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白夜行》中呈现出的社会问题及形成原因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王晋茶
发布于:2021-08-11 共529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白夜行的论文第六篇:《白夜行》中呈现出的社会问题及形成原因

  摘要:《白夜行》栩栩如生地向读者呈现了日本1973—1992年的社会状况:大众对物质异常渴求,拥有的物质利益多寡也成为当时社会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金钱崇拜也随之盛行开来;道德教育日渐荒废;价值观、金钱观的扭曲等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问题。这部小说深入地剖析了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的动荡不安引发了人们内心的一系列变化,西方的文化观念强烈冲击着文化理念,道德教育的缺失更是难逃其咎。

  关键词:《白夜行》 ;日本文学;变革;和文化;教育荒废;道德教育;

  Abstract:"Walk by white Night" vividly presents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Japan from 1973 to 1992: the public is extremely eager for material things,and the material benefi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Moral education is falling into disuse; The distortion of values and money has become a concern of Japanese society. This novel deeply analyzes the root causes of these social problems.It is the social unrest that has triggered a series of changes in people's hearts. Western cultural concepts strongly impact and cultural concepts,and the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is even more to blame.

  一、引言

  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高度成长期的末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战后复兴。而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波及日本,紧随其后的泡沫经济幻灭,日本经济开始衰退[1]。由于先后受到石油危机、泡沫经济和后现代文化影响,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也慢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日本民众的旧观念被打破,新观念还未正式建立起来,新旧观念交替时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2]。这样的经济变革期,使当时日本社会和民众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同时,也成为众多追逐成功和物质利益人士所看重的机会;加之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日本人固有的、传统单一的思维模式被打破,呈多元化发展的思想触角开始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3],勇于尝试新鲜的社会风气不断侵蚀着当时的日本民众,软件游戏、摇滚音乐、电脑网络等迅速成为大众生活中关注的焦点[4]。随着经济局势的沉沉浮浮,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和对金钱的渴望也逐步增强。置身于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社会中,人们开始感到迷茫和无助。在《白夜行》中,东野圭吾用精彩绝伦的写实手法描绘出一个在百废待兴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

  二、《白夜行》中呈现出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动荡不安

  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称作“失去的十年”。在石油危机和泡沫经济影响之下,经济停滞,社会冷漠。自称为秋吉雄一的亮司带着栗原典子回大阪老家时对自己老家的描述抛出了这样一句话:“破败不堪的城市,脏兮兮的街道,灰尘漫天,渺小的人们像一条条随时会被人践踏的虫子在不安定的世间蠕动着。生活的苦楚让他们眼中都充满了蠢蠢欲动的光芒。”[5]还有栗原典子第二天在没有亮司的陪同下在大阪街上四处闲逛时亲身体验到的情景:“商店的老板和路上的行人眼睛都炯炯有神,当然,眼里并不是饱含那种纯粹活力十足的光芒,而是居心叵测的光芒栖息在闪烁不定的眼睛背后,若是有人疏忽大意,便立刻乘虚而入,占尽便宜。”[5]这些都生动地描绘出那个年代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

  (二)教育荒废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对始于70年代的当时教育现状作出了批判性界定,即“教育荒废”现象。简言之,教育荒废指的是人们在研究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没能探索到正确的方法,因此导致青少年偏离健康成长轨迹不良现象的产生[6]。二战后,日本便急于追赶欧美型经济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变革期的人才,日本教育界单纯侧重于培养学生记忆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激烈的考试竞争择优的教育结果,导致高升学率与厌学、逃学等“病理”问题并存[7]。

