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重要人物,为人们所熟悉.通过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以及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莎士比亚作品,也能够对其时代人物予以深入探究,对于我们理解时代发展以及作品特点具有重要帮助.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论文6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论文第一篇: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特征,从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等方面出发,论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其代表作《哈姆雷特》中的体现,并着重剖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人文主义思想从炽热到破灭的整个过程;总结了这个作品的艺术成就以及创作手法,以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意义,以为相关论述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艺复兴;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性格特征;
《哈姆雷特》强调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倡导追求人生幸福,反对传统的等级观念,推崇理性观念,坚决抵制蒙昧的事物;因此,《哈姆雷特》在一定层面上彰显了新时代精神,隐喻了作者莎士比亚的精神文化内涵,明确了自身的立场以及倡导的人文主义的意义,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人文主义意识,更好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一、《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对人文主义的推崇,彰显了重要的文学价值,体现了时代精神风貌,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诠释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启示。《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提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样一个问题,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哈姆雷特》传递出来,明确反映出自己在黑暗社会中的挣扎和无奈,难以逃脱黑暗社会以及命运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莎士比亚想要反抗又无力反抗的悲痛感,体现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和人性丑陋的一面,并将全部的情感寄托在哈姆雷特人物身上,通过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串联,展现悲剧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哈姆雷特复仇的情节中,描写出人物当时内心的挣扎,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现实问题带来的困扰,同哈姆雷特的理性思维在相互搏斗,一方面体现了哈姆雷特内心层面的不堪一击,尤其是在思想上与行动上犹豫不决,通过对哈姆雷特的细致描写,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人们更能从人物性格上体会到抉择困难带来的后果;另一方面,在哈姆雷特复仇思想斗争的过程中,反复透露出内心萌生的人文主义思想,由于家庭原生背景等问题,使得哈姆雷特性格上有缺陷,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复仇计划的开展,然而哈姆雷特善良的本性致使其在复仇过程中几近崩溃[1]。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精神上的斗争状态展现到了极致,明确表达出人文主义思想对人们的现实影响,通过描写哈姆雷特思想斗争的过程,体现出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类本性的影响。
(二)文学意义
哈姆雷特生活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封建旧势力思想超过了人文主义思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难以成为人文主义精神的支持者。基于此,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的代表,在复仇行动中,只能孤军奋战,旨在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确保在拯救社会的层面上作出努力,然而最终还是难以摆脱封建势力的统治,仍以悲剧结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既写出了哈姆雷特一个人的悲剧,也彰显了当时社会全人类的悲剧,更是人文主义的悲剧,将人文主义思想寄托在哈姆雷特身上,并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上烘托和渲染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人文主义精神与封建统治势力之间的差距。因此,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当时时代的发展演变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引发人们思考,帮助人们加深对文艺复兴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认知。
莎士比亚在描写《哈姆雷特》的过程中,运用了娴熟的艺术技巧和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加强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丰富了人物性格,升华了故事中心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具体塑造哈姆雷特人物的过程中,介绍了哈姆雷特的出身和背景,基于哈姆雷特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则将希望寄托于社会和谐和稳定上,然而在家庭的极度变故下,哈姆雷特遭受严重的精神和心理打击,一方面要承担为父报仇与黑暗势力斗争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同人文主义精神思想斗争,二者之间的矛盾在莎士比亚的人物性格塑造下展现得极为鲜明;将人物性格特征展现得很生动,侧面反映出哈姆雷特所代表的社会阶级现象[2]。在莎士比亚整个创作过程中,人文主义色彩浓厚,语言形象贴切,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双关、讽刺等,因此《哈姆雷特》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分析
