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当代中国发展观的演变
当代中国的发展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很大变迁,形成了三种有联系但又有所区分的发展观。前 28 年间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导向的发展观,中间一段时期则是强调发展为经济的主要取向,1995 年至今则在导向型发展观中把“进步”一词突出,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新中国是建立在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的基础上,因此, 如何尽快地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成为第一代发展观面临的首要任务。有鉴于此,工业化的实现,工农业的生产规模扩大,重工业优先发展成为第一代发展观的目标。因此,采取赶超型的发展战略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试图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强调区域大范围保持均衡发展。这一阶段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鉴于中国发展初期阶段基础极其薄弱,只有以重工业的强大才能带动经济的快速前进,方能为全中国的发展奠定初步基础,因而对当时强调工业化、强调重工业的举措,我们应该看到其是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是规划、部署的,有其合理性。然而另一方面看,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大框架内形成的发展观总体上是一种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不可否认,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中国的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规模和速度的快速增长,但由此也带来了诸如经济结构畸形、经济效率低下、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脱节、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的增长大幅提升但社会整体的发展却没有明显得以改善。显然,这种发展观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需要被一种新的发展观所取代。
1979 年以来,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经济体制逐渐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于是,在扬弃第一代发展观的基础上,第二代发展观逐步形成。第二代发展观将现代化确定为发展的目标,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力图超越增长优先的理念,有机地结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大理念;力图避免简单粗略地改革生产关系,将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以及对外开放的理念贯彻;促进发展方式由外延式、粗放式向内涵式、节约式转变,由“跃进式”向“分步式”转变;突出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主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着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应该说,第二代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第一代发展观的不足,它不再将社会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区分开来,是一种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完全成熟和强大,第一代发展观又还断断续续发挥着作用没有被彻底地舍弃,因而两代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共同产生影响。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第二代发展观及其实践中发现第一代发展观的痕迹,如它将国民生产总值确定为发展的标准,实际上仍然是追求经济量的增长。
正因为如此,第二代发展观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发展的物本性、非持续性、不协调性和不公平性,它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际上的全面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得以完善,第二代发展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于是,中国政府着手构建以经济社会进步为导向的新发展观,即第三代发展观。第三代发展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94 年,中国政府在向世界各国领先推出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全面部署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于 1995 年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出,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两步目标进行阐释:以 2000 年为界,前一阶段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争取达到小康层次,;截止 2010 年的后一阶段,力求国内生产总值能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全面打造小康新面貌。
提出了两个新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从非均衡转向均衡。2000 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突出强调社会进步的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将发展作为主题,将调整结构作为主线,将改革开放及科技进步作为强大的动力,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1 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重要地位,提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关键性目标。十六大主要以“一条新道路”和“一个统筹”的发展理念为特色。所谓“一条新道路”指的就是走一条较髙科技含量、较好经济效益、较低资源耗费、极少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统筹”即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失调问题。2003 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五个统筹”最终确定了第三代发展观的形成。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写入中央文件呢?这是因为:其一,虽然可持续发展观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同,但依然要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体认方式、不同的价值理念。发达国家注重可持续发展是因为他们实施战略过程中是以较低成本换取较高效用。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或发展不发达,因而将发展作为其第一要务,既然历史给予其非常有限的选择空间,第一个要考虑问题的便关乎基本生存,而可持续性就降至相对次要一级。因而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始终重视发展,有时宁可要发展而舍弃可持续性,这种状况在中国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二,不可否认可持续的理念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难题的,比如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应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再如在产权归属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源使用后对环境造成的外部负效应;还有在后代人的缺位而对当代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衡的情况下应如何强调代际和代内平等享用资源,如何解决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公平。显然,他们已经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可持续发展有效实施。其三,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虽然可持续发展观也讨论了人与人的关系,但其侧重点是时序意义上的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而对空域意义上的人与人(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关注明显不够,对如何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也较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四,相较于以往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对人在发展中的地位给与了充分肯定,但尚未把人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上述难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国早在 1994 年就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发展过程中不仅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社会矛盾也表现得更加尖锐,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延缓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以此为依据,它包涵着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而非完全替代,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发展观,它凸显的发展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并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实现“以人为本”这一目标的前提;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是首先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的全面性一方面指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包括了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身心和谐;另一方面指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即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协调性最主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发展的可持续性则着重要解决的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问题。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对传统的自然价值观、发展观、发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充分反思的基础上,确立全新的自然价值观和发展观,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确立现代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
