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其美育教育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在成长阶段发现美的能力,感悟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小学艺术教育论文6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小学艺术教育论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育中手风琴伴奏的运用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仍然不成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思维最为活跃,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手风琴的运用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成果的不断提升,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果。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够帮助协调小学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得到放松,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有利于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手风琴伴奏; 音乐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加优秀,是每位家长的期望,这也促使了现在小学生所参与的课外学习和补课班较多,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压力,从而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手风琴进行伴奏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参与度,促进音乐教学成果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育中手风琴等乐器的缺失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音乐教学中都没有关于手风琴乐器的课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下,在小学音乐课中,钢琴以其音域宽、键盘直观、音量大、音高固定等特点代替了手风琴的伴奏作用[1],所以,在现有的教学中,很少能够看到手风琴出现在音乐课堂中,使手风琴逐渐退出了学生的视野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使手风琴逐渐进入到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目前学生对于小提琴、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学习在逐渐增多,但是面对沉重的手风琴仍然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从而选择了其他的乐器,这也体现了手风琴在学生的认知中较为陌生。
(二)教育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手风琴教师的情况,这也促使了学生对手风琴了解和认识减少。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钢琴逐渐成为了学生和家长的宠儿,很多的学生都在进行钢琴的学习,并且在演出和各种活动中也是以钢琴伴奏为主,从而对学生在进行乐器学习选择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呈现了众多学生学习钢琴的场景。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导致了很多的手风琴专业教师转行,造成了专业教师的流失和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手风琴伴奏的运用
(一)丰富音乐课堂内容
手风琴作为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乐器,其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的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单独旋律,同时,还能够实现伴奏的丰富化,演奏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同时,手风琴具有多种变声器,能够在音乐教学的伴奏中展现多种乐器的音色。手风琴源头是我国的传统乐器“笙”,主要依靠簧片的振动来达到发声的效果,是键盘类的乐器,其主要有点在于高音稳定和音色优美。手风琴的音高准确,其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音高掌握的准确性,还具有键盘直观的优点,利于小学生记忆和掌握,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手风琴在演奏中能够发出与歌唱相似的音色,更加容易达到相互配合的效果,可以在音乐课中为学生们的歌唱进行更好的伴奏;手风琴的运用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乐理和视唱中的学习,学生对手风琴的掌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今后在音乐学习中的不断发展。同时,手风琴也能够作为学生学习和表演的一种乐器,其体积小,不易损坏,方便学生携带,在小学组织的活动和表演中,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手风琴进行演奏,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还能够使学生在表演中获得荣誉感,树立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手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完善,使音乐课堂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的特点,摆脱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同时,音乐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手风琴伴奏的引入,能够促进不同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轻松地音乐课堂,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歌唱,还能够掌握一定的器乐使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不同风格音乐、音色,达到音乐教育的综合发展。
(二)创新音乐课堂模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主要是以唱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长期处于音乐教室的环境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纪律和坐姿的要求。而教学活动单一,过于鼓噪、乏味,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手风琴与钢琴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受到环境限制的程度也较少,有利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便于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开发,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是较为抽象的过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的限制,能够使教师在对学生的乐感培养中,更加贴近生活,便于以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切入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户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乐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中音乐的探索,感受音乐的奇妙,还可以加以轻松、愉悦的音乐演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本质,通过情景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鲜事物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无论是任何一种乐器,都能够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手风琴作为一种特色的键盘乐器[2],其能够让学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手风琴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认知和掌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升音乐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
同时,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手风琴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手风琴伴奏的优势,能够提升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手风琴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乐器的音色,还具有声音宏大的特点,能够发出丰富多彩的和声音色,其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热爱音乐,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音乐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新事物的出现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手风琴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歌曲进行伴奏,传授学生音乐的演唱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氛围。在手风琴伴奏的使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手风琴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3]。手风琴在音乐教育中引入,首先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充满好奇,其特殊的外部结构和丰富多彩的音色,能够引起众多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音乐和手风琴产生兴趣。其次,能够在课下和日常学习中,促进学生对乐器的探索和了解,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手风琴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开发学生智力。兴趣作为一切学习和探索的根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手风琴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对其进行探索和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并且还能够为学生今后音乐教育奠定坚实基础,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校在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兴趣学习环境。手风琴伴奏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为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从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手风琴的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还能够使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后得到放松与缓解,减轻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为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养成起到关键作用。手风琴伴奏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手风琴伴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到音乐的殿堂中,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探索音乐,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学校要注重对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引入专业的手风琴教师,真正发挥手风琴伴奏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作用,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拯仙.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9):183-184.
