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结构性的家庭社会资本与城市适应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8-04-27 共632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节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作用分析
  
  本节主要从三个维度来呈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分别是结构性的家庭社会资本、家庭内的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的社会资本。首先,家庭的静态社会资本提供了家庭内及家庭间社会关系的资源,其中包括了家庭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家庭的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文化程度,这些结构性的家庭社会资本提供了子女城市适应的基础;其次,家庭的结构性社会资本需要通过家庭内的社会关系来发挥作用,其中包括父母的期望与投入、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内亲密关系,这些家庭内社会资本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学业成绩、心理成长、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最后,家庭外的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建立起共同的规范,使随迁子女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同,更好的完成社会化。
  
  一、结构性的家庭社会资本与城市适应
  
  (一)家庭人口规模和结构
  
  1.常见的核心家庭
  
  在访谈的农民工家庭中,受家庭收入和经济地位的影响,很难承担多个子女的教育投入,一般会选择让年龄大的女孩辍学,在家承担家务或做零活来补贴家用。受本民族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女孩在随迁子女家庭中地位较低,过早辍学、过早成家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二子女或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基本没有性别的偏好,都报以较高的学历期望。
  
  笔者访谈的对象平均年龄为 9 岁,独生子女家庭很少,基本上都有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家庭人口规模一般在 4-6 人。农民工婚姻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因此被访者父母很多都是 80 后,最常见的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已经有研究证明(刘守义,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影响研究;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农村子女数量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和期望显着相关,随着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多,父母希望子女向城市流动的愿望越迫切,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偏好。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我的亲姐姐就是我大姐,她 16 岁已经嫁人了,没上过学。我哥哥 15 岁了,现在在寺里学经呢。我小姐姐不是我的亲姐姐,有一年她爸爸和哥哥出车祸死了,我爸爸就把她带到兰州来了,她在我家给我做饭,洗衣服。”(C1)“我哥哥自己不想上学了,就跑到兰州找我们来了,天天在家里看电视呢。
  
  我小哥哥以前也在兰州上学,后来在兰州没找上可以上的高中,就回老家上学了,我爸爸每次给他往银行卡上打钱。”(C6)“也不是说让谁上学不让谁上学,她姐姐以前也学习好着呢,后来差一点分没考上高中,拿不出钱给她交赞助费,干脆就不上了,去广州打工去了。现在好,都是她姐姐供着她的钱嘞,什么辅导班、唱歌班都由着她,她还一天闹事,真是没办法。”(C13 妈妈)“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爸爸对我们都很好,只要给弟弟买玩具,就会给我和妹妹买裙子。弟弟和妹妹在上幼儿园,爸爸让我给他们教呢。我跟爸爸说我要上哈佛大学,爸爸说,不管读到哪,有梦想就是好的。”(C9)
  
  2.复杂的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主要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其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农民工进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还需承担父母的赡养责任,因此在城市中出现了主干家庭的迁移现象。在主干家庭中,出现了隔代支持和照顾,这有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适应,但同时也存在家庭中出现更多生活困难和家庭矛盾的现象,阻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
  
  访谈对象中有 3 名受访者的家庭结构为主干家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主干家庭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等直系亲属 3 代人,在农民工流动家庭中,也存在父母的兄弟姐妹暂时寄住的情况。在复杂的主干家庭中,家庭成员间的社会关系会增多,也可能会形成新的问题和矛盾。
  
  “舅舅来我们家了,住在我们家客厅。他去年跟我爸爸一起在工地上干活,还没要上钱。他说他拿到钱就回老家了,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要到钱。”(C6)“我们家有两个房间,我和爷爷奶奶住一个房间,爸爸妈妈和姑姑住一个房间,姐姐睡在地板上。家里人很多,哥哥也不怎么回家,爸爸妈妈也不管,只要他不管家里要钱就行了。”(C11)“爷爷和爸爸每天都是做肉、送肉,家里还有奶奶和妈妈,只有奶奶爱我,给我做饭、洗衣服,妈妈不理我。”(C8)被访者 C8 的家庭中,隔代照顾对于孩子的生活非常重要,C8 认为自己和妈妈存在很多的沟通障碍,在家里没有存在感,只有面对奶奶时感觉是轻松和愉快的。
  
