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探析绪论与理论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7 共60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三次百年来的重大经济危机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探析绪论与理论综述 
【第三章】关于1929年大萧条的探析 
【第四章】关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探析 
【第五章】关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探析 
【第六章】世界经济三次危机的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全球三大经济危机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济危机的爆发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系到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所以研究经济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也就尤其重要。经济危机影响一是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经济发展放缓、停滞乃至倒退。1929 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甚至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倒退,如果不是凯恩斯主张“看得见的手”去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萧条与倒退或将一直持续下去,必将严重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泰国作为遭受危机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从 1997 年开始政局不稳至今,社会动荡长达 18 年之久,时至今日仍然存在,为国家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发了远甚于经济危机的整个社会的问题凸显。三是经济危机导致民生凋敝,在 2008 年次贷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是美国的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家庭,这些家庭在面对高额的信贷购房还贷利率时无力承担,大量贷款人丧失了房屋的抵押赎回权,最终依靠法院强制拍卖房屋来偿还贷款,家庭破产、居无定所等问题纷沓而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有关三次重大经济危机的相关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三次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危机概况、形成因素及应对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百年来经济危机的回顾,有助于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全貌,加深对危机的了解,全面清晰的掌握危机爆发的原因,从而找寻危机带来的启示。

  1.2.2 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三次重大危机进行个案的专门研究,对每个危机进行概况的梳理,厘清其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通过收集文件、图表、图片、影片等资料,总结每个危机的特点与问题,有助于形成对百年这三次重大危机的系统全貌的掌握。

  1.2.3 定性分析法[

  对三次危机的本质进行全面的剖析。综合运用归纳、分析与抽象概括等手段,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对材料系统加工,帮助思考问题的本质,由表及里,真正的去认识这三次危机的内在根源,爆发危机的本质原因,揭示危机的内在规律,找到危机的真正启示。

  1.3 创新之处

  本文选取了百年以来处在三个不同时间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危机作为研究对象,将百年来资本主义的动荡危机横向比较,呈现出其共性,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准确、完全的厘清造成危机的根源,审慎、细致的去纵向梳理三次危机的历史背景,揭示爆发危机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能够为民众和研究者对这百年来三次危机有一个全面、客观、清晰的认识。

  1.4 不足之处

  对于这三次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危机,在经济学领域的各流派对危机均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对三次危机进行剖析,故而无法将全部关于三次危机的观点囊括其中,对危机的研究也无法过于系统、全面。

  第 2 章 理论综述

  2.1 三次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综述

  2.1.1 1929 年大萧条

  1933 年,罗斯福继任美国总统后,以其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积极采纳了凯恩斯[1]主义的观点,并行之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史称“罗斯福新政”[2]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即用“看得见的手”去调解,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公共事业,进行农业补贴,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这次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其完全颠覆了从 18 世纪以来古典经济学派尊重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的“看不见的手”这一经济学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凯恩斯思想也成为二十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其构筑的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经济政策也普遍被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纳,因而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星”,并以其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迅速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学,1929 年大萧条也成为了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对于这次危机,经历了百年的变迁,在经济学界也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观点。其他诸观点有,欧文·费雪[3]认为导致这次危机的主要因素在于过度欠债和通货紧缩;货币主义包括弥尔顿·费里德曼[4]则认为是美联储的失策和银行业的持续危机导致了大萧条,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紧缩;新古典经济学派[5]所持的观点是生产力的衰退导致了产出的下滑,以及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所带来的影响是危机根源;奥地利学派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6]为代表,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20 世纪 20 年代货币供给的大量扩充导致了信用驱动膨胀的不稳定,从而引发危机;马克思主义则解释了最深层次的原因,衰退和萧条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无法避免的。

  2.1.2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

  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亚洲金融风暴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7]认为以往亚洲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的推动而非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亚洲国家金融体系的缺陷和脆弱性是危机的内在根源,但触发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却是当时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体同时收紧货币政策引起的热钱出逃所引发的结果。

