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皮肤病学论文 >

论述脏腑功能与湿疹发病的关系

来源:未知 作者:7号编辑
发布于:2014-06-26 共3273字
论文摘要

  湿疹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疾病,表现为皮肤的红斑、浸润、渗出,严重的出现皮肤干燥肥厚、粗糙、鳞屑、色素沉着、皲裂等多种多样的皮损表现。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约占皮肤科门诊病人的15%~20%左右,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湿疹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湿疹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遗传性或者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现代医学对湿疹的治疗有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具有一定疗效,但有局限性,且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局部皮肤的萎缩和色素沉着。中医药治疗湿疹有数千年历史,针对湿疹不同病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疗效好、毒性小、用药灵活、复发率低。湿疹属于中医学“浸淫疮”的范畴,历代医家根据湿疹所表现出的皮损的型态以及皮损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和描述,如“浸淫疮”“湿疮”“血风疮”“面油风”“旋耳疮”“乳头风”“肾囊风”等。
  
  对于湿疹的病因大多围绕着风邪、湿邪、热邪三个方面论述;对湿疹的病机、涉及的脏腑医家认识不一,有从心论述的、有从脾论述的、也有从心、脾、肺、肝等方面论述的。我们认为湿疹的病因主要是:
  
  内因乃脏腑虚弱、禀赋差异、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外邪,致使风、湿、热三邪相搏,浸淫肌肤。而风、湿、热邪有内外之分;内风多责之于肝,内湿多责之于脾,内热多责之于心,正如《千金要方》:“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湿疹的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如心火太过、脾虚湿盛、血虚风燥等因素,致使风、湿、热毒客于肌肤发生湿疹。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疾病认识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本文结合中医的藏象学说,从心、脾、肺、肝等方面论述脏腑功能与湿疹发病的关系,更好的从病因、病机方面认识、治疗湿疹。
  
  1 心与湿疹的关系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主血脉、主神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是中医最早对疮疡病因、病机的认识。《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粟疮作痒,属心火内郁,外感风邪”,指出了湿疮的发病是由于内有心火,外有风邪所致。《素问》“:黄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如何?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指出了皮肤疮疡的发病缘于心火太过,浸淫于肌肤造成的。金元四大家的刘元素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着重指出了心火与痒疮的关系。《证治准绳》“:心有风热,生浸淫疮遍体”,指出皮肤瘙痒、浸淫疮的发病与心火有关。“皮者脉之部也”,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生理状况下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流动,血的运行靠心气推动;心气将水谷精微通过汗的形式来营养肌肤、腠里,也将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的形式排出体外。此外,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调与湿疹皮肤瘙痒的发病息息相关,瘙痒是湿疹的主要症状,而瘙痒、疼痛等感觉均由心之神明所感知,心为神之所,是精神活动的发源地,承担着身体内、外的感觉活动。湿疹虽然是表现于外的皮肤疾患,但其发病反映了心的部分生理、病理功能。心的功能失调在湿疹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心火是湿疹发病的病因之一,血脉失调是其发病的前提,心神失养是其瘙痒的重要病机,这三者贯穿于整个湿疹的发病过程。因此,在湿疹的辨治过程中,要应用清心解毒、养血止痒的药物,改善皮损,调整全身情况,达到解毒、止痒的目的。
  
  2 脾与湿疹的关系
  
  湿疹发病中“湿邪”是贯穿始末的关键致病因素,也是湿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源所在,而湿邪的产生与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上承,湿气方能化生。如脾气亏虚,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脏,或木旺克脾土,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蕴于肌肤,浸淫不止,导致湿疮反复;湿邪蕴久,郁而化热,则皮损红肿、瘙痒不休。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辨诸疡总论》中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溃败肌肤,而诸疮生矣”,指出了湿疮的发病与心火、脾湿的关系。另外《秘传眼科龙木论》“:风赤生于脾脏家,疮生面睑似朱砂,乌珠洁净未为事”指出眼睑湿疱是脾经风热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生,若素体禀赋差异,食物不能耐受,加之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遇上体内有热之人,湿热交织,蕴于肌肤则生湿疮。《疡科心得集》“:湿毒疮此因脾胃亏损,湿热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所以脾与湿邪的产生关系密切,治疗湿疹健脾除湿是关键,只有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湿邪得除,湿疹易治,在湿疹治疗中要时时考虑健脾气、除湿邪、安肌肤。
  