  3.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缺失
  
  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缺失在这里指单亲家庭,还包括父母或其中一方长期不在身边,或完全逃避对子女物质或情感方面的照顾等特殊的家庭结构。笔者访谈的对象中没有来自重组家庭或离异家庭的,其中有一位,是与母亲单独居住的,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刚开始的时候周围有几个调皮的小孩起哄说“C7的爸爸是杀人犯”,他一直瞪着眼睛气鼓鼓地坐在我面前不说话。笔者只能在图书馆 F1 老师那里了解情况,后来得知,C7 的父亲是做了违法的事情被判刑 4 年,他的妈妈独自照顾他们兄妹几个,他的母亲与周围的人都没有来往,所以其他情况也无人得知。后来有几次在图书馆看到他,他也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只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坐着翻书,只有一次,他与笔者讲了自己在寺里阿訇给他散钱的事,提到他的家庭,就只是沉默,有时说:“我家有钱,是我妈妈赚的。”最终笔者也没有获得再多的信息。
  
  还有一次笔者在社区图书馆偶然遇到一个 14 岁的小女孩,就是 C1 提到的父母收养的小姐姐,和这个小女孩的短暂交谈让我体会到了家庭结构的缺失对于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第一次见面她不愿意和我说话,只是想接了 C1 尽快回家,第二次在图书馆看到她的时候,她来给 C1 送课本,在我刚准备搭讪的时候,她主动开了口:“上次因为怕回去晚了被他妈妈说,所以就先带他回家了,今天你想问什么可以说。”“你知道,我是前几年被叔叔和阿姨收养然后来兰州的,来兰州后就再没上学了,以前学习也不好,而且你知道在农村女孩子像我这么大基本都很少上学的。
  
  我爸爸和哥哥出车祸死了,妈妈也跟舅舅走了嘛。我爸爸和叔叔关系好,叔叔就带我来兰州了,对我很好。需要什么也给买,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也不是很自在,有什么事就自己一个人待着想想就好了。就帮忙照顾 C1,洗洗衣服,接送他,也没什么愿望,也没什么烦恼。”(C1 的姐姐)在这个只有 14岁的小女孩的脸上,笔者看到的是长期家务劳动带给她的略显粗糙的手,可能是经常做饭和整理房间,她的衣服上有很多油渍。在跟笔者交谈的时候,她总是有些许紧张,使劲揉搓着自己的双手,还总是问笔者自己说的是否能够理解,她对于兰州的认识基本限于所生活的社区、菜市场、C1 的学校、图书馆,再没有多余的了解和期待。
  
  其他的受访者也存在一些家庭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缺失,主要是父母因工作或生活压力长期忽略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在笔者与 C6 交谈的过程中,她表达了对爸爸的不满:“我感觉我对我爸爸都没什么感觉,小时候爸爸跟工地干活,去新疆、张掖好久都不回来,妈妈一个人给我和两个哥哥做饭,还要抽时间给别人缝窗帘。爸爸现在回来兰州了,哥哥又回老家上学去了,家里人总是不能团聚。我知道爸爸给我们赚钱,但是总觉得他不像别人的爸爸那么爱我。”(C6)笔者在给学生辅导功课的时候偶尔会有学生之间发生争执的情况,其中有一次是 C1 和 C10 之间激烈的争吵:
  
  C10:“你是不是又在等你那个姐姐接你呢,天天都是你姐姐,你姐姐……”
  
  C1:“你天天都念叨你妈妈你妈妈,你妈妈都不要你了你不知道吗?”
  
  C10:“你妈妈那么丑,一天都不出门,也不会来接你的。”
  
  C1:“我妈妈漂亮着呢,你爸爸都不要你妈妈了,你爸爸去三亚找了个小老婆,不要你和你妈妈喽!”
  
