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对策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2 共896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州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及策略研究
【第一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对策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3.2】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建的现状分析
【3.3】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乡村基础设施完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而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国着名经济学家、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林毅夫指出,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 20 字目标,应当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着力点。但对于那些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村来讲,单纯依靠自身薄弱的集体经济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如果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借助社会力量来加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但可以集中力量解难题、办大事,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鉴于以上问题,探讨如何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大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2、研究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已初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阶段,已基本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条件和能力。从 2004 年开始,除 2011 年外,每年制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把农业放在首位,并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推进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其中,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1;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3;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必须下决心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7;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建立差别监管体制。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9。

  山区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低点”,亟待扶持壮大。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担负着新农村建设中的“硬件”建设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扩大内需、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任务。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0虽然国外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供给机制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国外城乡之间的划分并不像我国这样泾渭分明,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供应方面的差异远不如我国这样明显,所以谈不上具体是农村基础设施还是城市基础设施。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只对国外的基础设施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

  (1)基础设施概念的研究

  基础设施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经济学家首先就包括基础设施概念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平衡增长理论的先驱罗森斯坦·罗丹(1943)认为,基础设施是社会的先行资本,它为其他产业创造投资机会。社会先行资本包括电力、运输、通讯等所有基础产业,并且这些基础产业的发展必须先行于那些收益来得快的直接生产投资,它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分摊成本11。

  姆里纳尔·达塔·乔德里赫(1952)在研读平衡增长理论时,认为基础设施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部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指的是社会公用事业中以“硬件”形式存在的一系列工程和设施,如运输、通讯、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水利设施等;而广义的基础设施的定义概念是从社会分摊资本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仅包含了狭义基础设施的定义范围,而且包括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事业及整个司法行政管理系统等领域12。罗根纳·纳克斯(R.Nurkse,1953)在其“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扩展了上述对基础设施的界定,认为社会间接资本不仅包括公路、铁路、电信系统、电力和供水等,还包括学校和医院等,起作用在于提高私人资本的投资回报13。

  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1958)明确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的划分。赫希曼同时指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广义与狭义,“从广义来看,包括从法律、秩序以及教育、公共卫生到运输通信、动力、供水以及农业间接资本如灌溉、排水系统等所有的公开服务。”而这一概念与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基础设施概念相比,范围有所扩大。

  20 世纪 60 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指出,基础设施应当包括两类,即核心基础设施和人文基础设施:核心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及电力,对土地生产力和物质资本的增加有着重要作用;而人文基础设施则包括卫生保健及教育等,其作用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15。通过总结,国外对基础设施建设概念的研究,大多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经济性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公共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广义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包括交通、卫生、法律等。

  (2)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

  国外有关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成果也很多。20 世纪 80 年代以卢卡斯、罗默(1988)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逐渐兴起,在他们的研究中,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劳动力教育、R&D 投入、高速公路总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1。

  罗斯托(1988)在其着作中运用“部分分析法”分析经济增长,得出了“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2”,指出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经济成成长的前提条件。Aschauer(1989)使用生产函数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对美国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3。Ahmed 和 Hossain (1990)的研究表明改善乡村运输道路能够降低肥料等的投入成本,改善农业耕作,从而影响农村经济4。经济学家 P.H.库特纳(1991)认为基础设施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仅仅是通向经济增长结局的一种手段5。世界银行《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存量增长 1%,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长 1%。即 GDP 每增加 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必须相应投入约 1%,否则经济增长将不能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6。

  Kessides 和 Ingram(1995)检验了基础设施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了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发现在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增强7。

  (3)基础设施其他方面的研究

  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主体、筹资渠道上。亚当·斯密(1983)把基础设施建设看成是国家的一项职能,认为国家有义务建设农村公路、桥梁等,而且十分必要8。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为了满足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工程的投资1。并且近代多数发展经济学家都主张政府在基础设施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主张应将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作为政府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在基础设施产权方面,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从研究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出发,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物的制度理论2。Reardon et al.(2001)在对拉美国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会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3。盖尔·约翰逊(2004)认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存在城乡差异,要缩小差距,就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4。

  Poletti et al(2007)指出5,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会导致农村医疗服务及社保覆盖范围偏小;Ulubasoglu 和 Cardak(2007)认为6,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基础设施过于落后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变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1.2.2、国内研究现状

  自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以来,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共涉及到公共经济学、财经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了有关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设施建设以及经验启示等。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基础设施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研究。1981 年,钱家骏、毛立本开创性地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引入了“基础结构”这一概念;1983 年,刘景林发表了《论基础结构》,就基础设施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基础设施的对策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此后,面对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经济理论界的研究重心移向了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问题。此外,我国学者还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筹措和融资、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民间资本与基础设施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指导和推进国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

  惠恩才(2012)认为7,要明确各级政府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侧重点,政府资金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占主导地位,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的一个有效途径;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资金运作效率,就要建立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引入外国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邮政储蓄银行、村集体及个人资金,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基金。高希红(2014)认为1,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改革的方向在于:第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可以效仿美国、日本的做法,发行市政债券募集资金、利用低息贷款、社会保险、养老基金或投资基金等;第二,调整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从投融资主体地位转向监督、引导、服务的地位;第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为非盈利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创造条件。