谈现代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就需要追溯缘起自然中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先代表者认为,大自然以外的事物同样具备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其它生命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份子,人对自然存在物的利用和索取也就必然需要对它们负有一定的保护性责任,而且此类责任不能完全和人的责任义务相一一对应。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对于现代的环境现状起到很好的批判意义。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通过长期的辩论反驳,自然中心主义的坚持者也渐渐发现自己理论初露端倪,显示出很大的缺陷,这也就为思想更为完整全面的现代自然中心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人文因素一直是现代自然中心主义的出发点,他们认为把人文关怀的对象进行泛化性扩展可以涉及到每一种生物、动物以至于富有生命的整个大自然,它是在不威胁人类利益机制的同时对自然独立价值进行肯定,指出自然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类而存在,而是有其自己独立的运行规则的。
当然,自然中心主义理论的产生也是有其历史变迁过程的。人类文明开始初期因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所以完全受制于自然,对自然也是顶礼膜拜;随着社会历史的飞速前进和人类的不断探索终于迎来了工业文明,生产力的提升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未曾注意的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因而人们开始重新反思自身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失误之处。这样在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批判的基础上,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便应运而生,人类的研究视角开始从人类中心主滑向自然中心主义。而我们也清楚地的认识到自然中心主义是有历史发生因素的的,是在生态遭遇到严重破坏的条件下而引起重视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更倾向于站在自然保护的角度来立说,这也是历史使然。毋庸置疑,自然中心主义要求人对自然要尊重,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改造自然,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应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这点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自然中心主义也存有明显缺陷,这就是其一味的强调尊重自然而过于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对人的观念、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和约束,不能有效激发人的潜在创造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破坏性结果,也就最终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马克思理论认为,对于任何问题的任何方面我们都应历史发展的、辩证批判地去对待,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了解到位和把握全面,进而去合理有效地解决它。
那么对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这两个价值观我们也要客观理性的看待。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因素,是一种历史选择的结果。就人类中心主义而言,它是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的, 人类原始社会中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选择的主动权,于是以膜拜自然、崇拜自然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便萌发了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而这种欲望大概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最初萌芽。生产力水平不断取得进步,当社会发展逐步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也开始扭转。人们渴望摆脱自然的束缚和限制,能够充分地利用自然界的一切资源,于是开始研究自然的变化规律并期望能够进行把握。“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核心词汇,人们推测它就是那个主宰世界的本体和始源性存在在,于是以到“道”中心开始建构为天、地、人,将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老子所说人、地、和天是相互效法的,天人合一,圆融统一。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愈演愈烈如工业革命的到来就严重冲击了自然的圆融和谐之状。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能够取得一定的价值正是在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没有这样一种价值观来做坚实的后盾,跨越式的进步是很难取得的的,当然也就无法见证整个现代文明的卓越成就。人类中心主义除了肯定人的价值也没忽视对人类自我意的关注,只有人们意识更为自觉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在价值和存在意义,这样便更好地肯定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虽然此价值观激发了人类的活力和创造力,加速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它的片面影响。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为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注重加快发展的速度有其合理性,且要求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环境问题并不现实,当今社会如果还是要发展不要环境那就为历史淘汰了。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中心主义无疑是适合人类发展的,在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便逐步暴露出其不足和缺陷,工业革命的发展、先进科技的运用,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人类的生存状态频频亮起红灯。
既然社会发展之轮不能停止和减缓,加之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都不够全面完备,不同程度上存有一定的片面性, 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最新发展需求,因而两个理论就出现了现代的诠释和补充。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犯的共同错误就是割裂这两个属性之间的联系,各执一词、片面强调一点,因此不是忽视人的利益就是毁坏环境的价值。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完美统一,这才能符合长远发展之道,方能促进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全面均衡性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践行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质上还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如果忽视此点片面追求其他就是本末倒置。其次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将自然的承载能力考虑进去,争取双方的统一与协调式发展。另外人们环保意识培养不能松懈。优美的环境是保证我们顺心顺意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所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开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说辞和形式,而是需要切切实实的践行和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的。
2、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表明了人才是发展的主旨而非外在之物,当然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带给人一定的生存必备要素,然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而一切观点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性要素,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从此点出发进行阐释的。
“以人为本” 是对社会发展本质显示和强调。 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为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尺度是为满足人生存和发展不同层次上的需求。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人类对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着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于是我们如今可以通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幸福度度来评价社会发展的程度。人是社会发展的实践推动者和主体承担者,人类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过是人类能力的体现,将人类的天赋、创造力和能力充分发挥才是社会的最大财富。马克思还预言,未来影响社会财富衡量标准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劳动的量,极有可能被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所取代。英格尔斯曾说过:“ 人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当代,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愈来愈受到社会发展的关注与重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取向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不过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直接和外在标准,而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则是支撑一个社会发展能否长远的的内核。英格尔斯认为:“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是自身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佩切伊论述到:“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其它方面的发展和目标相比,它应当占绝对优先的地位。”
