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扮演者主要角色,患者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自己管理疾病的情况[1].虽然目前没有针对糖尿病治愈的方法,但诸多研究表明,强化控制血糖对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2]有学者指出“中国医护人员和患者尚未真正意识到基础胰岛素的治疗价值和优势”.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对血糖的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干预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治疗存在的不利因素,是提高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疗效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2013年1月~2014年1月 ,本 院内分泌科 ,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32~59岁;48例均为初诊, 所有患者空腹血糖>12mmol/L,bALcd >8.0% .48 例患者均给予优泌乐 (50R) 于早晚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并依血糖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注射剂量,6例患者加用非促泌剂口服降糖药,医师为其选择疗程为3月,并征得患者同意。2型糖尿病病程早期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抑制多种毒性反应,如“脂多性”“糖毒性”等,有可能“唤醒”被抑制的B细胞功能,改变糖尿病并发症的自然病程。 患者在基础胰岛素注射治疗时,需医师参与管理和患者自我管理,医患二者合一形成规范基础治疗。 医师对基础胰岛素治疗时存在的问题及时干预解决, 才能得到预期目标。现将提高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效果体会总结如下。
1.2 提高疗效做法
①主治医师为患者量身定制正规科学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评估存在问题。主治医师对所负责的患者,全程随率为80%,未做到100%随访。这足以说明主治医师对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治疗价值和优势认识上存在不足;对患者的治疗未足够重视;患者主动定时回方主治医师率70%,被动回访者20%.48例在基础治疗过程中,20例患者不规范监测血糖或对监测结果不重视;20例患者不主动积极调整剂量(在3个月中未做剂量调整),8例虽做剂量调整,但存在使用剂量不足,空腹血糖不达标;16例在基础治疗时 ,不注重自我管理 ,即 饮食和运动的管理。②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做为主治医师,学习本病最优治疗方案,学习途径有:查阅国内外优秀期刊,通过微博与上级医院同行交流学习,或通过参加学说会议和网络讲座等途径学习,提高对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治疗价值和优势认识;同时树立对患者全程负责的医疗服务理念,定期随访,或嘱咐患者定时回访,与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双向联系。对患者进行有效健康宣教,将血糖监测、剂量调整的重要性深入患者心底,提高患者主动定时监测血糖,主动向主治医师汇报监测结果,以便医师个体化调整使用剂量。向患者说明使用剂量对血糖的影响及高血糖或低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要特别关注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注意无症状低血糖的存在。做好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及特别关注的问题如胰岛素的正确注射及血糖监测,不可善自增加或减少使用剂量,调整剂量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做好心理疏导,向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宣教,不要担心胰岛素上瘾,使用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胰岛素并非是化学物质,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做好饮食和运动管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如早餐宜食用高能量饮食,晚餐宜食低能量饮食,总量限制。
选择适宜的户外运动,最还日行10000步。③对干预效果定期评价。主治医师定期对每位患者基础胰岛素治疗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予有效干预,并对干预后的效果择时评价,评估内容包括空腹血糖值、糖化学红蛋白等,再依据评估结果,重新调整医嘱,以保障空腹血糖在正常值范围内。对问题的评估、 效果的评价一直延续到基础胰岛素治疗结束。再为患者选择最有个体化继续治疗方案:胰岛素注射治疗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并继续延续随访2年。
2 结果
38例患者胰岛素基础治疗效果有效提高,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以下,8例空腹血糖控制不达标7mmol/L.2例 治疗结束后 ,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不用药物即可保持血糖正常。
3 讨论
提高主治医师对基础胰岛素治疗价值和优势的认识,即选择短期检查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快速稳定控制血糖,使胰岛B细胞得到休息,显着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它可能成为大到血糖控制目标值早期应用的一种选择,而非长期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的最终手段[3].提高患者基础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和规范性;积极调整剂量;监测血糖,是保障基础胰岛素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青,李峥。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01-211.
[2] 许 雯 ,翁建平。新 诊断T2DM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J].新 医学 ,2008,39(7):4-5.
[3] 邢倩 ,白然 ,蒋召芹 ,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性 糖尿病患者预后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4(3):274-296.
临床调查表明[1,2],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症状,患者肾功能损伤易促进其血压升高,使其肾功能受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双重损害而加快其衰竭进程,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因此,积极采取降压治疗,控制患者血压并减少其蛋白尿...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内科较常见的疾病,研究表明,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有升高趋势,约为非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的3-4倍,7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发生高血压。而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血浆蛋白含量低、踝肱指数低,且多伴发下肢神经病变。平均年龄低、病程短、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神经病变以及动脉病变发生率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白蛋白含量较高以及溃疡面积及深度小的者预后较好。严格掌握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
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SNHL),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以单侧发病居多,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每年约5/10万至20/10万[1],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2型糖尿病会诱发...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病因,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TA综合认识尚不足够充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流行性感冒(流感)可增加糖尿病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65~74岁和≥75岁糖尿病患者流感相关的超额住院率分别为23.9/10万和53.3/10万。接种流感疫苗后糖尿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79%和54%[5,6]。...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多发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或胰岛功能障碍引起的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运动锻炼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非药物治疗措施之一,其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本试验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帮助T2DM合并NAFLD的诊断,分析血脂指标与T2DM合并NAFLD两者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胰岛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发展,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格列美脲属于临床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药理作用独特,起效迅速。为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药理,笔者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格列美脲治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