(一)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经典之作,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哈姆雷特》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主要通过塑造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进行表现;讲述了在封建势力统治时代,哈姆雷特的父亲被叔叔克劳狄斯毒害后,哈姆雷特开始复仇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莎士比亚极具艺术效果的描写下,将故事展现得更为生动和形象,在文艺复兴时代引起一定的轰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3]。同时,莎士比亚在塑造不同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讽刺等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上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彰显了时代精神。基于哈姆雷特本身接受的是人文主义思想教育,因此,当内心的善良面对黑暗社会的丑陋时,思想斗争是极为强烈的,尤其在母亲改嫁、父亲被杀害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的精神遭受重大打击,莎士比亚通过描写哈姆雷特这一人物更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戏剧的方式影射了英国颠倒混乱的社会,可谓英国社会现实的缩影,反映了英国社会的黑暗统治,对封建黑恶势力进行批判。
(二)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色彩,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反映了极其鲜明的哲学观。莎士比亚强调解放人性,认为要保护人的尊严,主张对人的关怀,积极倡导社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决反对神学论,鼓励人们应该从神学的思想形态中解放出来;反对封建的等级观念,强调在社会中人人平等,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莎士比亚主张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理性的,并坚决反对愚昧腐朽的思想;同时,人文主义精神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尊重人的思想,赋予人们公平的使用权利的资格。基于此,莎士比亚将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哈姆雷特》的创作中,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的。
(三)主要体现
1.体现在人物形象中
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莎士比亚重点塑造了哈姆雷特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复仇故事为主线贯穿整个戏剧作品,添加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积极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哈姆雷特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自身的思想观念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具备文艺复兴思想家的典型特征,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故事情节的串联,也反映出了莎士比亚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厌恶和反抗。哈姆雷特在复仇之路上展现出极其矛盾的人物性格特征,体现了人物形象矛盾的一面,一方面要担负复仇的重任,另一方面又向往人文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在塑造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为强化人物形象,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进一步衬托了哈姆雷特的矛盾性,尤其在描写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这一人物时,侧面反映出人文主义精神与封建黑暗统治势力之间的斗争性和对立性;矛盾性也在戏剧的结尾有所体现,哈姆雷特得到了复仇的机会,然而叔叔克劳狄斯之前的忏悔击中了哈姆雷特的本心,主观上认为克劳狄斯会悔改,哈姆雷特因自身本心的善良和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宽恕了克劳狄斯,更加凸显悲剧的意味[3]。
2.体现在故事情节中
哈姆雷特所处的社会时代始终是封建统治的时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力,莎士比亚通过悲剧结尾的描写,侧面反映出悲剧是当时社会的必然结果。莎士比亚将人文主义精神寄托在哈姆雷特身上,以复仇故事进行串联,赋予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色彩,尤其是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斗争,将人文主义精神展现得淋漓极致。莎士比亚运用大量的双关、讽刺等手法叙述故事情节,开篇介绍了哈姆雷特母亲改嫁,大大冲击了哈姆雷特的内心,在浓郁的政治色彩下,被腐败的政治环境所压迫,即便是在父亲被杀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相对的理性,通过人物内心的斗争将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出来,并在哈姆雷特错失报仇机会引发悲剧的同时,依然保有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是此起彼伏的,通过情节的贯穿,彰显了戏剧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在哈姆雷特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伴有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等,整个戏剧作品更加深刻和富有启发性,明确展现了哈姆雷特在整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变化。莎士比亚将人文主义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反映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重点刻画人物情感,主张以人为中心,期望将人们从腐朽的社会统治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享受自由,解放自己的天性,使人类的思想得到解放和尊重。
总之,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将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他并没有找到改变社会现状的有效途径。哈姆雷特虽然大仇得报,但他杀死的仅仅是整个时代背景下微不足道的一个个体。这并非是全体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事业的胜利,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个恶人倒下了,依旧会有其他的恶人站起来,可这却为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希望的火种,虽然哈姆雷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依旧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开明的君主身上,这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局限,可瑕不掩瑜,以哈姆雷特为象征的人文主义者是欧洲民主政治的先驱者,以哈姆雷特的死讴歌了人性的尊严与人文主义的美,吹响了人类历史上反对封建主义的号角,鼓舞了人文主义者的斗志。
参考文献
[1]王涛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主义精神[J].青年文学家, 2019,(23):150.
[2]贾真真.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J]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37(08):115- 117.
[3]李永梅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31(10):175-176.
