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2 共335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定位视角下大学图书馆服务问题探析
  【第一章】基于定位理论的图书馆服务管理研究绪论
  【第二章】高校图书馆服务定位相关问题
  【第三章】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基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定位的建设策略
  【总结/参考文献】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界的未来。本文通过以我国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将商业中的定位理论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服务当中,明确基于定位理论的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将省内几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学生、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基于定位理论的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定位的科学调查问卷以及访问等方式,指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定位之下基础条件方面、馆员对服务认知方面、读者对服务的认知水平及满意度方面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文献资料以及参考国内外一些优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基于定位理论的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策略:

  (1)基础条件的改进包括:在管理定位下制定符合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资源定位下改善馆舍环境、在环境定位下建立完善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安全定位下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2)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的策略包括:在职能定位下提高服务意识、在能力定位下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在意识定位下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读者认知和满意度的策略包括:在角色定位下发掘读者需求和提高意见反馈、在意识定位下科学引导正确使用读者权利。

  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的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事业,由于理论知识积累有限,笔者对一些实际技术问题缺乏透彻的认识;又由于笔者缺少在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经验,对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和服务流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缺少切身的体验与感受,有些分析还不够成熟;本文还涉及到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调研的结果也存在局限性。另外,由于笔者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未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属于初步的研究成果,必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作为起点,笔者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一定对某些细致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节 展望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现代化管理中起步比较晚,但是也正在蓬勃地发展,对基于定位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不仅满足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而且对我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基奠作用,但是这种理论的应用在当下还不是很成熟,在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当中,定位理论势必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也坚信,在国家、社会、高校、学者以及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必将蒸蒸日上,这也将为相信我国文化建设事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焱,邢素丽。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01-104.
  [2] 鲁黎明。 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 朱开忠。 图书馆转型研究[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 朱万琴。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
  [5] 樊秋妮。 图书馆规章制度创新的思考[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6] 张云云。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4,(2):33-35.
  [7] 肖荣荣。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J]. 现代情报,2006,(2)。
  [8] 宋剑祥。 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涵与现实意义[J]. 深图通讯,2008,(4):17-23.
  [9] 张学峰。 图书馆馆员如何发掘读者需求[J]. 昌吉学院学报,2006,(3)。
  [10] 赵满萍。 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 晋图学刊,2005,(4):55-57.
  [11] 粟敏。 浅谈高校图书馆之读者的权利与义务。 科学教育前沿,2011,(1)。
  [12] 靳红,罗彩冬,袁立强。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
  [13] 张梅平。 从学生投诉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J]. 图书馆论坛,2004,(3),73-74.
  [14] 李华。 地方高校合并后的图书馆定位问题[J]. 图书馆论坛,2007,(2)。
  [15] 王潇潇。 分析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J]. 图苑论坛,2014,(2):23-26.
  [16] 侯福丽。 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兰台世界,2010,(5)。
  [17] 申慧。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探讨[J]. 图书馆界,2009,(11)。
  [18] 姜禾,文奕。 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比较与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08,(26)。
  [19] 金白杨。 高校图书馆定位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56.
  [20] 王学煕。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
  [21] 袁新华。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7)。
  [22] 郑倩婕。 推行刚柔相济的图书馆规章制度[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5),19-23.
  [23] 刘岩。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6)。
  [24] 于爱华。 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1,(14)。
  [25] 徐萍,李文学。 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26] 刘秀隆,龙敏。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4),44-47.
  [27] 周莉莎。 专业资料室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关键[J]. 图书馆学刊,2011,(4)。
  [28] 冯琼。 基于网络信息组织的图书馆个性化主动服务[J]. 图书与情报,2005,(3)。
  [29] 吕江涛。 个性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的最优化服务[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6)。
  [30] 李卓卓。 数字馆藏资源评价标准的选择[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
  [31] 肖希明,张新鹤。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政策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4)。
  [32] 邢芳茝。 浅析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危害及维护[J]. 神州,2012,(3),76-77.
  [33] 王静君。 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调查分析与馆藏建设──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情报探索,2008,(1)。
  [34] 徐华。 数字时代图书馆馆藏建设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
  [35]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C].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6] 吴海珍。 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N]. 中国教育报,2008-4-14.
  [37] 王世伟。 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论丛[Z].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8] 唐晓应。 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研究──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9] 王红。 吴江市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服务改进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11.
  [40] 幸娅。 面向决策的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1.
  [41] 周鹏。 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2] 朱逊贤。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2.
  [43] 姚萌。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0.
  [44] California Library Laws 2009[EB/OL].
  [45]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iscal Year 2007[EB/OL].
  [46] Building on Success 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 Strategic Plan 2007-2010[EB/OL].
  [47] Barbara Sen.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Program in New York State [R]. USA, New York, 1963.
  [48] Margam Madhusudhan. The Academic Library[M].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2005.
  [49] Farrell. Off-Campus Library Services[M]. Binghamton: The Haworth Information Press, 2001.
  [50] Wendy Chu. Marketing Today's Academic Library: A Bold New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M].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9.
  [51] Helen Georgas, The academic library as place[J]. Mississippi Libraries, 2005Vol.69 No.1.
  [52] Al Ries, Jack Trout. Library2.0 innovative in Academic libraries[J]. Library Hournal. 2008(5)。
  [53] Eleanor J. Read. Data Services in the Academic Libraries[J]. 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07(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