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如何防范与消减经济危机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5 共747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第一章】经济危机的形成与防范探究绪论
  【第二章】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阶段性特征
  【第四章】经济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危害
  【第五章】2008年经济危机的启示及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防范与消减经济危机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回顾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历程,对比 2008 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尽管每次危机的表现形式都各具特点,但其爆发的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本质特征也基本相同,即就是生产过剩。同样,金融危机一般都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都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极度投机,产生经济泡沫;资本家的无情的贪婪,出现极度不公。多数危机又都首先发生于那些对国民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行业或部门,例如房地产、石油、股市等。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和判断,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面对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虽有亚当·斯密、西斯蒙第以及马尔萨斯等资产阶级学者早就注意到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危机问题,但是都未能一针见血地之处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也没能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而马克思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金融危机和危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简单商品流通中包含的经济危机可能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而且对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予以全面考证,同时研究了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及其社会和制度等方面成因,重点剖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经济危机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一定的反作用。

  因此,我们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历程,系统分析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得出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样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罪魁祸首仍然是贪婪的资本家,而此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则是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同时分析了 2008 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此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已经通过金融全球化,把次贷危机的风险和危害转移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作为美国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中国又是最大的新兴的市场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不论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危机带来的各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在对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贸易中维持双顺差额局面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彻底转变,那么我们就只能持有美元或者将其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换句话说,我们就只能为美国次贷危机埋单。因此,中国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同时要警惕美元霸权的风险转移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著作类:
  
  [1]《资本论》第 1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2]《资本论》第 2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3]《资本论》第 3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174 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174 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273 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Ⅱ),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595 页。
  [1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13]《列宁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14]《列宁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15]《列宁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16]《列宁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17]《斯大林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55. 年版。
  [18]《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
  [19]《列宁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8 年版 8.
  [20]《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22]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叶华译,九州出版社 2007 年版。
  [23] [英」M.C.霍华德、J.E.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 1929 一 1990》,顾海良、张新总译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年版。
  [24]《政治经济学》(上册),北京出版社 1978 年版。
  [25]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26]王振。:《自由主义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27]李义平:《经济学百年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年版。
  [24]约翰?杜威:《自由主义》,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
  [28]陈俊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版。
  [29] [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30]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谢祖钧等译,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1]刘崇义:《经济周期论》,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32]程恩富:《金融风暴启示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年版。
  [33]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4]杨健生:《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年版。
  [35]张宇:《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36]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现实》,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37]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38]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 页
  [3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40]林振淦:《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550 页。
  [41]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2.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类:
  
