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集群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赢得更多优势,能够促使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化、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集群内企业员工的组织行为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和新变化。做好集群内员工的管理必须对集群内企业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确认,因而研究集群与非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意义重大。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具体原因如下。首先,产业集群内,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当前工作失去以后,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包括多方面内容,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
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经济较为发达,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职业承诺较高。其次,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环境基础好,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员工收入自然也高,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
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因此,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
究其原因,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着提高。但是,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参考文献:
[1] 林灵 , 阎世平 , 曾海舰 .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J]. 南方经济 ,2015(02):70-89.
[2] 刘容志 , 翁清雄 , 黄天蔚 .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 [J]. 科研管理 ,2014(11):44-50.
[3] 刘国宜 , 胡振华 , 易经章 , 阳志梅 . 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4(09):105-111.
[4] 梁 琦 , 陆 剑 宝 . 传 统 制 造 业 集 群 的 生 产 性 服 务 需求--广东、山西两地 4 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 [J]. 管理评论 ,2014(11):169-181.
[5] 郭京京 . 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6):76-82.
[6] 吉敏 , 胡汉辉 . 学习渠道、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来自常州产业集群的实证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8):73-79.
组织管理者要有效地运用愿景激发和驱动员工的敬业行为, 与员工就组织的发展愿景与个人目标进行充分沟通, 帮助员工清晰地了解自身价值与组织使命, 使员工将个体的职业前景与组织发展蓝图相关联, 构建个体成长与组织成长的命运共同体。...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话题,在现代社会中,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企业中关于人的管理有很大启发。...
有些组织成员的睡眠剥夺程度较高,已经达到了病理的程度,此时靠一些缓解方法已经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比如,有的组织成员失眠严重,仅靠一般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这时组织和领导者就需借助相应的干预手段。...
目前国内对于组织行为学在企业安全管理,尤其是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只局限在局部,只利用了组织行为学中的局部原理来进行研究,还未能全面利用组织行为学来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以及提出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题目:论述宝洁员工满意度管理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良好的工作环境1.1合理的作息时间1.2完备的工作配备2合理的工作内容2.1适当的工作强度2.2新鲜感和挑战性3满意的工作回报3.1完善的福利政策3.2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4营造良好得到...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人是企业组织中最活跃、最有价值的因素,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由于人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决定了个体行为方向不一,强度大小各异,与组织发展目标契合度千差万别,为此,如何改善和提升员工行为绩效,...
员工管理的调整与处理与理论层面的行为组织学休戚相关, 员工关系的优化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商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需要主动的利用行为组织学去推动员工关系管理的完善。...
“积极心理资本”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国际着名管理学家弗雷德·路桑把企业的传统资本形式分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目前,心理资本已经超越了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样的传统资本,并对个人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
反生产行为的理论阐释对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1975)在对企业员工越轨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部分员工的越轨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形式为个体利益对组织利益的侵犯;美国学者奎因(1975)首次对反生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