  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教育怪象。桐原亮司所在的大江初中三年级八班的上课情景是这样的:教室分成明显的两个集团,教室前半部分坐着多少有点心思上课的学生;后半部分则是完全不想上课的学生,他们有的在玩扑克牌和花纸牌,有的大声聊天,有的睡觉,个个都是为所欲为。刚开始对于这种现象老师曾经训斥过,但后来某位英文老师因为没收了上课时在看的漫画书,打了一下学生的脑袋以示训诫,居然在几天后遭人袭击被打断了两根肋骨。还有学生把粉笔槽里放上内含精液的保险套来恐吓一位年轻的身怀六甲的数学女老师,只是因为她批评过不良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师们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了。高中的情形也是大同小异:女生们无视校规,化妆、烫头,身着一身流行杂志模特儿装束、带着浓烈的化妆品香味坐在教室上课。类似的场景在当时的校园司空见惯,老师们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游荡在闹市、流连于电动游乐场、在商场顺手牵羊的事件在高中生中不胜枚举。就这样,东野圭吾用一种直接的方式把那个时代“教育荒废”的现状在小说中呈现了出来。

  (三)价值观扭曲

  《白夜行》中,作者通过以普通人的视角窥测日本未来经济走向,揭示普通市民为了金钱丧失掉伦理道德底线的种种行径,足以折射出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变形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的金钱观。“因此,日本经济局势从此又会变得不明朗了,不仅如此,石油制品肯定会价格疯涨,到最后可能会导致用钱都买不来了。所以,今后的世道,谁拥有财力谁才能拥有话语权。”[5]这是桐原洋介想用100万买雪穗时对西本文代讲的,由此可以明确反映出那个处于变革期的普通市民对于钱财的渴望和迫切追求。经济越是日渐衰退,人们对金钱的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拜金主义的思想也日益腐蚀着社会大众。为了钱,亮司他们这样的高中生竟然进行援交的生意,还干起了“拉皮条”的勾当。一句“我只是在卖我能卖的”[5]格外扎心,言外之意,为了钱我可以出卖所有我能卖的东西。身为高中生的他们不知道该把自己的伦理道德底线置于何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当时那个时代金钱崇拜的缩影。

1.png

  三、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动荡引发对生存的不安感

  细江达郎教授在《犯罪心理学—图解杂学》一书中,曾经提到“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会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观念和价值观体系,同时也会引发人们内心世界的惶恐不安。对于生存、疾病、育儿、年老、辞世等等各种对生活的不安会成为处于变革期的人们尤为担心的事情”[8]。正如细江教授所言,社会的动荡不安,引发了人们内心的一系列变化。人们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严重缺乏安全感。小说中充斥着人们对海鲜汞含量超标、油价不断上涨、生活日用品疯抢等现象带给人们对生活无尽担忧的描述。同时,经济停滞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艰辛,为了生活人们铤而走险:“在石油危机影响下,荒凉的社会被令人惶恐不安的空气严实地包围着,杀人放火、抢劫盗窃诸如此类行凶事件层出不穷。”[5]另外,经济颓废,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又促使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金钱的欲望不断膨胀,拜金主义也盛行开来。

  (二)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猛烈撞击

  随着日本国门的一步步敞开,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日本。一方面不少日本人希望固守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而出现反叛倾向。50年代,日本进行了民主主义改革,摧毁了民治维新以来建立的道德体系,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融入到改革中去[9]。而被引入的西方思想和日本根深蒂固的“和”观念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造成人们价值体系的混乱。另外,西方文化中“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也开始不断左右着日本民众的行为方式,两种文化的猛烈撞击势必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

  战后,西方的思想理念开始逐步渗透到日本的思想文化中去。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和”观念交融在一起时,蕴含着等级关系的“和”意识势必会让日本国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陷入混乱。由于日本“和”观念中宣扬的“平等”实际上是在纵向社会下相对的平等。换言之,这样的“平等”是和等级秩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人社会地位方面的等级差异仍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活动。社会成员在每一次鞠躬寒暄、每一次打交道中都必须明显地表现出双方社会地位的高低差异:两个陌生人第一次碰面,首先要做的便是快速分辨出双方地位高下,以便迅速判断究竟应该“往上看”还是应该“往下看”,然后再决定说话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9]。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基于实力和权威而产生的身份地位不平等的现状表现出了充分的服从和接纳。另外,社会中的任何一个集团,无论大小,其内部一定存在着身份、阶层的差异与秩序的建立。一个人想在所属集团站稳脚跟,首先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资历对自己在集团所属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建立在等级秩序森严基础上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只是垂直向上的,绝非西方人所宣扬的水平方向上的平等。基于此,在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再去教育下一代时,势必会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很难达到真正效果。