[2] 胡小龙.手风琴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61.
[3] 程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手风琴的兴趣[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6):181-182.
小学艺术教育论文第二篇:声乐在我国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21世纪,小学音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对音乐进行欣赏以及对音乐舞台表演和音乐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等。现代小学音乐教学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音乐“美”,然后利用音乐训练来提升学生创造音乐“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声乐的“美”主要通过演唱的方式进行表现,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声乐也是在小学学校教育中对“德”“智”“体”“美”中的“美”进行具体体现的一门学科。因此声乐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最基础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表演; 美育;
一、我国声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发现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文章近2000篇,但其中与“小学声乐教学”相关的文章仅仅占十分之一,由此数据可知,学界对小学声乐教学的关注度还不够高。以“小学声乐教学”为关键词的论文文章,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在《人民音乐》期刊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到2005年期间,文章数量并不多,2006-2010年逐渐增多,这个阶段可以看成小学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过渡期,2011年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小学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小学声乐教学对孩子发展的作用。
(一)小学声乐技巧的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美育教育的具体表现,然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许多音乐老师会在音准、节奏、情感等要素的处理上做很多要求,却在训练发声方法上不够重视。即使有重视声乐技巧训练的老师,也分成了两种情况,一种认为“科学的演唱训练方法适用不同年龄段的人,因此儿童也在训练当中无异于成年人的歌唱训练,理应也在高位置进行歌唱,通过这样的训练要求,儿童才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声音表达,歌唱穿透力强,音域得到扩展,从而也保护了儿童的声带”;另外一部分人认为我们不应该违背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应灵活地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私人定制不同于成人的发声训练方法。笔者更赞同后者,虽然训练的目的是一致的,皆是通过人的声带配合口鼻舌器官,作用于气息发出声音,从而锻炼歌唱,但声乐本就是一门抽象学科,不应“一刀切”式地忽略儿童的认知发展,部分专业术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定要结合儿童的特点,找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思路,否则便会影响他们学习声乐的信心。
(二)儿童声乐学习的兴趣
声乐训练应围绕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展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中的教学原则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渗透”、“创设情境”、“增强互动”等,既增强学生的参与体验,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让学生收获自信和成长。
二、歌唱的训练方法
(一)歌唱的正确姿势
无论用哪一种演唱方法,都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深呼吸,从而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那么歌唱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首先歌唱一般都是站着唱,歌唱者要保持身心自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既不能过于放松,也不能过于紧张拘谨。在站立时两腿略微分开,建议一脚在前,一脚在后,重心放在前脚上,收腹提臀。歌唱者在演唱时身体前面的部位要放松,而后背脊柱要挺拔,保持眼睛平视,下巴略微向后下方回收一点点,演唱时的口型比说话时应适当夸张一些,保持口型内部的垂直,在演唱高音时,牙关节、槽牙之间的距离要拉开,下巴放松。对于儿童发声的音量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学习初期儿童容易出现扯嗓子大喊的现象。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声乐训练时,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及形成正确的歌唱观念对儿童嗓音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训练儿童正确的站立姿势时,又塑造了儿童的形体。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二)歌唱的呼吸训练
呼吸是生物具有的一种“天赋”,那么生活中的呼吸和歌唱中的呼吸相同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毫不费力的、被动的,其毫无声息地进行着,那我们歌唱时又该怎样运用气息呢?歌者的正确呼吸关系着演唱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呼吸意识的培养,辩证地看待呼与吸的关系。这是决定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加强呼吸意识的培养,那么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体的呼吸部位是由胸腔、肺脏、横膈膜等构成的。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呼气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及横膈膜的配合中缩小与扩大胸腔,这就是呼吸运动。肺是容纳空气的器官。因为肺是我们的内脏器官,它具有隐藏性,所以我们只能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观察人体中的肺。肺是有肋骨包裹在周围的,肋骨起着保护肺的作用,有肺的地方就有肋骨的包裹,我们可以根据肋骨找到肺的大概位置。