  (2)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机制研究

  于水、蒋辉、尹倩(2010)认为2,我国目前尚未出台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监督制约办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招标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处于国家“大一统”的混乱模式,各级政府对哪些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定位,也没有具体的规划,一味依赖上级拨款,而且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所以首先应当明确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职责,并予以明确的界定。其次应在规定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明确规定保护出资人的利益,明晰建成后的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产权关系,从而进行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为市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私人投资的积极性。而且国家应今早出台《农业投资法》,约束各级政府、投资者和农民消费者的行为,从法律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多元化主体研究

  李玲(2013)认为3,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分为三个阶段:供给起点阶段、供给过程阶段、供给评价阶段,在第一阶段要构建畅通的需求表达—项目决策机制,第二阶段要视具体的基础设施而定,对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要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的供给机制,对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构建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在第三阶段要构建全方位的绩效评价机制。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需求表达—项目决策阶段中,政府必须通过村级组织或直接通过走访调研、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以确保农民的需求偏好能够反映到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决策中去,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纠正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陈银娥、刑乃千、师文明(2012)认为1,第一,消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瓶颈效应。除了要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模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乏问题。第二,尽快改善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现状。考虑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市场环境不健全,在促进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积极引入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投资、发达地区的财政投资和民间资金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形成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

  李志军、刘海燕、刘继生(2010)认为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地区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投入的强度和农村管理制度的变迁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影响其建设投入的主导因素不一样,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水平不一定就高,投入总量不足与建设资金使用不当并存是导致目前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村庄分散导致不能规模化供给,是导致中国农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的另一重要原因。

  (6)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效应的研究

  贾立、石倩、黄馨(2011)认为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不仅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二是增强乡镇企业融资能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经济类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三是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

  (7)农村基础设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周君、周林(2014)认为4,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性质等认识不充分,导致在投资方面缺乏科学化的决策和风险防范措施,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脱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存量和增量都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合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是欠缺的,同时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收益率不高,甚至下降,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实际上,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消费效应分析研究

  李小楠、郭莹莹、曹雪然(2014)认为1,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劳动力、农村公共产品等,归结起来,制约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力、低收入和较差的消费环境。而要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在一定意义上,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对消费水平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及给出有效的设施优化措施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开拓意义的。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对策主要是从政策、法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认识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作出了分析,针对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完善的措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推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典型做法还很少,发展思路还不够成型,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多。本文侧重于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共性,因此仅选取王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其在推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其中的有益做法和宝贵经验,形成了普遍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类似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借鉴。

  1.3、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本文的研究内容

  鲁中是山东省中部的简称,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潍坊、泰安、莱芜和邹平等 5 市 1县,是山东省政治、文化中心区。总面积 41203 平方公里,常驻人口 2532.88 万人,共 9市(县级市)11 县 19 区,地形为山地丘陵和过渡地带,是山东省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也是最有潜力、活力和魅力的地区之一。山东省青州市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行政上隶属潍坊市,西与淄博市接壤,面积 1569 平方公里,人口 94.04万。王府街道办事处则位于青州市中西部,辖区西部 84 个山区农村由于距离公路干线和城镇较远,交通、水利、供电、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差,工商业很不发达。因此,长期以来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居住条件差、道路崎岖、供电能力低、环境污染严重、医疗卫生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但广大西部山区作为稳定生态的“涵养源”和丰富资源的“储备库”与王府街道办事处的发展息息相关,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文本选取王府街道办事处为切入点和着眼点,针对其辖区西部山区农村亟待解决的水、电、道路、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从结构上看,论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总结出本文的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功能。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即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第三部分,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这一部分主要是以王府街道山区农村为例,分析了王府街道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及近年来的具体做法,介绍了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滞后的原因。

  第四部分,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经验。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镇以及韩国和印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经验做法,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第五部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根据之前对王府街道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和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分析阐述,形成普遍性的对策建议。

  具体包括: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后期管理与维护。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研法。成立专门调研组深入山区农村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材料,为撰写论文提供参考;结合中央有关政策精神,以点扩面,点面结合,讨论提出关于加强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2)文献分析法。到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和青州市图书馆查阅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书籍,利用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进一步理清论文线索和逻辑。

  (3)座谈了解法。组织相关涉农部门和山区农村干部群众代表,就“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论题,开展座谈交流,多方听取意见建议,集思广益,进一步把准脉络。

  (4)图表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图表性分析,更加直观地分析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近年来的推进情况,以便于调整课题实施和总结实践经验。

  1.3.3、本文的技术路线

图 1-1:技术路线图
图 1-1:技术路线图

 

  1.4、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本文的创新点

  (1)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笔者利用基层工作的便利,获取了王府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近年来农村一线工作经验,举一反三,得出类似地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般思路,使本文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

  (2)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青州市相关涉农部门、王府街道办事处有关同志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为论文的撰写给予了无私帮助,提供了大量客观详实的数据资料,并对材料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使本文更具可行性和创新性。

  1.4.2、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王府街道办事处为推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创新进行分析阐述,以点带面,辐射和推动整个青州市乃至鲁中山区及其他类似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虽然在青州市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尝试并不一定能在其他乡镇完全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绝不能片面地照搬照抄,或者单纯地搞“一刀切”,应当立足当地实际,从中合理地借鉴和吸取一些符合自身实际、有利于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做法。由于笔者能力所限,在一些深入探讨、系统总结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和差距,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加以提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