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实际中的最鲜明写照。“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包括几大方面内容,如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日常生活涉及的基本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的机遇,营造能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培养和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增强身体素质。以国民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意愿来发展,切切实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基本要旨。可见,“以人为本” 是关于人乃社会之主体的一种思想,是对人们当家作主的科学概括。另外它也提倡广大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公平、民主、科学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初,为了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先富论”由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这是一种以不平衡发展为主题,让沿海沿边地区一部分人或集体先富起来的发展策略,从而调动人们的发展积极性。为了避免认作是走资本主义路线的错误思想产生,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先富”
只是手段和策略,其最终的目的是共同富裕,社会发展实际最终也证实了这一科学论断。因为社会的发展始终是追求资源和财富的共同创造和平等分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任务有区分而已。所以“共富论”科学彰显了人类发展的未来进程,鲜明体现了我国的发展要义。
3、选择“天人合一”的发展方式
前面说过,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造成自然的大面积遭破坏,生态资源生存之状岌岌可危。目前中国对此难题的解决着重是节约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在不局限人的生存需求、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以最小的物质成本换取人们最大的发展需求,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处和合理之道。以工业化发展道路为例,目前我们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此条道路是首选。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可以见证工业化带给世界和中国社会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改善;然而又必须正视其显露出的低成本、高消耗,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等等弊端。就我们中国而言,推进工业化过程,走一条工农结合之道是此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提倡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的经济模式应对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并倡导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抵制对环境的大面积破换,将解决矛盾的方式具体化、细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的良好途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指出了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即在生产方式上要注重生产排泄物的循环利用,现代人又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创始理念一致的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以往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线性经济而言的。
其追求的目标便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到最低档次,即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实现达到统一。从生产方式角度看,循环经济强调,它是一种与传统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不同的新的生产方式。在传统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力发展体系中,因劳动效率低因而会想方设法减少劳动生产时间,显然对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种属于开放(或线性)型物质流动性质的生产方式。而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则不同,它是以闭环型物质流动为特色,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不断节约这一种生产体系作支撑,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核心是节约能源、清洁使用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仅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生活领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方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和共同发展,即发展不能只满足自己国家、地区或群体的需要,满足需要必须要以不损害其他国家、地区或群体的需要为前提。国际上,工业化已经实现的发达国家一直以高碳发展为选择捷径,因而对世界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进入工业化发展早、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拥有扩大发展的权利,因为公平、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那么发达或较为发达的国家就应自觉肩负起相应的减排义务。
从公平发展的角度看,完成工业化发展过程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的目标,而且事实上,世界上前两次工业革命中第二产业发展最为集中,带来的污染当然也是最厉害、最显着的。而发展中国家在此阶段还远远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领先水平,自然对环境的排污量会较弱。另外一点也是最为关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较为完善,低碳发展水平高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一部分减排责任。
另外,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也应当区别对待发展程度有差别的地区。如在中国一些欠发达地区属于能源产区,但高耗能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却转到别处,若用相同的二氧化碳减排标准要求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为了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下降,是自己的经济效益遭受损失,这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公平效率观,有悖于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家作为一个利益整体,理应对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能源产区和能源消耗地区,以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行区别对待,非笼统地按照GDP 总量简单对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或者以统一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在不同地区实行,这都是存有很大的缺陷的。所以我们需在依据国家发展规划的条件下,认真调研和酌情考虑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从而确定各个地区一定阶段应达到的的碳减标准和承担的义务。
4、倡扬“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马克思自然观认为,建立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需要从源头头考虑,在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及生产链条上实现可持续,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形成,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观念、加强认知水平的提升。改变以往对物质财富奢侈追求和无限享受的思维理念与生活方式,减少对人类和生态伤害,努力使自己培养一种健康节制的生活方式。 科学发展已经启发我们将观察生活方式的视角进行扭转,具体有几点可以借鉴:首先应对社会自然极度短缺的问题,使人们生活中的最基本需求尽量得以满足。其次应杜绝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奢侈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鼓励人们培养生活朴素节俭,合理消费的优良作风,改变消费观念,逐步由高档消费向绿色生活完美转型。反对极端浪费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追求,形成生活简约和低碳环保的新风尚,形成一种新型消费观,共同抵制浪费现象的频繁发生。
要促进消费新理念的形成就必须重视废弃物再利用体系的建设。不仅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主张探讨劳动和生产力就要联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特征。我国现已将生态理念逐步纳入经济建设过程之中,不断尝试将资源消费纳入再循环利用的体系,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高投入、大浪费、重污染的矛盾出现,有效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鼓励经济增长方式从快字当先趋向好字当头的转折,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们思想素质共同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效协调,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刻贯彻下去。科学发展观着重为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要求以资源持续利用为衡量标准来使用自然资源并有效循环利用;科学发展观所考虑的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的利用,有效进行生产中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将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在工业化发展中始终走生态产业之路,在不损害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探索出循环经济之路,在节约、简朴的生活氛围中形成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