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对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陆燕
发布于:2022-06-22 共14472字

摘 要

  从我国小学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学生同辈群体及其文化发展的特征,探索小学生同辈群体文化、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符合时代的要求。小学生同辈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教师的角度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破坏型;按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方式分为爱好型、情感型、利益型、志同道合型、地缘型和环境促成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学习型、娱乐型、顽皮型和儒雅型。小学生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感,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小学生同辈群体具有松散多变性,群体成员交往方式多样化。这些特点对小学生成长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从小学生的同辈交往的行为中,了解小学生的个性,注意发现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及时予以矫正,从而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同辈群体 小学生同辈群体 类型 特点

The research into primary school peer groups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primary education,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school peer groups and their peer group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xplore peer groupculture, create the student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times. Peer group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From the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active”, “intermediate” and “negative damage”.Bystudents in school activities way into “love”, “feelings”, “interests”, “like-minded”,“geo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ed”.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are“study”, “entertainment”, “naughty” and “knowledge”.Primary school peer groups have theirown values and a higher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sychological.Groups of socializationrarely mandatory.Peer groups with loose variability.Exchanges of members by diverseway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ha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 for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student's conduct exchanges,understanding students'personality, founding problems in the growth and promptly corrected, so that the students growup healthy.

  Key Words:peer groups; primary school peer groups; type; fingerprint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

  2.1 同辈群体概念
  2.2 小学生同辈群体概念
  2.3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成因
  2.3.1 心理因素
  2.3.2 社会因素

  第三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3.1 从教师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3.2 从学生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3.3 从社会学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第四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特点

  4.1 小学生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4.2 小学生同辈群体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4.3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
  4.4 小学生同辈群体具有松散多变性
  4.5 小学生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方式多样化
  4.6 小学生同辈群体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稳定

  第五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

  5.1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5.2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

  第六章 对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引导

  6.1 正确认识小学生同辈群体
  6.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6.3 加强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6.4 加强示范群体的建设
  6.5 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关注和关心
  6.6 严格执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许多方面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国内外教育社会学界、教育理论界对同辈群体都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有: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刁培萼《教育文化学》、周晓虹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王振宇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等。

  国外的着名研究有:美国学者科尔曼的《青少年社会》、英国学者怀特的《街角社会》、美国学者米德的《文化与承诺》等,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辈群体及同辈文化进行了剖析。

  同辈群体概念的形成最初源于在教育心理学上所发现的学生同辈伙伴对学习的影响作用。莫尔顿等人对课堂内同辈群体对其成员的学习成绩影响做了研究。他们指出,在班级中经常出现同辈群体的强烈对抗,会导致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而在学生的情感相互支持的群体中,其成员互相吸引,而且合作良好,目标一致,就能使学习成绩上升。我国学者张世富的研究也表明,在课堂上,同辈群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动力学现象。如果同辈群体中的关系是消极和互不支持的,那么人际关系就很紧张,学生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在课堂上,学生的同辈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会以其特定的方式给予奖励和惩罚。同辈群体有自己的准则和“机密”。同辈群体对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志向、抱负和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对同辈群体形成的原因、类型、特点和影响的研究,为学校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并能促进学生养成基本品德和文明习惯,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并进一步丰富关于小学生同辈群体及其文化建设的认识。

小学生

第二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概述

  2.1 同辈群体概念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同辈群体是构成学生三重社会的重要一环。就总体而言,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三重社会之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先进性、生活性、聚合性,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作为权威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社会界定性,而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高参照性特征,既同辈群体的活动目的容易成为学生个体活动的指向,其规范也容易成为个体的言行标准,学生能容易心甘情愿地接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另外,由于作为制度权威的家长和教师都是成人,家庭和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是成人占支配地位的规范性世界,它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对平等民主的期求,也无法成为使学生完全自由地展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场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寻求能使自己获得平等、自由与民主的另一世界。这是同辈群体作为三重社会之一存在的必然。

