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现状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赵树勤;雷梓燚
发布于:2018-11-26 共11388字

  摘    要: 21世纪以来, 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突破了以往印象式评点、纯个案解读、单一批评方法运用的拘囿, 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走向。这一新走向具体表现为:其一, 比较研究视野的多维拓展;其二, 跨学科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三, 民族性问题的辩证考察。新走向为该研究领域注入新活力的同时, 仍存在双向互动的影响研究不足、跨学科的理论知识薄弱、“民族性”概念界定不明等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女性文学研究; 新走向;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现状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on female litera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has 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past impressionistic comments, interpretations of pure case, and single-criticism methods, presenting a welcome new trend. This new trend wa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eco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riticism methods;third, the dialectical study of the issue of nationality.While the new trend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field of research,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woway interaction, the weakness of cross-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uncertain definition of“nationality”.

  Keyword: Ethnic minorities; Female literature research; New trend;

  费孝通对国家多民族的局面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世界大同”, 这一表述指出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互补性、多元性的特质。从民族共生和文化共和的角度上看, 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学确实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方兴未艾, 学界有关批评也崭露头角, 但处于边缘状态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与主流文学批评相比仍相对滞后。21世纪之后, 随着研究队伍中青年新锐学者的倾心加盟, 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批评日趋兴盛, 其整体探究呈现出比较研究视野的多维拓展、跨学科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民族性问题的辩证考察的新走向。

  一、比较研究视野的多维拓展

  季羡林在1988年就提出“少数民族文学应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轨道”的设想, 并指出“对于少数民族文学不但要进行同国外的对比研究, 而且也应该进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的对比研究。” (1) 21世纪之前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大多将目光集中在单个作家或单部作品的思想阐释和形象分析上, 尚未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一定的参照系。在21世纪文化全球化以及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 研究者们发现, 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处在与汉族文学、兄弟民族文学同一的世界文学格局中, 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间的文学影响与互动应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探究的题中之义。因此, 比较研究的视野就这样多维度地展开了。

  首先是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邝琰将目光投向回族与苗族较高成就的文本———《穆斯林的葬礼》与《边城》, 从民族道德因素、封建家长因素、个人性格因素三个方面对作品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2) 朱育颖、白蕊发现回族作家霍达与张承志在小说内容和表现风格上的不同, 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开掘的相同。 (3) (4) 杨秀明分析了《穆斯林的葬礼》中回汉通婚的情节, 并将霍达与张承志、木斧等作家作比较, 指出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的回族叙事之间互文性诠释的可能与意义。 (5) 吕豪爽窥见回族作家霍达与藏族作家阿来由于文化印记、生存环境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小说中民族历史书写的相异, (6) 张华比较维吾尔族哈丽黛和哈萨克族哈依霞这两位新疆女作家在叙事策略上的异同。 (7) 此类平行比较凸显出研究者的开阔视野, 更为民族文学的研究发掘了新的路径。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汉族女性文学之间的比较。陶思莉将目光聚焦于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和汉族作家刘亮程, 剖析男女性作家在描写新疆广阔乡村牧场的散文中视角的相似。 (8) 少数民族女作家和汉族作家张爱玲也是近年比较研究的热点, 马燕发现维吾尔作家哈丽黛和张爱玲的小说之间的共通性, 体现在两性婚姻、女性自审及对传统的解构上。 (9) 代娜新从艺术风格和家族叙事的角度比较了叶广芩和张爱玲两位作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创作风貌。 (10) 邵非从人格的结构、母权世界、小说月亮的隐喻特征三个方面将回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 (11) 在影响研究方面, 任梦媛总结出霍达对《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冰爱情的悲剧书写, 是借鉴《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基本范式的基础上又结合时代特征做的进一步的延伸。 (12) 胡沛萍、于宏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无性别的神》、白玛娜珍《复活的度母》、尼玛潘多《紫青稞》为例, 分析汉语文学对当代藏族文学历史观念的影响。 (13) 阚海英则分析个案, 从民主思想、人物形象等角度发掘鲁迅对蒙古族诗人赛春嘎的影响。 (14) 长期以来, 汉族女性文学作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最大参照系, 对其深刻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

