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谚语?有人说“谚,俗语也”,“谚,俗所传言也”;还有人说“谚语,熟语的一种,源于民间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警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实践经验”。《汉语大词典》中对谚语的释义为:“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练的古训、俗语。”如果说汉族谚语琳琅满目,妙趣横生,那么兄弟民族的谚语也是广袤浩渺,美不胜收。
一、异彩纷呈,民族特性放光彩
谚语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各民族的谚语依存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而且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在少数民族地区, 谚语与各族人民血肉相生,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少数民族谚语因各民族社会发展、语言特点、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心理素质的差异,加之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及区别于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谚语的民族性,民族性是少数民族谚语的重要特征。
(一)少数民族谚语的民族风格和特征首先来自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1949年之前,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封建制、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公社制等多种社会政治形态并存的状况。如西藏地区存在着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存在着以黑彝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这些社会生活保存了一部部活的社会发展史,使少数民族谚语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如藏族谚语:“官吏权越大,奴隶苦越深”;彝族谚语:“黑彝在马上兜风,想的是金银满山;娃子在田间劳动,想的是黑彝完蛋”;景颇族谚语:“山官发怒村亭垮,头人发怒民遭殃”。这些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尖锐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少数民族谚语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充分表达了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如:“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畲族);金沙江水流不尽,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彝族);苦藤结甜瓜,种在太阳家(土家族);度过黑夜的人,才知道白天的可爱,受过折磨的人,才知道翻身的幸福(藏族)。”这些谚语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从对比中反映了新中国的建立给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语言质朴,感情深沉,富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 。
(二)独特的经济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素材来源。中国现有少数民族总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广,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并非传统的农耕经济。试看下例:满族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马背民族”,骑射是他们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满族谚语中反映骑射生活的比较多,这些谚语用极简练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独特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使我们体会到了满族那种粗犷豪爽,乐观向上的民族特征。如:“不会骑马不要去打猎,不会拉弓不要去打仗;武艺精不精,单看马箭功;拿弓的人忘不了箭,骑马的人忘不了鞍;高山离不开云雾,猎人离不开猎歌。”这组谚语充满了狩猎骑射的生活气息,朴实生动的语言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茫。似乎是在总结生活的经验,又好像是在告诉人们骑射生活的常识,如果没有马背生活和射猎经验,是不可能产生这样的谚语的。又如生活在西北边疆的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族有使用猎鹰的习惯,因此就有:“熟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来表达掌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性。而生活在云贵高原山林里的苗族人则用“要想吃果实,就得珍惜树上的花瓣”来说明同一个道理。佤族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他们经常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或者在狩猎过程中逐渐驯化饲养了各种动物,熟悉它们的习性特点,因而反映狩猎的谚语很多,如“抓麂子要心细,脚轻计谋巧,打豹子要胆大,箭准勇气高”。以上这些谚语都是跟民族的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经济生活的差异,使谚语产生的物质条件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所借用的事物都是本民族或当地特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或活动。如满族的马匹和弓箭、柯族的猎鹰、苗族的野果采集、佤族的山林狩猎等。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谚语不仅能够反映民族的某种文化,而且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三)自然环境对少数民族谚语的影响。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以畜牧为业,因此在蒙古族谚语中常常把马、骆驼、草原等事物当作描写的对象或者比喻的载体。例如:“马,能辨识草原才是一匹骏马;看不清自己头上的骆驼,能看清别人头上的细针;朋友多的人,走遍草原,脱离了群众,寸步难行。”蒙古族谚语还喜欢借用大雁的形象。如:“大雁南飞,是为了追求温暖的春天。人民跟着共产党,是为了过美好生活;做坏事的人,即使骑上大雁也逃掉不了。”这些场景的描绘不仅具有地方特色,还被赋予了较强的时代感。藏族多聚居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请看谚语:“金色的太阳,会晒化山上的积雪;银色的月亮,能照亮黑暗的大地;老虎从来不敢吃集群的牦牛;骏马是否算良种,羌塘才是跑马场。”终年不化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牦牛等都是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太阳高照人身,椰子树高抵台风”。反映了黎族人民生活的海南岛盛产椰树,人和自然形成的一种休戚相连的关系。傣族多聚居在亚热带的深山密林中,那里多产竹子、大象等,这些动植物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傣族谚语中,如:“板宝花好看是有绿叶相衬,竹子成林是由千万棵组成;竹片挡不住牛腿,丝线拴不住象脚;长白牙的象,有目共睹;有知识的人,才华不露。” 居住在雪山脚下纳西族人民有:“只要人心齐,玉龙山能移”的谚语,反映了纳西人民和大自然抗争的勇气。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影响着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也给各民族谚语带来了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使少数民族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自然特征。
