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风水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探究
【绪论】园林设计中是风水审美研究绪论
【第一章】风水的文化发展及价值
【第二章】风水中体现的中国美学特点
【3.1 3.2】风水美学对古典园林建筑的影响
【3.3】佛教建筑与风水美学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美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研究,产生对民族文化回归感和再认形成风气,渐渐形成主流。风水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早期古人选址建造住宅时,将它作为一门学问运用在其中。
古代时期,人们为了寻找更好的居住点,将风水知识运用在建造房屋和建筑中。好的居住点,也称之为吉祥点,关于选择吉祥点的选址方法,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选址上面的具有的民间科学。北方天气干燥,自然条件恶劣,人们要想建造更好的房屋,就要考虑房屋是否能经受住恶劣天气的考验,地理环境干燥,常年气温温差大的黄土高原居民,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居住形式就是窑洞。窑洞的居住形式代表了黄土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把选址建造的居住地点,看作与当地环境有关的科学知识。按照风水设计建造的建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繁衍了子孙后代,这点重要的说明了,中国的风水运用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命健康延续。
风水知识中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气候,春夏秋冬不同的节气,不同的气候特点,特别是风向,以风向作为出发点。风水是民间科学,也是民间传统艺术,风水知识最早的运用是人们早期对环境的合理运用。早期的最早形式与住宅有关,受到中国关于崇祖和孝道思想的影响,从而开始将风水的文化思想运用在选择墓地。
古文献记载,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已有相地选址的实践,流传至今的《管子》、《周礼》、《诗经》等典籍中均有古人运用风水相地的记载。东晋郭璞《藏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对风水研究出来的成果,目的是为了风水学说更加完善。风水学说经历了唐宋发展与稳固时期、明清的兴盛与传承至当代的消沉与勃兴,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同发展,成为世界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绝无仅有。
二、研究目的
风水学说是一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性学说。里面包含了古人对顺应生态环境生存的法则,以及如何应对大自然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在顺应大自然生存的是同时,也要改造自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环境。这部学说中还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民俗色彩,2比如在重大节日举办的活动,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婚嫁、埋葬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在风水学说中都有讲到,这里面包含了具有合理性的科学和迷信的混合体。风水学说的发展与古代其他学术不同,风水学说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渐渐消退,它凭借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大量的文学记载典籍在民间流传,这看起来并不科学的知识系统,却真实的反映出古人对于天文地理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这对认识古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起到很大的学习作用,风水学说对于生命的延续、对安全居所的向往、对美的欣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宗教的社会体系等值得研究。
三、研究意义
研究风水学说涉及到很多学科,关于风水学说的理论深奥难懂,从中国古代的都城建造、寺院、皇陵建筑、园林建筑到中国古代村落、民居等诸多领域都有风水文化的深入关联。如果不了解风水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对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无法了解古人在运用风水学说中所传递的文化核心。
风水学说中,其中包含丰富的美学,这种美学具有中国审美特点,而这一特点运用在建筑中,把风水讲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发挥到极致。古代建筑设计师对审美浓厚的欣赏,有关风水美的思想是研究风水学说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风水学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与儒、道、释不同的文化思想相互融合一同发展,吸取各家精华。中国的宗教道教与风水的关系联系紧密,有着一样的生长背景与思想基础,在风水的审美观融汇了儒家、道家、佛教对审美的观点。研究风水美学要把所运用的是知识深入到大环境里,风水的美属于自然美,具有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曲之美、阴柔阳刚之美。同时把风水的理论与环境美学相结合,将水环境与环境美学、气候环境与环境美学、地质环境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去研究学习。把风水理论知识放在实践中进行合理的实际运用,如:安全第一、顺应自然、阴阳平衡、五行相克、曲折致灵、和谐有情。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与风水美学的思想理论运用极致,相地立基、背山临流、曲致有情、理水以及和谐与自然,把园林的美体现淋漓尽致。中国的宗教建筑与风水美学密不可分,从寺庙的选址、建筑形式以及布局,美学思想的融入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
四、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系统和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特有的地理学的理论知识是古代中国人研究的成就和结晶。
风水起源于中国,但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传入,尤其是现代科学、现代建筑学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之后,中国历史上的风水文化沦落民间。《风水理论研究》一书中表明风水具有科学性,指出风水中虽然含有封建迷信,但是它的理论知识和建造的实践经验是对拥有良好居住环境的追求和向往,是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研究风水,热情不减,但水平不一,对于风水的研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发展史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风水学。
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从魏晋时期山水画宗祖的顾恺之到明清时期“作画亦讲风水”的山水画家,都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他们将风水中讲到的大自然的元素,全部表现在绘画中,让人们看到画作的同时,也感受到风水对于艺术家的影响力。