  最后少数民族作家与国外作家的比较。张直心发现白族作家景宜对肖洛霍夫的接受, 并将艾托玛托夫与哈尼族黄雁作品对读, 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在抒情艺术上对俄苏作家的借鉴。另外, 他分析佤族董秀英汲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养分, 创作出被称为“佤族的《百年孤独》”的民族史诗《摄魂之地》, 揭示了接受者的少数民族立场和审美趣味。 (15) 韦建国从人物命运的描绘和批判思想的彰显等角度解读叶广芩与托尔斯泰的“贵族情结”之异同。 (16) 曾丹将中国彝族阿蕾与美国墨西哥裔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进行对比, 分析她们在种族歧视、女性地位等问题上达到的共识。 (17) 伍丹、杨经建在性爱表现、叙事方式和诗化风格方面确认满族作家赵玫是受杜拉斯影响最为深远的当代女作家之一。 (18) 此外, 还有研究者在理论上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和西方女性文学进行比较, 对反思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比较研究具有独特价值。 (19) (20) 黄晓娟、张淑云、吴晓芬合着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一书, 通过比较东南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与我国壮族、回族、满族、彝族、藏族等民族的女性文学, 探析处于边缘写作状态的女性心灵诉求, (21) 将研究视野延伸至国外作家作品及文学的比较的批评, 体现出国内学界视野的创新与开拓。

  世界眼光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中的应有之义, 比较的研究能够更为清晰地勾勒出研究本体的艺术特色和美学风格。对个性差异的坚守, 和对多元共存的呼唤, 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比较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跨学科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

  翻检20世纪后期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我们发现, 其批评文本大多采用传统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的批评方法。步入21世纪, 不少学者在原有的批评方法之上, 借助生态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理论来观照各种少数民族文学现象, 以求深入揭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社会本源、文化功能、宗教特性和民族特色, 在拓宽文学研究领域的同时赋予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更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质。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的研究方法, 是文学与环境学、生物学的一种跨学科研究。而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的亲近, 使得作家们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感受尤为深刻, 加之女性作为“自然”的表征, 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成为研究的新常态。青年新锐批评家刘大先指出:“生态女性主义将关注女性的生存和自然的状态平行, 其生态意识促使我们对于文明进程、历史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思维方式、民族心态与生活习俗都做全面的观照。” (22) 运用生态批评观照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是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因素融合下的结果, 并且在新世纪以来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叶尔克西的自然清新的生态散文和叶广芩的深刻理性的动物小说是生态批评的独特范本。研究者或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 窥见叶尔克西散文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观。 (23) 或在她描写人与自然、人与非人类相处的篇章中探求她发现美、表达美的文学追求与担当。 (24) 也有学者颇有见地地指出“叶广芩从家族小说到秦岭系列文本的转换, 亦是在其个人的创作历程中不经意地演绎了这种从人际伦理到种际伦理的伦理关怀的时代转向。” (25) 更有研究者在哲学内涵、叙事章法和描写方式等角度着力, 探析叶广芩具有中国文化心理与品格的作品, 为外来理论“生态主义”与中国传统小说批评的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6) 另有研究者关注土家族作家叶梅的生态书写, 指出她通过塑造风光秀美的鄂西世界, 对土家儿女生存境况和独特的生命意识进行了观照。 (27) 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资源。 (28) 女性、艺术与自然是融合一体的, 女性与自然的天然亲近, 恰为生态思想与女性主义的结合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也为生态批评提供发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后现代文化空间理论兴起, 深刻影响了其后数十年的文化研究, 并在90年代初期开始渗透到文学批评领域。傅钱余分析纳西族作家和晓梅小说中所营造的“空间”所具有的隐喻性含义, 指出作家所营造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故事发生场所, 它们是空间化的一种体现, 是与文化传统、与人物的情感直接相关的感觉空间, 当地理空间和民俗仪式进入作家视角成为其文本世界中的重要一员时, 这些“空间”的文化意蕴显得尤为重要。 (29) 郑春凤、贾惠淇认为朝鲜族作家金仁顺善于通过客厅、浴室、卧室、酒吧等空间意象的营造来隐喻现代人的精神困遇。 (30) 房广莹指出叶广芩小说在“大宅门”这一闭合空间的构建和解构, 象征着小说中家族的没落与崩溃、后辈的逃离与出走, 具有挽歌式的忧思。 (31) 将空间叙事理论引入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凸显了民族文学空间研究的价值, 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理论方法。空间叙事学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兴起, 直至新世纪才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 大多成果都以国外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 对于国内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运用尚未成熟。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空间批评仍存在系统性理论介绍不够深入、运用不够自如等缺陷, 但这些研究者的实践无疑是有效的尝试。

