过渡只能是幻想[1].一个社会中阶级和阶级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社会革命。阶级和政权是阶级社会的代表,马克思力图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阶级、消灭政权的目的[2].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消灭阶级、消灭政权,必须通过流血的暴力革命。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预言了科学的社会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科学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而是科学;也就是,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而变革的生产关系,论证了社会主义诞生的科学性。《哲学的贫困》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成熟应用已经预示了在它发表之后不久的《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性,“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共产党宣言》的主体思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原则上的界限。

  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3],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已经预言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雏形。《哲学的贫困》使得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得以公开问世,这一新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清算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论证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实际上是空想的,它必将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的末尾写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日益明显,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自己“头脑”里寻找科学真理的做法便是“多余”了;“他们只需注意眼前发生的事情,并且有意地把这些事情表达出来就行了”[4].“当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还在探索科学和只是创立体系的时候,当他们的斗争才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无产者的‘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1].”

  《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存在阶级对抗的说明,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无产阶级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制度,建立自己的政权,就要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因为历史上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就和资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社会制度实现自己的政权一样,无产阶级也需要通过暴力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实现自己的政权,而不是蒲鲁东主张的以和平推进为实现方式的社会改革。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比资产阶级革命有了更进步的地方,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政权,而不是一种政权对另一种政权的代替。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上的社会形态将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政权,人人平等,实现了全人类解放的社会。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政权和阶级是阶级社会的代表。无产阶级最终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任何阶级的,就和第三等级解放的条件是没有任何等级一样。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