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从主体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6-27 共9671字
摘要

  意识形态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建设,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决定了精神家园由谁来建、怎样建、为谁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团结人民群众的旗帜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说必须明确其主体: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和建设主体---全国人民,解决意识形态建设由谁做和为谁做的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了诸多挑战,其重要方面就是领导主体被弱化、建设主体流失,由此带来马克思主义在现实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而这恰恰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鲜有关注和提及的。由于忽视从主体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展开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实践之间的联系关注不够,导致意识形态建设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主体错位与缺位,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和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有力回击,是造成意识形态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主体的角度研究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对我国的现实是非常重要的。

  一

  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之家。它“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并且“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的特点,体现一定的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对应的体系。”[1](P260)可见,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P539)由于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的物质利益在思想上的表现,是其思想和意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因而意识形态的最重要问题首先是看它“是谁的”“为了谁”“为了谁的利益”.因为对具体的意识形态来说,只有先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从而把它与其它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因此,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研究,必须首先把握其主体,才能弄清其立场和本质。在意义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P857)毛泽东的这话可以说抓住了意识形态问题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形态,是以旗帜鲜明的主体特征为其标志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4](P284、230)就是对其理论的主体的公开宣示:它是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大众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首先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主体,人民大众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主体。两个主体既有区别,又是统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共产党人是人民大众中最先觉悟的部分。二者的统一在于,共产党人永远是人民大众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决定了作为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也是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与人民大众是命运共同体。因此经典作家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4](P306)就是说,共产党人对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到人民大众中去,使之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保证。

  由于主体始终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区别不同意识形态的本质性因素,因而马克思十分重视理论与主体相结合的问题,他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P152)马克思的全部立论根据都是从其理论服务的主体---人民群众出发的。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时刻牢记: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让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布到工人群众中去。”[6](P567)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的理论是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需要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从外面灌输给他们。“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7](P154)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共产党人的模范实践和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就是说,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共产党人付出艰苦劳动的创造性活动。

  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需要从主体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中国社会实践的关系,需要从“谁来做”“为谁做”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从主体的角度而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当然使命。因为它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上看,任何价值和价值观念都具有其特定的主体性,这是价值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谈论价值和价值观念时,一定要明白它是‘谁的';是谁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就要用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来说明。”[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体而现实地看,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和领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是中国共产党”.[9]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党内的共识、教育、接受,然后才是通过党的行为去影响普通群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和接受。通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灌输给中国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没有不借助于主体并为了这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这意味着,没有不为了这些具体的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这个目标又只有借助于主体---即借助于主体的范畴和它所发挥的功能---才能达到。”[10](P361)因此,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党员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基础。其次是建设主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立足点。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人民说清楚,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民群众加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也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结合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因为再先进的理论,只有化为人民自己的思想,才能影响和指导人民的行为。“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1](P1318)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并把它灌输到普通群众中去,即不断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中国人民的头脑以解决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要通过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统一起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12](P124)可见,共产党人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结合,从根本上说也是扩大马克思主义主体、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过程。

  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结合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因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的人民群众,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者人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化作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价值的动力之源和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键性因素。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1](P1318)为此,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3](P534)***由此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目标、人民群众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4]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什么时候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能顺利推进,什么时候削弱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就会出现曲折。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大众所具有的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保障。正如邓小平所言,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在全社会不可能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而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和思想基础。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12](P167)这就是说,无论从理论本性还是从主体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都与人民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由于全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更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造成了巨大地冲击。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但并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困境,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错位和缺位,导致马克思主义有在社会实践中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大众具有的天然的亲密关系,并不能自动导致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实现。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需要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付出艰辛劳动去争取和达成自己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但由于当前中国正在实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上是矛盾的。马克思在评价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时曾指出了这一点:“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4](P275)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其本质就是要用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来抑制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过度膨胀。然而实际情况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市场经济所“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 [15](P60)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十分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就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引起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克服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价值,仍然是一个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缺乏吸引力。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过于专业化、学术化,脱离了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意识形态建设仍停留在理论空谈与实践摸索两不相干的尴尬局面。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表现形式单一,往往流于形式和呆板单调的政治说教,“意识形态往往被裁剪成一些抽象的、片断的、标语口号化的政治概念,难以有效化为党员干部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行为约束力”.