  “文化学”也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其中民族文学中的宗教因素吸引部分学者的目光, 他们一方面从作者所属民族的文化出发, 阐释其文化影响下宗教因素的存在与表达, 聚焦于民族内部文化的反思;另一方面从中华文化的认同出发, 高屋建瓴地指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创作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建构意义。韩春萍从回族作家马金莲创作中的“女童-少女-母亲"叙事视角出发, 分析在现代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文化转型问题, 认为女作家的创作有利于维持文化内部的平衡与活力, 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反思意识。 (32) 文化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是不可忽视的民族心理机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其鲜明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李晓峰阐释作品中中国传统的玉文化与伊斯兰的月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揭示出中国穆斯林的族群身份认同是文化冲突的根源。 (33) 岳凌、王本朝探究作品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元素, 以及作家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 (34) 宗教的视角同样投射到佛教文化圣地青藏高原, 倪金艳指出新时期藏族女作家书写雪域高原时呈现出的神幻色彩源于神佛文化的影响, 在宗教"禁欲"理念主导下, 她们文本呈现出节制的叙事风格。 (35) 耿筱青揭示藏族作家梅卓的小说中悲悯世人、觉悟众生的创作理念以及空灵的艺术境界产生的根源乃是藏传佛教及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 (36) 除了地域性的文化观照外, 研究者通过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将特殊性的民族文化与普遍性的中华文化内在联系起来, 阐明她们为促进民族文化向心力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做出的重要贡献。 (37)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跨学科研究方法旨在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观点和材料来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与阐释, 解决本学科的问题, 阐发本学科出现的现象。跨学科批评的有效实践, 可谓另辟蹊径, 极大的丰富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研究层次, 为此研究输入了新鲜血液。

  三、民族性问题的辩证考察

  民族性是民族文学的本质特征, 它建立在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身份的建构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上, 民族作家以特有的民族思维进行民族题材的书写, 塑造民族形象, 追溯民族历史, 表达民族情感。以往的批评常常围绕民族特点、地域特点对民族性进行阐释, 新世纪以来,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者不仅更加深入探究作品中民族性的本体内容, 还将民族性置于和现代性以及时代性的辩证关系之中进行考察, 形成了深入精微、多元综合、辩证融合的研究新走向。

  首先是对民族性内涵的深入探究。这种“深入”体现在不再简单地将民族性理解为民族的独特风景、风俗习惯的浅层次展示, 而是试图深入民族文化的肌理当中, 以寻求某种深刻的民族性表达。毕竟, 比起蒙古族作家笔下的大草原、藏族作家描绘的格桑花、回族作家书写的清真寺这些表层的民族代表性元素, 触及到民族性深层次内涵的往往是民族的内在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元素。范庆超认为满族作家庞天舒将满族的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等元素揉进小说, 形成一种直观、浓厚的满族文化氛围, 并以此作为民族性阐释的“首选”。 (38) 他进而提出, 民族性的表达不能只停留在“贴标签”的展示层次, 并以叶广芩和庞天舒的小说为例, 指出前者通过家族命运来感悟民族命运, 后者运用“对比性的寓言结构”加深读者对于满族命运甚至是民族、历史变迁的思考。两位作家从文化表达、道德阐发、艺术志趣等角度加深了对民族性的书写。 (39) 一些学者还考虑到民族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认为二者共同构建民族性, 均不可偏废。贺仲明发现藏族作家梅卓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性, 即对民族历史的追溯和英雄传统的建构, 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 以及对其在现实中生存的忧虑;还在场景、意象、语言、叙述视角等形式方面建构起民族性。 (40) 王珂以作品中民族性内容的多寡、程度的深浅、气息的浓淡为尺度, 将少数民族女诗人现代汉语诗在形式上的抒情倾向进行分类, 给21世纪的女性民族诗歌及批评带来一定启示。 (41) 袁素敏将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女性身份结合, 认为作者对少数民族女性对民族身份的坚守与其对女性身份的维护是一致的。 (42)

