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依据,具体结合中国基本国情,率先提出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进行全面的探索,如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战略问题、领导权问题、党建问题等。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尝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在某些方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4.1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去,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如何去正确系统的分析研究马克思义,如何去广泛的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让人民认识接受,是摆在党早期领导人面前最为紧迫的课题。最初,我们向日本学习,代表人物如:李大钊、李达等。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法国留学生,深受法国革命的影响,主张以法国革命的经验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带来希望的曙光,实践证明这才是最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瞿秋白抱着“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崇高理想赴俄。1921-1922 年,瞿秋白在俄国的两年时间里,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实地考察。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认清和把握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一步步上下摸索中才逐步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情。1923年回到阔别两年的祖国,他内心充满着革命的激情,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的祖国,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的革命事业当中去,开始了马列主义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他利用讲课、演讲、写作、翻译等多种方式不遗余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了《社会哲学论》、《社会科学概论》、《现代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概念》、《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等着作,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的经典着作,这在当时之中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瞿秋白文集》当中做出的诠释是:“在我党尚且非常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革命实践经验的起步阶段,瞿秋白担当起了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重任,……这是瞿秋白作为革命先驱给后人留下的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家、宣传家,是一位纯粹的无产阶级战士,在中国共产党刚一建立的时候,就身体力行的深入研究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和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革命道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4.2 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可以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相同步的。毛泽东与瞿秋白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时间的革命实践过程当中,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根本原理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理论,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包括瞿秋白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及发展的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为一粒希望的种子,播撒到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心中。瞿秋白就是这样一位播种者。瞿秋白在对马克思哲学理论宣传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了大量的启蒙性、开发性的工作。提高了党和群众的理论水平,对毛泽东思想萌芽出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统一战线战略方针以及党的建设等丰富内容。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针对一系列问题早就作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对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瞿秋白早就有明确的论断,无产阶级是最受压迫的阶级,最具反抗精神的阶级,最充满革命力量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必须确立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其他任何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的团结革命队伍中其他阶级,壮大革命队伍,增强革命力量。瞿秋白很早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行性。这一理论也被毛泽东思想所传承和发扬。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历来对党建问题相当重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涵。作为早期党的领导人,瞿秋白从开始就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他指出党的建设必须有正的理论即马克主义理论为指导,他在《列宁主义概说》指出:“共产党是以最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瞿秋白在党建方面的丰富思想和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的党建思想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以病弱之躯担负着党内繁重的领导工作,经历着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写下了? 500 余万字的论着,这些论着涉列广泛,见解卓越,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依据。毛泽东曾说过:“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革命精神和他的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的这些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 对中国革命及武装斗争的贡献
“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据关键地位。毛泽东等优秀共产党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创新性的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全副武装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军阀,全天下所有的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武装自己,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去推翻一切反革命武装。
瞿秋白经过研究探索深刻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同时还具体提出开展武装斗争的策略,并根据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的理论和中国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
瞿秋白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对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外我们的民族被帝国主义欺凌,失去独立。中国革命所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而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和平的手段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在中“革命战争不可避免”[17],“中国之解放必在于一战”[18]“实行总解决的革命战争”[19].在武装斗争的问题上,瞿秋白提出了许多策略原则,他指出:中国革命不但应组织“武装斗争”,同时还应开展“群众运动”,只有将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五卅运动的失败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人民自己的武装,列宁曾明确提出“只有劳动者的武装革命才能够实现解放劳动者的目的”,中国革命必须组织人民自己的武装。据此,瞿秋白认为要“武装平民”,要发动“人民的国民革命”.
1927年4月开始,将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了革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互死结,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和屠杀,全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内部组织混乱、思想动摇,革命队伍也急剧分化,许多党员群众感觉到茫然,找不到希望,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
在这个关键历史时期,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及时挺身而出,挽大厦于将颓。瞿秋白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事业,为党、为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如果没有这次伟大的会议,则中国革命事业可能会走向消亡,所以这次会议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一座里程碑。
4.4 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在那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瞿秋白不仅仅是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统治的不满,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学习为广大的受压迫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设计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新社会,并且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时至今日,瞿秋白的思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瞿秋白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 36 年,但他却把这有限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为人类寻求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了。一切行动必须有理论依据支持,瞿秋白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 500 余万字的各类着作。包括散文诗歌、政论文等,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他翻译的马列的经典着作。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革命理论也正是来源于此。
瞿秋白的翻译的着作绝大多数是马列主义经典,只是在初期翻译了极少一部分文艺作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目的性,国内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仅仅处于一个启蒙的状态,传到国内的一些书籍材料都是转译而非直译,不能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这种情况下,瞿秋白抱着“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崇高志向,毅然只身赴俄,实地考察,深入到工人、农民等一切最底层的人民当中去,从社会的广方方面面去了解,去学习。这一时期,他进一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他利用自己熟练的语言优势、深厚的文字工底,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着作,并写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把马克思理论全面系统的带到了中国。
瞿秋白不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到了中国,还运用这一理论为一切无产阶级创造一个新社会。瞿秋白党内是最早关注民生问题的人之一。民,国之本,民生问题是社会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0]的联合体,为一切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通向新社会的道路。
瞿秋白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的考察、学习,加入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想法。我国的工人阶级大多都来自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是彻底的无产者,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各方反动势力的压迫,他们人数多,分布广,最具有革命力量,瞿秋白对这些受压迫的人民最为关注,撰写多篇论文,《中国的劳动问题?世界的劳动问题?》、《乐志华案是一幅中国的缩影》、《大家都是良民,哪来的匪》等等,描写了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呼吁他们团结起来,与资本主义、封建官僚主义去斗争,去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素养和学习新技术的技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瞿秋白很早就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性。他先后参与上海大学的筹备,到苏担任教育委员,出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当时中央苏都分部在偏远的山区,在那里经济落后,绝大数人都文盲,瞿秋白积极推行平民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大大提高了苏区人民的思想文化素养。瞿秋白强调教育与阶级是密不可分的,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所以人民的教育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为无产阶级服务。
瞿秋白的无产阶级教育观,增加了普通人民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他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我党赢得了广大的群众基础,同时培养了大批富有革命热情的充满战斗力的有识青年,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的意义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倡导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民治、民本”的新社会。
在中国革命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逐步的发展、成熟,引领着党和人民开拓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每每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