  [1]许建康:《历史上的三次大萧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经济纵横》200 年第 10 期。
  [1]周小亮:《体制改革新阶段: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统一》,《经济评论》2007 年第 2期。
  [2]沈红芳:《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东亚的经验与教训》,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年。
  [3]卫兴华:《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启示探析: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当代财经 2009 年第 8 期。
  [4]孙咏梅:《2007 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经济学动态》2008 年第 3 期。
  [5]贺力平:《十年来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新发展》,《中国外汇》2007 年第 7 期。
  [6]易宪容:《次贷危机一对中国房市的启示》,《人民论坛》2007 年 17 期。
  [7] 于莹:《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中国金融》2007 年 17 期。
  [8]刘海霞:《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红旗文稿》2009 年 19 期。
  [9]林金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三种解读》,《学习与探索》2010 年第 1 期。
  [10]张宇、齐昊:《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看当前的金融危机》,《国外理论动态》2009 年第 7 期。
  [11]罗晓红:《扩大内需:实现"一保一控"经济目标的战略选择》,《改革与发展》2008 年第 6 期。
  [12]韦建桦:《从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看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 年第 6 期。
  [13]李长久:《西方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革命》,《红旗文稿》2012 年第 3 期。
  [14]周思成:《军备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当代经济研究》2012 年第 1 期。
  [15]张宏英:《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商业时代》2012 年第 1 期。
  [16]卢映西:《在马克思货币理论基础上探索根治经济危机的新途径》,《学习与探索》2012 年第 1 期。
  [17]姜照辉:《经济危机时代各国青年就业政策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2 年第 1 期。
  [18]郭长城:《模拟经济危机环境的公司理财实验教学》,《财会月刊》2011 年第 36 期。
  [19]刘淑春:《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社会主义》2011 年第 6 期。
  [20]罗肇鸿:《<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新视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一书简介》,《太平洋学报》2011 年第 12 期。
  [21]刘昀献:《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思考》,《理论学刊》2011 年第 12 期。
  [22]丁堡骏、赵羽、高冠中:《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批判》,《当代经济研究》2011 年第 12 期。
  [23]张作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当代经济研究》 2011 年第12 期。
  [24]赵玲、王松华:《基于生态系统的政府科学管理模式研究--一个经济危机下全新视角的框架》,《生产力研究》2011 年第 12 期。
  [25]闫二旺、王张娜:《中美应对经济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世界地理研究》2011 年第 4 期。
  [26]丁冰:《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发展和我国的应对战略》,《国外理论动态》2011 年第 12 期。
  [27]高峰:《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国外理论动态》2011 年第 12 期。
  [28]《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全球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11 年第 23 期。
  [29]张捷:《经济危机、国际分工与结构调整》,《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 年第 6 期。
  [30]戴宴清、孙赫:《关于后经济危机时期度量我国通货膨胀指标研究》,《特区经济》2011 年第 11 期。
  [31]王璐:《货币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重新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 6 期。
  [32]宁光杰:《经济危机背景下各国失业治理政策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11 年第 11 期。
  [33]张占平、王洪春:《当前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思潮考量》,《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 年第 6 期。
  [34]邢天才、孙进、 汪川《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国际金融研究》2011 年第 11 期。
  [35]张东明:《进入后经济危机时期联邦德国政府财政收支滚动预算趋势分析》,《财政研究》 2011 年第11 期。
  [36]盛松成:《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危机--201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中国金融》2011 年第 21 期。
  [37]宁光杰:《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背景下德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教学与研究》2011 年 10 期。
  [38]朱动力、李越:《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财政监督》2011 年第 29 期。
  [39]南文化:《过度活动批判--当下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探析》,《长白学刊》2011 年第 5 期。
  [40]杨勉:《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虚拟经济异化危机需要"求解的 X"》,《宏观经济研究》2011 年第 9 期。
  [41]李文君、刘春林:《经济危机环境下冗余资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当代经济科学》2011 年第 5 期。
  [42]王欣亮、严汉平; 刘飞《经济危机的起源与反思--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 第 5 期。
  [43]李金辉、曹艳乔、 杜传忠:《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在机理分析》,《经济纵横》2011 年第 9 期。
  [44]杨斌:《美国转嫁经济危机的目标瞄向哪》,《人民论坛》2011 年第 25 期。
  [45]韦延光:《加拿大安大略省矿业应对经济危机主要措施及启示》,《资源与产业》2011 年第 4 期。
  [46]李丽萍:《经济危机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图书馆建设》2011 年第 8 期。
  [47]唐美丽、张保和:《斯大林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探析》,《生产力研究》2011 年第 8 期。
  [48]王杰、李春芳:《陕甘宁边区化解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 年第 4 期。
  [49]李纪明:《经济危机向社会危机传导的机制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1 年第 8 期。
  [50]李睿超、许刚:《后经济危机运用财税政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财政监督》2011 年第 22 期。
  [51]赵英杰:《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论的批判》,《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 年第 4 期。