  其次是对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阐释。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必须从边缘走向主流, 并突破男性主导的话语困境, 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现代性站在传统的背面, 对传统的民族性必然有所遮蔽, 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在此中, 学者发现不同作家对现代性的态度不尽相同。严英秀指出藏族作家央珍和梅卓拥有积极融入现代性的文化自觉, 她们以对本民族文化深沉的热爱出发, 展现本民族的现代性诉求, 并为现代性化的社会实践进程提供文化养分, 在持守和嬗变中创造新的传统。 (43) 马晓玖认为哈丽黛、热孜万古丽等维吾尔女作家吸纳现代意识, 以现代眼光打量民族文化中的劣根性, 站在现代性立场上反省民族的内部精神, 对民族文化存在痼疾的忧虑与鞭挞, 表现出民族的自我批判力。 (44) 徐其超指出回族作家霍达认清传统文化中落后于时代的负质, 呼唤民族同胞抛弃非现代性的文化因子, 吸纳现代性因子, 使民族文化心理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变。 (45) 相对地, 学者们也发现了拒斥现代性的作家。崔晓艾认为回族作家马金莲以女性及儿童视角, 以民间立场返璞归真, 游离于现代性之外, 是反叛现代性的间接表达。这种执着于乡土的现代性叙事策略, 使她在80后作家中独树一帜。 (46) 马晓玖关注到叶尔克西、阿维斯汗等哈萨克女作家对民族性的坚守与现代性的困惑, 由于民族本位意识强烈, 她们挖掘本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 通过对游牧文化中美好品质的礼赞, 间接与现代文明进行抗衡。 (47) 在现代性困境下, 民族作家只有以忧患意识、进取意识、整体意识、开放心态这样的现代品格对本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继承与创新, 才能融入表现现代社会生活的主流话语层。

  最后是对民族性与时代性关系的探讨。在21世纪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背景下,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学者们指出, 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独具韵味的民族美学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学共同构建了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刘大先深切关注到边地文化中时代社会与个体生命的糅合, 他结合藏族女性文学创作实际, 以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和格央的《让爱慢慢永恒》为例, 理性分析民族本土文化特色与平和从容的民族美学是作为时代文学现实的一部分, 是多样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是民族文学复兴的原生动力。 (48) 朱华对比土家族叶梅与汉族池莉两位湖北女作家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两方面表现的不同, 指出文学既承接历史发展过程, 是该民族各个时期文化的叠合, 又以该时代的现实社会为基础, 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49) 母语写作方面, 杨玉梅关注到朝鲜族作家金锦姬和许莲顺的作品充满浓郁的人情内涵和时代触感, 饱含当下女性在婚姻与社会中的生命体验, 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50) 对民族性与时代性关系的把握, 说明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民族性价值追求应忠于时代, 真切感受当今时代精神的脉动, 给现实以观照的目光, 彰显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当下的少数民族女作家, 既有弘扬民族性的立场, 又有追求现代性的愿望;既有回溯民族传统的习惯, 又有投身于当下时代的理想。学者们深谙这种复杂的创作心理, 并从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溯源求本, 试图辨认复杂的民族性问题中的关键质素, 辩证看待民族性与现代性、时代性之间的关系, 为学界关于民族性问题的研究拨开些许迷雾。

  四、反思与期待

  21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走向, 既源于新时代背景下思想解放和文化交流的深入, 也源于创作队伍上一批具有学院背景的青年学者的加盟。这一新走向突破了既往探究中单一封闭的壁垒, 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对话交流以及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双向互动, 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开放、多元、包容的形态, 丰富繁荣了当代民族文学及其文学史研究。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实践意义。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种批评新质出现的同时也蕴含了某种缺失。

