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于世纪之交兴起的休闲农业逐渐成为各地追捧的热门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作为我国历次市场经济改革先行先导的地区,同样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对苏州部分典型休闲农业场所的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当前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土地博弈、政府导向、市场运作、农业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管理、文化、规范、营销等多个方面的现实问题,而经过进一步深入地探讨,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实质体现在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时机和核心定位问题以及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两个方面。在厘清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应该充分遵循休闲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一条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以原生态农村、农业为平台,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园区开发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休闲农业发展之路。进而,本文针对苏州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本质与现实问题,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必须尊重休闲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定位当前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所处阶段,即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正处于不断摸索与倡导阶段,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休闲农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对不同模式类型的休闲农业发展作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出台类似"苏州休闲农业发展 20 年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发展进度时间表。
(2)充分认识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本质。强调苏州休闲农业必须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根本目的进行开发与发展。同时,还需通过配套必要的休闲农业开发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入休闲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实施必要的规范和指导等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积极探索苏州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根据不同休闲农业类型采用不同发展模式,在对现有现代农业园区模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以家庭农场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并逐步确立家庭农场模式的主导地位。
(4)从多方面入手,共同促进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具体包括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文化融合休闲农业发展;引进休闲农业人才,丰富后备人力资源;完善产学研机制,增强休闲农业管理学习交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尤其要改善休闲农业旅游点交通状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文化宣传,提升服务品质。
不可否认,休闲农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生态、休闲、文化等方面而言,均会为全民福祉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正是以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全民共享理论等理论为基础,探讨苏州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并结合实际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相应的政策建议。当然,限于能力,本文仅对苏州休闲农业发展本质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而具体针对家庭农场模式如何推进、现有园区模式如何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如何建立和操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并未深入阐述。因此,本文更有抛砖引玉之意,关于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的众多重点、难点问题仍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詹玲。发展休闲农业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5.
[2][26]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3] 黄聪敏。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2):45-48.
[4] 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7.
[5] 李林,蒋伟。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3):28-31.
[6] Evans, N. J., & Ilbery, B. W.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farmbasedaccommodation and tourism in Britain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89, 5: 257–266.
[7] Oppermann, M.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3:86–102.
[8] Ollenburg, C., & Buckley, R. St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motivations for farmtourism operator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7, 45: 444–452.
[9] Kizos, T., & Iosifides, T. The contradictions of agrotourism development in Greece: evidence from three case studies[J]. South European Society and Politics, 2007, 12: 59–77.
[10] Sharpley, R., & Sharpley, J. Rural tourism: An introduction. Philadelphia: ThomsonBusiness Press, 1997[11] Sonnino, R. For a 'Piece of Bread'? Interpre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agritourism in Southern Tuscany[J]. Sociologia Ruralis, 2004, 44: 285–300.
[12] Marques, H. Searching for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he demarcated wine-producing regions of northern Portugal [J]. Tourism Economics,2006, 12: 147–155.
[13] Thanasis Kizos , Theodoros Iosifides. The Contradictions of AgrotourismDevelopment in Greece: Evidence from Three Case Studies [J]. South EuropeanSociety & Politics, 2007, 12(1): 59-77.
[14] Hemprabha Pandey , Pradyumna Raj Pande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agro-tourism: a case study of Bhaktapur, Nepal [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Environment, 2011, 12:59-66.
[15] Azimi.etc. Socio-economic impact potential of agro tourism activities on DesaWawasan Nelayan community living in Peninsular Malaysia [J]. African Journal of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7(32):4581-4588.
[16] Gemma Canoves, etc. Rural tourism in Spain: an analysis of recent evolution [J].Geoforum, 2004, 35:755-769.
[17] Sevgi.Tuzun. An application of a women-oriented agro-tourism rural developmentmodel in improving local economy [J].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1,5(22):9714-9723.
[18] Nevin Akpinar, etc. Rural women and agro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rural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from Turkey [J]. Kluwer Journal, 2004, 6:473-486.
[19] Mirela Mazilu, Anica Iancu. Agrotourism-an alternative for a sustainable ruraldevelopment [J]. Geotour, 2006, 5:162-165.
[20] Assoc. Prof,etc. Community potential development for sustainable agrotourism inThailand [J]. Developing Country Studies, 2013,3(5):22-26.
[21] Eduardo Parra. Agrotourism,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Ultraperipheral areas: the caseof Canary Islands [J].Revista de Turismo y Patrimonio Cultural,2006,4(1):85-97.
