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弗洛姆对人的解放路径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40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探析 
【第一章】弗洛姆对人的解放路径研究绪论  
【第二章】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境遇 
【3.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3.2】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 
【第四章】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第五章】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结束语/参考文献】实现真正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1 绪 论

  1.1 选题原因和选题意义

  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首次提出“乌托邦”后,这一概念广泛出现于各种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描述的文献中,尤其是大量出现于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献中。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特别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宣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空想的乌托邦思潮从此终结。然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化和发展,“乌托邦”思想的各种形态在社会主义研究中又得以重新复活和更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乌托邦理论,而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即是其中一部分。

  作为一名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弗洛姆,热衷于宣扬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他一方面试图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去补充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主张用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来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这不是他无意义的幻想,而正是源自他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在弗洛姆看来:一方面,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促成一个精神健全的社会,人反而越来越迷失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弗洛姆指出,“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与其说是经济的危机,不如说是人的危机”,“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1.另一方面,他从人性、人的心灵和精神受到损害的视角来考察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他说这种社会主义丢掉了它应当重视人的一切价值的根本特征,是一种“假社会主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他把自己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既同当代的资本主义对立起来,又同现实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而在这两者之间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通过分析弗洛姆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全面的分析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产生原因;以弗洛姆所关注的视角为基点,系统的介绍弗洛姆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本文立足于人这一主线,认为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弗洛姆对人的重要性的深入研究,不仅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和看法,而且为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研究空间。他对资本主义病态社会所进行的种种赤裸裸的剖析及对此而提出的各方面的改革措施,无不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素养、推进我国民主建设进程,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改革步伐,无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弗洛姆思想的研究比较多,弗洛姆的着作大部分都被翻译过来。研究专着主要有《弗洛姆思想研究》(张伟着,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孤立无援的现代人一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郭永玉着,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吴光远、李慧编着,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把弗洛姆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进行研究。王卫先生在其编着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流派》(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指出,弗洛姆的社会哲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对人的本性、人的存在境况的分析说明;第二,对社会现状,尤其是对社会病态的批判剖析;第三,为拯救人类、医治社会病态而提出处方。并且他认为,由于弗洛姆试图从当代各种思潮中寻找答案,因此他的理论就表现为“各种思潮的奇特混合”,像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科学思想和宗教信仰、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融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因此作者认为,弗洛姆是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某些学说结合起来去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陈学明先生主要介绍了弗洛姆的自由理论、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其对现代西方社会病态的分析。

  作者认为,弗洛姆在他的自由理论学说中,实际上是把人的心理因素凌驾于社会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之上,而且把心理根源归结为人的“逃避作用”这种心理机制也是缺乏事实和依据的。他指出,虽然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着因不甘寂寞和孤独而不断寻求越来越多的稳定安全感的心理现象,但如果将其视为贯穿于全部历史阶段的普遍规律,视为社会上所有人具有的心理机制,就有失片面。作者还认为,尽管如此,弗洛姆对法西斯主义产生和流传的心理根源的分析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一方面表现在他创造性的提出了要注意对心理根源的揭示和分析,另一方面,他对“逃避自由”这种心理机制的由来、发展及其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另外,作者还反对将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与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相提并论,他认为弗洛姆的这一理论并不是“在心理分析的范围就行自我革命”,而是同关于治疗拯救的原理一样,最后都与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在《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王晓升先生认为,弗洛姆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为什么会逃避自由,而不是趋向自由?怎样才能使人趋向自由,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他认为,弗洛姆所提出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构想,不过是重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老调。而涂继亮则在《美国哲学史(第三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中将弗洛姆思想划归为道德哲学,讨论了他的人性论。

  相对于弗洛姆的整个学说而言,国内学者对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不多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徐崇温主编,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和《理想的界限》(陆俊着,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中,他们都认为,由于弗洛姆不仅用人道主义思想全面地重新解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念,把它和西方思想史上的救世主义相提并论,而且还从人性模式出发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未来主义的图景,实质上是再次恢复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论、人性历史观阐释社会主义运动的思路,这样就把弗洛姆的社会主义思想同空想社会主义者相提并论。

  在《文本的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第一卷中,张一兵先生认为,从1845年以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再是崇高观念的逻辑推论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但是弗洛姆却重新回到了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否定对象上去了,社会主义在其笔下再一次成为由概念引导而出的主观渴望和伦理要求。

  另外还有一些单篇的小论文,像《“拯救世人”的乌托邦--评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张伟着,载于《社会科学》1994年第4),《评埃利希·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赵仲英着,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埃里希·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述评》(王柏文、李兆友着,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9期)、《弗洛姆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解析》(秦亚男、宋立文着,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7(上))、《论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王玉玲着,载于《学术丛论》,2003年第三期)和《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评述》(李琳着,载于《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它们都没有对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研究,并且更多的是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来批判弗洛姆人道主义社会,从而无法真正的认识和分析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弗洛姆的思想研究的也比较多,但大多集中于他的异化理论、自由理论、社会性格理论,对于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并不多见。苏联学者 B·A·库尔金在其论文《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乌托邦》中从社会政治理论的角度对弗洛姆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他从弗洛姆“人类天性”的观念出发展开了批判,认为弗洛姆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客观上仍旧是资产阶级规范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的变种。在《20世纪思想史》一书中,彼特·沃森概述了弗洛姆的《健全社会》,他指出,根据弗洛姆心理分析的思路及其对战后世界几近癫疯的社会剖析来看,弗洛姆所提的并非是心理治疗,而是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美国的《社会主义呼声》杂志在全文刊登弗洛姆的《让人成为主人》的文章时,同期的编者按指出:此文重申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同时又为社会党-社会民主同盟提出了一个纲领,······使它在社会主义者目前所进行的世界范围的讨论中,取得了无可比拟的地位。还说弗洛姆的一系列着作和文章“把人类对于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11.3 本文研究思路

  笔者试图通过研读弗洛姆的着作,立足于文本,来讨论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

  本文包括绪论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在绪论部分,主要是做一些课题史的梳理工作。

  第二部分,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境遇。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研究。第一个是社会境遇,主要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分析,在这里面,他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又对当时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感到不满。第二个是理论境遇,他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还是来源于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点。这里主要探讨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三个部分。

  第四部分,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弗洛姆在其着作中勾画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未来图景,指出了要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具备的条件,并说明了通达“健全社会”的途径。

  第五部分,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启示。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意义的空谈,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不断地被人所诟病,但他所揭示出的许多东西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