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 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教育落后, 学校缺乏关怀, 辍学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 农村; 留守儿童; 学习; 教育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发展, 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关乎中国未来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 亟待解决。希望通过这篇调查研究, 能够给人们一些启示, 唤起全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视, 使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改善。
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
(一) 学习成绩差, 学生容易产生行为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大部分儿童与爷爷奶奶居住在农村, 学业无人监管, 不仅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阴影, 而且还因缺乏家庭辅导, 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自我约束不足,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农村家长向留守儿童灌输“学习无用论”, 对孩子学习的期待并不高, 从而让孩子早早地就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
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行为偏差, 沉溺于游戏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 法律意识淡薄, 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特殊性的特点, 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需求, 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价值观扭曲,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他们对周边环境缺少安全感, 感情脆弱, 长期的亲情缺失极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 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认为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和浪费金钱。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长期在外, 只能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孩子, 但是这样却适得其反, 使很多孩子养成了过度依赖、拜金主义和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长期的自我封闭, 让留守儿童厌恶与人交往, 出现问题都藏在心底,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导致性格孤僻冷淡。从家庭的角度分析, 只有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 完善监护制度, 减少父母对孩子的无形伤害, 才能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 师资不完善, 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完善和管理制度的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在一些农村学校, 上课通常采用包班制, 一个教师要上好几门课程, 繁重的工作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单一, 学生的学习热情低, 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不足, 没有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和管理制度, 使其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同时,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够, 留守儿童在假期葬送河流和水塘的案例屡见不鲜, 他们的成长环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 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能够让数亿外出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 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建议
(一) 扩大宣传力度,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要问题, 对于政府来说, 首先要扩大宣传力度,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 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 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信息, 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并鼓励有爱心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
其次要加强监管, 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 学校监护为辅的监护制度, 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教育和引导, 探索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
再次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的管理, 增加学校公共设施建设, 如设置活动室和图书馆等, 给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学习的机会, 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二) 转变家长观念, 重视儿童健康发展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必须要积极发挥教育作用, 转变传统的家庭观念, 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 做到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 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方面, 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应增加家庭教育指导, 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 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发挥其聪明才智, 不能凡事都包办, 以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还要正确评价孩子, 以正面教育为主, 出现错误不要一味批评,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 重视学校建设, 加强学习监管力度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键在学校, 因此, 首先要加强学校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 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温暖。学校应将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选派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 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 提高学习热情。
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 多设置一些有意义的课程, 想留守儿童之所想, 急留守儿童之所急, 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课业辅导, 避免因农忙无人辅导的现象, 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尤其是青少年。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努力, 应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 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服务, 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人教、亲情有人护、安全有人保。
参考文献
[1] 孙新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J].科学咨询, 2015 (51) .
[2] 张瑞卿.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的调研报告[J].山东青年, 2016 (11) .
1.4研究依据1.4.1理论依据留守少年犯罪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现象的一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各种社会关系,找出引起农村留守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真正社会根源,关注我国针对未成年犯罪大肆立法但是法律作为强...
我国已经完成十二五工作,正在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是面向十三五的伟大征程,是新的起点和攻坚之战。去年11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全省实施6大工程30荐重点任务。今年中央和省...
第四章对策与思考: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发展的选择性4.1着眼农村实际,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农村产业的发展路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添砖加瓦。...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进行教育与医疗方面的投资。由此,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巨大,需要有庞大的建设资金。...
摘要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假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的话,那么政治好比是骨骼,经济如同血肉,文化则是灵魂。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社会要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
1云南省农村基本情况1.1云南省农村村庄与人口特征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80%,全省超过一半的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创汇收入和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村庄与人口特征如下:(1)村庄分布不均,规模大小不一2013年...
在我国南方农村, 坝坝宴是一种传统文化, 农村家宴群体性聚餐是诱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整治。...
第三章目标、内容与方式: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体系设计既然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是必要的且可行,那么建构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体系就是必须予以思考的问题。介于道德教育内部系统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五个要素构成,我...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我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在这急剧转型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作为社会最为基础的家庭结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受到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