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2016年区域经济发展论文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19 共25057字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门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首先由西方发展起来。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等。本文提供8篇优秀区域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第一篇关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关于发展镇域经济的几点看法》

  摘要:镇街一级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重要职责,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膨胀壮大,也势必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运用相关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发展镇域经济,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镇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

  在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份额?本人认为,根本途径在于加快发展,重点在于抓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四化”,努力实现四化同步,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突出抓好工业化

  工业是强镇之本,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方向,也是提升镇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是抓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的核心在于集群化水平。应把产业耦合度作为产业集群培植的关键,围绕产业链条的长度和厚度,一手抓龙头企业培育,一手抓配套企业集聚,依托科技创新,纵向搞研发设计、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制造,拓展上中下游产品,横向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配套,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完善产业链,提升规模化水平。二是抓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是区域竞争的撒手锏。招引一个大项目,带动的不是一个乡镇,而是一个区域,可以催生一个企业,崛起一座小城镇,改变一个区域。应深刻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坚持政府企业双驱动,内资外资一起引,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努力实现镇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三是抓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应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抓提高的原则,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强力推进城镇化

  在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应紧紧围绕城乡空间布局,聘请名家大院来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等规划,把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深化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通过规划引导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整合,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水平。

  在规划编制中,应当结合镇村实际,体现文化特色和布局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不能百镇一面、千村一面,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村庄形态,使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坚持分类实施,重点突破。各地农村普遍存在人口多、面积大、地理条件复杂的特点,有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有的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应根据各个乡镇的区域位置、产业状况、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集中打造一批明星镇、突破一批中心镇、提升一批节点镇、建设一批特色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镇群。三是坚持综合配套,完善功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小城镇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持续发展。克服单纯把城镇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场所的观念,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小城镇的整体功能完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镇域经济中心,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3、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三农”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经营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的过程,也是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制约、化解自然风险、减轻资源压力和消除环境污染的过程。应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全力抓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积极鼓励引导大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流转,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路子,让单一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既增加收入,又集约利用了土地。

  4、大力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正从要素、效率和创新等方面改变着传统发展模式、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着经济结构,给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产生着深远影响。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通过与工业化融合,带动工业化发展。

  应研究利用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方式进行工业品、农产品销售,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以电子商务为例,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提供农村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全国各地的“淘宝村”和“淘宝镇”,而今年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