风水思想不仅在绘画上受到影响,对环境也深受中国古代风水思想的影响,画家所绘画气势磅礴的大山与心中理想居住的环境惟妙惟肖,艺术家将他们能用来表达内心的方法,把风水融入进去,是对这门学说的崇拜。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透漏着对风水学的研究,如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杨万里《东园醉忘暮山》,表达出很实际的风水宅居模式和景观模式。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也存在风水,而西方并没有像中国风水那样将它运用在建筑中,而是运用在了西方哲学里面。在东、西方建筑里面,都具有东、西方特色。西方建筑里面将空间的利用做到最大化,从自然美学考虑,西方的建筑建造运用量化、物理格局、高低等数据化的方式,呈现了西方建筑的特色。
外国人研究风水是从传教士对中国的记录开始的,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与文明》在文章中指出风水能给人带来好处。比如,要求种植树木阻挡狂风,居住周围有水源人类可以生存,李约瑟从美的角度,用美学思想研究中国风水,认为中国风水具有独特生态美。
清乾隆时期,法国传教士韩国英来到中国,被美丽的中国园林景观所深深吸引,援引古代刘舟建筑大师的描述,反映出美学源自风水理念,他指出,建造居住点和建筑选址的首先是要求空气新鲜,朝向良好,土地肥沃,澄湖急汌,和谐有序,背面有山,山体可以阻挡风。
西方学者对中国风水的研究,认为中国建筑将风水学说运用在其中是对环境选择的重视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为了要在大自然中长久生存,就要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东、西方的建筑具有它们独有的特色,但是核心是一样的,外国研究中国风水并没有深入中国的文化,对于风水的理解和诠释没有深入,而中国人研究中国风水的优势在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我们的土地,作为中国人研究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对我们有利的学习资源。我们应当历史地、科学地看待风水,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风水学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五、研究方法
1.查阅关于风水学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风水的文化和起源,以及风水对文化价值的影响。
2. 研究风水理论,学习研究风水理论知识,指出在知识运用中体现的中国美学特点。
3. 运用风水美学的知识结合实际中如何实践具体措施和实际运用
六、研究计划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选题的重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风水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环境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
2、选题的难点 :需要加强翻阅有关风水的相关书籍,对风水理论知识要熟悉掌握,学习美学的基本特征,研究风水美学的运用和实际措施。
3、选题的创新之处:风水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成分,这是人们在研究风水思想中忽略的一个方面。本论文将美学的特征渗入在风水理论中进行研究,研究风水中体现的中国美学特征以及风水美学的具体措施及实际运用。
(二)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成因尽管中西之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形而上化的过程,然而中西味美其后的发展流变却截然不同。中国味美的内涵不断深化,已然成为我国古典美学世界里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西方的趣味却因审美的内在官能化而逐渐脱离了原始意义的味觉...
现代性仍然是我们思考当代生活时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所谓现代性,就是与传统社会足以形成分划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一系列特性和价值观念,比如理性至上、人类中心、文明进步、科技万能等。当我们讨论现代性时,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的经验分析,总是比概念推演更切...
一、生活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苍茫,千万人中,每个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那便是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美的不仅是它多样的存在,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激发了...
摘要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
第三章、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中的审美嬗变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微现象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特定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也必然包含着审美上的种种嬗变。这是因为,审美尽管在上层建筑中仍属上层,但也最终将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以及其他社会变量的...
0引言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人类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主体发出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客体的意象在主体那里形成映射,这个映射物是一个融合了客体意象与主体创造的新的意象,同样的客体会...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美学的原创性贡献对现代美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被工具理性主宰的时代,席勒继承了卢梭等启蒙学派的思想传统,发展了康德的美学思想理念,将康德的形式美变为一种对现实的批判力量。通过对人性完善和社会改造的...
第二章风水中体现的中国美学特点美学中的美是广义的,中国美学中对美求真善顺应自然达到的美,古人通过运用中国传统风水知识在选择居住地点或建筑时会考虑气候问题,建筑地的地质问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水学说,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是重要的一部...
白色,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颜色之一。先秦时期,人们在已经认识和能够区分的颜色的基础上,归纳出五种颜色,它们分别是青、赤、黄、白、黑,又称为“五正色”。...
美,并不全是如柏拉图描述的那样,是纯粹的理性才配拥有的,但它确确实实是诗性的创造;审美活动也不是只能流变于纯粹精神世界当中的思想的活动,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视域内的显现。也许它不够形象化,也许我们不能像摘一朵花一样摘走收藏,但自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