  3 肝与湿疹的关系
  
  肝主疏泄、藏血、主升、主动,肝为刚脏,舒通一身气机,使气机疏通、畅达、升发,调和气血,通利经络。肝为人体气机调节的枢纽,气机升降正常,脏腑器官的活动维持正常。《读医随笔》云:“肝者,贯阴阳,统血气,居贞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者也,世谓脾为升降之本,非也,脾者,升降所由之径,肝者,升降发始之根也”。脾的运化功能,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胃受纳水谷功能,都依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肝属木、脾属土,肝火太旺克脾土,致使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浸淫肌肤而致湿疮。如《医宗金鉴·血风疮》指出:“浸淫疮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致遍身生疮”。此外,肝主藏血,肝阴不足,血不营肤,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见皮损干燥、肥厚、瘙痒。《丹溪心法》:“诸痒为虚,血不荣于肌腠,所以痒也”。一些湿疹长期的瘙痒、反复的搔抓易致情志失调引起肝失疏泄,气郁不畅,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虚不运,气血化生不足,导致肝血不足,病久化火损伤阴血,不能外达濡养肌肤,二者相互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于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抑郁、焦虑等情绪因素,非常容易引起慢性湿疹反复发作。
  
  4 肺与湿疹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皮毛。《素问》“: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的功能对机体气机运行、水液代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肺主治节、朝百脉,助心行血,只有肺主治节的功能正常,气血才能在血脉正常运行,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其温养。肺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依靠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完成;如果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受损,水液代谢功能紊乱,就会水湿内盛,浸淫肌肤,发生湿疮。肺主皮毛,肺气布散卫气运行于体表,固护机体、抵御外邪,皮毛靠肺输布卫气温养才能保持腠理功能正常;肺对皮肤的影响是通过肺的宣发功能以及调节营卫的功能来维护皮肤的疏泄与润泽作用的。皮毛通过其作为“玄府”作用,辅助肺调节水液代谢和体温。《明医指掌·咳嗽论》:“夫肺居至高之上,主持诸气……外主皮毛,司腠理开合,卫护一身”。因此,肺与湿疹的发病也相关。湿疹的病因、病机相当复杂,去繁就简可以看出,其病因不外:禀赋差异、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之物,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受外邪,内外相搏,致使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湿疹的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脏腑有热,腠理虚弱,内热外湿博于腠理以致肌肤红斑、渗出,皮肤瘙痒、苔藓样变等。
  
  总之,湿疹的病因、病机以体虚为本,风湿热邪为标,心、脾、肝、肺等脏腑功能失调,致使风、湿、热毒客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生湿疹。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25-726.
  [2]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58.
  [3]李林峰,施辛,王文慧,等.皮炎湿疹的发病机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
  [4]李剑光,刘瓦利.湿疹的西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1(2):21-23.
  [5]刘瓦利.湿疹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
  [6]王煜明,赵吉平,张晓红,等.从心脾论治湿疹的针刺治疗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69-70.
  [7]尉洁,董世洲,邱琳慧,等.从肝脾论治慢性湿疹的思路[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7):12-13.
  [8]张晓红.湿疹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1(2):14-16.
  [9]杨扶国,齐南.中医藏象与临床[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398.
  [10]钟艳.心主神志的现代医学浅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2):32-34.
  [11]李军.祛湿疏风汤治疗湿疹86例[J].河南中医,2011(11):45-46.
  [12]张玉琬,李强,钟珊珊.慢性湿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医药,2010,38(2):103.
  [13]王颖晓.肺主皮毛理论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62-6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皮肤病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