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

粮食安全概念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4 共596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探究  
【第一章】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探析绪论   
【第二章】粮食安全概念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中国粮食供求现状及趋势  
【第四章】粮食净进口依存度与进口集中度分析 
【第五章】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粮食安全概念与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安全”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

  2.1 粮食安全概念

  在全球,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概念主要是指小麦、稻谷、粗粮等谷物,粗粮中又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等。在中国,粮食是指谷物、豆类和薯类的集合①。

  按照中国的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豆类、薯类的集合,两种概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由于翻译的原因,中国常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②每年公布世界谷物总产量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但实际上应从广义上的粮食总产量中剔除豆类和薯类的产量,中国谷物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有 89%,只有这样统计口径才具有可比性。自 1990 年起,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粮食产量指标中,另列的谷物总产量,即是狭义粮食产量。在本文分析的粮食安全中的粮食,若无特殊说明均是指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的集合。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先后三次对粮食安全做出了定义。1974 年面对当时世界谷物供给急剧下降,定义粮食安全为“保证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此阶段的定义强调粮食的获得,通过增加供给和储备来保障世界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1983 年随着世界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和调整,通过了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即“要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即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与之前的定义相比,此次定义包含了粮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内容,将生产和购买联系在了一起,扩大了粮食安全的内涵。

  1996 年粮食安全又定义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此定义是基于贫困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的,同时将“营养”元素加入到了此定义中来,意味着在温饱和健康被满足的基础上,粮食质量被密切关注。纵观粮食安全概念的演进过程不难看出,粮食安全概念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从单一方面、单一层次考虑到全方面、多层次的考虑,体现了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等粮食安全不断提升,说明粮食安全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从 1992 年粮食安全的概念的提出、2000 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2004 年到 2010 年连续 7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粮食问题的规定,都体现了中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虽然中国在法律和党中央的文件中对粮食安全问题在不同的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是都没有对粮食安全概念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表述,简单套用 FAO 对粮食安全的概念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自然对粮食安全也有不同的定义。目前,根据国内学者对于粮食安全的研究,将中国的“粮食安全”定义为“数量上应满足人口食用、工业发展、养殖需求和其它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质量上应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价格上应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具体的,粮食安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运行环节来看包括生产、储备、消费、运销、收入分配、进出口等;从衡量一国粮食是否安全来看包括粮食储备安全系数、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人均食物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等;从主体对象来看包括国家、地区、家庭和个人等。

  2.2 粮食安全的度量指标

  目前,国际上对粮食安全的度量指标和评价方法主要是由 FAO、世界银行和各国的学者提出,但是在衡量粮食安全的标准方面还未达成统一。所以在研究粮食安全方面,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衡量。本文主要选取对粮食安全状况评价的 6 个指标。

  粮食自给率

  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粮食总产量为 Q,一定时期的粮食需求总量为D,则粮食自给率可以表示为:A=Q/D.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总需求量的比重关系。这个比例越高,说明本国粮食供应较充足,粮食越安全。国际上一般认为当 A≥95%时,粮食安全水平较高,中国也制定了 95%的粮食安全标准。

  粮食安全储备系数

  由国际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储备系数是指粮食储备量占本年或者下一年度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率。粮食安全储备系数可以用来衡量粮食安全水平,以此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FAO 公布了粮食安全的定量指标: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系数不应该低于 17%-18%.中国粮食储备系数一直以来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70 年代,由于国家“备荒”的要求,粮食储备系数曾经达到 40%;80 年代后维持在 20%以上;到 2010年达到 29%.由此看来,中国的粮食储备系数一直高于国际规定标准。如此高的储备水平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同时现在世界粮食市场不稳定,国际粮价上涨迅速,中国必须提高警惕。根据姜大本《中国粮食贸易及粮食安全研究》结果,考虑到中国粮食的供应能力、发育程度以及区域结构,同时考虑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将粮食储备系数维持在 30%对中国来说是较合理的。较高的粮食储备会增加不必要的储备成本,造成浪费,储备过低则存在一定的粮食风险。

  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生产波动指数指标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粮食生产是否稳定的指标。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灾害、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等,因此每个年度的粮食产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每个年度粮食平均产值能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则说明该国家粮食生产能力较稳定,粮食供求较平衡,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比较高。根据资料研究得知,自 1985 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粮食生产波动指数一直在 5%之内波动。

  粮食人均消费量

  之所以用人均消费量而非人均占有量来衡量一国粮食安全水平,是因为消费量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人民对于粮食的消费水平;占有量只能反映人民对粮食的拥有量而不是实际需要量,在衡量国家安全水平上存在较大误差,考虑占有量没有太大意义。

  用 Y 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的粮食需求量,P 表示一国人口总数,则人均粮食消费量可表示为;y=Y/P.y 越大则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当然,不同国家对y 的要求不同,发达国家对 y 要求较高,美国在 2010 年为 1050 千克;根据资料显示,中国一直维持在 300-400 千克之间。

  贫困人口粮食保障水平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在某些程度上无法拥有足够的粮食,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也体现在对于贫困人口粮食的满足程度上,就如 FAO 中规定的一样,要保证所有人都获得生存所需的粮食。因此,贫困人口的粮食保障水平这个指标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当贫困人口获取较高水平的粮食供给时,说明本国粮食安全水平较高,反之较低。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播种面积是保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考虑到中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贸易及生产技术这几个因素,保证 18 亿亩的粮食播种面积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低水平。

  2.3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可分为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水资源状况、耕地面积、单位产量、人口增长、粮食储备、国家政策、粮食贸易等。

  粮食播种面积与单位产量。国内粮食供给来源即国内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反,粮食的单产却有上升趋势。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主要包括:

  化肥施用量、用工数、机械、用电量、有效灌溉、政府扶持、科学技术等。虽然科技进步在短期内提高不了,其它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达到的,例如国家对农业机械补贴和农业人口教育培训等。

  人口增长结构及收入水平的影响。2010 年中国人口总量已接近 14 亿人,据估计2020 年人口将近 15 亿人,2030 年人口将近 16 亿人。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势必对粮食产生新的需求,而中国耕地面积正在减少,水资源紧张,技术水平短期内很难有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粮食产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粮食供求将会更加紧张。2010年粮食缺口已达到 5914 万吨,缺口的增加也不可避免的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和粮食储备来满足,人口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毋庸置疑,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10 年中国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到全社会总人口的 8.9%①,相比较与青年人占多数的情况,老龄化的人口需要更多的谷物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就对粮食结构和粮食需求总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食物的需求会逐渐增强,而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人民对口粮的直接需求会转向对肉蛋奶、精加工食品等高质量的食品的需求,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对粮食的需求。而这些食品又是以粮食作为原料加工而来,其需求量比直接食用口粮要多得多。所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粮食数量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对粮食生产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耗水量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世界排名第 6 位,按照 2011 年中国 14 亿人口来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2000 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25%,即中国需用世界 1/4 的淡水资源养活世界 1/4 的人口。不仅如此,中国水土资源分布也极其不均,受地域、季节的影响,中国黄淮地区占据中国大约 10%的耕地,但是水资源却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2%,个别地区的人均水资源仅达到 750 立方米,严重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 1000 立方米的下限,干旱现象严重。而南方地区却地少水多,且水资源利用率低,占全国耕地面积 36%的四个主要农产区水资源却占全国的 81%.同时,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夏多冬少,年度间变化大、不稳定,水资源利用率低、地方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污染等现象突出。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先天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粮食的生产。

  粮食储备状况。粮食储备是衡量一国粮食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保证,对一国应付自然灾害、维持国内粮食市场稳定、调节粮食进出口、保护农户利益等起着重要作用。FAO 在 70 年代提出了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标准,世界谷物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 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1%-12%,后备储备占 5%-6%.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更应将储备量维持在国际标准以上。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还应考虑国际因素,只有将本国粮食贸易置于国际环境中才能较客观的分析出本国粮食是否安全。各国资源禀赋及粮食供求状况不同,则各国粮食比较优势就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如果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粮食贸易,则能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各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就能实现各国更高的粮食均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粮食贸易。首先,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供不应求,二是供过于求,三是供求总体平衡。供不应求即是一国的粮食产量无法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用量短缺,即要通过国际贸易来进口粮食,以弥补缺口。供过于求即是本国生产的粮食太多而引起的国内粮食过剩,此时依靠出口可以消减因粮食过剩而可能引起的粮食不安全的情况。供求总体平衡是指国内生产的粮食有的供大于求,有的供不应求,此时通过国际贸易来调节粮食结构来达到国内粮食需求的总体平衡。其次,一国外汇储备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是否能够将世界市场上的供给转化为一国的有效供给。在世界供给量充足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就可以通过贸易来满足一国的粮食需求,减少粮食市场的风险。2006 年 2 月底中国以 8536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的 8501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截止 2011 年 12 月 21 日,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达到 3.181 万亿美元,强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粮食贸易提供了保障。第三,一国参与国际贸易要比国内贸易面对更多的风险。例如,政治风险、军事风险、经济风险,由于粮食是人类的生活必需品,一旦发生粮食禁运风险会对一国国内经济及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由于中国粮食主要贸易国比较集中和稳定,所以在分析粮食贸易时必须将粮食禁运风险考虑在内。

  国家政策。中国的粮食市场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例如市场化不足,有严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国家定购定价现象严重,使得粮食市场难以依据价值规律来形成价格,使得粮食价格与价值偏离,难以反映粮食供求,使得生产者难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产量,常常使其蒙受损失。同时,中国的流通体制不健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食储备不平衡。主产区粮食占全国粮食储备的 70%,而主销区却只占 10%,可以看出中国产销体制的问题在于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缺乏衔接,缺乏稳定的供求关系。再者,中国还规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还负责对余粮的收储以及不亏损销售,使得国有粮食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忽视长期利益,与一些零售商勾结在一起,使得粮食零售市场更加的不易控制。分析表明,政府的政策和体制对于粮食市场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一个良好的粮食市场势必会引导粮食生产向一个良性方向发展,因此,不断完善的市场流通体制应成为国家调控的主要工作。

  自然灾害。中国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其典型特点是水资源年度波动大、不稳定,水资源过剩和枯竭交替出现。因此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包括陆地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其特点是分布广、发生率高、强度大。例如中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洪灾、旱灾、泥石流、沙尘暴、台风、霜冻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有递增的趋势,而由以旱灾最为严重。据统计,90 年代与 80 年代相比,全国平均受灾面积由 3400 万公顷升至 4467 万公顷,成灾面积由 1700 万公顷升至 2300 万公顷。

  这不仅对粮食产能造成了威胁,还对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再加上气温的逐年升高,对农作物的生长又产生了新的挑战。

  工业用粮。由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年减少,对人类现代化生活构成了威胁。如今各国都在想方设法用生物能源来取代日益昂贵的石油资源,因此以“粮食能源”、“生物能源”等以粮食作为原料的产业成为粮食消费大户。例如燃料乙醇就是以玉米、红薯等作为原料的可再生资源,因此燃料乙醇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而提高了粮食的价格。再者,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了肉蛋奶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饲料用粮的消费,自制药、溶剂等行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对粮食的需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际经济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