[4]姚瑞荣莎士比亚剧作人主义精神分析_-以<威尼斯商 人>和<哈姆雷特>为例[J].名作欣赏, 2014,(18):136- 138.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论文第二篇:从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探究人物形象的理性之处
摘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长并且最负盛名的一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复杂而有张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说,历年来不同文学评论家对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哈姆雷特的复仇,很多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文章从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入手,详细探计哈姆雷特的理性行为。
关键词:《哈姆雷特》 ; 理性;延宕;文艺复兴;
《哈姆雷特》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文主义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倡导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的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中,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的斗争,也体现了这种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与封建势力之间的较量。同时,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混乱且充满隐患的。人们对于自身的不断认识和觉醒,让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人们对私欲不断放纵,到文艺复兴晚期,已经到达极端,发展成为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让整个社会在思想解放的同时充满各种隐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的这部《哈姆雷特》整体上也营造了一种忧心忡忡的氛围,并且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表达对理性和人性的呼唤。
一、有关哈姆雷特延宕问题的研究综述
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形象确实是复杂且富有张力的,值得读者深思。对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每位评论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塑造着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于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个论题也成为一个公开讨论的着名论题。英国着名学者布拉德雷曾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哈姆雷特为什么不听从鬼魂的吩咐,立即动手复仇?这样就不用一死就是八条命,另外七条人命就可以保全了”[1]。歌德也认为哈姆雷特“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2]。对于哈姆雷特的复仇,好像人们更倾向于把最后悲剧的发生归结于哈姆雷特的延宕。的确,如果未细究整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单从事件的结果和整体上来看,确实是由于哈姆雷特的延宕,因为他把复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一刻才实施复仇计划,从而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但仔细回顾整个故事的情节并不断和他产生共情,就会发现其实哈姆雷特的很多做法都是合乎情理的,他并非犹豫和怯懦之人。如果单单从复仇的结果来看就认为哈姆雷特是一个延宕的人,恐怕有些武断和绝对。我们反而可以从他延宕的复仇行动中看到了理性的精神,并能从中感受到他内心的强大和坚定的意志。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学者查培德梳理了国外延宕论者的主要观点,主要将其分为“内因论”和“外因论”[3]。其中,持“内因论”观点的学者主要从哈姆雷特自身出发,寻找其延宕复仇的原因。例如,英国剧作家柯勒律治(S. T. Coleridge)等人强调哈姆雷特思想的哲学色彩,认为他的性格阻碍了他的复仇,认为哈姆雷特是思考型的人,而不是行动型的人,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没有勇气进行复仇[4]。还有的人认为哈姆雷特由于突遭变故而无心复仇。而“外因论”则认为哈姆雷特拖延复仇是由于外部环境的阻碍,因为复仇进行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一个有利的环境,叔父克劳迪斯的强大和多疑的性格等因素都不利于其复仇。例如,苏联学者阿尼克斯特认为哈姆雷特的悲剧在于他未能发动群众,才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4]。