  2.2 小学生同辈群体概念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而小学生同辈群体是由小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某种观念相同、情感相依、或从事某种活动利益一致而相互吸引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学龄前期是儿童同辈群体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同辈群体一般是由几个人组成。这种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小团体并不稳固,以兴趣为基础,因而常常随着兴趣的转移而重新组合。帕顿根据儿童与其同年伙伴的关系把他们的游戏分为六个等级:无所用心的行为,袖手旁观的行为,孤独的独立游戏,互相平行的活动,结伙游戏以及合作的或“有组织的原始的”游戏。在结伙游戏中,儿童总是更积极地卷入别的儿童的游戏中去,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同一的或相似的,他们互相借玩具和其他东西,同时彼此模仿。在合作的游戏中,儿童是群体中的一员,这个群体正在从事一项游戏,或制造一种产品(例如用泥巴做的馅饼),或者扮演一个角色(例如扮演主人、工程师或幼儿园的老师)。学龄前的儿童不是很关心群体关系的发展,他们所玩的合作游戏不会持续很久,而且经常接纳任何别的儿童作为游戏的伙伴,甚至成年人也会被接纳为伙伴。

  他们的群体感并不强烈,并未发展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这一阶段,儿童还没有确立一种互惠的意识,他们只关心自我,对别人的关心仅限于他人的态度与行为对他的安全感所起的效果。

  小学阶段是同辈群体发展的阶段。在少年期,身体快速发育并出现明显的变化,人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自我意识增强,产生强烈的成人感,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日益增长,于是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他们与同辈的交往迅速增加而且渐趋成熟。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同辈群体大多数观点相同,彼此关心和支持,结构相当稳固。在少年期的早期阶段,少年往往被同辈人的交往需要所吸引。由于交往的需要开始成为行为动机的强有力根源,他们宁愿采取同辈群体所制订的行为规范,而不愿采取成年人为他们准备的行为准则。在同辈群体的发展中,成员的交流可以使儿童学习到适合于社会的行为方式。

  在这种初步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开始发展。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儿童中的同辈小群体逐渐形成。多数情况下,这些群体都发展不起来,因为亲属关系群体成为了执行各种任务的基本组织。随着个体成员的加入和离开,同辈群体的边界是流动的。小学生角色定位的模糊有利于他们接受新想法。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同辈群体成员逐渐结束交往。

  2.3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成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3.1 心理因素

  小学阶段,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生变化,为其在心理上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一,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觉醒与增强,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作用,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向,要求被理解,要求得到承认,要求交往,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随便人云亦云,事事听从父母或老师的,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评判标准,对于社会、家庭、学校制定的相关规范要求,他们会作出自己的选择,这些规范要求是否和他们的心理一致,并且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朦胧变化得清晰明朗,变得更加强烈和持久,首先就产生一种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一种被管制的感觉。

  第二,学生心理显着的“闭锁性”的特点,使他们不愿随便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给成人看,也不肯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想法轻易告诉别人,特别是有一些个人的情感,隐私或困难不会随便与成人交流的。他们渴望有自己的一间小屋,抽屉还要加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开始意识到应该寻找同龄人、同类人,意识到友情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意识到志趣相投的人才可以倾心相授,才可以结交的。

  第三,个人心理成熟造就的成人感,使他们乐意结成一定的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和行动上互相帮助,发挥群体的强大优势,依赖集体,从而得到一种个人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上,包括个人心理上的庇护和安全感。同时相互间能够得到某种情感上的交流,群体内成员间基本上是民主平等的,气氛和谐,并能体验到一种成人群体中的享受,自认为自己是成人,应该享受成人的那种群体的氛围,如私下情感交流、游戏、甚至喝酒、抽烟、打牌等等。

  第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激烈的学习竞争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追求一种心理的释放,因为小学生同辈群体不追求实现权力的价值,知识的价值,人们可以毫无拘束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调节生物节律,其人际关系不是下级服从上级的命令,只求实现人的价值,每个人自主交往,能够平行的进行思想交流。

