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埇桥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工业扩总量,抓项目、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围绕城镇增容量,抓建设、重管理,促进功能提升面貌改善;围绕农业提质量,抓转型、重效益,促进现代农业上台阶,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面对自身工业发展存在工业层次低、链条短、效益低的现实问题,其区域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
关键词:宿州;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挑战
1、埇桥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1、区位优势正在形成
埇桥区地处安徽、江苏的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东接长三角,西靠中原腹地,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桥头堡。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边界地带将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恰恰相反,可以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资源,为开展跨省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
1.2、劳动力资源
2014年,埇桥区全区人口186万,人口多、密度大。城乡富余劳动力不仅数量很多,而且成本低,属于劳动力输出大区,外出务工劳动力40万人。如果本地能够解决就业问题,改变过去剩余劳动力过着“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蹲闲”的日子,给外出劳动力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结束“候鸟式”的生活方式。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埇桥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挑战
2.1、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的挑战。埇桥区是皖北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城乡良性互动格局尚未形成。埇桥区扩大经济总量任务艰巨,减小落差、奋力崛起的难度大。
2.2、区域发展竞争激烈面临的挑战。埇桥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大都处于百舸争流之势,辐射渗透能力很强,与埇桥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相邻的安徽省五河、固镇和江苏省的泗洪、睢宁、盱眙等县市都在积极招商引资、开放搞活,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与泗洪和盱眙相比,尚有差距,对埇桥区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竞争压力。
2.3、工业化程度低面临的挑战。埇桥区工业规模小、数量少、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不强,难以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短期内提升财政贡献率脆弱,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任务。
3、埇桥区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3.1、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应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围绕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具体改革方案,密切联系该区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实际,制定实施意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宿州全市提出的工业经济“3111”工程(力争用3年的时间,建设1个产值达到100亿的工业园区,有1个明确的主导产业,全县工业税收达到10个亿)。大力开展“首位产业大突破”活动,将机械电子培育为首位产业,努力建设首位工业产业园。坚持产城一体、合作共建、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和服务能力。清理工业园区低效闲置、私买私卖、擅自改变用途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制度,开展“项目建设大调度”活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突出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坚持招大引强,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确保引进工业项目占全年引进项目的70%以上。
3.2、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按照“镇当城建”的理念,科学编制乡镇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集中,人口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激发镇域经济自主发展的活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立足镇域特色,大力发展工业增加值过亿元、财政收入过千万的“双超”乡镇,努力培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的村,促进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以“征迁控违大跨越”活动为抓手,坚持“大征迁、大整治、大建设、大发展”,进一步做好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城乡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一体化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加强城市供排水、商业圈、综合市场和出口改造等公共设施及配套功能建设。启动以高端文化产业园为主题的运河新区建设。开展“城乡绿化大提升”和“城乡道路大贯通”活动,实施城乡路网工程、城市水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彰显运河文化元素,做好运河文化的“筑根塑魂”。积极构建“数字城管”工作网络,增强城市管理智能化程度,强势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加快构建人水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埇桥。
3.3、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大建设”活动。坚持高点站位、典型引路,重点发展大路口山芋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刘圩现代农业示范园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和支持土地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流转,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彰显特色,全面提升全区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将征迁控违工作向乡镇延伸,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征迁控违全覆盖,结束农村无序建房历史。将产业作为根基,富民作为根本,抓好重点示范村建设,努力建设产业资源型乡村、生态旅游型乡村、人文资源型乡村。加强与对口帮扶省直单位对接,构建扶贫开发新格局,让“农民在一样的土地上,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3.4、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经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启动县级细颗粒物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节能减排制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的环境大整治行动。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清洁工程与美好乡村建设紧密相连,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快形成“四有”工作机制,逐步达到“六无”标准,努力实现“凡土必绿、凡地必净、凡水必清、凡村必洁”的农村环境整治目标,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推行“治安保险”和“技防进农户”等治安防控新模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平安埇桥”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富民优先导向,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受益面,提高优抚待遇、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完善建设、分配、管理和退出机制。逐步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大病救助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计划生育村为主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增进产学研合作,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
空间均衡理论是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空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近60年的发展,空间均衡理论从最初研究商品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层面的相互流动以探究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的均衡问题开始,逐渐扩展到区域贸易研究领域...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小城镇的三大产业发展水平。...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破坏力并没有完全的消失,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各个国家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压力。发达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为严重,其经济复兴的难度较大,而新的经济体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发展程度有限,在金融危机之后,缺乏必要的...
伴随传统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发生改变,知识经济体制时代所蕴含的发展因素已经将科技、信息技术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同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紧密结合。...
第5章结论及相关建议5.1研究结论。(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提高促进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增长:本文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会降低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进...
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十分重要,它实质上是以区域网络为基础,为区域以外的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区域性产业体系.区域经济内部一旦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业布局,由外部经济引起的规模收益递增就会体现在企业和行业中,同时会引起区域整体宏观经济水平的递增收益.因此,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我国举办冬奥会对市场的刺激将远超其他国家。目前,京冀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排头兵,冬奥会申办成功,更是加速了京冀经济、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治理和旅游发展一体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要以请进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