  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8]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年日本大量的资本流入亚洲国家并吹起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与股市泡沫,当资本流入发生逆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相继破灭,从而引发这些国家银行危机及货币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就随之爆发。

  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9]先生认为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是诱发这次危机的根本,而东南亚各国不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自身经济体制较弱,也是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狙击的原因之一。

  2.1.3 2008 年次贷危机

  2008 年次贷危机目前仍然处在爆发的过程当中,对于这次危机,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观点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将这次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其中我国着名经济学教授吴宣恭指出这次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0].而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1]建议,美国应通过立法方式限制金融杠杆的使用,来避免公司因为过于庞大而倒闭。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则联合迈克尔·斯彭斯[12]

  共同呼吁为帮助检测事件汇集导致系统风险,应尽快加强“早期预警系统”的成立。而“股神”沃伦·巴菲特则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的盲目刺激房地产信贷引发的“目前的住房市场崩溃应该给购房者、贷款人、经纪人和政府一些简单的教训,以确保稳定的未来。住房购买应该包括一次货真价实、至少 10%的订金,以及在借款人收入能力范围内可以轻松负担的月付款。该借款人收入应该审慎核实”.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研究部第一副总裁陆晓明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风险演变为市场和流动性风险。

  2.2 相关理论简介

  2.2.1 平均利润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平均利润概念,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专门用一篇叙述了平均利润,指出平均利润就是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预付资本的比例,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13]

  平均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根据公式可以看出,要探究平均利润的形成,就要先从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开始,而预付资本属于单独资本家的经济行为,是一个变量,无法在整个社会中统一计算。在同一生产水平的社会环境之下,每一个生产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运转的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也不尽相同,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或者资本周转相对较慢的部门,利润率就低,而反之,利润率则高,这也就导致了在不同的行业部门之间,利润率也不尽相同,同时,各行业资本家都为了占有更高的利润,从而引发了资本在部门之间相互流动,经过这种资本的反复流动,使得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最终形成了该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平均利润率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间的比率,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这个社会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而不同产业部门所产生的利润率也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来源与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剩余价值率的不同,即 m'=m/v;二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即 c/v;三是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通过这三个要素的综合考量,最终反映出了一行业部门内其利润率的产生与多寡。根据《资本论》的论述如下:假设在社会上有五个不同的产业部门,每个部门投资为 100,剩余价值率都是 100%,资本周转速度为一年一次,但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从而利润率也就不同[14]

  ,如下表:

  这种有高低之分,不尽相同的利润率必然将引起资本家的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本流转。根据上表,五个行业的利润率各不相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Ⅰ、Ⅴ、Ⅳ的资本家会把在该部门投入的资本抽走,转而投入到Ⅱ、Ⅲ等高利润的部门,因此导致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转。因为这种追逐高利润的资本转移,引发了生产商品的成本和数量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上表为例,原来利润率最高,达到 40%的部门Ⅲ使得部门Ⅰ、Ⅴ、Ⅳ在追逐高利润的驱使下,竟相投入资本到部门Ⅲ,资本的流入导致该部门资本增加,商品产量也随之增加,该商品在市场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整个行业利润减少,价格下降,其结果就是利润率从 40%下降到五个部门的一般水平。相反地,部门Ⅰ、Ⅴ、Ⅳ由于利润率较低,导致投入资本被抽走,商品产量就会锐减,该种商品在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引发商品价格上涨,商品的利润上升,所以由较低的利润率上升到高利润率,通过上述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促使不同生产部门与市场之间的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本总是在向着高利润的部门流动,经过反复的资本流转,最终将使这五个部门的利润趋于平均化,就形成了平均利润,最终使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实现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要求。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反复流转最终将使各行业的利润趋于相同,从而形成部门之间的平均利润。而在同一社会生产条件之下,经过这种资本的不断流转,一旦社会平均利润形成,不同生产部门所实现的利润就不再是该部门实际生产的商品所产生的利润价值,而是社会总资本量与该部门投资量的比例值与资本全部社会总利润价值之间的比。用公式表达如下:(部门投资量/社会总资本量)/社会总利润即该行业在全部社会剩余价值中按照该行业投资量所应得的份额,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就是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按照等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的原则对剩余价值实现再分配的结果。[16]