  在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常常重横向的平行研究, 轻纵向的影响研究。他们更多地热衷于两位或多位作家作品之间的对读与阐释, 对探析源流的影响研究关注不足。一方面, 研究者倾向于将比较的视野投向汉族文学与国外文学, 而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学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影响。传统文学被视为民族文学的灿烂瑰宝, 其中民间故事、传说以及歌谣对当代女作家也存在或深或浅的影响。如满族作家庞天舒幼时就接触到本民族的远古神话与民间传说, 其创作深受满族传统文学的影响;叶广芩继承了满族文人写作的优良传统, 忠于社会生活, 抒发家国情怀, 追求雅俗共赏。另一方面, 研究者往往将少数民族女作家置于影响研究中被动接受的一方, 极少关注到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并非被动的单向度的承受者, 它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中向汉族文学甚至国外文学输送有益养分, 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如《穆斯林的葬礼》已有英语、法语、韩语、维吾尔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等译本, 在国外已有不同程度的阅读与研究。研究者应该挖掘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在域外的翻译、传播与研究情况, 以及与汉族文学、世界文学的互动态势, 最终促进多民族文学的交流, 在平等的对话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在跨学科批评方法的运用方面,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者虽颇有新意地发掘了文学与生态学、文化学等其它学科之间的关联, 但与国内外跨学科综合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 整体上仍相对滞后。首先, 在运用跨学科批评方法时, 研究者极少发掘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某些学科, 比如语言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学科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中独特的汉语使用, 或由于地缘因素形成的与文化中心的隔离心理, 以及带有民族韵味的歌谣艺术等等, 这些都值得用跨学科方法进一步探讨。其次,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研究者使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范度不够, 学科的功底亦有待加强。研究者应对所用学科理论有透彻的理解, 有文本与理论契合的独特发现, 避免理论阐释简单化和机械化的生搬硬套。此外, 不少文本具体分析有余, 理论建构不足。不少批评文章仍流于感性概述和归纳, 缺乏辩证且富逻辑性的理性阐释与提升。

  在民族性问题考察方面, 批评者们大多能对作家作品进行辩证评析, 对民族性的理解也力求深入其本质内涵。但不足在于, 一方面学界对“民族性”界定尚未统一, 有时常将“民族性”与“民族气质”“民族特色”混为一谈, “民族性”是与人类性、世界性、时代性、现实性、现代性等多种元素相互作用下综合的、动态的客观理论体系。另一方面, 研究者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关注不够。我们应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坚持怎样的文化立场, 如何看待世界范围内华人女作家的民族主义问题 (51) , 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尤为重要。现今有不少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声誉, 但她们作品中的世界眼光、普世价值却缺乏阐释。

  反思既往研究的得失, 我们更应该深切认识到, 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民族文学研究一旦封闭在本民族文化体系之内, 就不太可能在思维模式与研究成果上有新的突破。当今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仍处于双重边缘的地位, 如何将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结合, 完成对既定话语模式的突破;如何在介入本民族历史与现实思考的同时, 最终的旨归又不局限于本民族的视域;如何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 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 坚守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如何在体现文学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性的同时, 又反映人类价值的普遍性, 从而让国内外更多的学者关注到我国的民族文学创作, 彰显中华民族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这无疑是当下各民族作家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也是研究者们理应着力的重点。

  注释:

  1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554页。
  2 邝琰:《〈穆斯林的葬礼〉与〈边城〉爱情悲剧比较》, 《文学教育》 (上) 2009年第12期。
  3 朱育颖:《同一民族壮歌的两个音符---〈心灵史〉与〈穆斯林的葬礼〉之比较》, 《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 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期。
  5 杨秀明:《迁徙, 迁徙---现当代回汉通婚叙事多维比较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
  6 吕豪爽:《民族历史叙写的两种文学景观---〈穆斯林的葬礼〉与〈尘埃落定〉之比较》, 《名作欣赏》2006年第12期。
  7 张华:《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叙事策略之比较---以哈丽黛〈轨道〉和哈依霞〈魂在人间〉为例》, 《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 陶思莉:《回归自然与逃避都市---叶尔克西与刘亮程散文创作的相似性研究》,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9 马燕:《婚姻·内审·解构---哈丽黛·伊斯拉依里与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中的互文性》,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0 代娜新:《贵族家世与家族小说---满族作家叶广芩与张爱玲家族小说比较研究》, 《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11 邵非:《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比较〈穆斯林的葬礼〉和〈金锁记〉》, 《语文学刊》2007年第2期。
  12 仁梦媛:《〈穆斯林的葬礼〉和〈红楼梦〉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 《大众文艺》2015年第11期。
  13 胡沛萍, 于宏:《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当代藏族汉语文学》,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4年, 第224页。
  14 阚海英:《试论鲁迅对赛春嘎创作的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
  15 张直心:《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 《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6 韦建国、吴孝成等:《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西北多民族文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第208-220页。
  17 曾丹:《女性书写与族群呐喊:阿蕾与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比较研究---以〈嫂子〉与〈芒果街上的小屋〉为例》,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18 伍丹, 杨经建:《东西方两种诗情的遇合---论杜拉斯和赵玫》,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
  19 王智音:《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的比较》,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2期。
  20 宋占海, 陈思:《西方女性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学批评---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例》,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1 黄晓娟, 张淑云, 吴晓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年。
  22 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族裔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口头诗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 《民族文学》2006年第4期。
  23 汪娟, 牟泽雄:《叶尔克西散文中自然书写的生态意识》, 《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24 郑亮, 王聪聪:《在生态中永生---叶尔克西〈永生羊〉的生态批评阐释》, 《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6期。
  25 李玫:《空间的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叶广芩秦岭系列文本解读》, 《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6 冯晟:《传统文化的“复魅”:叶广芩的秦岭生态文学建构》,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
  27 曾娟:《论叶梅小说的生态书写》, 《小说评论》2015年第2期。
  28 宋俊宏:《寻绎土家族作家叶梅小说中的生态资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
  29 傅钱余:《纳西族作家和晓梅小说的空间叙事---兼论当前空间叙事学研究的局限》,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5期。
  30 郑春凤, 贾惠淇:《我们生活在自己命名的白天与黑夜之间---金仁顺小说空间意象解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31 房广莹:《叶广芩家族小说的空间化书写---以〈采桑子〉为例》, 《文艺评论》2016年第8期。
  32 韩春萍:《马金莲小说中的女童视角及其文化意义探析》, 《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
  33 李晓峰:《冲突:宗教、文化抑或文明---重读〈穆斯林的葬礼〉》,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3期。
  34 岳凌, 王本朝:《〈穆斯林的葬礼〉与伊斯兰文化探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35 倪金艳:《高原女神的节制歌吟---神佛文化影响下的新时期藏族女作家汉语书写》, 《昌吉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36 耿筱青:《追寻“如月离云”的意境---梅卓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因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37 黄晓娟:《新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以获“骏马奖”的女作家作品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
  38 范庆超:《战争叙述的启蒙追求与民族历史化实践---满族作家庞天舒战争小说论》,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
  39 范庆超:《新时期满族文学的民族性维系》, 《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40 贺仲明, 李伟:《民族身份的自觉与地域诗性的探寻---梅卓小说论》, 《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
  41 王珂:《民族性:浓、淡、无多元相存---论20世纪末期少数民族女诗人现代汉语诗的抒情倾向》,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42 袁素敏:《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的建构与交融---以满族女作家叶广芩为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3 严英秀:《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4 马晓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碰撞与超越---以哈萨克女作家和维吾尔女作家作品为例》, 《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5 徐其超:《回民族心灵铸造范型---〈穆斯林的葬礼〉价值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期。
  46 崔晓艾:《用本色书写方式重塑乡土的现代性叙事策略---回族女作家马金莲面对现代性如何探索新的文学创作之路》, 《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47 马晓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碰撞与超越---以哈萨克女作家和维吾尔女作家作品为例》, 《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8 刘大先:《高原的女儿.当代藏族女性小说述略》, 《民族文学》2008第3期。
  49 朱华:《叶梅与池莉小说作品人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比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50 杨玉梅:《世纪初少数民族母语写作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色》,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51 王小涛:《论张翎〈金山〉中的跨国民族主义》, 《湖南科技大学》 (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

原文出处:赵树勤,雷梓燚.21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走向[J].中国文学研究,2018(04):156-16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少数民族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