  2.3.2 社会因素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基本成员,社会要求他们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今天的社会更要求我们的学生接触社会,同时我们的社会又是开放的、多元化汇聚的社会,各种价值观、消费观、文化形态蜂拥而至。如学生接触的大量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黑社会,我们的政府组织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以及在班集体中班干的个人形象的不够优秀,对其他同学的颐指气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以偏盖全,从而对我们的正式组织群体产生厌恶,甚至情绪激动,全盘否定,再联想到所谓杀富济贫、惩处腐败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小团体。其次,我们的各种正式组织观念滞后,未能适应急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能及时研究和把握这些变化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未能及时研究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甚至还有人认为在正式组织群体之外不应该有这些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存在,存在即应该立即取缔、打击。客观上使学生逐渐远离我们的各种正式组织,纷纷“仿效”建立自己所谓的一些小团体、小组织,而且比较隐蔽,在必要时发挥他们的作用,有时是针对学校或社会以及其他同学的不正常活动,甚至起着对抗作用,造成极坏影响。

  此外,我们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反复提到我们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在特定的社会和环境下如何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结成的各种各样组织和团体,并且利用这些组织和团体与敌人进行革命斗争,宣传自己理想主张或进行自我奋斗的故事,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孩子服从父母、教师,特别强调组织纪律性、遵守命令、章程,班级有班级管理制度,学校有学校管理章程。东方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等级森严的观念,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使得今天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如此,强调一层一级的管理,不如此不足以体现出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所谓“加强管理”就是把规章制度修订的更加严格、更加细致、更加完备,从而产生“权威”,也使“权威”更加有效力,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培养“听话”的孩子,许多学校制订的考核规范多如牛毛,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即使是制订者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剥夺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剥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科学实验中严格禁止做规定以外的实验,必须按部就班,不得违背。

  从小学生在正式组织群体的地位来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得到保障,学生感到在正式组织群体中自己是处于被管理、被教育的地位,心理上易与学校、老师产生对立,学生理解的成人化与老师理解的成人化的对立,学生被看成是一个“不成熟的”认识主体,因而需要接受教师的帮助、指导和训练,这种假设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扮演的所有角色行为都必须在教师的管理或主宰之下,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权力恐怖”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剥夺了对课程知识进行独特理解、质疑和批判的权利,他们必须接受课本的、教校的,甚至是教师个人的观点,他们所有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牢固掌握或熟练应用这些所谓客观的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参与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应该是自由,这种对立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自由,个人处于一种压缩状态和畸形状态。

  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有些需要会发生冲突、相互矛盾,加之社会经历、生活经验不足、客观条件限制,他们渴望矛盾的解决,希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显然,学校的单纯“学习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多种需要。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寻找志趣相同的伙伴,组成各种各样的小群体,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三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3.1 从教师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从教师的角度看小学生同辈群体,以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目标和集体目标是否一致来分类,可分为:

  1、积极型。这类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大致一致,其成员往往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思想觉悟较高,能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学习上也往往较为认真,能对学风、校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中间型。这一类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目标有时与集体目标一致,有时也不一致,完全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兴趣或利益取舍。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学习,其余则一概不管,完全是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当集体目标与他们的群体目标一致时,他们会应付性地予以支持、配合和参与,但谈不上积极;当集体目标与他们的群体目标不一致时,他们则冷眼旁观,不顾不问,但也不会公然出面反对或拖集体的后腿。

  3、消极破坏型。这一类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活动准则、群体目标、群体行为效应与正式群体的目标很不一致,经常明着唱对台戏,有时甚至会违法乱纪,损害正式群体乃至社会公众的利益。尽管这一群体只是学生中的少数,但他们往往是各种不良思想的传播者,校纪校规的破坏者,他们对学风、校风的建设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

  3.2 从学生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学生在学校主要以三种方式活动:参加班级、团队、课外活动小组等由学校教师组织和控制的教育活动;独处或个别交往;参加群体活动。可按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方式对小学生同辈群体进行分类:

