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原告应当就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和损害承担举证责任,并应就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作出说明。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被告提交充分证据证明排污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的,原告应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其不仅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分担,亦赋予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上的实际可操作性,也是对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因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条予以分析。
一、弥补《民事诉讼法》中环境公益诉讼类型单一的不足
环境侵权不仅应包括污染环境的行为,更应包括破坏生态的行为,这已经成为环境法学界的共识。《民事诉讼法》仅将环境公益诉讼限定在污染环境这一单一类型内不仅缩小了环境侵权的概念,人为的将破坏生态行为排除在外,更与现代环境法治理念相违背。因而,将破坏生态行为纳入环境公益诉讼当中具有进步意义。
二、虽然细化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规则,但仍有不足之处
首先,根据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要求,原告仅就存在侵权行为和自身损害承担举证责任即可。但是,该条仍要求原告就“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作出说明”。
那么,何谓关联性?证据法上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其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模糊性的概念,让人捉摸不透。另外,原告就关联性的说明应达到何种程度?在法律上并没有具体的要求。从司法证明的角度来说,关联性标准要求每一个具体的证据必须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意义。
如果从实质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考虑,该条即要求原告就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实质性的联系进行说明。这显然是不可能,无异于让原告就因果关系进行证明,与主张的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相违背。笔者认为,此处有关关联性说明的表述不严谨,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按照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应将“并应就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作出说明”予以删除。
其次,该条将被告予以区别对待。即如果被告的排污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的,原告应承担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如果被告的排污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的,被告就因果关系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笔者认为,这样的分类是不合理的,是法律退步的表现。《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早已明确规定,因环境侵权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并不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前提。无论污染者排污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只要造成了损害,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达标排放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损害,因为损害是长期累积、排放物质通过环境媒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原因上的复杂性。
如果因为是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就让原告承担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显然不利于救济受害人。因而,笔者建议,将该条第三款删除。综上,该条应表述为:“原告应当就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和损害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三、与《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关系
《征求意见稿》中第12条的规定是环境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适用规则。虽然具有上述不合理之处,但是,明确分担了诉讼双方的举证责任,仍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环境公益诉讼实质上仍然是环境侵权诉讼的一种,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而环境侵权诉讼则保护的是特定受害人的利益。属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但是,就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这一具体规则而言,两者在适用上不应有区别。笔者认为,可以将《征求意见稿》中的举证责任分担视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具体适用细则,虽然有不合理之处,但仍具有进步意义。
四、结语
尽管《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其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笔者认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仍应适用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同时,明确诉讼双方的举证责任。即受害人应对加害人的侵权行为、自身所受损失承担举证责任;加害人应对因果关系不存在及存在其他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韩德培编.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在诉讼请求、案件事实、证据证明等方面的共通性,目的在于在司法实践中实现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制度衔接、给予诉讼当事人更好权利保护等积极目标。...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存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举证方面的问题多种多样,既有对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或证据的形式要求等客观性规定认识错误,也有在主观上对举证是否达到高度盖然标准也法官认识不同,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已举证...
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公益诉讼制度开始在我国明确确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更是明确了在环境公益诉中起诉主体的范围,奠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基...
适格当事人是满足一定实体要件的民事诉讼概念,是沟通实体实施权与诉讼程序权的一个桥梁,[1]它一方面要求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应当与实体利益存在一定的法律关系,另一方面亦要求实体权益人应同时成为维护其权益的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因而,何者可以代表公益...
一、问题之提出2013年8月16日上午11时5分左右,光大证券爆发乌龙事件,引发当日沪指突然直线拉升100点,涨逾5%,2分钟内成交额约78亿元;午后指数则一路下滑,当日收盘下跌0.64%,创沪指六年来最大单日振幅。证监会于8月18日立案调查,8月30日决定罚没光大证券5.23...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成文法国家,所以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经过2007年和2012年的修改,可看出随着我国...
题目:处分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局限目录摘要关键词一、处分原则的理念基础(一)主体理念(二)权利理念(三)自由理念(四)契约理念二、处分原则的内容(一)享有处分权的主体(二)处分权的客体(三)处分权的内容三、处分原则在我国民...
第二章解决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问题的对策本章从立法论和解释论两种角度探索解决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问题的对策,为完善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由于劳动争议的特殊性,有必要寻求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专业化路径。第一节立法论...
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植入保全执行救济制度;应放宽对“牵连性”要件的认定,重视反诉在保全错误损害赔偿之诉中的适用,以在海事请求保全错误损害赔偿之诉中发挥反诉制度的价值。...
民事诉讼的模式探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个重大课题,与举证责任分配、当事人地位、法官地位等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是,长期以来对我国法院民事诉讼模式的研究也就仅仅局限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种诉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我国基层社会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