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康德知识论和人生哲学的思想脉络(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9950字
1.2物自体及不可知论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提到了四个二律背反,他们的正反题都能得到证明。 (1)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空间上有限制;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空间上没有限制。 (2)世界中每一组合物体都由单一部分组成,不能进一步分割;世界中无组合物成于单一部分,而可以无限分割。 (3)世界上除因果作用外还存在自由;世界一切都按自然律发生,无自由因。 (4)世界中存在绝对必然的东西,它作为世界一部分构成世界原因;无论在世界之内或之外,都无一绝对存在作为它的原因。康德通过归谬法对四个二律背反的正反题进行了驳斥,认为它们都不能成立。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无经验的内容,从知性的范畴来看宇宙,宇宙是个不合适的概念,这种认识把宇宙总体作为固定的东西界定,忽略了其推论的前提条件,其大前提是分析命题,小前题是综合命题,所以宇宙总体作为本体去认识肯定会产生二律背反,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分清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别。康德认为自身不依赖认识,不依赖我们的意识用来感知和思考这些对象的感觉和逻辑形式就是“物自体”.我们为什么对它不可知呢?因为我们经验知识的任何拓展深入都是通过感性和知性的主观形式实现的,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现象,不能认识事物本质。康德认为,作为数学基础的时空仅是我们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必偶性、有限无限性等,也仅是我们知性的先天形式。普遍的科学概念是知性的范畴,人的知性为自然立法,科学知识是知性的产物。康德认为,科学认识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为什么说科学认识是无限的呢?因为这里指的是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在康德看来,现象是无限的;与此同时,科学又是有限的,因为科学知识不管怎样拓展自己的对象,它始终不能超越自己的先验形式,也就是说,科学是不能独立于我们先天认识形式的伪知识。我们只能认识物自体的表象,不能认识物自体的本质。总之,康德是个局部不可知论者。
  
  康德限制了知识,是为信仰留地盘。在纯粹理性穷途末路时,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康德认为理性具有双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即纯粹理性,二是意志功能即实践理性。纯粹理性在认识灵魂、世界、上帝时陷入因境,自然过渡到了实践理性。现象界是理论世界,本质界是实践世界。“先验理念天然趋向的目的乃是为了从经验的枷锁中,…把我们的概念解放出来,…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对这些对象做思辨的研究,而是因为实践的原则;如果面前没有这样一个境界来满足其必要的期望和希冀,就不能达到理性为了道德目的所绝对需要的普遍性。 ”[5](P156)先验理性对于实践领域来说绝对有它存在的心要性,因为先验理性对宇宙中纯粹自由因的追求,是为人类的实践意志提供行为自由律的可能。理性既能引导知识的进步,又能向人的无限时空扩展,下面我们分析康德在研究路径中的理性主义导向。
  
  1.3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研究路径
  
  对康德批判哲学影响最大的是牛顿的自然因果律和卢梭宣扬的人的自由。如果因果普遍必然性支配着整个自然界,那么何谈人的自由。康德研究了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主张感觉是知识的来源,知识仅是现象的知识,这一点康德赞同。经验论者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也来源于经验,休谟把因果关系归因于主观性的习惯联想,提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所以自然科学知识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这一观点康德不支持。同时,康德又受到莱布尼茨沃尔夫等唯理论的影响。康德认为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独断论,在没有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之前,就早先决定人们不需要经验,只要理性就能认识世界,理性的“天赋观念”能得到普遍必然的知识。经验论陷入怀疑论,唯理论陷入独断论,二者各执一端。康德批判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对人的理性能力进行考究,考察知识的来源、范围、界限,以便回答两大根本问题---自然和自由各自的成因。
  