  1、因兴趣相同、爱好一致而形成,可称之为“爱好型”。这些学生往往对某一事物或活动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如爱好同一球类运动、爱好电脑或棋类等,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除了学业之外还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而志同道合,形成群体。最常见的就是学生中的“球友”,他们可以是一个班级内的,也可以是跨班级跨年级的。

  2、因性格相似,可进行感情交流并由此得到满足而形成,可称之为“情感型”。这类群体更多地出现在性格较内向、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中,他们彼此可以得到情感交流而满足,甚至有时候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可以无话不谈。这种群体往往规模较小,群体内部人数不多,但却十分普遍。

  3、因利益上的联系而形成,可称之为“利益型”。由于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这些学生因为某种利益的联系、利害关系上的一致而形成群体,借助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来达到自身追求的某种利益。

  4、因对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看法一致、观点相近而形成,可称之为“志同道合型”。

  如学生中出现的学术性群体、某一学科的兴趣小组等。

  5、因来自于同一地域而形成,可称之为“地缘型”。这些学生来自于同一地域,相同的生活、风俗习惯、地方方言,使他们心理上相互认同,行为上表现相近。最常见的“同乡会”就属于这一类型。

  6、因现实环境的原因而形成,可称之为“环境促成型”。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同住一幢宿舍楼、家在同一社区、家庭背景相似,如父母是同学、朋友、亲戚等,这些现实的环境因素均使他们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共同的关注点而走到一起从而形成群体。

  3.3 从社会学角度分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心理因素有阶段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小学生同辈群体。

  1、学习型同辈群体。学习型同辈群体形成最早,一般见于一年级下学期,结构较为松散,成员较多,但流动性大。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教师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同伴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年级越低,越是如此。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是关于学业成绩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向上,在班级活动中积极要求上进。他们是老师常常予以正面评价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出讨好、趋向和依从等行为,逐渐形成学习型的同伴群体。他们有自己的领导人物,但领导人物受教师的控制,其成员对教师的好感认同程度高。领导人物多半是女生,一般是那种聪颖、成绩优良、乐于助人、遵守纪律、热爱班集体工作的学生。

  2、娱乐型同辈群体。这是一个由教师影响的群体,无明显核心人物,一般形成于小学二年级。娱乐型同辈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存在,首先是因为倡导素质教育而使得学校文体活动频繁,涌现出一批文体骨干和积极分子。其次是因为儿童的独立性和心智发展已非昔日可比,在其心目中成人的权威作用也呈下降趋势。再次是因为学生对单调的学习生活的不满足。对上述因素有认同感的学生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了娱乐型的同伴群体。

  3、顽皮型同辈群体。该群体形成较晚,一般于小学三年级形成。一旦形成,在班级较突出。这类学生群体归属感强,结构较为严密,成员较多,对全班男生和班风的影响较大。许多男生入学就有一种从众心理,例如:当一名学生奔跑、游戏甚至上厕所时,后面很快跟着一大帮孩子,边玩边喊,校园里常出现这样一支“乌合之师”,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的群体状态。这支“乌合之师”以男生为主,这主要是由于男女生交往方式不同所致。女生交往注重言语交流,男生注重行为交流。这支“乌合之师”渐渐地演化成了顽皮型同辈群体。儿童刚入校门往往感到孤独,在这一混乱的群体中,他们的孤独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脱,并获得了短暂的归属感和稳定感。顽皮型同伴群体形成的标志,是其中一名有权威的领导人物的产生。这一群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不很稳定,群体内攻击行为较频繁,一旦形成之后,较稳定,攻击行为明显下降。这一群体成员好动,尤其喜欢户外活动,例如奔跑、追逐和打闹。

  4、儒雅型同辈群体。该群体结构松散,无核心人物,成员间互动不频繁,群体归属感差。这个群体的孩子多半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好静,喜欢玩一些静的游戏,爱看课外书,其中的男生尤其对科幻、科普类课外书较感兴趣;其中的女性对情感丰富的童话较感兴趣,知识面广,想象丰富。他们独立性较强,不盲目追随核心人物,对教师的认同感一般,受教师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特点

