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日常生活审美化探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8-10 共4194字
摘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非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一直争论不休。 随着“美学”这一词汇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不是使美学朝着更远学科发展的美好前景而是使得美学与其发展道路渐行渐远的背离。 美学成为了马克思曾经批判的“早在十五、十六世纪就引起的美学上的反感”.[1]

  其实,马克思提出关于“美学上的反感”针对的是卡尔·海因岑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它要讨论的是在德国“目前我们正处在类似十六世纪的革命时代的前夜, 粗俗文学重新出现”. 可见,当时的“美学反感”具有类似现代与后现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因为不能否认的是:粗俗文学的根本来源就是日常生活。 就从这一方面看来,日常生活如果一旦进入审美中,就造成了一种类似于“粗俗文学”性质的“美学上的反感”但是,我们又不能片面的认定一切日常生活带来的都是“美学上的反感”,日常生活中仍然有着关于美学本质的内涵。

  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争论的存在,争论双方不可妥协的症结在于是否承认其命题的真假性。 为了更好的呈现此问题,我们首先分析此命题提出的背景与命题本身关于概念的界定,探讨此命题提出根源是否适宜以及此命题在现代中国成为可能的现实性。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背景与根源

  日常生活审美化完全意义上的提出归功于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德国沃尔夫冈·韦尔士的《重构美学》以及美国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 此三者如同三驾马车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完全构建了起来。 一战后,随着工业的超前进式发展,生活模式上充斥着以消费物质产品为占有的生活现状;在表现形式上影像或幻觉意识的不断出现获得人们的认可。 这使得在 20世纪 20 年代在美学设计领域出现了达达主义、 历史先锋派以及超现实主义理论。 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将这些以身体、行为、感觉客观存在的与虚幻存在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品”统一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作品特征之中。 同时他提到“消费社会中因媒体原因,实在与影像混淆,美学的神奇诱惑到处存在”.

  可以清晰的看到迈克·费瑟斯通已经摆脱了经典美学的束缚, 把日常生活引入美学范畴中,但是它又游离于经典美学之外。 承认与反承认成为以后我们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的纠结点。

  如果进一步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哲学根源, 其实席勒早在《美育书简》就有过这样的论述“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段中,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断片了”虽然席勒没有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美学的运用以及审美,但是他明确的否定了“非日常生活审美”带来的人“断片化”.

  人应该在劳动、 平常的工作中享受美带来的整体性与丰满性即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审美。 而持种观点的更有海德格尔关于生活中“田园牧歌式诗意的丧失与可惜”以及昂利·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性思考。

  昂利·列斐伏尔在其着作《日常生活批判》中将日常生活分成了现代化以前与现代化之后二种不同的状态。 在现代化之前,他认为日常生活是自在的存在着,就是自然。 它与自然界的万物、 生活环境中的工作以及精神享受中的艺术是无差别的。 宗教统摄着艺术与非艺术的哲学、科学以及道德,他们始终保持着和谐一体性。而随着“消费时代”、“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发展,劳动分工、社会分化、人类生活领域被割裂,日常生活与带有审美意义的经典美学艺术品被肢解。 就我们切实感受到的是,而这种分离使得日常生活开始变得单调、无趣、空洞、重复、机械以及无所适从。 最终人在“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性变革所必须立即做出的回答的问题: 探望整个人生有无意义”,[4]找到那么一种关于体验、 表达人对于现实的痛苦、无奈的审美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无归属、无存在感、无意义的背景下对人生存在意义的一种人人可以体验、 创造的审美过程。其实海德格尔关于“诗意的栖居”以及王尔德、福柯在个人实践上的尝试就是将日常生活个性化、 审美化、 艺术化。例如王尔德身穿奇装异服游走于贵族上层,福柯开始吸毒与同性恋相好, 而他们将自己与大众雷同的日常生活拉开距离,就是一种典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与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中, 中国接受此观点历来受到各种不同声音的质疑: 中国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中,也不存在跳跃式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西方进入了“消费时代”之后,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的艺术作品、理论接踵而至。 而反观中国现实,中国整体上仍处于温饱型的社会中。物质、精神上发展的的极度不平衡使得在中国美学界美学界出现了二种情况: 一是我们在接受西方语境下的理论中,忙于接轨后现代的美学,不断将西方的后现代理论介绍到中国, 并且某些学者做着中国式的解释与中国式的发展。二是着力于重塑被肢解和扭曲过的经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在概念上、内涵上作着比较。意图在现代的语境中,将中国经典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沟通,使得二者有着生命力上的活力。如此,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就出现了社会发展背景上的矛盾: 中国美学还没有进入现代或者后现代的语境之中,但是现代与后现代语境的理论与艺术品却进入了中国,在中国繁荣起来(特别是西部发达地区)。 从这一点看来,“美学上的反感”显得更加强烈,在不存在语境条件出现的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显得更加的不合时宜。

