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老子《道德经》中人生态度(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9357字
二、“为学日益”和自然人性异化
  
  随着“婴儿”或“赤子”年龄的不断增长,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也随之不断地提升,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心灵往往为外界物质生活所诱惑。人的私利贪欲之心,不但造成了政治腐败和道德沦落,而且使“婴儿”或“赤子”也日渐远离他们幸福快乐的自然境界,逐步地由“婴儿”或“赤子”的自然 境 界 转 化 为 世 俗 者 的 争 名 逐 利 的“ 功 利 境界”.在“功利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皆为“求名于朝,求利于市”,以达到“名利双收”,具有“为我”的“自私”性质。老子面对人生境界这一转化的弊端,在《道德经》四十八章中,提出了“ 为 道 日 损 ”的 拯 救 之 道 .“ 为 学 ”不 同 于“ 为道”.“为学”重在向外,追求知识、智慧和物质享受,以满足人的贪欲需求,从而破坏了人际和谐,造成了社会危机,这是自然人性异化的恶果。“为道”重在向内,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节制私欲的扩张,使人的私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根据“为道日损”的价值取向,全面地揭露和批判了“功利境界”的各种社会弊端。
  
  一是针对执政者的腐败现象,老子作出了深刻的揭露。他指出:“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五十三章)
  
  二是针对“有为而治”的管理模式,他作出了尖锐的批判。
  
  老子对儒家的“以德治国”及其智慧的虚伪性批评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老子在“以道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对比中,对法家的“以法治国”尖锐地批评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畔;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五十八章)
  
  老子对兵家的“以智治国”亦批评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春秋末年,由于人的私欲横流和“有为而治”的弊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所以,老子针对当时物质文明的社会弊端,深刻地揭露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所以,“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又指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意谓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心中无他人、过分地追求自己的私利。人的私心是社会万恶之源。如果能够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待人处世,就不会招惹社会祸患了。
  
  三、“为道日损”和自然人性回归
  
  不管是物欲横流的腐败现象,还是“有为而治”的治国理念,都是由于“为学日益”的加法哲学,才导致了自然人性的异化。要想解决自然人性的异化问题,必须遵循老子的“为道日损”的减法哲学,才能使人生而具有的自然人性回归。
  
  老子在“为道日损”减法哲学的指导下,通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方法,不断地减去人的巧智、私利、贪欲和“有为而治”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地增加管理主体的“无为”品格,构建管理主体的虚静心灵,使自然人性逐步地回归。自然人性回归的过程,也就是管理者“无为”品格的修养过程。现在,摘录重要者阐述如下。
  
  (一)“三宝”之说
  
  老子根据道家的“为道日损”原则,为管理主体提出了“三宝”之说。他指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即老子主张管理主体应具有慈爱、节俭、谦让三种美德。“三宝”是管理者“无为”品格的重要内容。
  
  所谓“慈爱”,就是要求管理主体对自己的员工和社会民众皆有慈母之爱、关怀之情。老子指出“慈故能勇”,管理者的慈爱之心,必然激发出民众的非凡勇气。所以,“慈爱”是凝聚人心、团结民众的一块“磁石”,也是一种高超的柔性管理。
  
  “节俭”是修德、持家和治国的重要“无为”品格。从俭以养德看,宋代司马光指出:“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②从持家兴衰看,清代学者钱琦指出:“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时也。”③从国家兴亡看,韩非子认为国家“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④。这些修身、持家、治国的警世良言,是一种凝聚人心、感化民众的美德,也是一种积聚社会财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俭故能广”的真实含义。
  
  老子根据“为道日损”原则,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的处世哲学。这是一种“进道若退”(四十一章)的人生智慧。从表面上看,得道之人谦退居下,这是“若退”;从本质上看,则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管理主体只有在个人利益上“不敢为天下先”,方可达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目的。这就是老子人生哲学的辩证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道德论文哲学与人生论文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