我们在吸气的时候,肺是要扩张的,然而由于肺的四周是被肋骨紧紧包围的,很难向周围扩张,所以肺会向底部扩张,肺的底部是横膈膜,因此会带动横膈肌的运动。那么呼吸时我们的哪些器官参与主要的呼吸运动呢?呼吸的先后关系是什么呢?研究表明:吸气时腹部向外突出,横膈膜下沉;呼气时腹部向内收,横膈膜还原。整个过程的无缝配合就是正确的歌唱呼吸。歌者可以通过控制腹部肌肉这一间接的方式来完成对横膈膜的控制,因此我们可以将腹肌的运动方向作为检验歌者是否正确进行呼吸的有效标准。怎样才能控制好呼吸呢?那就是在呼吸时通过腹部肌肉进行内在力量的准备,用这种肌肉力量来支撑声音,然后再协调分配这些力量,使腹部肌肉运动与每个发出的音相匹配,协调配合,从而完成整个歌唱过程,这就是呼吸的意识。简而言之,歌者应该了解每一次换气时需要用多大的力量呼吸,只有带有目的地呼吸才不会影响歌唱,所以提倡歌者注重这种呼吸意识。在课堂中对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我们可以通过鼻子闻花香的感觉来深呼吸,或者是进行半打哈欠的练习,以及模仿惊讶的感觉,用si音吹气。实践证明,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有意识地、合理地控制呼吸。通过对呼吸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声理念,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声带。
(三)歌唱的语言训练
吐字在歌唱中占据重要位置,吐字需要运用气息,在此基础上配合唇、舌、齿、下巴等。通过分析不同部位在演唱中的作用可知,下巴在吐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部分学生在日常声乐训练中经常把“a”元音发成了“e”或者类似“r”的音,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也有老师教学生唱“i”、“e”需用半元音,这是单纯的经验积累导致的,没有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只要发音符合自然变化,各种元音的发音就能标准。例如,笔者发“i”元音时,尝试将自己的嘴巴张得很大,舌头靠近上颚,这样的结果就是舌头与下巴之间互相拉扯,从而发出声音。同样,当笔者尝试下巴不动,舌头单方面地靠近上颚时,发现虽然解决了下巴使劲的问题,但是传入耳朵里的音已经不同于“i”元音了,使得发音不标准。经过多次的实验,笔者有如下的感悟:根据所发的元音的具体要求调整下巴的幅度,也就是说歌唱时嘴巴不能始终张大,也不能一动不动。在歌唱的过程中,歌者经常忽略由舌头引起的一系列失误。所以,笔者有必要在下文就舌头对歌唱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舌头在口腔内会根据字与音高的变化做出伸与缩的运动,人们由于条件反射使舌头在口腔中的咬字位置发生变化。当喉头下降时,舌头保持着原来的咬字位置,在咬下一个字的时候,不改变其位置,以同样的方式运动,但是舌头却发生形状变化,通过它的形状改变来调整咬字状态。其次,歌唱时舌头咬字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歌唱状态的正确与否,也密切影响着发音的准确性与吐字的清晰性。人们在日常的言语交谈中,喉结处于自然状态,并且舌头也稳定在某一固定的咬字位置上。而歌唱时,喉结要保持相对的下沉,并使连接着的舌根与喉头一并下沉。这种自由不受控制的行为,完美地使松弛状态下的喉结与形状改变后的舌头共同进行咬字。当然,笔者不否认下沉幅度与拉力有着某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发声器官的紧张在所难免,也就不会对错误发声这一结果感到奇怪。上述情况可归结为不同的唱法,由经验知道,美声唱法要求歌者喉结下沉的幅度越大越好,所以它是一种舌头咬字对发声状态的影响很大的演唱方式。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声很难唱。民族唱法中喉结下沉的幅度次之,而通俗唱法则接近于说话的自然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声乐这条道路艰辛而漫长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一条捷径,让喉结与舌头相适应,在没有任何干涉的前提下,尊重自然变化,就可发出准确的元音。对于儿童语言器官的使用训练既能促使儿童正确歌唱,同时又能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声乐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培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切忌声乐教学的模式化和成人化。
参考文献
[1]邹长海.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08.
[2]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3.
[3]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3.
[4]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07:94+109.
[5] 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03.
[6]约翰·卡罗·伯金.教唱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3.
[7]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训练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1.
[8]李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人音版教材的分析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6.
[9] 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小学音乐的德育功能,通过不断地发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真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现,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情境的养成。...
该文从音乐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存在的3个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的渗透路径的3个方法分别为: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路径。...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小学音乐的德育功能,通过不断地发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真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现,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情境的养成。...
该文从音乐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存在的3个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的渗透路径的3个方法分别为: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