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资本拜物教的荒谬
货币拜物教批判指明了人类生活世界的纸醉金迷以及人类价值世界的迷失和颠倒,但是资本家---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仍然被资本的神秘面纱所掩盖。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劳动消耗,工人的劳动( 活劳动) 是价值的源泉,物化劳动( 死劳动) 并不创造新的价值,只是发生了价值的转移。但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这些基本事实都被颠倒和扭曲了,人们从经济活动的表象中感知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异常活跃,其他一切则黯然失色成为附庸; 资本取代劳动成为价值源泉,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完全被资本的假象所掩盖,生息资本更是以资本创造价值的假象彻底掩盖了活劳动与价值之间的真实关系。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资本家获得的由剩余劳动转化而来的利润视为资本自身的创造,并且荒谬地把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归结为“资本 - 利息,土地 -地租,劳动 - 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基础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劳动假设为工资雇佣劳动,将生产资料假设为资本。这样假设的结果就是资本获得了创造剩余价值并且能够自行增殖的能力。“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只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不断增长'.这种’颠倒‘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资本主义社会是十分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因为工人的劳动已对等地从其工资中得到了回报。这不仅完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起源,而且荒谬到实质上否定了工人的剩余劳动”[3].资本成为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得彻底神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彻底物化。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的彻底批判,不仅论证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荒谬,而且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秘密。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然而剩余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剩余价值才能成为现实。因而,资本拜物教必然强化和深化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资本对人的奴役彻底完成并实现了经济拜物教对人的奴役,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彻底完成。
( 三) 拜物教批判的逻辑演绎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批判坚持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即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层层递进。在拜物教批判的逻辑演绎中,商品拜物教是起点,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衍生和继续,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秘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表现形态都具有“颠倒”社会的共同特征。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一方面阐明了人类主体间性社会关系被遮蔽; 另一方面揭示了生产者对颠倒的、物化的拜物教现象的集体无意识和虚假认同,这种认同源自资本主义生活世界本身的虚幻和颠倒; 同时,这种颠倒是分裂的、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其解决之道在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共产主义。
三、拜物教批判的当代语境
拜物教现象的普遍存在直接导致拜物教意识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广泛渗透,这种意识形态为资本主义的永恒合理性辩护。拜物教现象在当代呈现出符号拜物教的时代语境,其重要原因在于现代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迷误。依照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逻辑,摆脱当代符号拜物教的根本路径在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
( 一) 拜物教表现形态的变化
在马克思的批判语境中,拜物教具体表现为对物化社会关系的崇拜,原本从属于人的对象物逆变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拜物教现象呈现出表现形态的微妙变化。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已经从传统的生产主导型发展到消费主导型,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当代颇有影响的消费主义逻辑认为,人们所消费的不是满足现实欲求的实物,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时尚、个性、流行是消费社会的主流话语。在盲目的炫耀性消费中,符号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被赋予了控制和统治人生活世界的力量。
这种拜物教“物被掏空了,失去了它的实体存在和历史,被还原为一种差异的标记,以及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5].标记、缩影的神秘和尊崇是商品拜物教的极端表现形式,人类生活的世界从“商品堆积”发展到虚幻的“景观”和“符号”的堆积。“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6].符号拜物教彻底抛弃了对象物“可感觉”的实体性特征和实用性功能,而“超感觉”的符号获得了表达人的身份、地位和价值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对符号的盲目崇拜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实物与真理,而是符号与幻象; 虚假的东西成为神圣,神圣的东西成为卑贱,人类的生活世界因此而颠倒。
( 二) 符号拜物教的消费价值观迷误
符号拜物教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迷误。现代社会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参与,同时也是消费资源和消费文化的全球共享;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强势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商品消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影响世界各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更为隐蔽的路径依赖。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生产的发达提供了表面繁荣的市场景象,似乎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性表达和富足生活的幸福感提供了可能,但事实上人们在五彩缤纷的橱窗面前逐渐丧失了自我真实的价值判断,走向纯粹追求符号幻象和景观消费的低俗与媚俗。生活于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人早已习惯于这种虽极不合理、极不自由,然而却非常舒适的社会,他们的需要、思想和情感已被整个社会的需要和价值标准所同化,不可能再设想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 三) 摆脱符号拜物教的路径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 创造消费对象、决定消费方式、创造新的消费需要。资本主义社会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及自动化控制,使生产者越来越机械和被动,人的完善性被肢解,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由于人精神的极度疲劳以及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人的创造性才能、否定性思维已被淹没。同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将有形商品图像化、符号化、数字化,凭借影视、报刊、广告、传媒的力量操纵和控制人们虚假的消费欲望。最终,虚幻的符号和表象成为掌控社会的力量,“有形的、局部的、外部的、直接物质统治,被隐形的、内在的、无孔不入的抽象统治所取代,外在的压迫被自我压抑所取代”[7].所以,符号拜物教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颠倒、对人的价值存在的否定、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扭曲,抽象的符号对人的奴役、压迫和否定的力量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对现代社会拜物教现象的批判性反思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摆脱符号拜物教的路径在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唯有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消除拜物教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当劳动条件和实际日常生活条件,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8].拜物教现象的形态改变并没有取消拜物教赖以依存的社会条件,确立新型的生产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关系,拜物教对人的奴役才会终结,人类的解放才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侯惠勤。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 哲学研究。 2010( 10) : 4.
[2]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5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90.
[3]候惠勤。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 2) : 3.
[4]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246.
[5]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 夏莹,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0.
[6]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王昭风,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7]刘怀玉。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批判[J]. 求实学刊,2007( 5) : 13.
[8]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5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97.
第4章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依据,具体结合中国基本国情,率先提出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进行全面的探索,如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战略问题、...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1952年12月,伦敦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虽然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害事件,但由于伦敦在此之前也曾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件,因此当时并未引起英国政...
将人民性蕴含于国家建设中,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人民这个核心词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并实现有效应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耦合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的持续增长,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世界经济...
市民社会一直是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其意义多次发生变化。自20世纪末以来,市民社会的讨论再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这说明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市民社会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历史、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同时我们也发现,市...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和不可磨灭的.在这些贡献中,尤为重要的是,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危险之局转化为中国社会主义...
抽象是一切科学理论的共有性质。所谓抽象,就是借助抽象化的概念反映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联系、总结事物运动的规律,从思维上达到对客观世界正确的把握...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近代以来,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借助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对自然界的无节制的征服和改造,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本体危机。(一)本体危机的表现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的...
摘要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幻想和追求,而乌托邦即是这种思想的代名词。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宣告了过去所有乌托邦思想的终结,但是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发展,各种新的乌托邦思...
享誉世界的着名社会学家K曼海姆是继舍勒之后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处于一个思想冲突激烈的时代,文明的终结和衰落、知识的危机和死亡成为时代性的征兆,旧的思想被瓦解和颠覆了,新思想的出现不是减缓而是加剧了这种思想、知识和信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