  同时,平均利润的重新分配就是社会总资本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而这种分配,不仅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个别利润率高低,还要取决于整个社会总资本的构成,因此平均利润率是以各部门的投资比重为权数的部门利润加权平均数。

  2.2.2 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单个企业的有组织生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必将引发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之下,已然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但是这种生产社会化是由无数个单独的企业构成的,而这每一个企业的生产又由企业资本家主宰,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一切都是由企业家所决定的,就企业自身而言,生产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但是纵观整个社会生产却是无组织、无计划的。因为每一个资本家都决定自己的企业怎样去生产,如何生产,而不从社会的宏观角度去思考是否该生产、该生产多少、该生产何种商品,因为这种矛盾使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大环境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经过这种生产方式,进而将导致了二个必然结果。一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产能激增,单位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而需求并未随着生产的增加而增加,或需求的增长始终低于生产的增长水平,这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衡,导致了生产的绝对过剩。以汽车生产为例,过去在 1 年的时间里,汽车生产商的产能约为 10 万辆。而社会需求量约为 10 万辆,这个时候产量与需求量持平,不会出现生产的绝对过剩,而当技术水平进步,生产力发展,此时汽车生产商在1 年的时间里能够生产 20 万辆汽车,而社会需求量仍为 10 万辆(或需求量增长为 15 万辆),此时生产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处在失衡的状态,这也就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二是,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里仍以汽车生产商为例,在 1 年的单位时间里,汽车生产商的产能约为 10 万辆,每辆的售价为 1 万元,此时,社会需求量约为 10 万辆,这样汽车生产商在这一年中,全部生产商品均销售完成,获得利润为 10 亿元。资本家从中占取剩余价值 1 亿元,而从事汽车生产工人的工资为 5000 元/1 年。在第二年,生产商仍然生产了 10 万辆汽车,售价仍为 1 万元,这时,有购买能力的人需求量减少,生产的汽车无法全部销售,而汽车工人并没有汽车,因为其工资水平不足以支持其购买汽车,但其并不拥有汽车,汽车又未销售一空,这时的汽车并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整个社会生产力进步,生产商品增加,资本愈发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其结果就是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愈发缩小,而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它们是彼此紧密联系、相结合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地遭到破坏,引起经济危机。

  2.2.3 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Say's law),也称作萨伊市场定律,是一种在 19 世纪初流行的经济思想定律,为 19 世纪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和主流的经济思想。该定律得名来自19 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斯蒂特·萨伊[17].

  萨伊定律的核心观点就是“供给创造需求”,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消费,人们为了取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必须通过生产某些商品来跟他人进行交换另外一些商品[18].而货币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其作用仅是充当媒介,货币本身并不是商品。所以生产者没有存储货币和多余商品的必要。正因如此,人们会立刻出售商品,用以交换生产资料,从而,在社会上也就不存在绝对的生产者和绝对的消费者,每一个人既是生产者,也同时是消费者,因为他们的个人所得最终全都会用于消费。故而,得出了社会的总供给必然等于社会的总需求的结论。也正因如此,资本的全部消费(或称之为投入)必然全部投入到生产之中,从而扩大了劳动就业。所以无论何时,绝对不会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发生。根据这种理论,要想达到社会的充分就业,就必须尽可能的扩大生产,增加供给。

  在萨伊定律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因为供给创造需求,所以生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不会出现就业不足,更不可能发生生产过剩引发的危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