  [52]彭定光:《论经济危机背后的道德危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年第 4 期。
  [53]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后果--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总爆发》,《经济学动态》2008 年第 12 期。
  [54]田苗:《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9 年第 9 期。
  [55]陈万灵、任培强:《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对外经贸实务》2009 年第 6 期。
  [56]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动态》2009 年第 1 期。
  [57]刘剑虹、胡坚强、卢凤珠、卢尚琼:《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经济危机》,《图书与情报》2003 年第 1 期。
  [58]于宏源:《整合气候和经济危机的全球治理:气候谈判新发展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2009 年第 7 期。
  [59]周剑、刘滨、何建坤:《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 15 期。
  [60]王元璋、游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61]胡钧、沈尤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当代经济研究》2008 年第 11期。
  [62]郭书江:《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经济评论》2004 年第 1 期。
  [63]徐则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 30 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9 年第3 期。
  [64]刘廷元:《世界性的图书馆经济危机及其原因与出路》,《四川图书馆学报》1994 年第 3 期。
  [65]朱志敏:《经济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优化》,《中国人才》2009 年第 3 期。
  [66]厉以宁:《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社会科学研究》2009 年第 2 期。
  [67]崔友平、陈华、赵俊燕:《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 4 期。
  [68]黄力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6 年第 5 期。
  [69]刘剑文:《机遇与挑战: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国税务》2009 年第 1 期。
  [70]白暴力、刘永军、白瑞雪:《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集中强烈爆发的原因》,《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年第 5 期。
  [71]高放:《从世界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前景》,《科学社会主义》2009 年第 3 期。
  [72]克里斯?哈曼; 丁为民; 崔丽娟:《利润率和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国外理论动态》2008 年第 10 期。
  [73]李国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0 年第 5 期。
  [74]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明》,《国外理论动态》2007 年第 12 期。
  [75]吕志燕:《经济危机成因新解:资本扩张性与资本控制力的矛盾》,中央民族大学 2010 年。
  [76]罗阳:《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中共中央党校 2011 年。
  [77]李霞:《经济危机变异与政策嬗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 2010 年。
  [78]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西北大学 2001 年。
  [79]杨民刚:《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山东大学 2005 年。
  [80]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华东师范大学 2011 年。
  [81]郝延伟:《"美国大萧条"》,复旦大学 2011 年。
  [82]许红梅:《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厦门大学 2009 年。
  [83]李芳:《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危机的特征与原因研究》,山东大学 2011 年。
  [84]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开大学 2010 年
  [85]罗斯丹:《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吉林大学 2009 年。
  [86]王品:《经济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和对策分析》,上海师范大学 2010 年。
  [87]高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西北大学 2010 年。
  [88]初宁宁:《经济危机及其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
  [89]宋贺:《后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新探》,东北师范大学 2010 年。
  [90]胡中林:《经济危机条件下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战略性并购风险研究》,复旦大学 2009 年。
  [91]王迪:《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与研究》,长沙理工大学 2010 年。
  [92]许舒敏:《中石油和美孚石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基于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石油》,厦门大学 2009 年。
  [93]许舒敏:《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石油之路》,厦门大学 2009 年。
  [94]汪俊卿:《经济危机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影响分析》,吉林大学 2010 年。
  [95]刘志杰:《经济危机中的船务代理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年。
  [96]黄文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当前经济危机解析》,安徽大学 2010 年。
  [97]孙丽萌:《经济危机下地产品牌营销策略》,黑龙江大学 2010 年。
  [98]田金奎:《论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粤港商贸关系(1930-1936)》,暨南大学 2000 年。
  [99]胡凯:《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2004 年。
  [100]宋晓光:《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
  [101]霍迪:《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的金融危机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年。
  [102]张凯敏:《经济危机下财政救市法律问题研究》,山西大学 2011 年。
  [103]侯贤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分析》,广西民族大学 2011 年。
  [104]刘冲:《美国购银政策、自然灾害与经济危机》,复旦大学 2011 年。
  [105]孙懿:《探析经济危机的本质》,云南财经大学 2011 年。
  
  3.外文类:
  
  [1]Clark,J.B.(1889)。ReviewofB6hln~Bawerk.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iy.4(2)。342 一 346.
  [2]Deutsehe Bank.What,5In storefor U.S.Deb[R],Oet.2009.
  [3]IMF.Global Finaneial Stability RePort[R].Oet.2008.
  [4]IME.Global Finaneial Stability RePort[R].Aug.2009.
  [5]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Oet.2009.
  [6]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Oet.201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