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论文 >

热河官话推广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作者:高淑莲
发布于:2017-06-19 共4659字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但是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差异很大,且各类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近程度不同,至今还存在着许多的“普通话盲”,给正常交流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地理、历史、文化层面,分析热河官话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而阐述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由此引发了对全国普通话推广的路径选择的思考。
  
  关键词:热河官话;普通话;推广。
  
  一、热河官话推广的政治、历史、地理条件分析。

  
  1. 雍乾年间的官话运动。
  
  翻检史籍,可以看出清代官话运动主要是针对闽粤两省,清雍正六年 (1728 年),雍正皇帝在召见全国大小臣僚议事中,发现广东、福建两省操乡音而“不可通晓”,得出了语言不通不利其统治的结论。于是下达正音上谕。因此,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交际用语的官话运动成为雍乾年间一项重要的文教政策。我们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出,作为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首先上谕朝廷颁布了最高法令条文;其次设置相关机构检查监督官话运动的执行情况;更核心的是设立专门学校 (尤指正音书院、正音社学和义学) 实施官话教学并从物质上给予从事官话教学的教师以优厚待遇,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保障措施。雍乾年间,朝廷把掌握官话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规定:“八年之外,如生员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乡试;举人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会试;童生不能官话者,不准送取学政考试,俟学习通晓官话之时,更准其应试。”清末的 《学堂章程》 也明确规定:“兹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清末官话的推行,“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二百八十余年前的官话运动,专设学校而正乡音,大力推广官话普及,统治者思想之前卫可谓前无古人,它将我国普通话教学教育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余年。但是由于书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区,而且各县数量不一,绝大多数乡村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而当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对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忽视,是我国农村普通话普及率低的历史根源之一,所以目前的推普重点应放在方言集聚的农村。
  
  2. 历史文化条件。
  
  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年) 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陆续兴建外八庙,使承德成为清代第二政治中心。雍正六年 (1728 年),雍正皇帝下旨在全国开展正音运动,热河相继设立正音书院、义学、建立文庙 (热河文庙) 等专门机构传授官话。自此承德“学庠渐起,礼乐弦诵日兴。”,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准热河等七厅各设义学,这所义学便成为承德的第一所书院“秀峰书院”.之后相继建立凤山书院、平泉书院、赤峰书院、凤仪书院等。这些私塾、义学、书院、学堂的教书先生、授课教员都用“热河官话”授教学生弟子,原热河官话既剔除了满清人带来的东北口音中的土语,也减少了北京话土着人的省字和儿化音,使热河官话在民间普遍推广。近日在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乡发现的清朝光绪年间热河学堂颁发的热河官话字母拼写“卒业文凭”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说明“热河官话”已经成为当时新学学堂的必修科目。
  
  3. 自然地理条件。
  
  热河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位置使承德成为康乾治理边疆,完成统一大业的第二政治中心。热河一带属燕山余脉,海拔 300~700 米之间,塞罕坝和七老图山宛若“〈”形屏障,削弱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又将顺滦河流域上溯的海洋性温湿暖流阻挡于坝下,因此这里气候温润,清凉爽垲,康熙帝称颂这里“境广草肥,无伤田庐之害;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其次是交通往来便利及时,热河虽处长城塞外,然据北京“往还无过两日”;再次热河又是通往东北及蒙古的咽喉要道,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是八旗劲旅狩猎强兵“拱卫神京”的塞外大本营,于是康熙帝为了实现其“合内外之心,成巩固职业”的政治目的,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在热河。历史上的承德,作为大清王朝的“陪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康乾盛世的缩影,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对整个国家乃至周边邻国的影响贯穿了几百年的历史空间。清王朝许多国家意志在这里形成和传递,行政事务和国家行政命令都要借助热河官话得以传达推广,久而久之,逐步成为中华民族使用最规范的语音系统,为现代意义的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热河官话也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滦平独特历史及使热河官话在滦平推广。
  
  1. 清代御路。
  
  滦平县作为联系承德与北京的重要区域,背靠辽蒙,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塞,素有“首都北大门”之称。因乾隆皇帝亲题“滦水无患、民得平安”而得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清代皇帝往于北京、承德之间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康熙建立避暑山庄和行宫后,滦平更成为大清皇城北京和夏都承德之间的走廊。作为御道,清代皇帝北巡途径滦平,并在这里建行宫、驿站并派兵驻守,在滦平设有御道共有 5 条、行宫9 处、皇庄 24 个,并设有众多官方机构。据王国平主编的 《大清皇帝在滦平》 一书中介绍,“自顺治初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 170 余年间,清朝皇帝北巡避暑、举行木兰秋狝活动,往返途经滦平近 230 次,驻跸900 余天”.承德、滦平已经成为了清政府在京城之外的另一个从事政治活动的中心。这就使得滦平群众语言中夹杂的方言土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规范和矫正,客观上促进了官话的形成,使热河官话在滦平得到了积极推广。
  
  2. 人口大迁移和历史断层。
  
  滦平县普通话发音之所以近乎标准,还与滦平独特的迁民历史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尤其“燕王扫北” (亦称“燕王扫碑”,也就是“靖难之役”) 之后,朱棣的军队和建文帝的军队在河北地区拉锯了好几年,造成大量百姓死伤,好多地区都是十室九空,特别是今天的保定及周边地区村庄荒芜,大片土地无人烟,而长城以北的承德滦平小兴州一带由于未经过太大的战火洗劫,人口相对密集,物产也相对丰富,为此明朝统治者实行了塞外边内迁的空 (去声) 边政策,多次从长城以北地区向北京一带移民,以今天滦平兴州为核心的承德一带原住民 10 万之众分三次迁移到了今天的北京和保定、廊坊等地,以发展生产,充实边防。经过延续 50 年的迁民活动,长城外滦平一带原住居民被全部迁到了现在的保定、蔚县、北京房山一带,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了无人居住的军事隔离区,致使滦平一带出现了 200 年的历史断层,让滦平自身故有的语言传承和历史杂音消失殆尽。
  
