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

奏疏的几项基本内容及其举例(3)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9 共4971字
  四、奏疏文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读必先知其体
  
  以上是秦汉以来历代奏疏的各种文体、名称及其制度概况。前人对古人的文体虽有所论述讨论,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或论而不全,或论有偏执。今据此文可知古人奏疏基本规模。文中引例,亦可备查。北宋名儒石介有“谏官一年奏疏满筐”之说,可知这些奏疏多由血汗铸成,来之不易,是宝贵的财富。前人辑存至今,也很不容易,应珍视它,研究它。只是这些财富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不能像市场上的古陶等文物那样交易火爆,直接卖钱,换取暴利。但这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所在,亦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所在,其价值非贪利者所能知晓。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研究它是职责所在,是民族长远大业的需要。笔者曾见美国国家图书馆派人来湖北省图书馆调查珍藏的古籍及其目录,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美国国家图书馆却备有全世界的古籍目录。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这点东西都不珍视,那真是败家子了。
  
  北宋李廌谓“凡文章之不可无者有四:一曰体,二曰志,三曰气,四曰韵。”将“体”列为文章四要素之首,称最不可乱者是文体。又谓“文章之无体,譬之无耳目口鼻,不能成人。”(明·唐顺之《稗编》卷七十六引)北宋名儒杨时说欧阳修各类文章都写得好,言辞都很得体,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对各种文体都很熟悉。(见宋·罗大经《文章有体》)史载王安石评文章常先体制而后工拙。宋人倪思亦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宋·王应麟《玉海》卷二百二引)可见,文章不管大小,要想写得很得体,就先要识体。同样,要研究古代的应用写作,有所借鉴滋养,奏疏的文体亦不可不知。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