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

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作者:马迪
发布于:2021-10-25 共176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五篇: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摘要: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有担当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创新;

  一、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思维

  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是关键。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一,敢做人先,大胆尝试,在教学和实践方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都要敢于挑战,用创新精神引领学生;第二,教师要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思维,改变单一的理论传授模式,针对未来就业所需综合素质的问题与学生同频共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师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面向社会,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让枯燥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有维度、深度、温度,真正活起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大学生.png

  二、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1.日常教学做到"理论+实例"

  教师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融于课堂教学,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以思政课、思修课基础理论为依托,实行理论+实例教育相结合,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对标新时代的典型人物和时代楷模,找差距、补短板,增强育人效果。

  2.日常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大学生既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追求远大理想,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自身思想道德、行为操守等方面的修养,又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做到良"知"善"行",成为具有优良职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3.育人格局做到"三全"育人

  创新育人理念,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指南,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学科、全方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是思政课和思修课的专属,教师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教学相融合,实行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在讲授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时,教师要找到适合本学科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全学科育人功能。同时,高校要完善用人单位、实习单位、高校三者之间的职业道德教育衔接制度,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运转协调、行之有效、社会与高校协作机制,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

  三、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1.请进来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堵点,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邀请企业优秀员工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学,企业管理人员定期到高校进行职业道德讲座,以企业工作一线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共鸣。如此一来,就能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加入高校职业道德教育队伍,激发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愿,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育人氛围,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高校可以请"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吉林好人"现身课堂,现场教学,引领大学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追求高尚的情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曾把马旭、郑德荣、艾丽娜请到课堂,通过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的实例,让学生在对标榜样中找到自信和方向。

  2.走出去

  新时代高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岗位中体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了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育人场景,向大学生展示新时代社会的新风貌,增强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到黄大年生前工作的吉林大学地质学院参观学习,学生均表示将以黄大年为榜样,以优良的职业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责任,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变"要求"为"追求",积小善成大善,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公益场所当义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主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吉延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与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8(12)。

  [2]朱琳,李尚敏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11(1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原文出处:马迪.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创新[J].知识窗(教师版),2020(07):3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