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生态危机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2)

来源:未知 作者:范编辑
发布于:2017-07-07 共725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5.3 以生态价值为基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5.3.1 坚持科学发展,建立生态关系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经济和生态的研究开始从学术范围扩展到政府政策的制定。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许多国家政府参与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从资源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83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成立,它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①。这一概念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即: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建立人与人和谐的生态关系就是要坚持五大发展。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要注重人口发展战略,提高人口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营造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要促进区域多种资源优势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协调。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和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各区域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运输地理和国防地理位置的差异。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生产专业化、集中化、联合化的效益,根据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特点加强区域联合,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要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节约优先。要处理好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关系,守住耕地红线。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注重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在利用水能、风能等可在生资源时,要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形成长效的水土保护机制,提高防洪、防旱能力,加强资源宏观调控,实现绿色、节约、可持续发展。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目前,随着物流、信息流等交换多样化,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封闭结构,形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各个平台交流量越多,交流渠道越畅通,交流方式越多样化,说明区域社会分工参与度越高,技术和资金吸纳度越大,区域发展度越有升值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沿海地区要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中西部地区既要积极接应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多的加工业,又要寻找对接口,积极接应国外的一些高新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了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发展成果在分配上存在许多问题。加之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一些人在只顾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不管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最终结果就是在追逐私利的过程中恶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环境问题凸显。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在收入上的公平分配,着眼长远,从整体利益出发,建立人与人的和谐生态关系,缩小个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5.3.2 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实现绿色发展

        5.3.2.1 坚持 PRED 发展战略

        PRED 战略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人口问题(populationproblems)、资源问题(resource problems)、环境生态问题(environment andecology problems)和发展问题(development problems),实现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持续发展。①这是一种全面、健康、绿色、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它既考虑到人的生存发展,又考虑到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既会是区域发展的标志,又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伴随着人口增长的往往是大量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地方把经济发展纯粹地理解为了追求 GDP 的增加,一些个人视资源环境为金钱,毫无节制地开采掠夺自然资源,最终打破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招来了自然环境的无情报复,人们关于发展的判断标准也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得到了审视和修正。
  
  区域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得充分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是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是一种全面、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方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5.3.2.2 发展绿色科学技术

        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发展之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科学技术,因为人作用于自然界必须通过必要的生产工具,而生产工具的好坏又直接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转变科技发展理念,合理利用科技。
  
  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农业文明的”依附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自然被当作人类的奴隶,人类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那时的科技发展理念是”黑色“的。现如今,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类生存家园的不断破坏,人们不得不反思工业文明,不得不转变人与自然的主仆关系。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建立一种新的朋友关系,必须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科技发展理念也必须从”黑色“转变到”绿色“.
  
  ”绿色“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对科技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对科技发展过程的规约。”绿色科技“就是”人类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绿化,使得科学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开发向保护环境、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保持生态平衡、清洁生产方向发展。“①因此,”绿色科技“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支撑。发展”绿色科技“首先,就要在科技研发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绿色科技的应用。这就需要国家在资金、政策上对绿色科技给予支持,扶持一些潜力巨大、绿色环保的中小企业。其次,要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绿色科技要发展、要被人们所接纳必须要有相关的体制机制给予保障,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严格明确企业发展的环境指标。最后,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以致今天的经济发展要为昨天的环境破坏支付巨额的代价。”绿色“产业,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它的发展符合人们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教育力度,转变科技发展理念,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风尚,发展人与人的生态关系。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