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公仆思想的提出
在思想史上首先使用公仆这一概念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这位伟大的思想先驱在《论世界帝国》中时这样说道,公民不是为他们的代表而存活,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活;相反,代表和国王倒是因公民和百姓而存活的。正如建立社会秩序与制定法律的关系。虽然从施政方面来说,公民的代表和国王都是人民的统治者,但是从最终目的来看,他们都是人民的公。“公仆”两个字并不能使这一概念在哲学和政治的领域内站稳脚跟,直到马克思对这个概念加以界定,社会公仆思想油然而生,由“公仆”提升为“社会公仆”不仅是对其内涵的丰富,更是人类思想的发展。社会公仆思想源于马克思的着作《法兰西内战》,是在结语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从国家学说的角度出发提出的。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第一次使用社会公仆,他指出,应该将旧政府权力中合理的管理职能从妄图驾驭社会之上的权力中夺取过来 , 交给社会公仆负责。从广大劳动人民选择出来的公务员不应当作旧的国家机器的爪牙,也不应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他们不再拥有特权,拥有的是一份责任,是人民交予他们的权利。这是历史的进步与首创。
2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公仆思想的确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践表明这一理论是正确可行的,成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无数中国革命党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始终践行着这一思想理论,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切实做好人民公仆,矢志不渝。
2.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我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源于 1994 年毛泽东主席作的一次着名的演讲。当时,在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这个演讲经整理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在延安《解放日报》和国民党统治区《新华日报》等报纸上发表。由“为人民服务”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 1944年 10 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他指出:“三心二意和半心半意都不行,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5年 4 月在党的七大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中,毛泽东主席说:“我们应该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品质,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现时,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在将来,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也是在党的七大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3]这句话被写入了党章。
2.2“三个代表”
江泽民明确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可是一些负面现象也随之而来,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屡见不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他多次强调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受法律的约束和人民的监督。“三个代表”的全面贯彻落实使共产党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防止中国共产党完全蜕变为社会主人的契机,组织更为纯洁,思想更趋统一,作风更为朴实。
2.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造福人民是党的一切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的政府,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办事实的政府。开拓新的执政理念,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公仆。
3 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运用中的一个突出贡献就在于它旗帜鲜明地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理论 , 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从毛泽东的宗旨观到邓小平的服务观 , 再到江泽民的代表观、胡锦涛的立党为公 , 执政为民一脉相承的人民公仆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正是由于我们党把马克思 / 社会公仆的思想作为我们执政党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信任 , 从而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的历史时期 , 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而 ,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公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3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
[2] 毛泽东选集 : 第 3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1.
[3] 海关总署司局长讲党课之一:自觉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 [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
第4章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依据,具体结合中国基本国情,率先提出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进行全面的探索,如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战略问题、...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1952年12月,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虽然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害事件,但由于伦敦在此之前也曾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件,因此当时并未引起英国政...
将人民性蕴含于国家建设中,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人民这个核心词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并实现有效应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耦合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市民社会一直是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其意义多次发生变化。自20世纪末以来,市民社会的讨论再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这说明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市民社会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历史、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同时我们也发现,市...
在当代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我们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资本论》是运用还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并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哲学,因此,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诉诸马克思毕生研究的伟大成果《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