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 30 天内病死率 高达 35% - 52%[2,3],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临床上对于出血量< 30mL,且无意识障碍者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对于出血量 >30mL 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保守治疗风险明显增大,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单纯血肿清除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虽能彻底清除血肿,但手术创伤大、术后脑水肿严重,甚至有学者认为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超过脑出血损伤[4],且开颅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5],尤其是发病后 6h 内手术者.临床上我们发现,对于血肿体积为长椭圆形(血肿向额、枕部延伸)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经颞钻孔引流术往往会出现引流不彻底、引流时间偏长的问题,考虑与注入尿激酶后药液与血肿的接触面积小等因素有关.我科自 2009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采用经额钻孔引流治疗 66 例血肿体积为长椭圆形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随访 6 个月,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 66 例脑出血患者中男 41 例,女 25 例,年龄 30 -88 岁,中位年龄 61. 24 岁,年龄分布为:30 -39 岁 4 例,40 - 49 岁 8 例,50 - 59 岁 18 例,59 - 69 岁 17 例,69 - 79 岁 15例,≥80 岁 4 例.患者入院时的血压值为( 150 - 280) /( 100- 160) mmHg,其中 62 例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均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监测血压,患者的意识状态为: 清醒 5 例,嗜睡 20 例,浅昏迷 33 例,中昏迷 6 例,深昏迷 2 例.均排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瘤卒中等出血.无脑疝形成、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衰竭等手术禁忌证.
1. 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颅脑 CT 检查明确诊断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经多田公式计算为 30 - 80mL,其中 30 -40mL16 例,41 - 60mL22 例,61 - 80mL28 例,其中出血量较大者均为患者家属不同意行开颅手术治疗者,其中左侧出血 41 例,右侧出血 25 例,破入脑室者 8 例.
1. 3 治疗方法:术前均常规行颅脑 CT 检查,手术时间选择为出血后 6 -24h,避开额窦及矢状窦,取发际内、中线旁开约 3. 0- 4. 0cm 处钻孔,将 10 号硅胶引流管多剪侧孔 1 - 2 个至侧孔总数 3 -4 个,于血肿横向直径最大层面穿刺,置入深度大于血肿纵向长度 1/2,无阻力抽吸血肿至有阻力为止,再用生理盐水等量冲洗置换(每次约 10 - 15mL 左右)至引流液颜色变淡,5例血肿破入脑室患者脑室铸型明显,术中同时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即刻复查颅脑 CT,如无继发性出血,且引流管位置良好,注入含尿激酶 4 万单位的生理盐水 5mL,闭管 3 -4h 后放开.如引流管位置不良,重新调整引流管位置至满意为止.术后常规予以控制血压、降颅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能量支持等治疗,(不常规予以止血治疗,根据笔者经验,止血治疗尤其是血凝酶等强力止血剂可影响尿激酶的溶解血凝块作用,尤其是静点止血药与注入尿激酶同时进行时),术后每日注入上述尿激酶溶液 2 次,引流时间为 3 -5d,术后每日复查颅脑 CT,当血肿量≤10mL 时拔管.
1. 4 疗效判断:功能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 ADL) 指数评定法. Barthel 指数评分结果: I 级,100 分,正常;II 级,≥60 分,生活基本自理; III 级,41 - 59 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IV 级,21 - 40 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V 级,≤20 分,生活完全依赖.总有效率(%) = (正常 + 生活基本自理 + 中度功能障碍) /总例数 ×100%.
2 结 果
无颅内感染者,额部穿刺路径出血者 3 例,出血量均 <10mL,无需特殊处理,肺感染行气管切开 5 例,再出血中转开颅手术2 例,死亡3 例,放弃治疗4 例(经随访,患者于出院72h 内死亡).拔管时残余血肿量均≤10mL,术后 24h 内拔管者 11例,24 -48h 内拔管者 18 例,48 - 72h 内拔管者 25 例,72 - 96h内拔管者 5 例.平均住院日为 33. 58 ± 8. 24d.患者出院时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评定,I 级 21 例,II 级 23 例,III 级10 例,IV - V 级 5 例;6 个月左右回访,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I 级 22 例,II 级 17 例,III 级 11 例,IV - V 级 5 例,死亡4 例.根据出血量共分为 30 - 40mL、40 - 60mL 和 60 - 80mL 3组.分别统计出院时及术后 6 个月时的疗效(Barthel 指数)及不同出血组术后 6 个月的疗效(Barthel 指数).结果显示,出院时总有效率为 81. 81%(54/66),术后 6 个月时总有效率为 75.76% (50 /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73,P > 0. 05) ,见表 1;不同出血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 (16/16)、77. 27% (17/22)和 60. 71% (17 /28) ,差异明显。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部位最常见于基底节区,在适当的时间选取适当的方法及时清除血肿,可缓解或解除颅内血肿对脑组织造成的压迫,并阻断继发性脑损害,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3. 1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① 意识障碍较轻; ② 出血量大于30mL,且未发生脑疝者;③患者家属拒绝行开颅手术者.对于处于脑疝以及脑疝前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严重脑水肿患者仍首选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以度过水肿高峰期.