  随着清兵入关、多尔衮“圈地”政策实施,以及木兰秋狝制度的确立,滦平结束了近 300 年无人定居的“瓯托地”历史,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众多行宫、皇庄、王庄、旗庄在以今天的滦平县和承德县为核心区域的承德一带逐步建立。滦平就从长城边塞,变成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走廊地带。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开始有少量周边百姓到滦平开荒种地,到了康熙时期实施“占田立庄”政策,鼓励旗人到古北口外开发无主荒地,建立“口外庄田”.使京畿等地人口逐步向关外迁移,大批的满清贵族和有功之臣,从京畿等地迁到古北口外的滦平县,根据 《民国档案》 的记载,直到清末,滦平境内共建有皇庄 24 个,王庄、旗庄 130多个,构成了当时滦平境内的主体村落。随着大清王朝的统治和巩固开禁垦荒之后方的需要,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的语言工具---满清官话被北京旗人带往滦平一带进行了有效的辐射,至第二代后改成纯正的当地乡音就构成了今天的热河官话区。
  
  三、以滦平为代表的热河官话对普通话标准语音系统形成的历史贡献。
  
  由于滦平一带出现过历史断层,这里没有自身语音的传承和历史杂音,而清朝迁移到本地的人,受正宗满蒙官话影响非常大,使得朝廷规范使用的语言---“官话”成为这里的正统语言,从而形成了滦平一带语音纯正,普通话整体水平较高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这种官话和现代普通话发音极其相似。其语言特点是:音准分明,语调比北方话绵柔一些,又比北京方言略硬一点,既避开了满清人带来的东北口音中的土语,又剔除了北京地方土话、杂音及“儿化”“省字”等口语习惯,尤其是没有尾音。
  
  目前滦平县已被国家语委列为“全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话体验区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基层联系点,滦平成为普通话标准语音重要采集地。滦平虽然不能说是普通话发源地,但滦平话最接近普通话制定的规范,它所承载的普通话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不仅带动京津冀文化与旅游、休闲、商务等各方面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承德的文化名片,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普通话推广和应用工作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全国普通话推广路径选择的建议。

  
  1. 有条件地开放户籍,实行迁移政策。
  
  “自由迁移是促进语言相互融合创新的最重要途径,正是通过自由迁移,人们相互交流,使各种方言逐渐统一,最终才可能归于一统,自然演进而形成一种标准语”.滦平县群众语言之所以和普通话发音十分相似,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大迁移导致的。虽然历史上战争导致了掠夺性的迁移,但却因此促成了语言的融合发展,这也是对历史的一大贡献。因此,可以提高我国自由开放度,有条件地开放户籍,鼓励将普通话发音标准地区的人群迁移到方言情结集聚的地区,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从而加速普通话的扩散和推广。
  
  2. 从法律层面把普通话测试纳入上学、就业、提职考核范围。
  
  清代的官话运动体现在制定法律法规、监督、执行等整套制度之中。现行推广普通话,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师范类学生入学应把普通话作为一门成绩进行考核,并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对于那些边远山区的学校,教师应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另外把使用普通话作为公司、企事业单位用人,干部提职任用的基本条件之一纳入 《公司法》 《公务员法》 等相关法律,加强推普的针对性与科学性,这也是从源头上落实 《宪法》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
  
  3. 提高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汉语地位。
  
  热河官话形成于雍乾盛世,经济快速发展必然推动文化的传播,因此,开放搞活,提高全民族整体生活水平,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广普通话又一重要举措。目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群众基础深厚,使用汉语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性交流中,很多外国朋友也希望多了解中国,很想学习汉语。所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文字“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社会发展需要,进而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使普通话走向世界。
  
  4. 加大农村推普力度,促进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据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我国乡村人口占比为 45.23%,而目前我国还有 30%即 4 亿多人口不能用普通话交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教育不均衡交通不发达且方言集聚的偏远山村。早日实现农村普通话全面普及,政府的支持和媒体的参与是关键。当今,媒体拥有引导大众思想与观念的各种渠道,而且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例如可以通过电视频道组织一些活动推广普通话,这不仅是对广大农村推普工作的加强,更是对中华民族语言的认同,所以,向农村推广普通话应成为今后推普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5. 在社会上营造说普通话光荣的社会氛围。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普通话宣传活动,例如借助电台电视台组织“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万人签名活动,组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等;编辑 《普通话文化宣传册》,普及普通话常识;设立普通话等级模拟测试点、普通话文化展室等。这些活动将会大大降低人们使用普通话的心理成本。
  
  参考文献:  
  [1] 吴春玲。 清代及民国时期普通话的推广[J]. 教育评论,2009(5):152-155.  
  [2] 吴永斌。 试析雍乾年间的官话运动[J].民族教育研究,2008(2):113-116.  
  [3] 邓洪波。 正音书院与清代的官话运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3):79-86.  
  [4] 王东杰。 官话、国语、普通话:中国近代标准语的“正名”与政治[J]. 学术月刊,2014(2):155-170.
原文出处:高淑莲. 热河官话推广及滦平普通话标准音形成的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1):82-8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