  但是,恰恰相反,不管我们在理论上如何的争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不合时宜。 日常生活中,从西方传入的波普艺术、机械复制主义的美学设计,填满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一种艺术审美的形式出现在原来不可能到达的地方,例如报纸、瓶盖、地毯、可口可乐商标、明星肖像开始在艺术品展览中频繁出现;大地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乃至在卫生间里都充斥着类似美学的“艺术品”,不可思议与不可理解的行为艺术也带有美学的思维。大量“艺术品”“虚拟真实”,艺术品本身却被“类像”的产品所模仿,“存在真实”反而显得粗糙不真实,由此一种泛美学理论在西方,也与西方更密切的中国开始传播与实践。 这种被波德里亚形容的“超美学”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事物开始成为了“美学符号”.

  在审美对象渗入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能无视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可忽略的的实在是:当我们在见到某一种平常的又刻意给我时刻提醒的日常生活品时, 特别是它以一种“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认识性的起源”开始上升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之外的关注,它是一种情绪或心灵的隐蔽直观,它包含着五官的整合感受。 同时在人的情感上一种喜爱、感动、怨恨、痛苦以及快感等等体验均已产生。这与不合目的性的自觉与经典审美体验不谋而合。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现实中国没有产生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语境下的非经典美学审美观,但是在现实的中国范围内, 特别是发达的东部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所要反对的应该是美学的滥用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美学上的反感”即我们应该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非美学”成分进行一次界定。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界定与预防美学滥用

  着名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曾经将日常审美阐释为通过具像的意指体系表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形式即一种关于 “现实的审美幻觉”.他明确的把“意指”中的“意”提到了非常高的层次。 此处的“意”当然不可等同于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意象”、“意境”而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意义”.在他看来,“意指”其实是没有界限的,任何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式”都有自己的意义, 也就是说任何的日常生活都有成为审美对象的可能。 同时,迈克·费瑟斯通在其着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引用了波德里亚和詹明信关于日常生活中关美的成分的界定“就是后现代主义”无深度“的消费文化的直接性、强烈感受性、超负荷感觉,无方向性、记号与影像的混乱或似漆如胶的符码的混合及链条的或漂浮着的能指。”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自身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接受符号化的趋势, 并且在符号的能指中同样可以感受到经典艺术品带来的美学体验。 模糊了界限的符号在不知不觉中被接受并不断产生类似的作品。这其中固然有经济发展、舆论引导以及审美心理的逆转等因素使得经典美学被日常生活审美化所代替。 其实经典美学以及传统艺术品对于审美对象所作的美学任务: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建构感性完美的人格。在我们进行日常生活审美中同样可以体验到,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因为人的“片断化”才使得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使自己更具有价值的对象进行重新的认识,体验到我们有限的日常生活中关于人感性上的一种触动。 其实从这一点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自我的妥协或者是一种使更多人倾向于完美人格的审美活动。精英式的,高雅的审美对象对于“大众文化时代”是不合适宜的,也不符合,美学的任务。 为了更多人可以欣赏到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对象,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可避免,我们所要预防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滥用,在日常生活审美中,我们应该警惕审美对象流于低俗与食利,而不是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

  显然,从我们看来,日常生活的审美性是真的,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落脚点在某一种意义上就是恢复审美本身的魅力。我们虽然不是人人都是创造美的主体,但是作为美产生的源泉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世界上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是法国着名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名言。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初衷,虽然我们将美学审美对象扩大了,但是扩大的对象不是没有边界的。在带着一种乌托邦自由的理想中,在生活原本充满情趣上,我们应该有一点具体可见的目标,接近日常生活中的美,人应该重新体验在狂欢中的感性因素,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艺术品。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舆论永远是喧嚣甚上的,经典美学并不是过去的美学,而正是经典美学的现实发展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成为了一种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在现实中,我们离不开各种美学意义上的“物”.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享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体验,不管是深刻的或肤浅的,这种有过美的体验经历就是一种审美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1.162.

  [2]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 明 ,译。译林 出版社,2000.34.

  [3] 席勒。美育书简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29.

  [4] 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