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7 d后、出院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出院3个月后的运动锻炼依从性。结果 入院7 d后、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运动锻炼总依从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运动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运动锻炼依从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进一步促进血糖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 : 运动锻炼; 2型糖尿病;抗阻力运动;健身操;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多发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或胰岛功能障碍引起的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1,2]。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占90%以上,目前尚无法治愈,患者需常年服药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控制病情进展起到关键性作用[3]。但是,当前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高,自我护理能力差,遵医行为不高,不利于血糖水平控制。运动锻炼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非药物治疗措施之一,其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4]。本院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运动护理,以促进血糖控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诊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6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5±10.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3±1.5)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4例,高中或中专43例,初中及以下43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68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6.9±10.4)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7.5±1.6)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4例,高中或中专40例,初中及以下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脑卒中、心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躯体性疾病者;(2)合并精神疾病、痴呆、认知交流障碍者;(3)伴有2型糖尿病并发症者;(4)失访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运动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 、散步运动锻炼
护理人员编制餐后散步运动锻炼计划,以降低患者糖代谢紊乱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发生风险。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详细给患者介绍散步运动锻炼的步数、要领,根据患者的体质、血糖水平、饮食情况等设计个体化的散步运动锻炼方案,并给患者吃水果糖,纠正低血糖症状。在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依照住院期间的散步运动锻炼计划持续每日餐后散步,并且要求家属全程陪同,并携带水果糖,以免散步中出现低血糖情况。定期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散步运动锻炼实施情况,叮嘱患者坚持适度散步运动。
1.2.2、健身操
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开展健身操运动,患者在病房内即可完成,其一般分成热身操(5~10 min)、步代操(15~20 min)、放松恢复操(5~10 min)3个部分,在饭后1~2 h后开始运动,运动1~2次/d,住院期间运动时全程由护士和家属陪同,以运动后稍稍出汗,轻度呼吸急促为宜,若患者出现心跳>120次/min的情况需立即停止运动。在患者出院前将光碟发放给患者,要求家属在居家生活中监督指导患者每日定时进行健身操运动。
1.2.3、 中医传统健身气功运动
中医传统健身气功运动可在室内外完成,无需辅助体育器材,患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场地、时间锻炼。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给患者播放健身气功的宣讲视频,告知患者其动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感受适当调整,要求患者20 min/次,以晨起运动为宜。
1.2.4 、抗阻力运动锻炼
传统的抗阻力运动主要有负重抗阻力运动、对抗性运动、克服弹性物体运动、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等,负重抗阻力运动应用最广泛。抗阻力运动分成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两种,其中中等强度的抗阻力运动适宜在体质弱、年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推广,高强度抗阻力运动适宜年轻、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血糖水平、身体状态、运动喜好等为患者选择合适抗阻力运动方式和强度,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的抗阻力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 d后、出院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出院3个月后的运动锻炼依从性。运动锻炼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判定,分成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后、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的运动锻炼依从性比较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运动锻炼完全依从59例,部分依从46例,不依从5例,总依从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中运动锻炼完全依从41例,部分依从52例,不依从17例,总依从率为84.55%。观察组患者运动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73,P=0.007<0.05)。
3 、讨论
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措施,对于辅助药物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已能较好的控制,但是却忽视了运动锻炼对于血糖控制、机体免疫力提高的作用,很多患者并未能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5,6]。本院从运动锻炼方面着手,对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运动护理,首先对患者开展散步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在饭后散步,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等方法使患者掌握散步运动锻炼的要点,把握散步时间、强度、节奏等,在出院后由家属监督指导患者的散步运动,提高散步运动锻炼的依从性[7]。其次开展常见的健身操运动,这是多种慢性病患者广泛运用的一种运动锻炼方法,运动呈平稳渐增趋势,患者在音乐节奏下运动,随着时间的延长运动节奏、轨迹和幅度不断增大,最后缓慢下降到开始运动时热身状态稍高的水平,这种运动曲线轨迹符合人体运动生理学特点,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中医健身气功是中医运动养生中的主要项目,其对于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协调、经络疏通等有利,长期坚持有利于强筋健骨、凝神定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控制。而且中医健身气功动作柔和,更适宜中老年人群。最后本院对患者开展抗阻力运动锻炼,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指出抗阻力运动锻炼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整糖脂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的。本院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制定抗阻力运动方案,将抗阻力运动与健身气功、健身操等有氧运动结合起来开展,更有利于促进患者代谢紊乱的调整,稳定病情。本结果显示:入院7 d后、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运动锻炼总依从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运动护理有助于促进血糖控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运动锻炼依从性,进一步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静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26):3159-3161.
[2]王英香,王晓静李爱华,等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医药导报,2019, 16(19):169-172.
[3]刘丽红,丁静,阎爽等延续护理对I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14):1336-1338.
[4]王成绩,韩冠亩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 38(3):209-210.
[5]陈炳霖,郭佳宝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 24(3):353-362.
[6]梁敏,王海牛,黄鹏,等.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23(35):5718-5726.
[7]刘纪娥散步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3):430-432.
临床调查表明[1,2],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症状,患者肾功能损伤易促进其血压升高,使其肾功能受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双重损害而加快其衰竭进程,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因此,积极采取降压治疗,控制患者血压并减少其蛋白尿...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内科较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有升高趋势,约为非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的3-4倍,7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发生高血压。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血浆蛋白含量低、踝肱指数低,且多伴发下肢神经病变。平均年龄低、病程短、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神经病变以及动脉病变发生率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白蛋白含量较高以及溃疡面积及深度小的者预后较好。严格掌握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
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SNHL),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以单侧发病居多,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每年约5/10万至20/10万[1],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2型糖尿病会诱发...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病因,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TA综合认识尚不足够充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扮演者主要角色,患者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自己管理疾病的情况[1].虽然目前没有针对糖尿病治愈的方法,但诸多研究表明,强化控制血糖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2]有学者指出中国...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胰岛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发展,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格列美脲属于临床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独特,起效迅速。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药理,笔者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格列美脲治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