除了这两类观点,还有学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评判哈姆雷特的延宕问题。例如多顿和阿尼克斯特等人认为哈姆雷特的延宕主要源于他和社会脱了节,因不能承受复仇带来的后果而犹豫不决。以上这些延宕论者讨论的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哈姆雷特是否真的是一个犹豫不决,胆小懦弱的人 2.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到底有没有拖延?为何错过几次良机 3.哈姆雷特是否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推迟复仇?本文将结合这些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哈姆雷特复仇的延宕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本文还是偏向哈姆雷特在整个复仇的过程中并没有胆怯和拖延的观点,并且从筹划到实施,哈姆雷特体现出其富有冒险主义精神和审时度势的理性精神的特质。
二、理性地面对现实和真相
在戏剧的开篇,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事件。哈姆雷特的父亲被叔父克劳迪斯杀害过世了,母亲在父亲去世一个月之后就嫁给了叔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他们的红肿”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5]。国王也由自己的父亲变成了叔父,家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哈姆雷特诉说的言语中,能直观感受到他对于这种不道德的小人做法的悲愤和无奈。同时,原来忠于父亲的大臣们都纷纷倒戈,在新国王面前表忠心。他自己原来的亲密关系也受到威胁,他心爱的奥菲利亚听信父亲的“忠告”,开始怀疑哈姆雷特对她的纯洁真挚的情感而故意疏远他。他儿时的亲密玩伴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也精于世故,为了利益而背信弃义变成叔父监视自己的工具。但在这一切悲剧和混乱发生之前,他曾是丹麦最尊贵的王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并且被保护得很好。有着一位“堪称世间男子汉典范”的父亲和一位贤惠忠贞的母亲[6]。除了让人羡慕的家庭,他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温柔漂亮的情人。而他本人也像书中奥菲利亚对他的评价的那样“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 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5]。而一切转变来得过于突然,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王子”形象,到“忧郁的王子”,从“相信一切”到“怀疑一切”。任何人在经历这样的变故后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甚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恢复,哈姆雷特也应如此,我们不能以此说他延宕。他需要花时间去调整自己,去适应孤独。因为当时哈姆雷特没有可以倾诉自己心声的对象,他已经孤身一人。在文本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我墨黑的外套,礼俗上规定的丧服,难以吐出来的叹气,像滚滚江流一样的眼泪,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真实的情绪”[5]哈姆雷特内心极度忧郁却无人诉说,他只能独自一人去面对所有的变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得知父亲死因真相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崩溃和沉默。相反,他选择为父亲报仇。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他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因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他从未经历过这种事情却坚定地选择去做,而复仇的道路必定充满艰险。他需要孤立无援地面对老谋深算善于伪装的叔父,身边没有人可以一起商量对策;他需要时刻谨慎小心,由于克劳迪斯是国王的特殊身份,他必须找足证据才能复仇;他需要不断小心克劳迪斯对他的攻击和暗杀等等。他足够理性地面对这一切混乱,独自承受正在经历的这一切。他知道复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的叔父是个多疑的人,想要骗过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他也知道因为他的复仇对象很特殊,自己的复仇影响着整个国家。所以他很谨慎也很理智,他选择装疯来降低叔父的警惕性,甚至不惜用爱情为自己掩护。
