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盐碱地
盐碱地是盐土、碱土以及各种盐化土壤、碱化土壤的总称。为明确起见,根据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含盐量超过 0.3%的土地定义为盐碱地。盐土是含硫酸盐或氯化物成分较高的盐渍化土壤,虽然呈碱性,但 PH 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含重磷酸盐或碳酸盐成分较高的土壤,土壤也呈碱性,但 PH 值较高。其中,盐土又分为滨海盐土、沼泽盐土、草甸盐土、洪积盐土、碱化盐土和残余盐土 6个亚类;碱土又分草原碱土、草甸碱土和龟裂碱土 3 个亚类[16].辽宁滨海地区因土壤被海水浸渍,形成的盐碱土大多属于滨海盐碱土。
盐碱地的土壤由于盐碱环境盐分含量高,有机质含量少,所以肥力低,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土壤板结,耕性差,作物不易促苗。从外观上来看,盐碱土与普通土是一样的,只是春秋时节,盐碱土上层会泛起一层白,即盐斑。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寸草不生,所以盐碱地又被称之为“地球之癣”.盐碱地不仅难看,而且难于改良和利用,因此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难题。
盐碱地发生的地带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或滨海平原的低洼地区,其形成的实质是土壤中水盐运动规律:各种易溶性的盐类随着水分在土壤上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分配,由于地面蒸发作用,盐分在低洼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累积起来而形成盐碱地[17].自然的条件和人为的活动都可以使非盐碱土变为盐碱土或加重原生盐碱土的盐渍化程度。
人为的使非盐碱土变为盐碱土或加重原生盐碱土的盐渍化程度被称为“次生盐碱化”,即指因为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方式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的过程。我国在建国初期不掌握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在开发大型灌区、扩大灌溉面积中,如1956 年至 1961 年间,在华北平原搞引黄灌溉工程,曾经令大面积土壤出现严重的次生盐碱化,为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后果。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防治次生盐碱化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所以应该采取健全灌排系统、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从而控制地下水位抬升,防止土壤返盐。
2.1.2 盐碱地利用
盐碱地虽然低产甚至是不毛之地,但是其地势平坦和灌溉之便,又令盐碱地成为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因而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和利用。
本文将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作为两个概念加以区别。盐碱地改良是对盐碱地进行排盐降碱、改土培肥,通过人为修复,使之转变为高产良田。而盐碱地利用则是直接选择耐盐耐碱的植物、作物,因地制宜地对盐碱地资源进行开发。
这两个概念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改良是把盐碱地视为劣质土壤,对其进行土壤成分的改造,而利用则是把盐碱地视为一种珍贵的土地资源,直接对其进行利用与开发。当然无论是改良还是利用,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技术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无论改良还是利用,都要警惕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防止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另外,这两个概念也不是完全对立的。盐碱地利用也离不开改良,只是强调盐碱地改良不能不顾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盐碱地利用更加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因地制宜,尽量利用盐碱地现有的条件对盐碱地进行利用。因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按盐碱地的现实规律进行治理,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一定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在利用盐碱地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盐碱地。当盐碱地的出苗率在 70%-80%、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时,被称之为轻盐碱地,PH 值为:7.1-8.5.当盐碱地的出苗率低于 50%、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时,被称之为重盐碱地,PH 值为 9.5 以上。中度盐碱地 PH 值为 8.5-9.5.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研制或培育许多能够适应这三种类型盐碱地的生物,包括植物或微生物,并且种植、养殖的效益都很好。所以,盐碱地利用不应该只看到其不利之处,更应该将它视为很珍贵的土地资源。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研究的盐碱地利用侧重在农业方面,即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农业资源,而不是研究利用盐碱地建设工业园区。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可用于生产粮食、经济作物、蔬菜以及其他农产品的耕地面积更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盐碱地资源的利用研究更应该侧重它的农业用途。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力改造的结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一些科学家提出使用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完全依赖科技手段、发展工业文明的方式不足以对环境问题治标又治本。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改变人类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行为。
1992 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 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以及 1995 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都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提出。作为一种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被正式提出。
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一般地按照由 198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阐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地,可持续发展就是寻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进行制衡,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行动纲领。《中国 21 世纪议程》提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通过科技进步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历史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只有20 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发展历史时间不长,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却得到了不断的丰富。1987 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持有的观点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社会如何协调人口、环境、资源和生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体系完整的研究内容:
一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之前,有一种偏激的主张“零增长”的思想,过分强调环保。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目标,是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要恢复经济增长,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但是强调经济增长应是一种保护环境、不破坏生态的经济增长,即要求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理论的核心是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确保稳定的人口水平、改善技术方向以及在决策中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国的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将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源、环境核算进行关联,从而克服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进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管理体制。目前“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以及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采取的主要的方法,就是建立“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相关联的独立帐户体系,将之作为核心帐户,以便于间接地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之中。
二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70 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环境经济学家“外部不经济内在化”的观点,提出利用税收、信贷、价格机制、赔偿等经济杠杆,把外部因素内在化,以保护环境资源。俄裔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该理论提出投入产出法,从而将“外部性”加入到常规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的核算中。80年代以后,环境价值论研究及价值评估研究,进行了微观层次上的发展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费用效益分析、中观层次上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层次上的政策研究。
三是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要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更要考虑生态环境成本:首先,无论是耕作方式还是种植制度都应与环境相适应;其次,利用生态位共享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第三,运用共生、共克的补偿原理,减轻污染,降低成本,节省农业资源;第四,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可以被多途径、多层次的转化利用,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重建最优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制度。