  C10(带哭腔):“我爸爸马上就要回来了,你爸爸才不要你妈妈呢……”
  
  C10 哭着跑回家了,再没回来写作业。后来和 C10 聊天得知她曾经有过一段一个人在云南清真寺求学半年的经历,只有寺里老师的照顾,虽然父母在半年后接她回兰州,但她还是会经常担心父母再一次把自己送出去。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结构性社会资本的缺失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孤独、自卑性格,对社会适应过程产生不良的效果。
  
  (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布迪厄认为,经济资本是资本最有效的形式,是其他各类资本的根源,各类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对于被访者来说,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仅仅代表了父母能够在他们身上实现的文化投入,更多的时候这种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和职业成为一种象征,这种象征资本对于他们在城市的适应发挥了很大的作业。如果一个孩子说:“我爸爸是老师!”那他一定是带着骄傲的口气,“教师”这个职业名称已经转化为这个孩子在群体中获得认同的凭证。笔者在贵州民办学校参与的一次关于流动儿童学习成长测量的项目期间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当研究员告诉流动儿童你们可以在对应的空白处填写父亲的职业比如教师、个体户、司机、警察等等,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写,当笔者回收问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一个班级中有将近一半的流动儿童在空白处填写了“警察”,还有其他填诸如“超人”、“蜘蛛侠”的情况,在他们的心中,“警察”、“超人”都是富有正义感、被大家崇拜和羡慕的职业,他们在内心里渴望得到这样的象征资本,使得自己在同伴交往包括城市适应的过程中显得更出色。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SES) 是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社会中依据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被界定的社会位置,常以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与父母职业作为其客观度量的主要指标。( 石雷山,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对学习很难有较高的积极性1.(Matthews,K. A. ,& Gallo,L. C. , 2011)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休闲方式都有重要的作用。
  
  1.经济较好的个体户笔者:“您是做什么工作的?C1 的爸爸呢?”
  
  C1 妈妈:“我一天就在家呢,他爸爸是做生意的。”
  
  笔者:“我听 C1 说是开宾馆的?”
  
  C1 妈妈:“嗯,去年在香客来小区后门开了一家宾馆,四层楼都租下来了。
  
  他把以前都给别人管理宾馆,现在攒了点钱自己开了一家,也借了朋友些钱。”
  
  笔者:“收入还不错吧?”
  
  C1 妈妈:“一年能赚不到十万吧,主要是孩子多,之前也欠了些债,日子还过得去,压力也还是蛮大的。”
  
  笔者:“平时放假的时候 C1 会做什么呢?”
  
  C1 妈妈:“都是他自己玩,有时候跟我要钱和同学去公园野餐,有时候也跟着他表哥去游泳馆,给他办了个游泳卡,孩子爱玩嘛。”笔者:“有没有参加辅导班?”
  
  C1 妈妈:“他自己的作业一天都不好好写,他爸也没时间管他。现在就给他报名这个四点半班,好好把作业写完。”(C1 妈妈)2.职业声望较高的父亲在笔者访谈的少数民族孩子中,他们的母亲基本上没上过学,父亲基本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上过初中但没有毕业的有 2 人,上过高中的只有 C10 的爸爸,他之前在清真寺里当阿语老师,目前在海南卖珠宝,C10 和妈妈、妹妹在兰州。
  
  “我爸爸以前在兰州清真寺教阿语,我也跟着上阿语课。后来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云南游玩,还在新沙甸教阿语,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他还是会经常带我们去旅游。爸爸说等我高中毕业要送我去马来西亚学阿语,但是我想当医生。”(C10)3.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父母在问到 C11 关于父母的职业时,他告诉我父母每天都在家里,他们家有足够的钱来生活。后面再问其他的问题,他便不再多说话了。在休息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告诉我,C11 的爸爸在拐到正街上最近的天桥附近蹬三轮谋生。第二天下午,在社区图书馆,见到了 C11 的母亲,她来给孩子交辅导班的钱。
  
  笔者:“您平时都在家里照顾孩子吗?”
  
  C11 妈妈:“嗯,也会给别人做做零活,缝帽子、纱巾什么的,按数算钱呢,有时候一星期能赚两三百。不用出门,一个亲戚帮忙把做好的拿给东部市场一个老板。”
  
  笔者:“那您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吗?”
  
