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该方由半夏、枳实、竹茹、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养胆气,和胃化痰之功,现在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利水渗湿的茯苓,调和脾胃的大枣,减少生姜用量而治痰热,使得本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呃逆呕吐、惊悸不宁、眩晕、癫痫等病证。本人用该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杨某某,72 岁,脑梗塞病史,时常眩晕发作,表现为眩晕突然发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咽部疼痛、声音嘶哑,舌质暗红,苔黄厚稍腻,脉沉弦。患者素有湿热,湿热夹痰夹瘀,上犯清阳,故见眩晕。治以清热化痰、祛瘀降逆。方用温胆汤加减:姜半夏、陈皮、枳实、胆南星各 12g,茯苓、竹茹、赤芍各 15g,天麻 15g,钩藤 20g(后下),石决明 30g,泽泻 10g,川芎、蔓荆子各 15g,白僵蚕 12g,全蝎5g,蜈蚣 1 条,甘草 6g。上方加减十剂治愈。
2 内耳眩晕症之眩晕
李某,32 岁,眩晕 5 年余,发作时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胸闷不适,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此系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导致风阳夹痰上扰清窍而引发眩晕。治以平肝降逆、化痰熄风。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 12g、白术 12g、枳实 12g、茯苓15g、竹茹 12g、陈皮 10g、砂仁 6g、丹参 15g、酸枣仁 15g、生龙骨 30g(先煎)、生牡蛎 30g(先煎)、钩藤 20g(后下)、泽泻 20g、甘草 6g、生姜 10g。水煎服,5 剂治愈。
3 高血压性眩晕
张某某,男,63 岁,平素高血压病史,血压 180/10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物,现症头痛昏沉、眩晕恶心、胸闷且痛、纳呆食少、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此为肝气郁结不能条达,脾失健运而痰湿中阻,致使风痰夹热上扰而发眩晕。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 12g、枳实 12g、茯苓 15g、柴胡 12g、黄芩 12g、郁金 12g、竹茹 15g、陈皮 12g、泽泻 15g、天麻15g、钩藤 20g(后下)、石决明 20g(先煎)、川芎 15g、蔓荆子 15g、丹参 15g、甘草 10g,水煎服,随证加减 10 余剂,诸症皆除,血压稳定在130/80mmHg。
4 情志失调所致眩晕
刘某某,46 岁,每遇心情抑郁或恼怒即发眩晕,伴有胸胁满闷、脘痞不适、纳差欲呕、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时而悲伤欲哭,舌质稍暗,脉弦滑。此系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致使痰热上扰发为眩晕。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清热化痰安神。方用温胆汤加减:姜半夏 12g、枳实 12g、陈皮 12g、竹茹 15g、胆南星 12g、茯苓 15g、柴胡 12g、郁金 12g、香橼 12g、丹参 15g、酸枣仁 20g、川芎12g、远志 12g、甘草 10g、大枣 6 枚。水煎服,随证加减,服用 10 余剂,诸症消失。
眩晕在临床多见,中医辨证多属风、火、痰、虚等。以上四例患者,虽然症状表现不同,但辨证都有痰热上扰之相。中老年体质虚弱,中气不足,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加之肾气日衰,肝阳偏亢,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扰清窍,则头晕旋转;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治疗采取健脾理气、清热化痰方药。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诸症,疗效可靠。
我科采用自拟中药葛红汤治疗胸痹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98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5.35.6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一种全身性疾患,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动脉的局部表现,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1].由于动脉硬化斑块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本病的...
案1男,66岁,2011年11月2日初诊。主诉:胃脘痛间作14月,加重3d。患者久居寒冷之地,平素喜食辛辣冷饮,14个月前因晚餐食海鲜、饮酒后于凌晨2时突然发作胃脘部绞痛,伴冷汗淋漓,手足冰冷,上腹胀满,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于凌...
在中医学里,没有扩张型心肌病的说法。根据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其属于水肿、心悸、心痹、喘证、怔忡、积聚的范畴。针对该病的病因机制,古医家都有自己的见解,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所谈:心水者,其身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或消化性溃疡病(pepticulcerdisease)是消化系统的常见...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的是房室交界性心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自主心律以及传导阻滞等心率减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病室传导阻滞等。对我院收治的3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取得较好疗...
气虚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基本证型之一,是由于正气亏虚,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不足,造成血液运行不利进而瘀积体内,出现一系列与气虚和瘀血有关的临床表现[1].气虚血瘀证在心脑血管疾...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属于中医的“消渴”合并“中风”范畴,在文献中亦有记载。《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膏粱之疾也。”说明消渴和偏枯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而《证治要诀·消瘅》所云:“三消日久,精血既...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合成和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如一氧化氮、内皮素、前列环素、缓激肽、血管紧张素Ⅱ等),调节血管紧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白细胞黏附,抗凝血和血栓形成,以及调控血管新生等。其中内皮素1(ET-1)是内皮细胞分泌的最重要...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无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胃炎。该病在门诊中的比例非常大,且容易反复发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加大,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型的患者越来越多。笔者以癫狂梦醒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