四是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正确估计人口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考虑的前提之一。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人口问题:人口的绝对数量与粮食供给问题;农业人口过剩问题;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妇女和社会分工问题;人口信息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人口家庭结构问题;人口教育、素质和社会结构问题。
五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点也叫经济增长极,是指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的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或地区。首先经济增长点的规模大,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充分的规模效应;其次,经济增长点应是增长最快的产业或地区;第三,经济增长点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应当具有高强度的投入产出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令增长效应被传递分散;第四,经济增长点应是创新的“朝阳式”产业或企业。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辽宁省盐碱地利用问题研究进行指导:
一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应该加以利用,而不应该浪费;二是利用盐碱地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该考虑环境成本,而不能一边利用一边破坏环境,要防止盐碱地利用过程中对土壤的破坏,防止盐碱地进一步退化;三是利用盐碱地要采纳新技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用新技术,要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科教效益统一为目的。
2.2.2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
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具有它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把握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是了解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的关键。
1、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和目的
农业技术推广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农业技术推广从广义上来讲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进行的以沟通、干预为工作方式的农村知识系统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过程。从狭义上来讲,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农业技术扩散,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试验、示范等活动,向农民传播植保、种子、栽培、土肥等等物化或非物化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无论是广义定义还是狭义定义,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农业技术的新技能和新知识,进而扩大耕作面积和规模,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目的[18].
2、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
农业技术推广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教育性。教育性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目标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与农民进行有关农业技术的信息沟通工作,如对农民开展组织、动员、培训、咨询、技术支持等沟通和教育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态度。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组织和教育农民的过程[19].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的特征包括:一是沟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是激励者或沟通者,而不是强制执行人。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沟通去激发农民采纳新技术,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二是合作。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农民是独立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个人是否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三是教育与培训。农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在我国农村,农民不仅接受到的正式教育少,而且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也很缺乏。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或教给某种新的技术,用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影响农民的心理和行动,让农民学习到了新事物,采用了新方法,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把它与大众传播、广告和宣传区分开来。因为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要与农民个体发生联系,要不断地交换意见。
3、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
一是中介功能。农业技术推广是政府、农业研究机构与农民、农村之间的活动中介。农业科技工作包括科研和推广两个重要环节,科研成果必须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实际应用。二是再创新功能。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采用者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在实验条件下取得的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存在很大的风险,而农业技术推广的试验、示范、培训环节是增强科研成果适应性的再创新活动。三是转化功能。农业技术有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两种表现形态。
农业信息、新的耕作技术、农业管理等属于知识形态的农业技术;农用物资技术包括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等属于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是将这两种形态的农业技术转化为潜在的生产力的过程,是技术转化与物资转化的有机整体通过各种相适应的机构作用于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转化过程,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成果。四是组织功能。任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都需要以一定形式的组织或团体为主体来推动,例如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或民间的推广组织。为此加强并不断完善推广组织或团体的职能和管理效率,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功能。
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各类主体构成,包括推广机构、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研究院校和群众性科技组织、技术员和农民等,它肩负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即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工作[20].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研究院校属于科技成果生产单位,是推广的源头;推广机构包括分布于城乡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各类涉农技术市场和技术员等,它们属于科技成果推广中介服务组织;而农民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客体,是新技术传播的接受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村服务站技术人员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既是领导者又是技术员,还是生产骨干,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使用新技术的示范作用。
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功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三个层次:县级、乡镇级和村级[21].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全县农业生产的组织者,由它依据本县实际情况制定出较具体的综合农艺改进方案,对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引进、消化甚至改进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决定是否选择某项推广项目,是经济工作的基础,也是各项新的农艺措施落实的基础。
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制定本乡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推广任务、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技术改进、协调信贷与供销方面的工作,并且能够组织、监督、协助村级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落实推广面积,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解决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以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为主的基层技术推广组织。
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在生产一线,担负着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生产指导工作、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营销等任务,可以称之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辽宁省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运用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可以对辽宁盐碱地农区如何推广适用技术、如何提高推广的效率等工作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