  4.1 小学生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经济、文化和道德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加上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各种文化流派呈现,多元的价值文化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的支点,复杂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价值体系的底线。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正处于解构和重构之中,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尚在明确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是家庭和学校所解决不了的。

  而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是苦闷、烦恼、体验也随之而来。这一时期是小学生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他们在自身发展中存在着学习适应、情绪与情感的调节障碍、交往的困惑等人生的现实课题。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人生课题,由于社会变迁的原因,很难从老师、父母那里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很难从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而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和发式,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成为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完善自我的主要的参照系。

  4.2 小学生同辈群体有着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而同辈群体由于有着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其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心理共容性强以及共同的思维方式,容易产生心理共振。

  4.3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

  小学生同辈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它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极少带有强制性的群体。在小学生同辈群体中,群体成员没有代沟,人们自由地进行信息沟通,能够在平等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下谈论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一些精神苦恼可以在亲密朋友中释放,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他们会以相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特别在对待学校、家长的态度上取得一致性的看法,自发地形成反权威的倾向。可以说小学生同辈群体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小学生同辈群体是由于成员间的彼此情投意合而自发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纽带关系更多的是情感因素而非理智因素,成员之间相互认可而不需要社会、学校或其他组织的正式承认。

  4.4 小学生同辈群体具有松散多变性

  各种小学生同辈群体种类繁多,其内部结构有明显的松散无序特征,群体内部缺乏长久计划和稳定目标,群体成员流动大,具有随意性,日常交往过程中的一件小事都可能使群体成员发生变化甚至导致群体的瓦解和解散。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同辈群体都有一个或几个相对的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在群体中有较强的个人威信,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强,起着决策、组织、协调的作用,而其他成员往往对他们较为信赖,甚至言听计从,核心人物的强弱、去留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兴衰、存亡。

  4.5 小学生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方式多样化

  由于小学生面对家长教师越来越多的期望要求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课业负担,加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家庭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得青少年伙伴相互自由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少。群体成员之间交往的方式上转向多样化,由于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使现代青少年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如电话沟通成为相互交往的重要形式,还有通过互联网交友。

  4.6 小学生同辈群体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低年级小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小学生同辈群体中的成员逐渐稳定下来。

第五章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

  5.1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小学生同辈群体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越是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社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可以随意的表达自我、尽情地展示自我,真诚的相互沟通,并进行和谐的竞争与合作。学生可以把所在群体中的一员或多员视为自己的互动性重要的人,从知心伙伴那里获得力量的源泉,竞争的冲动和人格的昭示。这种以平等为基础的相互影响的力量在促进学生社会能力发展方面的潜能要远远大于家庭和学校。

  1、小学生同辈群体是小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与小学生和老师间的交往相比, 小学生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来的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较深。因此, 小学生同辈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

  2、小学生同辈群体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还开展竞赛,这都有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兴趣爱好上,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使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3、小学生同辈群体有利于小学生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小学生同辈群体虽然是自发形成的,但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和地位,甚至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其他成员自愿接受他的领导。小学生同辈群体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行为规范,由于成员对群体高度的认同感,为了避免受到群体的排斥,他们都能自觉遵守这些规范。而这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

  4、小学生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同辈群体中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每个人都以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它使得学生形成服从共同利益的意识,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利,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同辈群体的交往,个体便不能培养起成人所必需的交际品质。通过同伴间的交往,群体成员逐步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沟通与合作,学会了宽容与谅解别人,学会了同情与帮助别人,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指导与建议。这对他们以后在工作中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别人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5.2 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

  小学生同辈群体在小学生社会交往过程中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小学生同辈群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在有些时候也可能是消极的。

  1、小学生同辈群体所承载的意识与学校中的教育意识存在着相悖的一面。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欠佳的学生所组成的小学生同辈群体,由于同样的心境,这种群体忌讳谈论学习,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受到群体的认同而得到强化,其活动往往和教育目标相违背,学校教育效果往往因同辈群体的影响而削弱。

