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马克思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闪烁的明珠,时至今日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虽然马克思国家观的提出距今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但是其超前的时代性使它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深入研究马克思国家观,对于完善我国社会结构,解决当前国家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马克思国家观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研究国家观的过程中,采用了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他在经济视域下研究国家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国家问题。马克思研究国家观的视角和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其实践性的研究方法和多视域的研究角度,使得马克思国家观成为科学而严整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国家观对前人国家理论实现了超越。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卢梭、黑格尔、摩尔根等关于国家的理论,从现实社会中的实践研究开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国家问题,历经了从唯心到唯物的转折,最终提出了唯物史观,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理论体系第三,马克思国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指导思想。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我国已经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马克思的国家观虽然有一些观点受时代的局限性不再符合我国的国情,但是其思想内核没有过时。在马克思国家观的启示下,我们应该着重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新型国家社会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
本人水平有限,对马克思国家观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只是对马克思国家观的初步阐释,其中有许多理论研究还有待拓展,本人将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马克思国家观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永贤。国家学说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156-175.
[2] 刘军。国家起源理论-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与当代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8-95.
[3] 郭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国家起源思想的发展理路[J].燕山大学学报,2011(3):10-15.
[4] 郭宝宏。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魅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5] 张光博。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3.
[6] 石亮。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理论创新[J].长江论坛,2014(5):9-12.
[7] 王晓红。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比较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1):6-9.
[8] 赵东。黑格尔国家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3:25-28.
[9] 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35.
[10] 夏禹龙。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J].社会科学,2007(04) .
[11] 冯新舟,何自力。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2010(5):51-58.
[12]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8.
[13] Andrew Linklater. Beyond Realism and Marxism: Critical Theory andInternational Relations[M].New York :St .Martin Press,1989:168.
[14] (希腊)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 (英)米利德班。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M].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16] (德)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郭忠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7]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9.
[18]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8,128-129.
[19] 列宁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2,31-33.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251,253,272,272,251.
[21] ( 德 ) 黑格尔 . 法哲学原理 [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53,253-254.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9.
[23] ( 美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 [M].马巨译,江苏出版社,2005:15,50,445.
[24] 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3,294.
[25] 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0.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753,305.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172,411-412,174.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252,290,291,273.
[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5,293.
[31] 列宁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1,198.
[32]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165.
[33] 罗许成。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种国家治理的视角[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6-37.
[3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 年 11 月 16 日,第 1 版。
[35]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终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5.
[36]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4 年 12 月 01日,第 1 版。
[37]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 年 03 月 24 日,第 1 版。
[38]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 年 02 月 18 日,第 1 版。
[39] 亨利·列斐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40] (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1]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2]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3] 许章润,翟志勇。国家理性与现代国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4] 黄亮宜。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当代中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45] 王贵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46] 王义德。追寻马克思的国家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4.
[47] 赵东。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
[48] 张国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2.
[49] Kenneth Dyson. The State Tradition in Western Europe: A Study of an Idea andInstitution. [M].Oxford, 1980.
[50] Lucio Colletti. From Rousseau to Lenin[M].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Review Press,1972.
[51] Jessop,B.The Capitalist State:Marxist Theories and Methods[M]. Oxford:Blackwell,1982.
[52] D.G.Tannenbaum and D.Sehultz , Inventors of Ideas: An Introduction to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M].St. Martin's Press, 1998.
[53] J.M.Porter ,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Seach for Humanity andOrder[M].Premtis Hall Canada Inc., 1997.
[54] Leo Straus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M].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52.
[55] J.C.Laire, Six Books of Commonwealth[M].City of Oxford the Alaen Press,1775.
致 谢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转眼之间研究生的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两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收获颇丰,作为一个跨专业的研究生,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得到了很多的帮助。特别是最后一年多的论文研究与撰写,让我对学术研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我不但收获了知识,更让我懂得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在论文的写作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理论水平的不足,知识储备的不够,也让我真正理解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意义。经过这一年多的磨练,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文字功力得到了锻炼,更让我重新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未来的学生和生活中,我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今日的感触谨记于心。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春教授,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查阅,甚至于格式的修改,杨老师都仔仔细细的为我把关,这让懒惰的我感到很惭愧。杨老师专于学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我学习的榜样。另外我还要感谢李庆华教授,在论文的修改当中,也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您对我的帮助和教导我一定铭记于心。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期间对我帮助和关心,你们的友情将会是我最好的回忆。
由于本人学术能力有限,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批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