在残酷的现实和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哈姆雷特选择用冷静来面对一切,理性地分析着现状,筹划着复仇。面对曾经亲密的伙伴要保守复仇的秘密,面对母亲也要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这也能体现他是一个理智、有勇气的人。而在剧中还有一个人的复仇和他形成强烈对比,就是雷欧提斯的复仇。雷欧提斯的复仇作为剧中的副线,起到烘托的作用,突出了哈姆雷特的理性和智慧[7]。雷欧提斯是一个有勇无谋,缺乏理智的人。在得知自己父亲被哈姆雷特杀害后,他没有犹豫也没有思考,甚至不顾背上叛军的罪名,冲到宫中,只为痛痛快快地为父亲复仇。他很冲动,没有谋划也没有认真地分析局势,一心只想着复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容易被奸王利用,选择和克劳迪斯合作,成为其杀人的工具。在与哈姆雷特比剑之前,为了确保复仇万无一失,还在剑上涂满毒药,可见他复仇时的迫切和狠毒。雷欧提斯的鲁莽和冲动更加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理性与智慧。
三、复仇过程中的理性
延宕论者在论述哈姆雷特的延宕时,主要的论证焦点是在其复仇的过程中曾有两次明显的拖延。一是他在听鬼魂诉说得知真相之后没有立即复仇;二是他在“戏中戏”验证成功,确定了克劳迪斯的罪行之后,并没有选择在其进行祷告的时候复仇,错过了复仇的好机会。但这两点结合剧情和背景来看,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于延宕,而更倾向于哈姆雷特审时度势之后做出理性决定。
首先,在哈姆雷特遇见鬼魂之前,第一幕中玛昔勒斯和霍拉旭对于遇见鬼魂的探讨,就可以知道托人复仇的鬼魂并不一定是可信的,人们对鬼魂本身就是充满怀疑的胆怯的态度。在鬼魂提出与哈姆雷特对话的时候,玛昔勒斯和霍拉旭强烈阻止哈姆雷特上前对话,但哈姆雷特选择与鬼魂谈话,说明他并不胆怯和懦弱。虽然哈姆雷特在刚听到鬼魂这件事的时候也感到迷惑,但在他和鬼魂对完话之后,他一定要让玛昔勒斯和霍拉旭宣誓,不要将所见告知他人。并且在他们询问鬼魂所说时,哈姆雷特没有将谈话内容告诉两个人。就说明他已经在为复仇做准备,他知道不能让国王察觉到他准备复仇,这样做是对复仇计划的一个保障,毕竟在经历巨大变故之后,他任何人都无法相信。对于鬼魂的话,他还没有亲自证实。如果只是谈了话就去复仇未免太武断。而且就当时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实力来说,两者差距太大,如果在与鬼魂谈话之后就马上去复仇,复仇很可能会失败,那样的结果是更加难以接受的。所以说哈姆雷特没有选择听信鬼魂的话就去复仇,并不是一种延宕,而是理性的体现。
在之后的复仇过程中,也有很多地方体现出了他的谨慎。为了让自己的灵魂不会在复仇的过程中沉沦,他选择让伶人在叔父面前表演一本跟父亲死亡情节相仿的喜剧。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一些更切实的证据,用这样一本戏,来挖掘国王内心的隐秘。这场“戏中戏”,应该是全剧中较为精彩的部分之一。正是哈姆雷特精心设计的这场戏,让他验证了叔父杀害了父亲的事实。从整个复仇进程来看,这场戏像是整个复仇事件的一个转机,从国王看戏后因为心虚而提前离场开始,哈姆雷特就已经加紧了复仇的步伐。之前的装疯,编戏以及用爱情来让大家确信他已经疯了等等行为都是为之后的复仇作铺垫,同时在装疯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将复仇准备得更加充分。因为他深知叔父的阴险与恶毒,如果贸然复仇肯定会打草惊蛇,会引起叔父的怀疑。他必须谨慎并保持理性,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才能开始复仇。
他没有杀祷告中的克劳迪斯同样体现了他的理性而不是延宕。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不仅追求复仇目标的崇高伟大,而且追求复仇手段的纯洁和正义。在他的信仰中,将正在进行祷告中的仇人杀死无疑是帮助他进入天堂而不是地狱。这样就和叔父暗中杀害父亲没什么区别,所以他要“等待一个更残酷的机会”,他希望用正当合理的手段实施复仇。这也代表着一种对人的理性的认识。
除了上面说的两点可能存在延宕的地方恰恰体现着哈姆雷特的理性。他的人物形象也更多展现在之后的复仇之中。在哈姆雷特去见母亲时,从他的语言中感觉他像变了一个人。语言中没有原来的遮掩,里面充满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我没有忘记你,你是皇后,你的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你又是我的母亲--但愿你不是!”[5]他当着母亲的面表达出自己对她的厌恶,他的复仇情绪已经到达顶端,能感受到他是毫不犹豫地想要复仇。所以当普隆涅斯在帷幕后暴露之后,哈姆雷特以为是国王在后面,果断刺穿帷幕,误杀了普隆涅斯。这里哈姆雷特也没有延宕,而是毫不犹豫地进行复仇。在误杀之后,哈姆雷特和母亲的对话很激烈也很精彩。哈姆雷特不断让母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用激烈的语言谴责母亲的错误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不再是被教唆去严肃教导儿子的工具,而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并向哈姆雷特询问接下来的做法。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教导也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复仇的道路上他是不希望连累任何一个无辜的人的,甚至即使犯了错误,他也希望通过指出错误的方式让他们悔过。
在误杀了普隆涅斯之后,他被克劳迪斯安排去往英国。由于克劳迪斯已经意识到哈姆雷特可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写公书要求英国在哈姆雷特抵达之后就把他杀了,并在得知哈姆雷特没有死之后,利用勒替斯的复仇心理想置哈姆雷特于死地。哈姆雷特此时处于被动的局面,如他自己所说“我觉得我的处境比锁在脚镣里的叛变的水手还要难堪”[5]。他在去英国的途中化险为夷但还是在回来的时候中了克劳迪斯和勒替斯设下的计谋。在比剑中,他在受伤并且中毒的情况下终于刺杀克劳迪斯,完成了复仇。
