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

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建设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9 共425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建设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主要劳动力纷纷选择去到城市务工,在广大农村衍生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目前大部分学者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周宗奎,2005)[l].在城市也存在很多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经商等原因的留守儿童。但城市拥有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文化以及高水平的物质条件等等各方面都与农村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留守儿童的界定也各有说词。叶敬忠(2005)等则在其着作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阐述:“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满 18 周岁以下的儿童。”依据本次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作者将样本对象的年龄界定为 8-15 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
  
  2.1.2 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泛指影响阅读者进行阅读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的总和。在客观世界里可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指的是阅读者所处的具体时代大环境,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微观环境指的是阅读者身处的具体生活小环境,它包括所在的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一切社交领域。王旭冉(2009)则从另外个维度把阅读环境归纳为物理环境与精神环境。其中物理环境包括图书资料、阅读场所、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精神环境包括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阅读素养、阅读时间、阅读指导以及开展的阅读活动等。本课题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具体指阅读的微观环境,借鉴曾祥芹、王旭冉等人对于微观环境的特点、内容的论述,笔者将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展开研究调查。
  
  2.1.3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的概念还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本文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定义:为在农村地区内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阅读场所提供的外在条件。以阅读环境的物理环境与精神环境两个层面为切入点,在本文中,家庭阅读环境的物理环境包括:阅读场所、阅读材料、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精神环境则包括: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员的阅读习惯、阅读指导、开展亲子阅读等。学校阅读环境的物理环境包括:学校为留守儿童阅读活动提供的阅读场所、阅读材料等;精神环境包括教师、图书管理员的阅读素养以及教师、图书管理员的文化水平、阅读习惯与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活动等。社会阅读环境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农村地区内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站、农村社区图书室、书店等;精神环境则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监护人、教师及他人的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指导等。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
  
  2.2 基本理论概述
  
  2.2.1 阅读循环圈理论
  
  1991 年 Alldan Chambers 提出“阅读循环圈”理论。他认为一次完整的阅读循环需要经过四个环节(见图 2.1),分别为选书、阅读、反应和具有提供帮助能力的成人,其中他把“具有提供帮助能力的成人”置于循环圈的核心位置。每一个环节都作用着下一个环节,它不是由起点到终点的一次性过程,而是一种无止境的循环活动。Alldan Chambers 认为,阅读活动应从选书开始。而选书则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藏书必须满足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的需求。书籍的数量与质量是阅读活动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图书的可获取性。藏书不仅要种类丰富,更需要容易获取,这样才能让儿童保持阅读的激情,让阅读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试想一座图书馆或图书室的藏书总量不管多么丰富,图书质量不管多么精良,服务质量不管多么优质,若得不到读者的青睐,合理有效的利用,那么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存在价值。要想创建和谐的阅读社会,被动的提供给人们“选书”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进行“阅读”,倡导读者的主动阅读意识。Alldan Chambers 的阅读循环圈中的“阅读”一词涵盖了阅读活动与阅读时间。他所诠释的“阅读”并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拿着书漫无目的草草扫描一遍。而是指把读者从书籍文字间汲取养分,是带着批判,思索以及感悟地阅读。
  
  反应是人类本能的心理行为。由阅读作品所引起的反应大致有欣赏时的喜悦、赞同时的享受、批判时的厌倦等等。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彼此倾听、分享阅读时的喜乐见闻,相互交流、切磋阅读活动过程中的疑难迷惑。通过此种形式抒发读后感可以拓展眼界提升我们的阅读兴趣。“反应”的意义正在于此。“反应”大致可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属于闲暇之余彼此亲近时用于交流情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后者属于专业性的指导,读者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带着思考、理解的态度剖析作品,与他人交谈时陈述自我独特的见解,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在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老师及周围的成人能够多加关心给予阅读指导,传授自身的阅读经验与技巧,引导儿童进行阅读活动。帮助儿童扫除阅读障碍和困难,让在儿童早期教育时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儿童时期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儿童也会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成为终身的阅读者。因此“具有提供帮助能力的成人”置于阅读循环圈的核心地位。 具有帮助能力的成人因为有着丰富的阅读历程与经验,他们更加清楚的知道应如何引导儿童顺利的进行阅读活动,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2.3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阅读环境的原则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阅读环境的原则是指根据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目的、特点以及阅读能力发展水平,在创设留守儿童阅读环境时必须满足具体要求和前提条件。“阅读循环圈”理论中具有提供帮助能力的成人处于儿童阅读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此外丰富多样的藏书,能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图书等是儿童保持阅读的激情,让阅读活动持续进行下去的重要因素。理想的阅读场所、充足的阅读时间、科学的阅读指导是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切实保障。构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阅读环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3.1 丰富性和趣味性原则
  