3. 2 手术时机选择:目前对于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时机尚无统一标准[6],因脑出血后的再出血多发生在出血后的 6h 内[7],故6h 内手术发生再出血不能证实与手术有关,病情允许的话,选择 6h 后手术相对安全.
3. 3 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开颅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创伤大,且可造成二次损伤,微创手术一般只需局部麻醉就可进行,随着微创理念不断深入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已渐趋于微创手术.
3. 4 额部穿刺的优点:①操作简便、创伤小;②穿刺路径无重要血管和神经功能区,安全性高;③引流管沿血肿长轴放置,能尽可能多的吸除血肿,其末端侧孔与血肿扩张方向垂直,利于残留血肿溶解后进入引流管(患者术后一般取平卧位,经颞钻孔时引流管下位血肿不易引流).尤其适用于出血量 30 -60mL、血肿体积为长椭圆形(血肿向额、枕部延伸)、意识障碍较轻的患者.
3. 5 手术操作要点:①穿刺方向要准确,术前根据血肿 CT 定位,描出引流管体表投影,引流管末端尽量置于血肿中心;②手术操作动作要轻柔,尤其是抽吸血肿时,有阻力后应用生理盐水等量冲洗置换;③灌注尿激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后隔日换药,防止颅内感染;④对破入脑室、血肿量较多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
3. 6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常规复查颅脑 CT,以了解有无继发性出血,以免耽误病情,手术治疗虽可及时解除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压迫,避免进一步的继发性脑组织损害,但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是临床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术后需常规予以控制血压、降颅压、防治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能量支持等治疗,翻身叩背、吸痰等基础护理不容忽视.因止血治疗可影响尿激酶的溶解血凝块作用,笔者不建议应用止血药物.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全身状态及脑水肿的严重程度,以及医师的经验、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等,在临床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KannoT,SanonH,ShinomiyaY,et al. Role of surgery in hyper-ten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305nonsurgical and 154 surgical cases[J]. Neurosurg,1984,61:1091 - 1099.
[2] 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5. 868 - 869.
[3] Broderick JP,Brott T,Tomsick T,et al .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ore than twice as common a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Neurosurg,1993,78(2):188 - 191.
[4] 郑扞东,吴文友.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开瓣手术与双管钻孔引流术的对比研究[J]. 重庆医学,2009,38:1200 -1201.
[5] 马德年.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东医药,2010,50(35):63 -64.
[6] 刘红梅,王文志,李涤.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439 - 444.
[7] Kazui S,NaritomiH,YamamotoH,et al. Enlar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cidence and time course[J]. Stroke,1996,27(10) :1783 - 1787.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的面瘫、口眼歪斜等范畴,现代医学则命名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为单侧面神经麻痹和面部肌肉瘫痪。该病起病急、发病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10年3月2013...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面神经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下垂,闭合漏缝或不能,示齿,口角偏向一侧,漱口漏水,患侧耳后压痛或偏头痛以及羞明,流泪。此外,该病的后遗症影响巨大,如果病程超过3个月,则患者的面部肌肉、神经功能都会受到严重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重要致残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本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本病的致残率。近二十年来,我院在脑卒...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起病突然,经常是一觉醒来发现面部肌肉麻痹瘫痪,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
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出现的疼痛综合征称为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坐骨神经炎,病因未明,与感染、受寒、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较复杂。本院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属性分析,现报告如...
面肌痉挛,为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阵挛性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偶尔见于两侧。该病症状开始仅见眼轮匝肌间歇性轻微颤搐,逐渐扩散至同侧面部的其他肌肉,如口角肌肉,直至扩展至整个面部发生痉挛,严重者累及颈阔肌,抽动逐渐加重,可因疲劳、...
偏头痛是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为7.7%~18.7%,以发作性、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活动可加剧,疼痛剧烈,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重者在发作期可致残。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国内对其认识不足,尚无统一观...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贝耳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疾病,每年冬春或秋冬之季气温突变时发病增多,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可遗留面瘫、面神经痉挛及面部肌肉联带运动等诸多后遗症,给患者生活及心理上...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一种由各种脑血管病(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组获得性严重认知功能缺陷或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除了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外,还有执行能力、定向力、记忆力、计算...
腕手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病常见的后遗症,是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所致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导致患者运动功能、个人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