  在学校教育中,日本文部省在《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的“关于个人和他人之间关系”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在校学生要分清场合和时间,做到适时适宜待人接物;和低年级的学生说话、打交道要注意自己遣词用语,礼貌待人。这条规定被制定的初衷是想让社会更加平等,但因为日本“和”意识的深刻影响,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却发生变形。日本学校内部的结构也是建立在垂直线上的,低年级学生面对高年级学生时,必须对对方使用敬语,活动中必须服从高年级的分配和领导。哪怕同一个班级当中,也存在地位高低之分;一个年龄较小或不太强势的孩子,不仅得臣服于老师和家长的权威、还要向高年级的或强势的同学屈服。因此,一些处于弱势的儿童很早就无法体会到应有的尊严,其成长生涯就会埋下祸根,压力无从宣泄之时会出现厌学逃课、自杀等行为。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对师长讲话得使用敬语,但和比自己年少的或比自己弱势的同学便可以毫无忌惮地使用简体,这样便会让很多人意识到地位高,就可以获得更多被优待的特权,同时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欺凌弱小。在这种冲突下表面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却挡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很难做到融为一体。这条鸿沟不仅使教师无法真正走近、了解学生,也使在等级秩序的“和”意识下成长的青少年,因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他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冷漠,导致个人迷茫与孤独感不断加深,个人情感无从宣泄,进而而发生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和”观念和“自由、平等、公正”观念的冲突下,便促使“教育荒废”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于青少年翘课逃学、偷盗成性、自杀等行为上,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就只能视而不见,导致日本教育界陷入怪圈,“问题老师”“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因此,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猛烈撞击下,社会中到处能感觉到一种颓废和荒凉之气。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并实现了飞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日本政府一味偏向经济发展,并加强对教育的干预以适应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成员的学历与工资待遇、身份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偏重学历教育的学术风气瞬间席卷了教育界。这种应试教育在日本大行其道,德育教育也让位于偏向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德育教育随即被荒废,在校学生根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教育的核心应该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单单传授知识,德育应该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关于自身尊严与人生幸福的叙事[10],也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有关如何获得幸福与享受幸福的人文践行。而这种一味追求学历教育忽视道德教育现象的出现,使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发挥不了任何效用。因此,在社会动荡时期,道德教育导向作用的缺失成为教育荒废、拜金主义盛行等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语

  《白夜行》这部小说反映了1973—1992年这19年间日本社会的万千世态。随着战后的民主主义改革,西方思潮涌入,西方人所推崇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开始影响当时的日本人,在东西方文化不断冲撞下,根深蒂固的“和观念”并没有与其真正融合,反倒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道德体系的混乱,进而成为始于70年代教育荒废现象的原因之一。另外社会动荡不安,金钱崇拜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这些都成为变革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因此,不管社会处于什么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对传统道德的教育和对国民精神文化的蕴养。

  参考文献

  [1]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99.

  [2]宋希仁.社会伦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302.

  [3]杜艺东野圭吾推理小说艺术探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26.

  [4]张桥英杨劲松论后现代文化特征及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4-15.

  [5]东野圭吾.白夜行[M].刘姿君,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17.

  [6]代冰清.日本现代教育荒废问题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0-101.

  [7]林文静.日本教育荒废现象背后的社会变迁性因素分析[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09(6):30-31.

  [8]细江达郎犯罪心理学国解雄学-绘匕嫜飞权办y也寸([M].夺口曲社,2001.3.

  [9]兰卉.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42-44.

  [10]冯建军.德育怎样关涉人的幸福[J]中国德育,2011(5)-:25-29.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王晋茶.从《白夜行》谈变革期产生的社会问题[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86-8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