  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认为,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感性是人的现象、质料,理性是人的本质、形式。人作为感性存在物,幸福是最重要的,为了寻求幸福,人为自己订下一些道德准则,把理性作为实现感性的工具,即“工具理性”.康德说:“人就他属于感官世界而言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在这个范围内,他的理性当然有一个不可拒绝的感性方面的任务,要照顾到自己的利益,并给自己制定哪怕是关于此生的幸福,并尽可能也是关于来生的幸福的实践准则。 ”[6](P84)康德极力批判的就是这种功利主义幸福论,因为人不仅仅是感性存在物,更是理性存在物,在《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书中,康德提出了人有三重性,动物性、人类性、人格性。动物性指人仅是生命的存在物,人类性指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格性指人是能够承担责任的理性存在物。在人格性这个层面,人是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意志纯粹化了,人是真正作为一种理性幸福的存在者了。而功利主义幸福论者认为,人只不过比动物聪明一点而己,人仅是感性存在者,理性只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幸福的工具。康德认为,人格性才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理性存在物,除了要有感性幸福,还应当追求更高的理性幸福。人的理性先天具有一种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力,即“纯粹理性”,用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去整理后天的感性经验,就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而且人的理性还先天具有一种自己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即“实践理性”.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是人的同一种理性的两种不同能力。纯粹理性离不开经验和现象,一离开现象便会导致理性的错误,产生“越境”问题,即非法进入本质界,产生“二律背反”,纯粹理性离开经验,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的认识能力总是在分析综合经验现象中展现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很强,但什么现象也解释不了,这怎么可能。理性的实践能力则不然,它是自己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它仅在于自我这个主体,是只见自我不见外物,自我是道德本体,因而决不会发生“越境”问题。因为实践理性在这里只处理幸福意志的动机,仅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不与外界事物发生本质关系。康德认为,“理性在理论上的运用只处理单纯认识官能的对象……至于理性在实践上的运用,情况就完全两样了。在这种场合下,理性只处理意志的动机,而意志乃是能够产生与表象相照应的对象的一个官能……理性至少能够决定意志,而且问题如果只在于意向的话,那么理性还是永远有客观实在性的”.[6](P13)实践理性的对象是理性本身产生的,与感性和外界环境无关。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应当是理性幸福的主体,不受外界经验杂多的干扰,此时,人的理性幸福才是绝对的。人作为幸福和道德的主体,其意志仅仅出于自己,不受外界任何现象的影响,这时的人才彰显人的人格性。这种理性是一种实践理性,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价值理性”,把人作为目的,确立理性幸福的目标。康德虽然结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长处,但是总体而言,康德还是倾向于理性主义的研究路径,坚持实践理性优先至上,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先验的实践理性,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幸福意志的能力,绝对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 知识论到人生哲学的逻辑进路
  
  康德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其思辨方法之上的,他认为人心有三种先天认识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他通过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论证了感性和知性在求得真理知识中的作用,能够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就为人的自然立法奠定了基础,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作为形而上学根据的理性却要超越现象去把握物自体,越过经验这道红线必然会陷入先验幻想,所以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假学问,应当重建。理性不能认识知识,这就为信仰留下了地盘,这也就是他后来为德福结合设的三个公设,即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并且认为我们人的普遍理性应当为自由立法。
  
  康德是怎样论证人的自由的呢?他把人的理性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纯粹理性不满足于取得知识,它追求一种超验的绝对的东西,这种超验的绝对的东西在经验范围内是不能被认识的。纯粹理性在研究自然时,提出了宇宙的始因。康德重点考察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他认为经验范围内的因果关系取决于自然界的必然性,只是因果关系在经验范围内的始因始终找不到,因为经验范围内的因果关系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它始终都是现象,而现象深处有个物自体,所以现象的原因只能来自于物自体;言外之意就是,我们要找现象的始因,不能仅从现象本身来找,而只能求助于现象之外的东西,也即是摆脱了自然界的必然性,这就是超验,这正是纯粹理性的追求目标。以物自体为原因,以自然界的现象为结果的因果关系,自然界的必然性就不能解释它了。因此,康德引出了“自由”这个理念,自由既是自由的又是必然的,它是物自体超验的自由。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质。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相反,萨特却提出“我在故我思”,因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就是自由,在这一点上,萨特和康德的自由观有某些类似之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