整个复仇过程无疑是艰辛且曲折的,但复仇并没有延宕。他的复仇对象的实力是强大的,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复仇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他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还需要保持理性,谨慎地进行自己的复仇计划。无论是装疯还是演一出“戏中戏”,都是他理性精神的体现。在复仇的过程中,他不断用勇气和智谋化险为夷,在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信念坚定,并且寻求复仇手段的正当和合理。
四、结语
虽然哈姆雷特性格中有延宕的特质,但单单认为其复仇是延宕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哈姆雷特从面对变故到筹划复仇再到实施复仇计划的整个过程中,体现着他的理性和有勇有谋的人物特点。他并不是一个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的人,在理性面对现实之后,不断根据形势做出适当的应对。在剧中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都是对于情感的抒发,抒发现实中无人倾诉的内心,这并不是延宕,而体现着人文主义者的理性和关注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吴非.浅析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形象[J]经济研究导刊, 2008(19):.253-254.
[2]歌德论《哈姆雷特》[M]/张可,译莎士比亚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3]查培德关于哈姆雷特延宕问题的争论及其分析[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6):64-68.
[4]张金良也论哈姆雷特的延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35(2):119-123.
[5]莎士比亚莎土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李博文,刘小玲是延宕还是理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5):79.
[7]孙振虎哈姆雷特:有勇有谋,审慎而残酷[J]艺术百家, 2016(S1):261-263.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深受清教主义、人文主义、超验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影响。《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可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承载着人们一直无法分析透彻的内涵。《红字》深刻地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对宗教和伦...
“死亡”作为一个不朽的文学母题,贯穿在西方的文学谱系中,早已逾越了生活范畴而具有了丰饶的价值意蕴,成为悲剧最动人的表达。...
英国着名作家约翰厄斯金汉金斯从意象学的角度把威廉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现的花园概括为三种类型:大地花园人体花园和大宇宙花园。大地花园即现实花园,是一种宇宙秩序的缩影。人体犹如有灵魂的花园,创造这种人体花园的造物主是令人惊异的。汉金斯还...
哈姆雷特是典型意义上的柏拉图式哲人--热爱智慧即终生爱欲美德,追求圆满的美德。...
《哈姆雷特》是戏剧悲剧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其给人悲悯的情感和震撼的感触,让人始终笼罩在一种悲凄、冷漠,甚至是恐惧的氛围之中,给人短时间内无法冲破的“黑色迷雾”。...
三、Kristeller对文艺复兴人文学的界定PaulOskarKristeller不仅是二十世纪美国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文艺复兴人文学研究者,在相当程度上也可说,他是Burkhardt之后,二十世纪西方最富声望的文艺复兴研究者。为了逃避纳粹迫害,Kristeller于1939年...
二、Voigt与Burckhardt对文艺复兴人文学的阐述Humanismus是十九世纪德文新产生的词汇,原先是FriedrichImmanuelNiethammer(1766-1848)为了讨论法国大革命后的德意志教育究竟该往甚么方向改革,新创此名词。在历史书写上,最早将这个词汇转化为...
鲍西娅的父亲一开始就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他的临终遗言将鲍西亚推向了自由与忠孝的矛盾两边。三个匣子的抉择中彰显了她的智慧,诱发了后续的情节同时也将莎翁的人文主义娓娓道来。一、鲍西亚父亲的爱鲍西亚其父纵然未曾出现于戏剧之中,却是这部喜剧的灵魂...
近年来德国移民美国的思想史学者PaulOskarKristeller对文艺复兴人,文学的诠释受到许多反省,检视的重点在于他对人文学的诠释与近代初期欧洲公民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脱离,转而与中古法国宫廷文化结合。透过这个联结,《文艺复兴》与《中古》...
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与《夜宴》为主,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话剧改编成电影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