  加之大众化程度低,不能满足一些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个性化和艺术化的需求,很难达到吸引人的效果,这使它在丰富多样的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趋于边缘化。二是传播手段单一。片面理解列宁的“意识形态灌输论”,简单地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在个人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往往失效。三是运行主体单一。目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只是职能部门的单打独斗,还没有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事情,这使它在影响范围、影响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都面临困境。因此,如何构建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仍然有待探索解决。

  第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缺失。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话语基础不牢。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建设,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并要求“两手都要硬”,但在实践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人民的利益分化,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多,而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却无法搭建一个使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对话、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不能及时反映人们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要,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很难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二是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信息选择、传播速度、传播形式和信息容量等急剧增大,其带来的效果和影响也急剧放大,增大了思想舆论的引导难度。三是全球化和西方思潮的冲击及其对中国的西化、分化图谋变本加厉,西方在文化和网络上的话语霸权,使马克思主义仅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把握和实现在中国社会的舆论主导权。尤其是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及国家间的竞争转向科技、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后现代和消费主义对政治权威和政治话语的消解,使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弱化。在此情况下,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去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潮流,鼓吹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能不能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原则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以合理解释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困惑和疑虑,是挫败西方的意识形态攻势、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

  从当前意识形态建设主体的状况来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觉主体,人民群众则是自发的主体。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说就是强化并扩大中国共产党这一自觉主体,并尽可能使人民群众成为自觉主体。这本质上是共产党与其他阶级或阶层争夺人民群众的过程。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化,必须说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告诉他们在实践上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即告诉人民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维护并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队伍,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民群众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来:

  第一,党员干部要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理所当然的践行者,共产党员说什么、做什么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针。因此,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者、政治主体和推动力量。坚定不移履行这一责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层,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有坚定的信念。每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遇到新问题新矛盾的时候,党中央总是明确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这就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17](P262)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其作用在于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在中国的实施,在于引导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实现。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即通过共产党人的政治设计和理论实践,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举措。

  第二,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生成土壤,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体系和观念,理所当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资源。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3](P70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就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民结合,使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指导其实践的问题。因为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既是中国现实问题的作用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体现者。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同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与民族语言编排在一起,而要使之深入到中国民众当中,成为指导人民生产生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只有体现在人民群众思想和行为中的传统才是活的传统,才是马克思主义要与之结合的传统。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如果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在中国践行的主体而丧失生命力。另一方面,“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体现者---人民群众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植入民众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心灵之家,才有在中国存在的基础。因此,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融合起来,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

  第三,结合人民的现实利益阐释马克思主义。“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18](P82)意识形态作为物质利益关系在思维中的反映,是受现实的利益关系决定的。因此对意识形态的阐释和宣传,也必须围绕现实的利益来展开。“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2](P314)所以在对群众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时,要直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关注人民的现实利益与服务于人民的现实利益融于马克思主义的宣讲之中。因为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也必须围绕这一矛盾而展开,围绕着人民利益的满足来展开。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才有吸引力,为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紧紧围绕人民的生活实践中的利益问题进行理论宣传,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人民面临的这些现实问题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第四,立足实践,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产生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如果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好,但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老百姓是不会相信的。为此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要着眼于人们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如果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人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帮助或帮助不大,那它是不可能征服民众的心灵的。何况解决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和使命。而且,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能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的好处,是他们自己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从而乐于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必须积极探索如何把我国当前取得的伟大成就,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19]因此,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托,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结合起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

  第五,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构建适合不同人群的话语体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就意识形态领域而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活的灵魂,就要对不同的群众运用不同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因为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不高且有差别,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人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也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结合不同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思想认识水平,把握他们关注和关心的重点,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宣讲。这也要求我们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构建层次不同的话语体系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让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能以自己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不仅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有益的,还有助于应对各种思潮的冲击,解决马克思主义本身在中国社会的合法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六,充分发动群众,吸收群众智慧,利用科技手段,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的解放条件的理论说明,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这是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然联系,它表明人民群众完全有能力理解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20](P382)同时,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创造和发明大都是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为轴心来进行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和科技提供了契机。为此,需要改变刻板单一的宣传形式和样式,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到主体鲜明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要根据人们的喜好和话语变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表现形式,培养和提供大众的理论素养,提供他们对文化的判断力、辨别力及对消极思想的抵御力。

  总之,从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和人民大众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到民众中去,使之成为民众的自觉意识和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实现与人民群众的结合,使群众知道我们搞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谁、依靠谁,服务于谁。

  参考文献:

  [1]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7]列宁全集:第 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李德顺。什么是种子一样的价值和价值观[J].人民论坛,2011(12 下)。

  [9]陆玉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代际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

  [10]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陈锡喜。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路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17]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9]刘军。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多重挑战[J].人民论坛,2013(3 下)。

  [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