(四)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在少数民族谚语中的反映。民族民间文学常常会反映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这就使少数民族谚语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形成更为密切的关系。如汉族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来表述一种保存实力的概念,维吾尔族则用“有头就有帽子戴”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因为维吾尔族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无论四季男人都有戴帽的习惯,所以有这样的谚语就不足为奇了。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有献哈达、点酥油灯、食用糌粑的风俗习惯,这些也反映在谚语里,如“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向盗匪献哈达,犹如把豺狼放生;手持酥油灯,前面的黑暗就会消失;天长日久,糌粑可口;一筒酥油,是用千滴牛奶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点血汗换来的”等等。每一种风俗习惯的产生,都可以在该民族的经济生活中找到根源。在祖国西北生活的游牧民族如哈萨克、乌孜别克族等都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这在谚语中也能得到引证。如:“盛满酸奶的木碗,胜过空的金碗(哈萨克族);别人要酸奶,你要他连筒一起抬(乌孜别克族)。”这些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使少数民族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总之,少数民族谚语的民族性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上下几千年的社会生活画卷,为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产、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材料,不愧为民族文学中一朵奇葩。因此我们学习和运用各个民族的谚语时,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其民族特色。
二、出于实践,浅显易懂道哲理
有些少数民族谚语说得好:“手无柄难拿,口无谚难说(藏族)”,“花草长在山中,谚语出自心中(蒙古族)”,“最纯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粹的话是谚语(哈萨克族)”,“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积多成学问(蒙古族)”。这充分说明,谚语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口语工具。
流传于各民族间语言生动,简练通俗,富有哲理的谚语,是人民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结晶,从各个方面积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文明,具有深刻的说理性特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社会交往、行为规范都有着一定的借鉴、参照意义,这就是少数民族谚语的社会功能。
一是作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作家果戈理有一句名言:“谚语不是对事情的任何预料或推测,而是已经得出的事物的总结,是已经平静了的和结束了的事件的终局。结果,是从事情的一切方面而不是一方面……最后得出的事情意义”。
谚语既然是“事情的总结”,那么自然具有深刻的说理性特点。少数民族谚语的说理性特点,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一些表示哲理性的谚语之中,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例如:“河谷平原长和短,不走三步不分明,大河流水深和浅,不到河心不得知(藏族);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驶船(瑶族);箭铁虽利,不射不发;人虽聪明,不学不知(蒙古族);深的地方总有一天会变浅,坡地总有一天会变平地(景颇族);洪水未来先筑堤,未到河边先脱靴(维吾尔族);不要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哈萨克族)。”这些谚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才能出真知。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有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的可能性,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等道理,对“事情的总结”简洁明了,且寓理深刻。此外,许多谚语在说理时往往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手段,即不是直接去说明问题本身,而是让人们曲折地去感受和回味事情的真谛。例如:“一个锅里煮不下两个公羊头(维吾尔族);追两只兔子,一只也逮不着(俄罗斯族);公鸡总是在自己的粪堆上称雄(哈尼族);燕子虽小,能过江南(朝鲜族)。”“一个锅里煮不下两个公羊头”,并不是说锅小盛不下两个公羊头,而是告诫人们做事或处理问题时要注意避免矛盾冲突。“追两只兔子,一只也逮不着”,并不是告诉人们去如何逮兔子,而是说做事情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公鸡总是在自己的粪堆上称雄”,决不是称赞公鸡如何能耐,而是讽刺那些没有能耐的人,像公鸡一样在无关紧要的方面去显示自己。“燕子虽小能过江南”同汉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谚语有些相似,都说明有的事物虽然很小,但不能轻看其作用。还有一些谚语,从大自然的事物或自然规律中总结经验,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一种获得。例如:蒙古族顺从“长生天”意愿,尊称草原为“大命”,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小命”,严禁破坏草原和水源。他们利用牛粪做燃料;采用游牧和轮牧的方式进行生产;禁捕幼小的鸟兽鱼虫和怀孕母兽;禁止在森林的旺盛成长期毁林开荒、挖石取土;即使再珍贵的药材也不得挖光,否则将被定为无道德的叛逆者,而植树造林、治理荒滩等行为则被尊为善举。还有一些农谚,直接指导着人们的劳动生产,如:“秋田不挖沟,年底不得收(壮族);腊月易种蕉,三月易种树(傣族);汗水换得粮吃,粪臭换得菜香(哈尼族);犁田要到尖,锄草要到边(壮族);不锄草,麦子长不好,不剪毛,羊儿肥不了(哈萨克族)。”从以上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谚语深刻的说理性具有议事言理,庄谐交织的特点,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实践,使人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启迪。
二是规范人们的言行。在各民族的善恶观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张修德、行善。他们把热爱劳动、勤劳俭朴、诚实坦率、热情忠厚、信守诺言、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正直无私、扶贫助弱、重义轻利等行为视为善或作为善的道德准则,将自私懒惰、贪得无厌、出卖朋友、忘恩负义、妒贤嫉能、欺长鄙幼、损人利己、偷盗抢劫、说谎行骗、自私自利等行为视为恶,予以唾弃,并把这些准则编成谚语在民间流传,以此来教育子孙保持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从而达到劝诫世人的目的。如蒙古族谚语:“获得别人信任靠忠诚,改正自己错误凭真诚;人好在于诚实,马好在于善使;碰大雪也别违诺言,遇大雨也别误时间”等反映的都是一些切合实际的道德原则和处事法则,并没有空洞的说教和虚无飘渺的想法。西南少数民族中,普遍流传“围山打猎,见者有份”的谚语,认为猎物是大家围捕、山神赐与的,不平均分配,就是不道德。这类狩猎活动,同时有着培养人们人际交往道德的功能。少数民族也十分讲究礼仪。藏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礼仪,尤其强调晚辈对长辈的尊重,认为在社会活动中处事不能没有礼。