  2、小学生同辈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群体的归属感较强,这易使被排斥者产生孤立感,自尊心受损,影响到往后的情感表达,还可能导致在“报复心”驱使下的各种不良行为。同时,它也不利于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抑制情感交流,阻碍社会化过程。

  3、维系小学生同辈群体存在的主要纽带是情感,再加上大众传媒、武侠小说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易导致意气用事。一旦群体之间发生冲突,就会不加思考地帮助群体成员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这不仅不利于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无助于培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也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使学校组织的活动难以维持和开展。

  4、小学生同辈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对成员的控制是非正式性的,随意性较强。一旦群体内的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时,群体内强大的无形的制约力会促使小学生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由一些常有不良行为表现的小学生组成的同辈群体,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对整个群体的健康成长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另外群体内部的行为规则,也使师长不容易了解掌握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向。

  5、小学生易受群体核心人物的影响,但这种魅力型权威也易导致盲目性。小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一旦他的言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群体成员也会误入歧途,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

第六章 对小学生同辈群体的引导

  小学生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作用,那么学校和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对小学生同辈群体进行引导呢?

  6.1 正确认识小学生同辈群体

  长期以来,学校缺乏关注小学生的同辈群体,认为小学生只是单纯的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结成的小群体,他们的年龄还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学校教育只关注教育的过程,不重视对教育过程以外问题研究和关心。因此,对小学生同辈群体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我们就不能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小学生同辈群体形成变化过程及其活动规律,从而寻找工作教育对策,积极加以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

  6.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应着重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广泛性特点出发,把群体活动纳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吸引力强、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生动现象和美好的活动情境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多元文化活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小学生同辈群体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6.3 加强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只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保证小学生群体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离开每一个学生素质的提高,或者说,如果还像以往所做的那样只是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升学有望的学生,那么,会造成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压抑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学生群体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增加非法群体的现象。因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彻底改变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按照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6.4 加强示范群体的建设

  目前,小学生同辈群体交往正越来越成为小学生的交往形式,也是班级等正式群体的有效补充。同时,小学生同辈群体也越来越影响学校的教育组织和班级组织。所以,必须加强对小学生同辈群体的示范群体建设,通过示范,形成对其它学生群体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方法和措施。特别要把重点倾注在小学生同辈群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努力把群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建设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现实途径,进而实现其作为德育载体的作用和价值,把德育教育放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寓教育于学生的活动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6.5 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关注和关心

  在校小学生的群体问题,家庭是关键因素。在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所给予人的非正式教育比正式教育对少年儿童发展及其对他们父母的影响更大。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家庭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经济困难、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必须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特别是发挥工会及社区的作用,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帮助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小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意的作用,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给予支持。

  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家长掌握更多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发挥各学校的教育功能,办好家长学校,使家长学校成为学校联系学生家庭的纽带,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络交流的平台。

  6.6 严格执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对一些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出版物要取缔,严禁娱乐场所、网吧、酒吧接待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辟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教育网站,让先进文化占领未成年学生网络阵地。

结语

  当今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必须得到落实和体现,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保持足够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独立思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观,以对话、交流,寻求共识来取代传统的说教,同时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引导他们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敞开心灵,同学间、师生间进行一定的情感诉说,进行心理压力的释放,允许他们有所保留。

  通过小学生同辈群体而改变小学生个体的价值观是可行的、有成效的,通过对儿童当下生活世界的倾心关注,通过小学生同辈群体文化的建设和引导,既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又可以为小学生个体的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日本教育社会学编集.新教育社会学辞典[M].日本:东洋馆出版社.1986.
  [3] 董莉,周少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人际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 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 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吴凤岗.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0.
  [8]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 方晓义.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J].心理学报,1997,29(3):278~285.
  [10]金盛华,黄光成.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6):39~46.
  [11]Henderson Nan, Milstein Mike M.Resiliency in Schools: Making It Happen for Students and Educators[M].2003.

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辅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悉心指导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老师在我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帮助我深入了解论题,开拓研究思路。从开始选题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终定稿,×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其次要感谢学院所有曾为教育科学与音乐系授课的老师,老师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四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