  C11 妈妈:“我不识字,孩子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他自己上学能上到哪算哪,我听老师说他一天作业完不成,就是爱劳动得很。他爸爸一天蹬三轮着呢,早上七点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累的很,顾不了那么多。”
  
  “现在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现在来兰州主要就因为她的学习,我跟她爸年龄大了,也没什么收入,主要都是靠她姐姐。她喜欢唱歌就给她请了老师来家里教,一个小时 150,还有各种文化课的辅导,费钱着呢。只要她能学好,家里借债也要供呢。”(C13 父亲)(三)父母的文化投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家庭提供给子女的教育投入资源,同时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子女数量也影响着子女获得的文化投入量。在家庭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父母对于子女在学业上的文化投入最高,虽然家里的居住条件不能提供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他们希望孩子在四点半学校孩子能够获得安静的做作业的空间和氛围,比在家里要好。1.居住空间和学习空间的对比“可以和老师讲一下你看的这本书吗?”
  
  “嗯,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勇士的故事,故事里告诉我们做人不可以乱发疯,更不可以装病装疯伤害别人。做人要勇敢,不可以骗人。”
  
  “你能学习到这点非常好!这本书是妈妈给你买的吗?”
  
  “不是,这是图书馆里的书,我家里妈妈也给我买了很多这样的书。”
  
  “你们家是怎么住的呢?”
  
  “我们家在兰州有两套房子,一套在工林路那边我爷爷住着呢,另外一个就是这个道道上去那个林家庄小区,有三个房间,一间是奶奶和爷爷的房间,中间的是爸爸妈妈和小弟弟住,小弟弟刚出生。我和大弟弟住一个房间。”
  
  “你有自己的书桌和书架吗?”
  
  “我和弟弟有书桌,没有书架,我的作业在图书馆就写完了,回家就在房间看看《芭比公主》。”(C8)“你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呢?”
  
  “我有一个姐姐在上初中,哥哥在外面,不知道在哪。”
  
  “她平时每天都回家吗?”
  
  “嗯。”
  
  “那她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
  
  “没有,家里人多,姐姐只能睡在地上,她一般在学校写完作业,写不完的话就回来在椅子上写。”(C11)2.书本、辅导班、特长班笔者:“你有学习什么特长吗?”
  
  C1:“没有特长。”
  
  笔者:“那你平时周末和放假会去做什么呢?”
  
  C1:“我会和表哥去游泳。有一次表哥去游泳馆我就跟去了,他看我在边上想学,就把我扔下去了,一下午我就学会了,现在也经常去。”
  
  笔者:“你这么快就学会了,那游泳就是你的特长呀!爸爸妈妈支持你吗?”
  
  C1:“支持,爸爸妈妈给我办了游泳卡,还给我报了这个图书馆的班。”(C1)笔者:“爸爸妈妈平时会给你买书和文具吗?”
  
  C1:“爸爸说,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说,哈哈!只要是吃的和学习上需要的,爸爸都会给我买,从来都不抠门。”(C6)笔者:“现在这个辅导班是你自己想来还是父母给你报的呢?”
  
  C8:“是我自己想来的,刚开始爸爸妈妈不愿意给我报,说我浪费钱。后来我求奶奶帮我问我爸爸要钱,我奶奶就给我了,我就来了。在这可以和同学一起写作业,还可以看书。”(C8)“我爸爸妈妈给我请了两个文化课的家教,还有一个教声乐的老师,每周都是不停地补课。我觉得我在学校已经够累的了,但是没办法,他们还是要给我花钱报班,都是花我姐的钱。要是我考不好,他们就会说我。”
  
  (四)小结
  
  笔者访谈发现,首先,父母对子女的文化投入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家庭经济越好,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的学业成绩及未来发展的期望越高,对子女的学业的重视程度越高,文化投入也就越大;其次,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文化投入还与家庭的子女数量和性别有关,独生子女和双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文化投入没有性别偏好,都报有很高的期望,在两个以上的子女家庭中,父母倾向于选择男孩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也会比较关注年龄较小的子女;最后,家长对子女的文化投入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子女获得较好的学业成就和较高的来自外部的褒奖,父母也会报以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文化投入。
  
  家庭结构性社会资本提供给少数民族随迁子女适应城市的原始社会资本,家庭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社会经济地位作为象征资本,在随迁子女刚进入城市的过程中给予了社会支持,这些家庭社会资本也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程度,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学业成就和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