民间流行的“塔有层次,人有长幼”“父亲在场儿子莫多言,母亲健在女儿莫用权”“不见神佛不脱帽,不见河水不脱靴”等谚语,就反映了这种思想。水族流行这样的民谚:“坏人没死就发臭”“心术若不正,墨线弹也歪”。彝族谚语说:“给人痛苦将自苦,给人快乐自亦乐”“莫与贤人结仇,与贤人结仇是坏人;莫与坏人友好,与坏人友好是坏人”“莫要以仇作友待,莫要以友作仇斗”,用朴实的语言反映了他们的善恶观。这些闪光的至理名言在民族地区广为流传,成为民族文化优秀道德传统的有力说明。
三是调整社会关系。少数民族谚语有一部分是民族习惯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社会调整功能、社会规范作用,不同于仅受社会舆论力量制约的道德规范。在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无论男女老少, 都会运用他们熟悉的谚语为武器来处理各种事务。因此, 谚语在大多数情况下, 成了处理各种纠纷的准则, 教育人们的训条, 衡量是非的尺度, 惩恶扬善的利器。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族规族理、时政评说、阶级利益、习惯禁忌方面的谚语,是民族习惯法的重要表现 。如在婚姻关系上, 有“黄牛不入水牛圈, 水牛不同黄牛牧”( 彝族早先有非常明显的等级内婚, 民族内婚)。在打击不法行为,维护村寨治安方面, 苗族谚语说:“窝匪就是匪, 藏盗就是盗” , 罪大的“杀其身, 要他命。”侗族对“头上不长耳朵” (不听劝阻),“眼睛不长珠子”( 目无法纪),“竹笋换了几层壳,树木剥了几层皮”(敲诈勒索),“走路扇肢膀”(作风不正),“耙田晃脑袋”(行为不轨),“ 胆大如葫芦, 气大如雷吼”(胆大妄为),“恶如虎,狡如龙”(作恶多端)都要处以严厉的惩罚, 这样“地方才清静,寨子才安宁”。少数民族民间禁忌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积极作用。如傣族谚语:“ 寨神勐神护山水, 凶神恶魔毁树林。”
结语
在中华民族,无论哪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中,都聚合着一大批蕴含丰富、流传广泛、鲜明生动且约定俗成的民间谚语,与其他民间文学形式相比,具有更加浓厚和深刻的民族烙印和乡土色彩。如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时代,多元的特色就是要体现平等、包容、和谐、互助的时代特征。现代化的进程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国家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这和如今的多元文化时代所体现的价值观恰好吻合。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谚语,其实是各民族流传的一种兼具百科全书性质的民间文学的口头形式,以一种朴素的形式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谚语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沿用下来,一是由它作为主要的修辞手法的功能决定的,另外也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使用口语的历史上担当了负载那些传统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
2.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
3.《俄罗斯人民口头创作》第148页。
4.罗圣豪,论汉语谚语,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1 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各类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繁荣时代的到来。史传文学是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中成果最着的一个题材领域,这方面的作品数量多,取得的成就也高,更是出现了像《尘埃落...
一、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情怀概述民族情怀是在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少数民族情怀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情怀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文学家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对本民族...
一、文学人类学的视野: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互动如果要谈文学人类学对重新审视和建构少数民族文学观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文学人类学的发展渊源。文学人类学的产生离不开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融合互动。作为20世纪人文社会学科转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全球化时代和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混杂性理论作为核心命题的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得以凸显。混杂性一语,赛义德探讨后殖民时代文化主体身份时分析:所有的文化都交织在一起,没有一种是单一的。所有的都是混合的,多样的...
文学理论是人类文学活动规律的总结,到目前,古今中外文学理论是都能够阐释说明所有文学的性质、功能和作用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是普世、也是普适的。但是,理论在运用时总是表明或流露出使用者主体选择某一理论的动机,不管是出于社会性的功利要求,还...
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指的是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成外国语,如英语等,它和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略有差异,后者一范围更广,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汉译以及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研究,在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领域一直处于被忽略的...
引言根据文化多样性观点,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保持文化本身的面貌极为重要,特别是处于文化弱势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其有限的跨语言传播和推广中更需要保持民族文化真实的模样,以此来使少数民族文化独特而珍贵的价值得以...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气息和女性特征,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地区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将写作要点放在对传统社会男权文化的反思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层面,积极倡导将女性视作时代的主人、社会的主人甚至是自己的主人。...
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58年,80年代以后,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开始真正纳入研究视野。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界运用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具体的批评实践。当然这种批评实...
引言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人情。比如王蒙在新疆学习生活了16年,向我们展示了伊犁草原纯朴的民族风情。陕西作家红柯在西域流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