[22] Armand Faganel.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grotourism in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Countries [J]. Academica Turistica–Tourism and Innovation Journal,2011,1:26-34.
[23] 张占耕。休闲农业的对象、本质和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6(3):73-76.
[24] 毛 帅 . 休 闲 农 业 与 观 光 农 业 、 都 市 农 业 的 联 系 与 区 别 [J]. 特 区 经 济 ,2008(10):133-135.
[25] 周舜年,陈励颖,谢志忠,黄晓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371-375.
[27] 曾克丽。我国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现状[J].中国乡镇企业,2012(11):44-45.
[28] 张国斌,盛付祥,董海潮。"休闲农业"用地管理"休闲"不得--关于浙江省"休闲农业"土地使用现状及管理的调查[J].国土资源通讯,2007(8):36-40.
[29] 常疆,刘新华。休闲观光农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6):1011-1014.
[30] 俞 益 武 , 李 健 , 张 建 国 . 休 闲 观 光 农 业 管 理 方 案 研 究 [J]. 生 态 经济,2007(1):133-135+148.
[31] 冯维波。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生态经济,2001(4):28-30.
[32] 史冰清,原梅生,孔祥智。观光农业对农户经济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1):56-60.
[33]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28(4):640-645.
[34] 付华,吴雁华,穆建怡。中国休闲农业的特点、模式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42-446.
[35] 冀献民。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56-460.
[36] 帅娅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7] 刘煜,张延龙。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8-51.
[38] 陈文强。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9(9):43-45.
[39] 李飞 .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67-69.
[40] 王茜。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台湾与湖南休闲农业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
[41] 吴加志 .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37-440.
[42] 陈励颖,谢志忠,黄晓玲。福建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541-546.
[43] 张强,魏福芹。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探索--基于北京等都市地区先行案例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50-54.
[44] 张跃西。休闲农业创新实证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13(3):36-40.
[45] 孔庆书,李洪英,师伟力。基于 DEA 的河北省休闲农业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4):511-518.
[46] 柯彬发,吕本富,刘泳伦。基于模糊 AHP 建构休闲农业营销绩效评价模式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22):52-65[47] 陈志峰,郑百龙,许标文,曾玉荣。休闲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1):99-103.
[48] 邓志强,王卉,王文。基于 SWOT 理论的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55-1258.
[49] 李欣。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13,9:61-63.
[50] 孙其勇。苏州生态休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 41 (10): 420-422.
[51] 王 和 才 等 . 苏 州 休 闲 农 业 中 的 乡 村 饮 食 文 化 研 究 [J]. 天 津 农 业 科学,2009,15(5):49-52.
[52] 韦宏。以电子商务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打造--以苏州休闲农业产业品牌为例[J].农业经济,2014,3:118-120.
[53] 王和才 , 蔡健 , 梁荣华 . 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经济研究导刊,2009,8:64-65.
[54] 朱宏斌。苏州构造四大乡村旅游集聚区[N].姑苏晚报,2011-01-06(A10)。
[55] 高明达。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概况[J].中国村讯,2009,11:54-57.
[56] 朱学新 . 家庭农场是苏南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 [J]. 农业经济问题,2006,12:39-42.
经济全球化在提高世界各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剧了竞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国际化竞争也越演越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着一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业生...
结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战略,对于促进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推动集群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经过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模型,分...
1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在不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发展草牧业,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
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2.1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因为本文所研究的是厦门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更是要站在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之上,在有了休闲农业的概念框架研究,才能谈其发展,有了发展以后才有模式类型的划分研究。因此本文对文献的...
二、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一)使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取得较高纯收入农产品经营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提高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获得的纯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纯收入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农民拥有的耕...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前提条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经济的本质仍然是小农经济,但其实际上已经嵌入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系。小农经济的命运和走向引发了学界的争论,主要表现为两条道路之争:小农经济的资本...
3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3.1王府街道办事处概况图3-1: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的地理位置、结构状况图示山东省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4.04万,胶济铁路、羊...
前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农民合作组织,是指农民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农业生产、生活等领域实行互助、合作而结成的经济组织。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存在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如美国的农民合作社、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农民...
4.贵州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在第3章中,通过SWOT分析,回答了贵州能否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的问题,即贵州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下面需要考虑的是,在拥有这么多资源的条件下,贵州怎么发展有机农业?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