  丰富性和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构建儿童阅读环境时,要确保图书达到足够多的数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种类,满足儿童的不同阅读需求。图书的展出和陈列的方式也要独特新颖,并且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感染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创造性阅读的习惯。
  
  偏爱丰富有趣的事物是儿童的天性。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漫画等类型的图书都十分受到了儿童的青睐。精美的插图配上浅显易懂的文字,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这些活泼生动的事物再加上美好精彩的故事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遐想。因此,儿童读物一定要具有丰富、趣味性,这样才能确保儿童能够有兴趣读下去;另外独特新颖的展出和陈列方式也是吸引儿童阅读的策略。
  
  2.3.2 便捷性原则
  
  便捷性原则指的是儿童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他们需要或感兴趣的图书。便捷不仅要求空间上易获取的方便,而且还要求时间上能立马的索取,儿童想要阅读的图书能在短时间内、短距离内获取,是儿童阅读活动能持续下去的保障。
  
  儿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或者经他人介绍等途径,对所需的读物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由于时间、空间上等因素的障碍可能无法轻易地获取,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的好奇心也会慢慢减弱,不利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儿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到儿童阅读活动中来。学校重视图书室的建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家长在购买图书时也应参考儿童的意见,及时为儿童提供所需的读物。丰富的图书资源只是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前提条件,儿童阅读兴趣的持续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要看能否方便、快捷地获取读物。
  
  2.3.3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在创设留守儿童阅读环境时,需要根据农村阅读环境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优势,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村学校图书室、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经费短缺、设备简陋、图书资源少、觉得儿童阅读活动难以开展。其实,农村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要发挥优势开辟条具有农村特点的阅读之路,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是完全可能的。农村拥有大片的草地、蓝天、白云、树木等均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最天然的阅读场所。只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在阅读活动中结合农村的传统民俗文化、人文风情,加强教师、家长及他人在留守儿童阅读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活动将开展的多姿多彩。
  
  2.3.4 示范性原则
  
  示范性原则是指有能力的成人以饱满的阅读热情、良好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为儿童树立学习榜样。尤其是低龄儿童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他们喜欢模仿大人说话的方式,或喜欢模仿大人的某一个习惯性动作。孩子通过模仿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儿童成长时期,教师、家长以及他人不经意的言行都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老师及家长是在儿童学习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成人,其对阅读的热情、态度、喜欢以及行为也是儿童可以直接复制模仿的。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家长和老师在工作之余常常以书籍为伴,并会向儿童传授阅读经验,时常出入书店、定期购买书籍等等这些行为都向儿童灌输着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家长与老师就是阅读循环圈中“有协助能力的成人”,在以身作则的同时更要在儿童阅读活动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
  
  2.3.5 因材施教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时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使每一个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最佳的发展。由于每个儿童在受教育程度、情感、意志、性格等都有差异,所以每个儿童的阅读能力、爱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创建阅读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多种不同的阅读指导,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特点及规律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首先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的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阅读水平较弱的学生,应鼓励他们阅读,推荐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籍,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推荐阅读经典着作、文学知识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这五大构建原则相互作用、互相融合、共同构建了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阅读环境。每一个原则都对阅读环境的建设作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实践这些原则,并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努力为儿童营造理想的阅读环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返回:图书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